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二讲 大学次第

《大学》第二讲 大学次第

00:00
21:18
《大学》第二讲 大学次第



接下来讲的东西都是告诉我们具体要怎么做到明德亲民,怎么做到止于至善。首先告诉我们要先“知止”。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段话我提取了七个关键点,第一个是知,第二个是止,第三个是定,第四个是静,第五个是安,第六个是虑,第七个是得。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二因五果。我们首先要知道哪个是因,哪个是果?我们去做什么,接下来事情它自然会发生。



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知止而后有定。第一句话的纲领就告诉我们要止于至善,你只有止于至善,是不是方向有了?你才能不断地去明德和亲民。如果你不能止于至善,你又如何明德和亲民呢?如果做事情你要止于恶,你想的都是坑蒙拐骗的那一套事情。说你要去偷电动车,是不是也是一个止?因为他想去偷电动车他就得研究这家几点没有人,几点天黑,偷完了之后我下一步要怎么办,往哪里跑,跑完了去哪里卖,是不是也是止?只不过他的方向偏了。



我们需要知道的第一件事情,是得止恶扬善,得先学习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样所有的行为我们才不偏。包括我们做一件事情,也是一样的,是不是得先学习?先知道这件事情要怎么做?我从哪里下功夫,如果我们没有知,止从哪里来呢?



比如做文字翻译的工作,是不是得先知?我得先知道老师讲的都是什么?要先知道各个平台的侧重点是什么;我得去知道现在人们的需求都在哪里?我们得有更多的知识和智慧,才能看到那个问题,否则会被问题的表象迷惑了。



所以第一个最重要的关键字就是“知”,“知”就是我们要不断地去学习,不学习怎么会致更多的知呢?什么都不知道,包括我们也不知道自身的问题,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比如说到这里待一段时间,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越来越多,这就叫自知之明。如果不学习更多的东西,我们会知道自己身上有问题吗?因为没有参照物。



《论语》讲:“就有道而正焉”,我们没有学习的时候,觉得自己好厉害,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学习越多的东西会发现,原来自己身上有这么多的问题、这么多的不足。问题越找越多,这个时候说明什么?我们是有了学习的根基,我们才能反过来自知。当我们有自知之明的时候,才能知人。如果我们没有自知之明,能知人吗?



我们修行的过程当中特别有意思,当我们解决掉了自己身上的一些问题,这个时候才能看到他人身上的不足和问题,如果我们也有同样的问题,能看得到吗?看不到的。所以这个“知”的范围很广,也是重中之重,我们每个人都是先要致知的,先要去努力地学习。



通常在这个时代能做好事情的人,必须具备两个品格。一个是主动性,主动性是不是知的过程?就是我去主动学习,主动研究,主动找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这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修行是不是更是如此?做学问是不是更是如此?如果我们不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修正、主动地去发掘问题,如何成长?成长不了的。



所以第一个叫主动性,第二个叫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快速解决问题?是不是还得先致知?如果不致知,连问题都看不到何谈解决呢?所以“知”是我们每个人最重要的事情。

第二件事情就是止,当我们致知,不断学习的过程当中,才能找到目标。很多人都说:“我的生活很迷茫,做生意很迷茫,说我的家庭关系不好,我很迷茫。”为什么会迷茫,没有止啊。做事情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怎么会不迷茫?所以说一定是先致知,通过不断地去学习,这个时候你才能找到你的目标。



《中庸》讲:“有的人生而知之,有的人困而知之,有的人学而知之”。生而知之是什么样的人?某一个工作交到他手里,天生就会,不用学,哪个团队当中都有这样的人。比如说孩子你看有没有?有的人家的孩子学习,不用管,自己就写作业了,而且学习态度很好。

还有一种人就是困而知之,就是总出问题,只有每次出问题的时候,我才知道找方法去解决,可是困而知之是要付出代价的。很多人是不是感情出了问题,困而知之,我被迫知道,我经常感情受伤、受挫折。还有的人做生意,我生意失败了,碰到挫折了,赔钱了,这时候被迫学习,这都叫困而知之。



