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07
《超凡物种:人类的创造力如何重塑世界》
The Runaway Species:How human creativity remakes the world
作者:David Eagleman& Anthony Brandt
出版社:Catapult
出版时间:2017-10-10
ISBN:1936787520
书籍简介
本书是对人类创造性思维的一次深度探索,是一首人类创新精神的赞歌,是对人类创造力改变未来的展望。
作者希望借由本书回答:驱动人类创造力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创造力从何而来?如何运转?我们如何在教育、商业和科学研究中发挥创造性的威力?
作者简介
大卫·伊格曼(DavidEagleman),美国著名神经科学家和科学作家,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的兼职副教授,著有纽约时报畅销书《隐藏的自我》,在《自然》和《科学》上也发表过十几篇论文。
安东尼·布兰特(AnthonyBrandt ),作曲家,莱斯大学Shepherd音乐学院教授。
这二位是“好基友”,一位神经科学家加一位艺术家,这算是一个讨论创造性这个话题的完美组合。他们一手硬一手软,把科学和艺术这两个角度汇总在一起来看待人类创新这件事,书里既讲了很多科技创新的故事,也展示了大量艺术作品。
本书第二讲
创新的天时地利人和
本讲要点
1、什么样的人善于创造;
2、什么样的时代容易激发创造;
3、什么样的地方出天才,什么样的环境利于创造。
本讲思考题
中学老师教给我们的记叙文要素,除了时间、地点、人物之外,还有起因、经过、结果。那么,一个创造性活动,是不是有明确的起因、经过、结果呢?在这个过程里,创造性第一公理又会如何体现呢?
本讲精华内容
上一期节目,我们从大卫伊格曼的《超凡物种》这本书里提炼出一个「创造性第一公理」:创造=新旧混搭。这一期我们来讲讲这个第一公理是怎么体现在影响创造力的天时、地利、人和这几大因素上的。
也就是为什么新旧混搭的人更善于创造?为什么新旧混搭的时代和环境更有利于创造?
今天这一讲的内容是从「创造性第一公理」往外延伸,所以除了《超凡物种》里的一些案例之外,我还参考了很多其他的资料,主要是这样的几个来源:
第一个来源是《科学美国人:心理》副刊(SCIENTIFIC AMERICAN MIND)今年3月份出的一本特刊「The Mad Science of Creativity(关于创造的疯狂科学)」;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magazine/special-editions/2017/03-01/
第二个来源是鹦鹉螺杂志第18期里的几篇文章,这一期的主题是《天才》:
第三个来源是美国大记者埃里克·韦纳写的《天才地理学》,这本书的中文版是去年12月出版的:
天时、地利、人和,这几样东西其实也就是中学语文老师教给我们的记叙文三大件:时间、地点、人物。
人物:什么样的人善于创造
我们上一期结尾就给出了答案:新旧混搭的人最善于创造。那什么叫「一个人是新旧混搭的」呢?我把看到的各种资料汇总起来后,觉得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人的新旧混搭」。
第一个角度是「利用旧知识与探索新世界」之间的混搭:
那些善于创新的人,一方面有探索未知的强烈好奇,但另一方面,他们同时也有运用已有旧知识来处理问题的超强能力。这第二点是经常被我们忽略的。
根据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迪恩西蒙顿教授的研究,那些创造力旺盛的天才们,他们首先都是某个专业领域的顶尖专家:要么是把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完全学透,要么是把某个专业技能练到巅峰。
比如毕加索,他不是只会离经叛道的,人家的基本功扎实得很,就算规规矩矩画传统油画,也是顶级水准。没有这些看起来很旧的技术和知识做为支撑,你有再好的点子也实现不了。
在这个基础之上,才是另一面,那就是——善于创造的高手都有很广泛的爱好。他们似乎什么都略懂一点。他们会从这些爱好里摄取大量的新信息。
而很多创造的灵感,都是在这些东看西看的爱好里找到的。
所以,有创造力的人知识结构应该是T字形的。T的那一竖,代表你要在一两个领域里练到炉火纯青,这里大部分是千锤百炼的旧东西;T的那一横,代表开放的视野和广泛的涉猎,这里有很多新鲜刺激。
一横一竖,一旧一新,缺一不可。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人的第二个新旧混搭的表现,那就是在思维模式上,有创造力的人很擅长发散思维,但同时他们也很擅长聚合思维。
在这一点上,很多人有误解。提到创新,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词就是发散性思维,彷佛你只要规规矩矩思考,你就是老古板。其实不是这样的。实际上在所有创新活动里几乎都有一个「先放后收」的模式,发散之后要往回收。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大家可以看到下面是毕加索最著名的那幅《格尔尼卡》。这幅画你肯定是见过的,一堆动物和人的碎片横七竖八地叠在一起。但是它下面那一堆草稿你可能就没有见过了。
这堆草稿,是毕加索为了构思画上左上角那个牛头而画的。草稿上序号越小的,是越早画的,我们可以看到毕加索至少构思了20几种方案。这是「放」的阶段,毕加索这时正在发散性地探索各种可能性。
但他最后选择的是哪个呢?是11号的那个方案。这显然是完成发散性的探索之后回头做的一个筛选,这就是「收」的这一步。
创新活动的节奏基本都是这样的,先发散,再回收。一开始,灵感可能会从发散型思维里诞生。在这个阶段,你把视野打开,放飞心灵,你在发散性的观察和联想里看见了一些别人没有看见的东西。
但是,如果你永远都在放飞心灵,永远都在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那就是精神分裂症啊。
实际上,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天才在这一点上的确就是高度一致的,他们都非常擅长放飞心灵。我们平时说「天才与疯子一线之隔」,某种程度上是对的。
关键是,「一线之隔」那条线到底是什么呢?
