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一定听过网络热词---“内卷”,求学的时候,你会遭遇教育内卷,工作以后,你会遭遇职场内卷,其实戴维·迈尔斯早在《社会心理学》这本书中,就对“内卷”这个词做了解释。
这些所谓的“内卷”,本质上其实都是囚徒困境。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囚徒困境这个心理学概念,同时为你提供一些解决内卷问题的思路。
那么,到底什么是囚徒困境呢?这个词其实是来自于一种假想的情况:
大致情况是这样:张三和李四这两个同谋犯罪的嫌疑犯被警察抓了起来,他们被隔离开,分别审问,彼此之间不能互相沟通,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那么由于证据不足,他们每个人都只需要坐牢一年;
如果张三揭发李四,而李四很仗义,啥也不说,那么出卖朋友的张三因为揭发有功,所以立即获释,而更讲义气的李四却因为张三把他给供了出来,而且他自己态度差不配合调查,于是被判重罪,入狱十年。叛徒占了大便宜,而老实人吃了大亏。
那如果两人都当叛徒,互相揭发呢,那么因为证据确凿,张三和李四这两个人都要坐牢,不过由于两个人都配合调查,所以他们都被判了比最重的刑罚轻一点的坐牢五年。
显然,我们站在上帝视角来看的话,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的话,最后的结果对他俩都最有利,都只需要坐牢一年。但由于两个人没法保证对方不揭发自己,一旦自己当了老实人而对方出卖自己,那自己就吃了大亏,反过来,如果自己出卖对方,而对方当了老实人,那自己就不用做牢,占了大便宜。
所以当我们从上帝视角切换到张三和李四这两个囚徒的个人视角的话,那最理性的决策就变成了——无论如何都应该出卖对方。
这就是一种“困境”:明明每个人基于他自己的立场都做出了最理性的选择,可是最理性的选择却没法换来对每个人来说最有利的结果。两个囚徒非常理性地为自己争取到了五年牢饭。
现在你仔细想一想,这几年网友们津津乐道的“内卷”本质上是不是都是一种囚徒困境?
比如说,教育的内卷。家长拼命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各种课外辅导,各种奥数班,这把孩子、家长都搞得身心俱疲,整个社会也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资源。但最后到高考的时候一横向比较,孩子们之间的差别恐怕是跟大家都什么班不上也差不多。
所以从最后的结果来看,那些额外的教育投入整体上看其实都是无效的资源浪费,无非就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孩子们从一条起跑线整体平移到另一条起跑线而已。
站在上帝视角来看的话,最合理的选择应该是全国家长都不给孩子报班,都只完成学校学业,最后相互比较的结果不会有太大差别。
但切换到每个家长的视角来看呢,家长们的处境跟那张三李四那两个囚徒是一模一样的:我可以当老实人,不报班,但我没法保证其他家长都是老实人,一旦有人偷跑,给孩子报班,那我家孩子就吃亏,反过来,我自己偷跑,我的孩子就可能领先。
所以,对于每个家长来说,最理性的决策就是必须给孩子报班,哪怕他们心里都清楚,这带给孩子、带给自己的只有痛苦。家长们就这样你卷我,我卷你,他们非常理性地为自己争取到了不堪重负的非理性教育投入。
再比如说,职场上的内卷道理也类似。为什么很多企业敢于推行996、770这类明显剥削、压榨劳动者的制度呢?主要的原因是,劳动者与家长一样,也是囚徒。站在上帝视角来看的话,劳动者应该相互约定,面对这种压榨制度,大家集体抵制。
但问题是,这样的约定无法达成,只要有某些劳动者做出让步,接受996,那么他就赢得了那个职位,占了便宜。于是,每个劳动者的理性决策也只能是:哪怕996极度不合理,也必须接受。劳动者们就这样你卷我,我卷你,非常理性地为自己争取到了996。
你看,囚徒困境就是这样一种非常让人抓狂的处境:大家都知道这么做对自己可能不好,却都无可奈何。
《社会心理学》这本书里还提到,囚徒困境的害处还不光表现在这种无可奈何上。囚徒困境的另一个害处是,它会让冲突不断升级。在两个嫌疑犯相互揭发那个例子里,相互伤害只发生了一次,但更多的时候,相互伤害是可以一直进行下去的。
在一个经典实验里,科学家在每个参与实验的志愿者手上都绑上了一个压力装置,这个压力装置呢是被对面的另一个志愿者控制的,张三和李四相互控制。
研究者要求,张三先给李四施加一个压力,然后要求李四以牙还牙,施加同样的压力报复张三。注意,研究者要求的是对等报复。但实际上,平均来说,志愿者会用140%的力量来回击对方,而他们自己并不会意识到这一点。于是,两个人的相互伤害就迅速升级了。
一开始哪怕只是从一个轻轻的压力开始,也马上会升级到双方用很重的力气相互伤害,冲突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升级了。这就很像是小朋友打架时爱说的:“我只是碰了他一下,他就打我了”。
除了像这样的相互伤害,另一种很常见的操作是反过来伤害自己——你敢让你家孩子一年级就学完五年级的英语,那我就敢让我家孩子小学毕业就过四级;你敢接受996,我就敢接受24小时随时待命。这就有点像是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里那个比惨的名场面了,这边死老爸,那边死全家。你看,这种自我伤害也是会不停升级的。
