你好,我是林欣浩。今天咱们继续来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咱们接着说孔子。冯友兰先生对孔子的介绍啊,是从外表,逐渐介绍到内部。咱们先知道了孔子希望人们在行为上,要遵守“礼”,遵守的方式,是表里如一。那么最后,咱们终于说到,这个“表里如一”的“里”是什么,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真正的到德冲动,是什么呢?孔子说,这就是“仁”,就是左面一个单立人,右面一个“一二三”的“二”,就是“仁爱”的“仁”。
什么叫做“仁”呢?孔子非常直白的回到过,两个字,就是“爱人”。所以冯友兰先生总结说,我们心里对其他人有同情心,我们爱别人,这个就是“仁”。(315)
具体来说呢,这个“仁”又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叫做“忠”,“忠诚”的“忠”。不过,孔子这里的“忠”,指的不是“忠心耿耿”,对君主尽忠尽孝。这里“忠”的意思啊,是对人很诚恳,尽心尽意。[1]说白了,就是我觉得我想要什么东西,我就给别人什么东西。用《论语》里的话说,就是“己欲立而立仁,己欲达而达人。”(316-317)这就是“忠”。用咱们今天的标准来看,这叫做“爹味十足”,凭什么你觉得好的东西就要给我?但是在孔子那个时代,贵族把老百姓当牛马,贵族有酒有肉,绝不可能给老百姓吃。所以这个“我想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就是非常宝贵的品质了。
另外呢,“仁”还有另一个部分,叫做“恕”,“宽恕”的“恕”。就是“我不想要的东西,我也不能施加在别人的身上”,用《论语》的话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意啊,这个“恕”也不是“宽恕”的意思,就是以己推人的意思。[2]所以“忠”、“恕”都有“以己推人”的意思,就是要有同理心。所以冯友兰先生才说,“仁”,就是有同情心。
好,一个“忠”、一个“恕”,加在一起,“忠恕”,这个就是孔子对于“仁”的看法。
《论语》里有一个故事,这个孔子啊,跟学生猜闷儿玩儿,打哑谜。孔子给学生们教课的时候,突然跟他的一个学生,曾(zēng)子,感叹:“哎呀,我这个学问啊,从头儿到尾啊,都有一个基本的思想。”就是“一以贯之”啊。曾子说:“您说的对!”说完了,这师徒两个人也不说这个原则是什么,孔子抬脚走了。那剩下的学生就赶紧过来问曾子:“老师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啊?”曾子这才说,就是“忠恕”,就是咱们前面说的那两条原则。
咱们也许会觉得,这就是道德的常识(shí)。但其实这两句话非常重要,它们已经触及到道德哲学最深层的地方了,就是到底什么是善,善的原则是什么?因为我们知道,“善良”这个概念是可以被歪曲的。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大坏蛋,都说自己是善良的。所有,如果我们只说,“我们应该做善良的人”,这其实是一句空话。孔子说,“仁爱”的“仁”,核心就是“爱人”,这其实也是空话。坏人可以找出一百个理由来,跟你说,我揍你,是爱你,我是为你好。所以儒家道德里,最有分量的,是孔子的这个“忠恕”,是“以己推人”。
当然,当然啊,“以己推人”也不是一个完美的原则。贾政打贾宝玉,也是“以己推人”啊,贾政说我揍你就是为了你好,要是我小时候这样,我也该揍。这也是“以己推人”,也能用来干坏事。但是,至少“以己推人”,要比那些以正义之名去杀人放火的坏蛋,要好很多了。商代的时候,贵族死了喜欢拿人陪葬。孔子说了,别说用活人陪葬了,你用假人陪葬,就是用“俑”来陪葬,你都缺德。所以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你没想过你自己有孩子么?有了孔子这个“以己推人”这个道德原则,至少过去那些特别过分的坏事,人们知道是不应该干的。
现代哲学里,有一个“无知之幕”的观点。就是说啊,现代的外国社会里,有一些人是精英主义者,主张呢,穷人、笨人,就应该被社会抛弃。花了这么多社会资源去养笨的人,养懒汉,对社会的精英人才是不公平的,是不正义的。好,有个哲学家就提出来一个“无知之幕”的思想实验。他说,咱们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对不对?你先别假设你是精英,你都知道你是精英了,你的主张已经是不正义的了。你啊,先设计出一个社会,然后呢,你不知道你出生在社会的哪个阶层,你是随机出现的。如果你觉得,这样的社会,你能接受,那这个社会才是正义的。就好比说,如果你觉得,你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外国家庭里。爹妈没文化,有各种酗酒的恶习,把钱都挥霍了,天天揍你,你从小就没条件接受教育,因为被虐待精神也不稳定,容易发火。然后你四十多了,没文化,干着最脏的工作,控制不住自己经常发火。这个时候,有个出生在上等家庭里的人,对你说:“懒汉,没文化的人,就应该穷!帮助你们是浪费钱!”你觉得,这样的社会是正义的么?如果你觉得这样是不正义的,那你就得大大方方说,我歧视穷人是因为我是精英,我自私。你别歧视完穷人还说“我代表正义!”那不是太欺负人了么。
那你看这个“无知之幕”的思路,是不是和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路,是很像的啊?
