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第三十六集:《北纬42°——大明王朝的生死线》后记

38、第三十六集:《北纬42°——大明王朝的生死线》后记

00:00
04:53

《北纬42度——大明王朝的生死线》正式章节已经更新完了,整理出版时还会有篇23000字的结语。
这次写得比过往慢了点,主要是需要控制在20万字左右,也就是一本书的篇幅。坦率说,这比放开来写挑战要大得多,毕竟人生在世最难的其实是“舍”而不是“取”。我必须在有限的篇幅里把“元亡明兴”、“大明的北纬42度线”、“明亡清兴”三件事情的地缘脉络说清楚,同时又不能像过往那样堆过多的干货。纵观中国历史,最重要的地缘关系无外乎两个“南北关系”:一个是分别以黄河、长江为地理核心的“内部南北关系”。另一个是中原王朝与北方马上民族的“内外南北关系”。就“内外南北关系”而言,又可以分为与草原游牧者与森林渔猎者之间的关系。尽管跨越长城建立政权的北方边疆民族很多,但以统一天下的标准来说,元、清两朝是唯一的成功者。想全面释读中原王朝与北方马上民族的关系,没有比夹在二者之间的大明王朝更合适的了。事实上“内部南北关系”背后所隐含的地缘规律,在这本书中同样有所呈现。第一部分“元亡明兴”,重点便在于此;第二部分“大明的北纬42度线”,重心则在于解读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者的关系;至于第三部分“明亡清兴”,揭示的自然是东北渔猎民族的前世今生了。

当然,如果要特别详尽的释读“内部南北关系”,没有比三国时代更合适的。幸好在此之前,我已经用100多万文字,将近两百张地图完成过“地缘·三国”工程。只要有足够的耐性,你所希望看到的答案基本都能在那里找到。相比之下,我更原意把这本书的重点放在“北纬42度温度线”这个概念的精解上。这条温度线是我在十几年前划出,并在《谁在世界中心》一书中正式推出,其作用在于可以补足黄仁宇先生“十五英寸等雨线”,以及“胡焕庸线”(人口密度对比线)的不足之处。如果你单用“十五英寸等雨线”来解读长城和农牧分割线,就不能解释为什么整体降水充沛的东北地区,在帝国时代一直未能被纳为核心区;降水大部低于这一标准的甘肃,又为什么在2000多年前就成为了核心区。而如果你认为能呈现近现代中国人口分布特点的“胡焕庸线”更加合理,这个问题依然存在。如今加上“北纬42度温度线”,三条线一交叉,这个疑惑便迎刃而解了。一些更具体的疑惑,比如说汉朝所开拓的“西域”为什么被局限在塔里木盆地;高句丽的地缘政治属性到底是什么,也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更大的意义在于,围绕这条生死线所发生的历史,尤其是东北地区在近现代,成为高密度人口核心区的改变,会让我们更加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人类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善所处的地缘环境。好了,今天想分享的心情暂时就这些了。接下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寻找一个新的写作方向,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在文章后面留言。这件事对我也挺重要的,毕竟一件事情做了十三年,已经成为刻入骨髓的习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曾是惊鸿照影来___

    地缘看世界,历史地理爱好者的饕餮盛宴

  • 浅文青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