总之就是,竞争如果一直持续,那么人们可能就会在囚徒困境里陷得越来越深,内卷不会只在一个程度上卷,而是会越卷越深的。
那么,这类囚徒困境有办法解决吗?事实上,要完全解决这样的囚徒困境是很困难的,但确实有一些缓解困境的思路。《社会心理学》书里就提到了这样的几个思路。
第一个思路是:提供适当的管制。管制什么呢?当然管制那些不老实的人的行为。你想一想,囚徒困境这种局面的症结是什么?症结就是,两个囚徒都没法约束另一个人的行为。囚徒没有办法确定对方到底会不会背叛自己,家长也没有办法确定其他家长是不是会偷跑。
只要有一人背叛,有一个人偷跑,剩下的那些老实人就要吃亏。那么大家就只好都不当老实人。所以解决囚徒困境的第一种思路就是,让不老实的人付出巨大代价,让他们不敢不老实。
比如说,假如在嫌疑犯受审那个场景里,两个嫌疑犯是黑帮成员,而他们那个黑帮有个帮规,出卖同伴者死,谁敢出卖同伴,就要被执行家法。如果有这么一条帮规,那局面会变成什么样呢?我想八成就是两个嫌疑犯都会选择沉默,不出卖对方。于是囚徒困境就被化解了。
这就是用法规和政策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另外,在法规和政策之外,适当的道德规范也可以起到缓解囚徒困境的作用。比如说,这几年职场上的996越来越受到舆论的批评,实行996的企业会承受越来越大的道义上的负担。
你可能也在新闻上看到,最近有一些备受批评的企业迫于压力,开始改善工作环境。所以,道德层面的压力一定程度上也会起到打破囚徒困境的作用。如果说法规政策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手段,是顶层出手来施加干预,那么我们这些个体至少应该在道德规范的层面上发声,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力量。
总之,法规、政策、道德规范的介入,是缓解囚徒困境的一种重要的思路。
缓解囚徒困境的第二个思路,是加强沟通。书里提到这样一个研究:在一个实验里,你会跟6个陌生人组成一个小组,你们每个人先得到6块钱。
你可以选择把这6块钱塞进自己腰包,也可以选择把它捐出去。如果你捐出去,那么实验者会把它翻倍然后平分给其他六个人。也就是说,你把6块钱捐出去,就变成12块平分给其他六个人,每人分到两块钱。这样一来,如果参加实验的所有7个人都把钱捐出去,那么最后每个人都可以得到12块,也就是每个人最后拿到的钱都翻倍。
可是,如果你一个人选择不老实,只有你不捐钱,那么你反而可以占便宜,你最后能得到18块。而如果只有你一个人老实捐款,其他人都一毛不拔,那么你就吃了大亏,你一分钱也得不到。这又是一种典型的囚徒困境。
这个实验的结果是,果然,大部分人都选择一毛不拔,大约只有30%参加实验的人会选择捐钱,剩下的70%都选择不捐钱。
但是,在一次新的实验里,只要在开始分钱之前,参加实验的7个人组织一次沟通,对捐不捐钱的利弊做一番讨论,那么参加实验的人里就会有80%选择捐钱。
这个结果说明,如果事先有过沟通和交流,人们之间的信任感就会增强,这样一来,在囚徒困境中选择当老实人的比例也就大大提高了。
那为什么沟通和交流就能增加信任感呢?
我想,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沟通和交流把陌生人变成了熟人。人类曾经很长时间生活在以狩猎采集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小部落里,人类的心智很大程度上是被这一段经历塑造出来的。这样的小部落人数最多只有100多人,彼此之间都是熟人。人们对熟人与对陌生人的信任感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信任部落里的熟人,而警惕陌生人。
于是,缓解囚徒困境的第三个思路就呼之欲出了,那就是,小即是美——缩小群体的规模,囚徒困境就会缓解。群体越小,群体内的人就越容易相互熟悉,这时,他们就更容易彼此信任,也更容易做出老老实实的、不损人利己的决策。
听到这里,你可能在想:这种思路只能解决一些小问题而已,一个公司可以把团队拆得小一点,缓解囚徒困境,但它解决不了大问题啊。像教育内卷这种困境,只要大家都参加同一个高考,那全体考生就自然是一个大群体啊,那还怎么把他们拆成小即是美的小群体?
这个问题,你怎么看?有可能把全中国饱受教育内卷之苦的孩子们拆分成很多很多小群体,从而缓解囚徒困境吗?请你不妨思考一下这个可能。
好,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在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谈到社会中的冲突问题的时候,介绍了囚徒困境这个概念。囚徒困境是一种群体中每个个体明明都做了最精明的决策,却只能无奈地接受一个糟糕结果的荒唐处境。
现在社会上热议的教育内卷、职场内卷本质上其实都是囚徒困境。为了缓解囚徒困境,我们可以引入适当的法规、政策、道德规范来约束群体里每个个体的行为,也可以通过沟通和缩小群体规模的形式来建立信任感。
好,这一讲就到这里,我们下一讲再见。
结合日常生活的现象进行讲解好!
这就能化解内卷吗?
有道理
有点黑暗森林的味道
卷就卷吧,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