我们一定要去做学而知之的人,主动前行,只有在大量的学习和提升过程当中才能找到自己的止。我们每一件事情都是需要止的,当我们有了事情有了目标,这样做事情才不迷茫,所以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知止而后有定”,定力从哪来?是自己的止和方向很明确,你才有定力。什么叫定力?就是不被动摇。是不是越是有坚定目标的人做事情越不容易被动摇?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人在家里带孩子,有的人止很明确,说我这两年就是为了在家照顾孩子,我什么都不干。这时如果别人说你不上班,也不工作,但她心里很有数,是不是不会被别人说的话所动摇?可是没有目标的人,听到别人说“你怎么不上班”她就开始抱怨了:“你看我为了带孩子也不能上班,我也很辛苦”,然后你真让她去上班的时候,她又舍不得孩子。当你的止是很明确的时候,别人所讲的话和发生的任何事情动摇不了你。



整个大学之道都在告诉我们,“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止”,都是内在的修养功夫,都是不断地去帮助他人,目标是止于至善,这个“止”是不是都是利他的?都是为别人奋斗的?而不是止于我们自己赚钱。



所以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在生活当中也好,或者在工作当中也好,或者去读中国的历史,或者观察现在的社会现状,你看你是帮助他人觉得更有力量、更有动力?还是为自己做事情更有动力?



很多人的止偏了,说我止于赚钱,你也不能说他有错,可是你止于赚钱的时候,你的行为就会出现偏差,因为你满脑子都是想着如何赚钱,有没有错?没错。可是越是满脑子想着如何赚钱的人,赚不到钱,因为总想着自己。



只有“止”是不断地修行自己、不断地利益他人,以帮助他人为目标的时候,人生的动力就重新就燃起来了。这个时候我们的行为是不是变得不一样?思维也开始变得不一样。



所以大家在做事情过程当中,一定要不断地去扩充这个“止”,一定要把“止”立在明德和亲民上。因为你不明德,你自己没有修养,没有更多的智慧,你帮不了他人,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是“知”和“止”的重要性。“知止而后有定”,如果止很明确,不停地致知的过程当中,定力就有了,就不被动摇了。



再举个生活当中很小的一个例子,说明天开始有五天假期,这时我们就要思考了,去哪里玩呢?去趟远点的地方吧,费用好像有点贵;去个近的地方吧,去近的地方可惜五天假期了,五天假我能去很远的地方,现在飞机这么方便,能玩一圈……这个时候,你会发现饭吃不香,觉睡不好,天天琢磨,天天查攻略我到底要去哪。或者说我决定去云南,或者我决定去北京,你一旦这个方向,这个止有了以后,你的定力是不是就有了?当做了决定,马上把机票订好,你会发现你就不动摇了。



如果在生活当中遇到了事情,最好的、最简洁的方法就是快速做决定。因为那个决定一旦下了以后,你的定力就产生了。你不快速做决定的时候,一纠结这个事情就会无限延长。



接下来告诉我们,“定而后能静”,当你定力产生了,是不是心就静下来了?比如说我们现在做事情也是一样,我们知道自己的止,知道每天做什么,我们也能定得下来。当你定下来,很踏实地做事情,心自然就静下来了。我们也不着急,慢慢在这录,虽然事情很多,但是我们是“忙而不乱”,一定要记住这四个字,我们做事情要不要忙?你不忙,效率太低了,但是不要乱,越乱,事情越做不好。



“静而后能安”,当我们的心静下来的时候,我们才能懂得什么叫安住当下。安住当下才是一种享受、满足于当下的状态。什么时候有可能会安不住?就是我着急摸索这个事情但是我还没摸索出来,就相当于是你致的“知”不够,你的“止”还不明确,你就没定下来,定不下来你的心就不静,心不静你就不能很享受当下的状态。



比如说我们刚开始学开车是不是这样?很拘谨,又得看路又得看什么的,你根本不敢听音乐,但是你一旦开熟悉了以后,开车你就是“静而后能安”的状态,摇下车窗,看着外面的风景,放着美妙的音乐,你坐姿都变得舒适了发现了没有?所以你去看你为什么不安?你的“知”不够,你就不能“止”,你的“止”不够就没有“定”,“定”不够心就不“静”,心不静就不能很安然地享受在当下的状态,这是第一层的安。



