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说明:
每周一、周三、周五更新
点击图片,通过左下角分享按钮,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一起来学习社会心理学。
课程原文:
今天我想和你讲的是人群为什么会变成“乌合之众”,为什么当人们身处在群体中的时候往往就会更容易暴露人性的阴暗面,这一讲里涉及到是书中的两个重要的原理——群体失控和群体极化。
我们都知道,人类是离不开群体的,我们组成群体一起合作的时候,可以战胜单打独斗时不可能战胜的敌人,可以解决很多个人难以应付的问题,在群体中,我们还可以相互扶持、相互学习,但这些都是群体的光明面。群体也是有黑暗面的,群体有时候会让人失控,还会让人走极端。
正是由于这些黑暗面的存在,哪怕人们各自独处时人畜无害,可一旦聚集成一个群体,就很容易变成一群又坏又蠢的乌合之众。下面我就从剖析“乌合之众”这个话题切入,来为你讲讲群体失控和群体极化这两个与群体黑暗面密切相关的概念。
了解了这些知识之后,我想你就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人的群体心理,在以后的生活、工作里也可以更好地避开这些群体的黑暗面;你还可以借助这些知识更好地理解身边的一些社会现象,比如网暴、饭圈文化等等……。
好,进入正题。刚刚我讲到,人群之所以会变成“乌合之众”,主要是基于群体失控和群体极化这两个原理。那什么是群体失控和群体极化呢?
我们先来讲群体失控。社会学家经常观察到,当一个一个的善良平和的普通人组成了群体之后,不知怎么就会变成一群无法无天的暴徒,人们在群体中很容易失控,展现出放纵的、暴力的那一面,这就是群体失控。
举个例子,当你自己在家里看球赛时可以很安静,但一旦你在球场里跟其他球迷组成群体,就可能变得很狂躁,甚至是跟对方球迷大打出手。
再比如说,澳大利亚的一位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围观跳楼和跳桥自杀事件时也会有类似的心理变化。当围观的人比较少的时候,人们不会去怂恿、挑逗自杀者跳下来,但一旦围观的人变多,很多人就会开始对自杀者冷嘲热讽,甚至鼓动他们自杀:“是不是不敢跳啊?”“跳一个!”。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在类似美国3K党那种动用私刑处决黑人的极端案例里,也是群体规模越大时,人们的暴行就越频繁,越残忍。这些都是群体失控的例子。
那为什么一个人本来好好的,但一旦身处在群体里,就会有一种失控的倾向呢?《社会心理学》这本书给了我们答案。这是因为人身处在群体中的时候,难免会产生两种心理上的重要变化。
第一种变化是,人在群体中会比独处时更兴奋,用专业的心理学术语来说是“唤醒程度”会提高。你很难想象单独一个摇滚乐迷会在一个私人摇滚音乐会上发狂地尖叫,但是一群摇滚乐迷在一起看音乐会,那他们的叫声就能掀翻屋顶。
这种变得兴奋的反应可能是人类适应群体生活的一种本能,因为更兴奋的状态有助于人们发挥他们的“优势反应”,(所谓优势反应,就是一个人特别拿手的、特别在行的活动)。
比如对于一个演讲高手来说,演讲就是他的优势反应,那么在听众云集的场合,他会变得更兴奋,这会让他把演讲发挥得更淋漓尽致。同样,对于一个高水平运动员来说,比赛就是他的优势反应,那么在观众众多的大赛中他会变得更兴奋,从而发挥得更加出色。
但必须要注意到的是,兴奋的状态同样也会起到反作用,那就是它会让人更加难以控制住自己的行为。比如,摇滚乐迷们在音乐会上一开始只是尖叫,后来就开始喝酒狂欢,最后发展到集体砸东西。
变兴奋,这是人们身处群体时的第一种典型变化。那么,第二典型的心理上的变化,就是人们会感觉自己身上的责任被分散、被稀释了。一个人做坏事,那就得一人做事一人当,但一群人一起做坏事就变成法不责众。
人群越大,个人就也越显得面目模糊,匿名性就越高,所以也就越不可能会被追究责任。于是,当我们处在庞大的人群里时,就很容易纵容自己释放出心中的恶意。也就是说,群体提供了一种匿名性,让人们觉得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说到这里,你大概联想起一种现象了,那就是网络暴民。网络上的舆论非常容易变得很暴戾,很过分。人们在网络上的言论很容易过激,这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网络提供了一种匿名性,网络ID掩盖了人们的真实身份,让人们觉得不用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于是很多网民就成了网络暴民。
所以尽管网民并不是有组织的群体,但是因为网络与现实中的群体一样提供了匿名性,所以网络暴民的表现与现实中的乌合之众是非常相似的。
总之,人们在群体中既很兴奋,又总觉得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就很容易放纵自己,这就是为什么群体的行为经常会失控。
那怎么遏制这种群体失控的倾向呢?最直接的一种解决思路当然就是削弱匿名性,比如说,在举办一些大型活动时,要求每个参与者都在衣服上挂上一个醒目的姓名标签,另外还可以调亮环境的光线,这些举措会把个人的存在感暴露出来,削弱群体的匿名性,从而约束人们的行为。
另一种遏制群体失控的思路是给人们一个提醒,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群体中的一员,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身份,有自己的价值观。这种提醒也会打破群体提供的那种匿名的感觉,让人们意识到自己还是要为自己负责的。
