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课|《超凡物种》1:毕加索和苹果公司的创新公理【国内首发】

第019课|《超凡物种》1:毕加索和苹果公司的创新公理【国内首发】

00:00
12:12

老魏将从在本周节目的评论区回答思考题的同学中选出两位思考小能手,赠送高大上的心理朋克定制充电宝一个;

PS: 对本周节目相关内容有深度思考或独到见解的评论人同样有获赠资格。

让我们的大脑和小手都开动起来,一起切磋共同进步吧!

活动日期201710 31 日——115日,获奖同学名单将在周日问答环节公布。


BOOK 07 

《超凡物种:人类的创造力如何重塑世界》

The Runaway Species:How human creativity remakes the world 


作者:David Eagleman Anthony Brandt 

出版社:Catapult

出版时间:2017-10-10

ISBN1936787520

 

书籍简介  

本书是对人类创造性思维的一次深度探索,是一首人类创新精神的赞歌,是对人类创造力改变未来的展望。


作者希望借由本书回答:驱动人类创造力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创造力从何而来?如何运转?我们如何在教育、商业和科学研究中发挥创造性的威力?

 

作者简介  

大卫·伊格曼(DavidEagleman),美国著名神经科学家和科学作家,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的兼职副教授,著有纽约时报畅销书《隐藏的自我》,在《自然》和《科学》上也发表过十几篇论文。


安东尼·布兰特(AnthonyBrandt ),作曲家,莱斯大学Shepherd音乐学院教授。


这二位是“好基友”,一位神经科学家加一位艺术家,这算是一个讨论创造性这个话题的完美组合。他们一手硬一手软,把科学和艺术这两个角度汇总在一起来看待人类创新这件事,书里既讲了很多科技创新的故事,也展示了大量艺术作品。


本书第一讲 

 毕加索和苹果公司的创新公理


本讲要点  

1「创造性第一公理」;

2喜新厌旧的心理机制。


本讲心理学原理  

「重复抑制」(repetition suppression),就是一个东西老在你眼前重复出现,看多了,它成了旧的东西,你的神经系统就抑制了,就不激活了。


这个机制有个好处,那就是为大脑节省能量。大脑是很耗能的,所以一旦一个东西变得特别熟悉,大脑就不再认为它有特别的意义,就不再对它有反应了。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字你看久了就不认识了,因为你神经系统决定休息了。

 

本讲思考题 

你还知道哪些符合「新旧混搭」这个特征的案例?或者你能举出一个只有新、不带任何旧元素的创新案例吗?

 

本讲精华内容  

「创造性第一公理」

创造、创新,这不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也是我们人类这个物种区别于地球上其他生物的一个标志性特征。那这么重要的话题,我们当然要借着这本书好好聊一聊。

 

先来讲这本书让我忽然领悟到的一个关于创造和创新的基本原理,我把它命名为「创造性第一公理」,我认为它是一个隐藏在所有创新活动背后的共同规律。这期节目就是要把它给挖掘出来。

 

我们知道,人的创造性活动包罗万象,表面上看上去特别五花八门。周杰伦写出一首歌叫创造;乔布斯搞出一个电子产品也叫创造;SpaceX的航天科学家把火箭射进太空再回收回来也叫创造。这些活动有什么基本的共性吗?有的。

 

来看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苹果的智能手表Apple Watch的表冠设计。大家可以在文稿里找到apple watch的图片,有没有注意过,apple watch的表冠,也就是右侧那个旋钮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大家只要比较一下它和文稿里那些传统手表的表冠,就会发现,Apple Watch的表冠,形状上跟传统手表几乎一样,但是它的位置很特别,传统手表,表冠都在右侧的正中央,而Apple Watch的表冠是在右侧靠上边一点的地方。


这样的设计用意在哪里呢?首先,它的形状跟老式手表一样,所以人们一看到它,就知道它是用来调节手表的;其次,它的位置又跟一般的表冠不一样,所以消费者又会有预期,它的功能可能跟传统手表不太一样——事实也的确是这样,它可以实现更复杂的操作和功能。

 

苹果的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这个设计的核心理念就是既有消费者熟悉的旧元素,又有他们不熟悉的新元素,新中带旧、新旧混搭。

 

我们再来看一个艺术方面的例子。大家在文稿里可以找到一幅毕加索的名画《亚维农少女》,这幅画是毕加索后期那种「立体主义」的开山之作。可能你以前在美术课本里见过这幅画。

 

如果你平时看惯欧洲文艺复兴以来那种写实风格的油画,比如《蒙娜丽莎》那种,那你第一次看到毕加索这幅《亚维农少女》,会感觉到特别惊世骇俗,你可能会感觉这种创造简直就是外星球来的,是与过去的旧世界完全划清界限的东西。

 

但是,大家继续往下看,我这里附了另外的一堆画和雕塑。

它们是什么呢?他们是毕加索创作这幅画之前接触到的一些艺术作品,你一对比就会发现,这幅《亚维农少女》里的几乎每一个元素,都能在过去这些作品里找到踪迹。

 