我们再深一层讲,什么叫安?身轻心安,如何才能身轻心安?是你的欲望越来越少,你的心自然就越来越静。你还有那么多的欲望,你的心如何静?你又如何安?“安”一定是我们享受与满足当下的这种状态,这叫安住当下。我们能安住当下,跟我们外在的环境关系其实不大,跟我们拥有什么关系其实也不大,是你的心静下来自然就安了。“安而后能虑”,你才有思虑,你只有在安然的状态下,你思考的都是有智慧的事情,想一想,如果一个人在心烦意乱的状态下,你的思虑会有智慧吗?不太会的。你会找到前方的方向吗?



“虑而后能得”,你虑什么?你止于什么就会虑什么,如果你没有止,哪有虑?每天就会胡思乱想,为什么我们每天不能去深入地思考,是因为你没有止。所以我们在平时生活当中做事情也是一样,做一个工作如果没有止,就不善于思考,因为不知道往哪里思考,“他的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这不是领导的事情吗?那都是客户的事情”。你自己没有止的时候,就会是这样子。



我们想学习也是一样的,我们知道了自己哪里的不足,去给自己定一个方向,就知道我们每天要去学习什么,如果没有止,后面所有的东西都不成立,所以“虑而后能得”,得什么呢?止于什么就得什么。



整个《大学》首篇讲的是止于至善,如果我们把止,定于止于至善,那得到的就是至善,如果你的止是把当下的每一件事情做好,你在不停思虑的过程当中,所得到的就是把这件事情做好。



我们重新再来反顾这句话,所以我管它叫“二因五果论”,二因是什么?一个是知,一个是止,后面的都是果,这两个是需要我们不断地种因的。知止而后,自然就有了定力;定而后,自然心就静下来了;静而后,自然你就是享受满足、安住当下的状态;你安住当下的状态,你自然就有思虑的智慧;虑而后,自然就能得,止什么就得什么。大家不要反了,不要颠倒,一定要先从“知止”下功夫,后面的结果,它自然而然就发生了。



接下来开始总结这段话了,告诉我们“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什么叫本末?我们说树,什么是根呢?什么是本呢?树根就是根,就是本。什么是末呢?上面的树枝、上面的花、结的果实,是末。所以很多人都是反的,我们只追求果实,能行吗?咱们外面蔷薇花开了,过几天桃树就结桃子了,如果把关注点都是放在桃子上,是不是本末倒置?我们现在绝大多数人是不是本末倒置的?关注的是桃子,是花,关注的是树枝,可是那个树根才是本,如果根是烂的,上面能长桃子吗?能开花吗?



我们学《大学》是不是一样的?什么是根?明德、亲民是根,是本。如果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内在修养,不能不断地去帮助他人,而一直向外求——我求人际关系好,我求生意变得更好,我求变得更有智慧。那不是虚妄吗?那不是本末倒置吗?都在求末,而忘了务本,所以我们要懂得本和末。



我们讲的这七个次第也是一样的,“知”和“止”是本,后面所得到的定、静、安、虑、得,这是末,很多人都会问:“老师,您就告诉我怎么静心吧!”你还有那么多的欲望,你也没有知,也没有止,你也没有定力,你的心如何静?



所以我们做事情一定不要本末倒置。不管我们做任何事情,做到最后所体现的都是你自己内在有多少修为,都是你内在有多少学识,这个东西假不了,任何事情都有本末,事有终始。



我们做任何事情是不是都要有一个结果出来?因为那个结果出来大家整体才好往前推进。为什么我们做事情一定要忙而不乱?因为你落下了一个环节,就会影响其他人往前走,那你这件事情就做得没有始也没有终。就是我们在做事情的过程当中,大家一定要互相配合好,哪怕说这个事情做了一段时间,研究了,我没研究明白,是不是也要有个终?也要有个结果?没研究明白,不行,那就换个人上,或者是换一个思路去解决问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