这样一来,人们也会收敛那些放纵的行为。这个原理也是可以应用到生活里的。比如说,在那些群体聚集的地方摆上一些镜子,人们在镜子里看见自己的形象时就会唤起对自我的感知。再比如,在美国,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出去参加聚会时,父母可能会对他说:“玩得开心,还有要记住你自己的身份。”这就是很好的一种忠告。
好,讲完群体失控,我们再来说让人群变成“乌合之众”的第二个原理——群体极化。极化就是极端化,那什么是群体极化呢?它是这么一种现象:一群本来就对某一个问题有差不多看法的人,聚在一起讨论完这个问题之后呢,他们观点往往就会变得非常地极端化,本来喜欢的会变得更喜欢,本来讨厌的会变得更讨厌。也就是说,观点一致的人组成群体后,个人原有的观点会被群体放大。这就是群体极化。
比如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一群法国学生本来都对法国总统略有好感,而他们聚在一起对法国总统的政绩做了一番讨论之后,他们对总统的好感会变得更加强烈。在另一个实验里,一群日本大学生参加一个模拟法庭审判的实验,本来他们都倾向于判定被告有罪,但都不是特别确定,可一旦经过集体讨论之后,他们就变得十分确定了。
这里我要强调的是,群体极化要发生,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参与讨论的这些人本来就对那个问题有基本一致的观点,如果那群人本来观点分歧很大,那群体极化就不容易发生。
那为什么会发生群体极化呢?书里提出两种解释。第一,一个观点仅仅是因为被不停地重复,那就会被加强。比如,你是不是有过这种体会?当你仅仅是想起一个你不喜欢的人时,那个人就会变得更加讨厌。所以一群观点相似的人一起讨论时,仅仅是因为大家都不停地重复那个观点,那个观点就会变得极端起来。
群体极化第二种解释是,人们渴望被群体认同。当一群观点类似的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把他们当做自己人,把自己当做这个群体中的一员。
于是,为了让其他人更喜欢自己,我们会把那个大家都认可的观点表达得更加强烈。人人争相表达激烈的观点,于是就形成了一个螺旋上升的局面,随着讨论的进行,观点变得越来越极端。
总之,或者是因为观点不停地被重复,或者是因为每个人都为了讨好别人而表达更激烈的观点,一群臭味相投的人一起讨论之后,观点就会变得极端化。群体极化就这样发生了。
群体极化是让人群变成“乌合之众”的第二种机制,因为哪怕本来正常的三观变得极端后都不是什么好事,就更别说本来就三观不正的人被极化之后会有什么后果了。
群体极化这种现象在生活里非常普遍。在互联网上,群体极化就无处不在。互联网上有各种兴趣小组,各种聊天室、讨论组,各种圈子,互联网让臭味相投的人非常方便地聚集在一起,而且也可以很方便地完全隔绝掉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
于是,在每个圈子里,观点都容易变得越来越极端,有时会极端到让外人觉得不可思议。比如说,有些流量明星、小鲜肉明明已经爆出各种丑闻,明明已经是负面新闻缠身到了万人嫌的地步,但他们的粉丝还是狂热支持,完全无视那些丑闻。
我们这些外人当然觉得很纳闷:你家idol都已经糊成那样了,你们难道都看不见吗?但考虑到群体极化这种现象的话,那可以说,他们真的是看不见的。如果他们长期把自己封锁在那个“饭圈”里,周围都是跟自己观点意见一致的人,那么他们对idol的喜爱就会被放大到外人难以理解的极端程度,这种狂热会帮他们屏蔽掉任何关于idol的负面消息。
那有办法缓解群体极化吗?缓解的思路原则上很简单,那就是观点的多元化。如果能经常接触到不同的观点,群体极化就不容易发生。但原则简单,实施起来却很难。
因为不论是互联网运营者还是网民个体,都没什么动力让观点变得多元化。网络运营者为了留住用户,只会千方百计投网民所好,尽可能推荐用户本来就认同的信息,而我们个人层面上也会很本能地排斥跟自己不同的观点。
所以,想要对抗群体极化,我们就得有让自己不那么舒服的觉悟。我们上网时要有意地去接触一些跟自己三观相左的观点,哪怕有些观点让你很不舒服,也不要一味拉黑。
好,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在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里提到的“群体失控”和“群体极化”这两个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群有时候会变成“乌合之众”。
人在群体中时容易因为兴奋和匿名而放松自我控制,变得放肆和暴力,这就是群体失控。人在群体中如果没法接触到不同的观点,那么群体就会放大个人原本的观点,这就是群体极化。我们可以通过消除匿名性、提升个体意识、增加观点多元性来尽可能避免自己变成乌合之众。
好,这一讲就到这里,我们下一讲再见。
买买买,支持老师放心录制课程!
群体失控
群体依赖
饭圈只是团体化的一种,看剧看动漫都会遇到相互攻讦的,甚至主播 up主有粉丝的,我在评论下面说一点意见,一帮人就会围过来围攻…无语了。
确实,网民攻击性很强,现实中大家都和和气气的,但网络上到处都是暴民,感觉整个世界都不好了,时间久了产生这个世界还有救么这种错觉~
所以说,人不要群体化;多读书,保持个人独立性。
群体极化很严重的让我想起了校园欺凌
群体极化解释了在饭圈,喜欢建群追星,群里的粉丝将越发忠诚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