我们以为这种天才之作是横空出世的,但其实不是,里面的元素大部分是旧的,但把它们以这样的形式组合在同一幅画里,这个点子,是新的。

 

在刚才这两个例子里,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那就是「新中带旧」,它们要么在旧的东西上加上一点新的,要么是把旧的东西用新的方式组合起来。它们都是新旧混搭出來的。

 

我觉得,「新旧混搭」,这简单的四个字,就是隐藏在几乎所有创造性活动背后的共同规律。

 

创造=「新」「旧」混搭,这也就是「创造性第一公理」

 

这个公理,听上去简单得要命吧?但我们顺着这「第一公理」想下去,会越想越有意思,会挖出这句话背后的很多内涵。

 

喜新厌旧的心理机制

首先你可能会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创造就非得是有新有旧呢?创新的价值,不就在一个「新」字吗?如果搞出一个完全抛弃过去、彻底新鲜的创造,那不是更有价值吗?

 

我们可以顺着这样一个思路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件作品是不是好的创新,其实是由观众和用户说了算


比如说,18世纪的维也纳,为什么那么多音乐天才聚集在那里,为什么他们只在那里创作出那么多好的古典音乐呢?有一个原因特别简单,那就是——维也纳有听众,那时候维也纳市民的音乐素养全球最高,维也纳听众最识货,只有他们才可以在一堆烂音乐里把好的音乐作品挑出来。

 

所以一件创造物只有得到人们的认可,才算是好的创新。那么,如果好的创造物真的都是新中带旧的话,这就说明——喜欢和接受新旧混搭的东西,其实是人们的普遍天性

 

也就是说,喜欢新旧混搭,这肯定是人的大脑里一个特别基础的心理机制

 

那是不是这样呢?还真就是的。

 

你回头可以做个小实验。你可以拿出一张A4纸,在上面写一个「的」字,就是「新的」、「旧的」这个「的」,你天天都能看见这个字。

现在,你盯着它看,看半分钟、一分钟之后,在某一刻,你忽然之间会有一个奇怪的感觉,那就是你忽然不认识这个字了。你会感觉很困惑,这个字怎么是这样写的呢?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劲。


这种现象,有个术语,叫「重复抑制」(repetition suppression),它的意思就是一个东西老在你眼前重复出现,看多了,它成了旧的东西,你的神经系统就抑制了,就不激活了。


这个机制有个好处,那就是为大脑节省能量。大脑是很耗能的,所以一旦一个东西变得特别熟悉,大脑就不再认为它有特别的意义,就不再对它有反应了。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字你看久了就不认识了,因为你神经系统决定休息了。 

 

如果你生活中处处充满熟悉的旧事物,那大脑就会全面进入这种低耗能状态,这时人的感觉是很放松、很惬意的。

 

那么,是不是说,人们就非常喜欢并且愿意沉浸在这种生活里什么东西都是熟悉的、一切风平浪静、什么事都可以预测的状态里呢?

 

不是的!如果生活永远一成不变,永远一切照旧的话,那人是会疯掉的。


有一部电影叫《土拨鼠日》,是个幻想题材,片子里的男主角每天醒来都发现自己活在同一天里,他被困在这一天里永远重复一样的生活。结果,他变得特别渴望各种新鲜刺激,他去学各种东西,学会了法语,学会了弹钢琴。但他终于没什么可学了之后,就几乎疯了。

 

人对新鲜的渴望,有进化上的根源。旧的环境虽然可能很安全,但资源会耗尽的,而新鲜的环境里会有新的资源、新的生存机会。


所以,人的大脑最喜欢的状态是一种平衡:一方面我们希望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是可以预测的,是旧的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很省心地平安生活;另一方面,我们又渴望惊喜。我们既不喜欢生活在一个永远循环的固定套路里,也不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让我们吓一跳。

 

人们喜欢的是——新旧混搭,平安和刺激,各来一点。

 

这也就是为什么人其实很难接受完全新的东西,人们爱的是新中带旧的东西,就像那个apple watch的表冠,它一面让我们感觉熟悉,一面又让我们觉得新奇。

 

刚才说的这些,是我们站在创新产品、创新作品的消费者和欣赏者这个角度,来解释创新为什么要新旧混搭。

 

那再接着往下想,如果我们自己在做创作的话,那我们的创造其实也很难背离内心追求新旧混搭这种心理机制。

 

我们经常说,要产生一件好作品、一件好产品,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那么什么是促进好创意产生的天时、地利、人和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只要是促成了「新旧混搭」这种局面出现的因素,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

 

我们换个说法就是这样的——

 

「天时」问的是:什么样的时代会促进创造?

 

「地利」问的是:什么样的环境会滋养创造?

 

「人和」问的是:什么样的更有创造力?