那条线就是:天才在放飞心灵之后,还有「收」的能力。
在各种灵感出现之后,他接着会启动一个理性思考的过程,用理性来分析那些天马行空的点子里哪些很扯,哪些是真的有价值。
前面那一步,是探索新的;而后面这一步,是用头脑里那些旧的逻辑、旧的知识来做筛选——又是新旧混搭。
有的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会有意引导自己把收和放这两种思维结合起来。比如台湾舞台剧大神赖声川在他那本《赖声川的创意学》里说,他搞创作时很喜欢听爵士乐。为什么呢?
他是这样说的:
「(爵士乐)有这么一种内外串联的功能,让自由联想、疯狂理念、高度技巧同时并存,一气呵成。将爵士乐作为背景音乐,会增强我在作品中的很多自由度,同时也加强了很多严谨度。」
你看,这说的是不是就是有收有放?
这里,我想到了很多中国家长的一个误解。
现在很多人批评中国的基础教育,说我们中小学里那种要给出标准答案的教育完全是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而创新是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的。所以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创造性人才。
我这里可以做个大胆的推测,如果把我们的教育改成全部只要求放飞想象的教学,那我们的孩子一定被培养成白痴。
没有知识储备,连想象的基础都不会有;没有逻辑思维的分析筛选,想象力的成果也根本不会落地生根。
创新和创造,需要的其实是一种灵活发散与刻板严谨之间的平衡。
我们再来看人的第三个新旧混搭的表现,那就是知识结构上的「人文与科技」混搭。
乔布斯当年在一场发布会上打出一张幻灯片,幻灯片上是一个交叉路口,上面的路牌一边指着「人文」,一边指着「科技」。
乔布斯说,「我们苹果公司不但掌握高科技,我们也很关心人文,我们关心我们用户的体验,我们在产品的审美上有追求」。
站在「人文与科技」的交叉路口,这说的当然其实是乔布斯他自己。而这一点,也的确是很多创新天才的共同点。
比如达芬奇,除了是顶级艺术家,也是个科学迷弟,他留下来的那些手稿里,有各种奇思妙想的机械,什么木头做的直升飞机啊,齿轮加铁皮的手摇驱动坦克啊,把我这个蒸汽朋克迷看得兴奋地不得了。
你看,达芬奇也是一个站在人文与科技交叉路口的人。
人文是什么?人文是人性中一些千百年来恒久不变的东西,旧得不能再旧的东西。科技是什么?科技是新发明、新发现。
这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新旧混搭。
旧知识与新探索、发散与聚合、人文与科技,这就是创造性天才们身上的新旧混搭。我们经常说天才都是矛盾的混合体,而矛盾的组成部分,其实就是一半是旧,一半是新。
时间:什么样的时代容易激发创造
同样根据创造性第一公理,新旧混搭的时代,往往就是创造性天才扎堆出现的时代。
在我们开头提到的那本《天才地理学》里,作者走遍全世界探访天才之地,这些地方要么是现在还天才辈出,比如硅谷,要么是历史上曾经引领时代,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
作者是想搞明白,为什么天才总是会在某个特定时代在某个特定的地方扎堆出现呢?