所以咱们可以说,是孔子的这套“忠恕”,也就是“以己推人”的思想,为古代中国社会奠定了道德基础。它约束了古代的统治者,别做太过分的事。就比如陶渊明,给自己的儿子送去一个仆人,然后写了一份信说:“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这也是别人家的孩子啊,对人家好一点。有了孔子的这套道德原则,至少古代的地主们,做事不会那么过分。
因为这是一个通行的道德原则,所以冯友兰先生说,以为“忠恕”基础的“仁”,是“无行不通处”。(317)用这个原则办事儿,办错不了。不会卡住了说:“哎呦,我不知道这事儿到底改怎么办才算是对的了。”所以《论语》里,把“仁”当成了全体道德的代名词。在《论语》里,无论犯了什么错,孔子都可以说这个人“不仁”。(317-318)
那么和“仁”相对的呢,还有一个词,是“利”,“利益”的“利”。“利”不等于自私,“利”是看重实际的好处。《论语》里有两个非常有名的句子,一个是“子罕言利”,“罕”是“罕见”的“罕”,就是孔子很少说到“利”。另一句更有名:“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是小人才总想着实际的利益。孔子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想的是正义,反对现实主义。冯友兰先生就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咱们之前说“三年之丧”的那个。说曾子啊,其实也解释过为什么要忠实对父母的哀悼,说的是啊,这么干啊,可以强化百姓的道德,让民风更加醇厚。你看,这就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回答,就是这么干对国家好。冯友兰先生说了,孔子在回答为什么要“三年之丧”的时候,明明可以用这个现实主义的回答,但是他不用。孔子说这么干是为了心安,不这么干心里过不去。这就是典型的儒家的价值观,看重的是内心深处的善良,而不是外在的利益。当然啊,儒家不是不想富国强兵,孔子不是不想当官,但是孔子更重视的是行为,而不是结果。就是这件事我做了就好,做没做到,这个不重要。
咱们前面说过,当孔子提出“正名”的时候,其实已经注定了他的失败。其实类似的话啊,在《论语》中也有。孔子周游列国一直想当官的,但是一直当不上。他的弟子子路,就为孔子辩护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就是我们老师作为臣子的义务,就是应该做官,让国家变得更好。我们出来找官做,是为了履行这个义务,至于这件事儿办不成啊,我们早就知道了。换句话说,我们明明知道这件事办不成,我们也要做,因为做本身,比结果更重要。这个,其实就是《论语》里,一个守门人对孔子的评价,所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用咱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儒家的精神。用俗话说,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咱们老百姓有时候会说:“这事儿我办的我心里没有亏,就行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孔子的这套观点,在今天已经深入人心,不过和墨子对“利”的看法正好相反。下一讲,我们就来看看墨子是怎么说的。
[1] 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齐鲁书社1982年第1版,第19页:“‘忠’是诚恳、积极为人的意思。” 李零《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版,第198页:“忠,简单说,是尽心尽意。”
[2] 李零《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版,第201页:“我们要注意,古人所谓恕,不是今语的宽恕,强调的是宽。原谅之义是从宽引申,和恕无关。我们要注意,拿人当人是仁,将心比心是恕,仁、恕都含有对等原则。”
读过原著,很多东西不明白,能解读下太棒了
从新认识孔子
讲的好👌🏻
很好听
不太像林的书啊
不吃番茄09 回复 @每天读一点: 这不是他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