 

如果我们深入思考这几个问题,会发现它们的答案简直整齐划一到令人发指——

 

新旧混搭的时代,最容易促进创造;

 

新旧混搭的环境,最滋养创造;

 

新旧混搭的人,最有创造力。

 

也就是说,「创造=新旧混搭」这个第一公理,同样也隐藏在促进创造的时代因素、环境因素和人的因素里。

 

那么,「新旧混搭」具体是怎么表现在创造性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这三大要素上的呢?我们下期节目展开来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小辉_1wn

    从外国美术史的几大突破来讲讲新旧混搭,印象派打破了当时传统绘画素描的限制,借鉴了东方美学浮世绘的平面元素;后印象派打破了印象派客观描绘自然的限制,在继承印象派色彩的同时,更多在描绘自己的主观感受;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打破了平面,空间的限制,这种突破其实是继承后印象主义塞尚的从多个视角观察描绘物体的观点;抽象表现主义打破了形象的限制,其实它是继承表现主义,创新性的把物体形象和情感符号化;至上主义打破了内容的限制;达达主义的杜尚打破了形式和内容的限制;纵观美术史,无不是新旧混搭,继承与发展。

    魏知超 回复 @小辉_1wn: 受教了

  • 心海的月

    文稿都没有了

    魏知超 回复 @心海的月: 播放页面的下方,有个讲义选择,点击就能看到哦

  • 阿成l

    中国古典的连环画山海经里的各种形象就是一种新旧混搭的风格,比如人头蛇身等形象。人的想象是很难逃离客观存在的事物,把一些看似没有可能关联的东西组合起来,打破人们的常规认知就是一种创新的方式,时尚界的衣服风格也经常是不同元素的奇异组合。完全创新的东西,出乎自然界之内的,暂时只能想到外星生命。

    魏知超 回复 @阿成l: 对对,不仅是中国神话里的妖怪,全世界各地的妖怪,几乎全都是人兽混搭(狮身人面像、美人鱼)或者是兽兽混搭(飞马)。对,组合是最典型的新旧混搭手段了。其实连电影里的各种外星生命形象,也还是逃不出经验里各种素材的启发

  • 听友93704617

    1999年,网络时代,处于新千年与旧千年之间的经典之作《黑客帝国》。

    魏知超 回复 @听友93704617: 赛博朋克的鼻祖之一弗诺文奇的《真名实姓》表达的一个观念就是极度超前的科技(最新)看起来与巫术(最古老)无异,黑客帝国里,主角们是掌握最前沿计算机技术的黑客,但他们在matrix里对这些技术的运用,又与超人无异,这一点,特别符合《真名实姓》的感觉。

  • 奥粒薇

    这期节目听的时候就不由自主会想到最后那个思考题,新旧混搭听起来是一个符合逻辑的创新定律,但想要找到一个完全新的创意似乎又很难。要看从什么角度来定义这个“新”。世间的万事万物几乎都是有迹可循,没有什么是无根之水天上来,或者像孙悟空那样白白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新旧混搭的创新倒是想到好多个。最近在写毕业论文,论文可以说就是一点套路加上前人研究基础上的一点创新吧

    魏知超 回复 @奥粒薇: 没错,研究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往前拱一点。我以前上过一个心理学科研方法的高级研讨班,有个老师很明确地说写论文跟西方婚礼新娘身上那套装扮的习俗一模一样:something old, something borrowed, something new。混搭

  • 雨田七

    我认为,从认知上,不同的人对于事物的新旧比例的诉求,差别还是蛮大的。

    魏知超 回复 @雨田七: 没错。新旧不是客观的,而是要从每一个人的主观上看,哪些东西对“你”来说是新,哪些是旧。每个人眼里的新旧都不同。

  • 蜀道_dh

    简单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学习

    魏知超 回复 @蜀道_dh: 简单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学习,简单混合复杂的生活方式利于创造

  • Joanna俊_dl

    双十一这个节就是横空出世没有新旧混搭吧

    魏知超 回复 @Joanna俊_dl: 然而,双十一已然搭配上「春晚」和「贺岁片」这些旧玩意儿了

  • Tison3

    编写了自己的想法,但是一直提醒我有违规词。这也许是文章回帖少的一个原因吧。用户体验大幅下降。不是不想发,是发不出去,只能发发这样帖子挺挺魏老师。

    魏知超 回复 @Tison3: 唉,我自己最近改动节目简介时也提示有敏感词,找了好半天才发现是哪里违规。网络环境越来越糟了

  • 悠籁Eowline

    我们画画都是先要找素材,然后把几张画拼在一起或改一改,只不过人家的素材在脑子里。我记得原来老师说儿童因为表象积累不够,所以想象力不强,但是不是说儿童想象力丰富吗,我当时还为此想了好久。现在觉得儿童的画呀什么的,由于旧的积累不够,新的成分多,只能说有童趣,但说不上是大家认可的好画。我觉得就像流行的服饰吧,我们都说流行元素,比如刺绣,猫跟什么的,所以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造型一定是新元素与旧元素结合的,如果是全新的,我们就会觉得很雷人。新元素又被人习以为常,变成旧元素了,又慢慢加新元素上去,人们的审美就这样一点点地被改变了。

    魏知超 回复 @悠籁Eowline: 你这个留言其实思考到了新旧混搭的比例问题了,到底旧的新的各多少,才最对人们的胃口呢?我们下周的节目其实就要说到这个问题。很遗憾的是,答案是没有答案。人们的口味太飘渺了 新旧混搭是必须的,但是到底混到什么程度最好,似乎没有公式,一切靠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