到书的最后,这个问题也没有唯一确定的答案。但是有一个特征几乎是所有天才之地共有的。那就是,几乎每个天才之地的黄金时代都发生在大混乱之后。
比如,文艺复兴之前是什么?是黑死病。但是到了文艺复兴的时代,它又是一个混乱结束之后的安定和平年代。那时的佛罗伦萨,商人遍地,富得流油,画家有稳定的订单,有稳定的师徒制和工作坊制度让他们的生活相对安宁。安宁就是日复一日过每天都熟悉的生活,就是旧。
混乱带来新的机遇、新的思维,而安定的旧生活让这些新机遇和新思维开花结果。
如果我们把视角变得微观一点,如果我们只是去看那些天才们个人的成长经历,会发现这个规律同样成立:天才的成长经历里几乎也都有一个从混乱到安宁的转变。
比如说,很多天才都早年丧父或者丧母。
心理学家艾森施塔特(J.M. Eisenstadt)对700多位历史名人进行过研究,结果发现其中15岁前失去父亲或母亲的比例达到35%,20岁前失去父亲或母亲的占40%。这其中包括但丁、巴赫、达尔文、米开朗琪罗、陀斯妥耶夫斯基、马克·吐温、伍尔夫、丘吉尔。一长串名单。
以前我听许子东老师说,那些民国大师们好多都是幼年丧父,然后由一个强悍的母亲带大,所以他们后来特别听妈妈的话。比如鲁迅、茅盾、郁达夫、胡适,都是这样。你看,丧父带来混乱,然后强悍的母亲重新找回安定。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第一代移民里,总是出天才。到第二代,就跟土著没太大差别了。移民意味着什么?移民就是意味着一个人的成长经历里,有一段经历文化冲击的混乱期,之后才从混乱恢复安宁。
所以不论从宏观还是微观来看,天才似乎总是产生在混乱与安宁、新与旧的碰撞之中。
地点:什么样的地方出天才
这个问题,我们同样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看。宏观看的是社会制度;微观看的是人身边的小环境。
在宏观的社会制度上,有一个反直觉的结论。我们老说,民主自由的环境有利于促进创造。
但其实民主和自由是两回事,刚才提到的那位心理学家西蒙顿曾做过一项研究,发觉民主跟创新关系其实不大,真正起作用的,是自由。
而有些心理学家做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推测,他们认为那种开明的寡头政治实际上比民主更利于创新。
因为寡头政治统治者的决策不会受到什么太严格的监督,所以他们更愿意冒险去做一些似乎「不必要」的事情,结果很多创新,就在这种冒险里完成了。
开明的寡头政治,就是既守护一些旧秩序、旧规则,设置框框,同时又在一些地方开放。
这种制度很像什么呢?很像唐诗、宋词嘛,唐诗宋词的格律限制得非常死,押什么韵、怎么对仗,规矩一大堆,但它同时又是自由的,写什么内容,具体用什么字,随你。这种状态,其实就非常激发创造。
我们再从微观的角度看人身边的环境。什么样的微环境能刺激人的创造呢?
首先,要有一定程度的社交。这个世上其实没有那种所谓的孤独天才。
可能平时老是看到很多天才人物脾气古怪,所以我们这种平民老百姓老是幻想那种怪癖天才的故事,他离群索居,自己一个人捣鼓出惊世骇俗的东西,但不被世人理解。
其实天才很少离群索居的。比如梵高够孤僻了吧?我们印象中的梵高好像就是谁都不理解他,然后他自己一个人疯掉了。
但其实,真的去研究梵高的生平之后,发现梵高其实与他哥哥、与他相熟的一些艺术家在专业上有很频繁的交流、通信。
为什么创新需要社交呢?《超凡物种》这本书里有个听上去有点奇葩的解释。
书里说,人爱惊喜,不喜欢永远沉闷。于是,友谊就成了创新的一种压力,因为你的朋友爱惊喜,这就逼着你老想搞出点惊喜来刺激一下朋友,只有这样,友谊的小船才不会翻。
你看,有社交就有惊喜,就有「新」的东西。
这也是大城市总是成为创新之源的原因之一,毕竟大城市的社交生活更丰富嘛。
但是,很矛盾的另外一面是,大城市似乎又未必是很利于创新的环境。
比如有些研究发现人在独处的时候,会很深刻的创新,那么大城市的喧闹可能就会阻碍深度思考;此外,人在不像城市的自然环境里,才最有创意。
因为在进化史上,人类祖先在大草原、在森林边、大海边生活了几百万年,我们有亲近自然的本能。
大自然这种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其中的「旧环境」,会让我们感觉舒适、放松,而这种心境,有利于创造。
