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而第一 (2)

2、学而第一 (2)

00:00
11:47

学而第一 (2)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是《论语》里第一次出现治国这个大题目。
  敬是遇事谨慎的意思;信是不用权诈,不朝令夕改,表里如一,始终如一;节用好理解,但是要上升到贬奢糜尚淳朴的高度;爱人就是爱人,只是不可姑息;使民以时,主要是说要“不违农时”,使人民能充分地休养生息。
  这五点看起来浅显,但是如果真有做到,虽大国可治,所以看起来浅显的未必浅显,看起来复杂的未必复杂,老子也讲“为大于其细,图难于其易”,找到大本大源,其他的东西真是如高屋建瓴。正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一般两种意义,一是指年纪幼小之人,一是指学生,这里取第一种意义。
  这一章是教人为学的。为学要以躬行为本,躬行要以孝悌为先。说行有余力,不是说做这几件事有余力而后学文,而是说要以这几者为本,以其余力来学文。集注说,文就是六艺礼乐。
  孔子认为父兄教弟子应该是这样,现在的父兄是怎样做的?有弟子而不教,不必说了;有教的,也大多从利禄起见。你好好学,考不上大学没有饭吃;现在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好工作了,你得考研、出国。希望子弟生活得好一些,这是人之常情,未尝不合圣人之心。但是何妨再期望子弟做大圣大贤?说大圣大贤或许大而空了,那你何妨教他做个好人?
  古谚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正邪雅俗,大多是以小时候一念之差分开的。我祖母告诉我,我父亲幼时,我祖母问他人生信条是什么,我父亲说:但做好事,莫问前程。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对待妻子要重视其品德而不要看重容貌,侍奉父母要竭尽其力,效忠君主要不惜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要守信用。这样为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要说他是学习过了的。
  “贤贤易色”,朱熹集注说: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有诚也。我认为这一句他解释得不是很贴切,这一段子夏还讲了父母、君和朋友,都是人伦的范畴,何苦单单少了夫妇这一伦?重德不重色,以之论夫妇之道,当然是很讲得通的。
  末句“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讲学贵实行,更是说学问有益。实行不错,实行前最好还是弄通道理。不然,自以为是做好事,未必做得都那么合适,有人觉得这句话讲得不好,“其流之弊,将或至于废学。”其实是他没认真揣摩子夏的语气,不懂这里边有知行合一的意思。
  易或解作如,或解作平易和易,都有道理。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勿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君子,有时指成德之人,有时指在位之人。联系下文,不大像是说成德之人。
  《论语正义》引《法言·修身篇》:或问何如斯谓之人?曰:取四重,去四轻。曰:何谓四重?曰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是言君子贵重也。
  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了就不牢固。
  主忠信,有三种解释。第一种,做人做事严守忠信;第二种,“主”与“友”对,投靠的一定要是忠信之人;第三种,训“主”为“亲”,亲近忠信之人。三种解释,好像没有讲不通的,也不大好说哪一种更合适。
  无友不如己者。这一句就有点意思了。苏东坡说:世之陋者乐以不己若者为友,则自足而曰损,故以此戒之。如必胜己而后友,则胜己者亦不与吾友矣。所以“如”字不可解成“胜”,而要解成“像”。孟子说: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这都是友“如己者”。
  这一句讲友道,后面“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是讲友道,要参看。
  过则勿惮改。惮,是畏难的意思。君子应当有过速改,不可以畏难苟且。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这一章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关于丧祭的,丧尽其礼,祭尽其敬,老百姓就厚道了。另一种解释是教人慎终如始,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始终如一。
  两种解释都好,第一种解释接受地更普遍一些。有一次在家里聊天,我偶然提了一下“慎终追远”四个字,我爷爷问我:“你怎么知道这个词?”我说:“我为什么不知道?”爷爷说:“以前家庙的匾上就是这四个字。”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和子贡都是孔子的学生,这一章是他们二人的问答。子禽问子贡:“老师到了一个国家,一定与闻该国的政事,是他自己求得的呢,还是人家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得到这种待遇。老师求的方法,大概跟别人的方法不一样吧?”
  又有一种解释,说孔子到了一个国家,观察风俗就了解了他的政教,老百姓温良,就说明他政教温良,老百姓恭俭让,就说明他政教恭俭让。这种解释也挺有意思,《孟子·公孙丑上》子贡说孔子“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我猜他可能从这句话生发出了这种解释。这种说法不是讲不通,似乎总是穿凿了一点?
  这一章里头还讲了一个很好的道理。
  孔子的盛德感人且不谈,总之他是必不肯求,一定要说他求,那他求的方法也跟别人不一样。不用说那些谄附小人,有一毫求的心思,就不是圣人了。圣人是以德求,不是像别人那样有心地求。天下人无不可感动,感动不了人只是因为你未到圣人的地步。圣人地步不是一蹴而就,但是学一分,就有一分收获。不这样体认,贸然入世,就不免有求。三求两求,就沦为巧言令色之流,所以说人走下道只因为一个求字。所以不能不求,只因为他不相信有不求而得这回事。
  有这样一副对联:
  惜衣食非为惜财因惜福
  求名利但须求己莫求人
  意思已经很不错了,但犹有憾焉,一个人本来就节俭,何必为惜福而惜衣食,一个人本来就无欲无求,何必求人求已?当然,那个对联的意思本来已经不错了。
  “温良恭俭让”这个短语毛主席也曾用过,年纪大一点的人可能会有印象。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