所以,最有利于创新的微环境,可能是一个自然景观很丰富的大城市。前一刻,你在咖啡馆里跟朋友、跟同行聊天、碰撞思想,而下一刻,你走出咖啡馆,就可以在旁边绿树成荫的公园里边散步边沉思。有新有旧,完美。
到这里我们就说完了影响创造活动的三大件:时间、地点、人物。我们发现,「创造=新旧混搭」这个公理,渗透其中,无处不在。
我把今天的内容,做成了一张表格。在做这期节目之前,我都没有意识到能画出如此工整的一张表格。
这是一张完整阐释创造性第一公理的表格,如果你以后遇上什么创新方面的麻烦,不妨拿出来对照一下,看看表格上的哪一部分,有改善的余地。
集旧秩序与新元素、自然景观与城市群落于一体的城市最有利于创新,这个观点好有启发性。想到了重庆,想到了西安,想到了北京(主要是重庆,最钟爱重庆的森林)…这些历朝古都、千年老城在现代竟成了摇滚和嘻哈等潮流元素的孵化地,神奇又合理。ps: 听老魏的节目会有很治愈的感觉。看到一个人那么热爱他正在做的事情、从事的领域,这个世界好像都更美好了,更值得我们的热爱与奉献。
魏知超 回复 @奥粒薇: 重庆,传说中的赛博朋克城、异托邦,一直想去,没有机会。另外,我想到新旧混搭这一点是不是也可以用来预测一些城市的发展潜力呢?现在越是强调要搞创新,那那些新旧混搭的城市可能就越有潜力冒出来。 以及,多谢厚爱
原因经过结果,本质上也是时间先后排序出现的,所以时间这一元素穿插了原因经过结果。先有了原因这里主要涉及到表格里的人这个元素,因为曾经的知识结构或想法所以从原因形成了做成一件事的新动机,这里就有新旧混搭。其次,经过主要涉及,人和地点的元素,体现在人在什么空间与地点下经历了什么,因为阳光下无新事,所以经历往往是旧的,但是每个人的感受却是不同,收获也可能出现新的,这就是旧里出新意,矛盾中找到创新。最后结果,涉及到的元素主要还是人,因为经历和原因对自己而言是旧的是必要的积累,但是对结果甚至会出乎自己的意料,就像文章最后魏老师自己都说在画表格前也没想到自己能如此完整的梳理好。
魏知超 回复 @阿成l: (接上条)研究起因源自发现something old里的矛盾与不足,这里,新开始酝酿,「经过」的部分则开始于something borrowed,类似于第三讲里说到的blending,从它处借解决方法,最后的结果终止于something new,把旧的和借来的融合贯通,变成新颖的解决方案。
立马想到周杰伦
天时地利人和 就是:时间 地点 人物
那是恰好赶上了这个时代,时代的筛选模式,让这样的一群人受到了“关注”
魏知超 回复 @利国_l8: 嗯,眼前这个时代,正是相对来说对创新相当“友好”的时代。
发明可以算是一种创新性活动,发明也是有起因,经过,结果的。这是它的旧。而它的新可以是它的周期不同寻常。
魏知超 回复 @正方二辩: 能具体一点不?没有太看明白。你是说,发明的过程遵循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程序,这个程序是旧的,但这个程序运转的节奏却跟一般解决问题时不太一样?
什么样的时间容易激发创造: 混乱带来新的机遇,新的思维,而安定的旧生活让这些新机遇新生活开花结果
第三个新旧混搭的表现,那就是知识结构上的「人文与科技」混搭。
第二个新旧混搭的表现,那就是在思维模式上,有创造力的人很擅长发散思维,但同时他们也很擅长聚合思维。 在这一点上,很多人有误解。提到创新,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词就是发散性思维,彷佛你只要规规矩矩思考,你就是老古板。其实不是这样的。实际上在所有创新活动里几乎都有一个「先放后收」的模式,发散之后要往回收 在各种灵感出现之后,他接着会启动一个理性思考的过程,用理性来分析那些天马行空的点子里哪些很扯,哪些是真的有价值。
创新不一定会有起因、经过、结果,现在大量的自媒体的成功就很能说明,例:一个女孩,只因为调整身体而接触到中医和食疗养生,因为对文字和记录的爱好,把它们记录下来并发到自己的公众号,没想到成为热捧对象,大家要求她分享甄选方法,然后推荐购买渠道,后来直接联通买卖双方,一不留就商业成功。后面还有出版社把她文章集结出版。她当初哪里想到这么多。“得到”的成功也类似。创新有时就象基因突变,有时也是水到渠成。
魏知超 回复 @冯结雄: 没错 很多时候一瞬间电光火石,事情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