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听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听古文素养课第7讲。我是主讲人常方舟。
我想大家都很熟悉三国时期的故事,知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利用汉献帝,打着汉献帝的名义来为自己谋夺更大的政治话语权。在古代,统治权力的合法性是通过既定的名分得到体现的。陈胜吴广起义,要先学狐狸叫,说出大楚兴,陈胜王的预言,也是为起义作名分上的铺垫。有个成语叫名正言顺,说的也是名分确定之后,行动就有了充分的理由和正义性。那么这个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呢?
1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课程,主题是“齐景公问政”,选自《论语·颜渊》篇。齐景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也是齐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但在齐景公向孔子发问之际,齐国的政权已经落到了一个叫陈恒的权臣手里。齐景公之所以来向孔子请教有关治国理政的问题,就是因为当时政权旁落的威胁已经逐渐显现出一些征兆来,所以才迫不及待地向孔子请教。但是,最终陈氏还是杀害了齐国国君,齐国也因此灭亡。虽然齐景公的悲剧不可避免,孔子还是给了他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核心就是强调名分要摆正的问题。
2
我先给大家念一遍原文: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3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这句话是,齐景公向孔子请教政务。
景,是齐景公的谥号。在君主、大臣等地位较高的人死后,古人会选择用谥号来表达对人物的历史评价,有些谥号是正面的美谥,有些是负面的恶谥。景这个谥号还是比较正面积极的,根据《谥法》,布义行刚曰景,意思是传播仁义、品德坚强的人可以用景这个谥号。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说:“君王要有君王的样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样子,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儿子要有儿子的样子。
这四组短语的语法构成是一样的。第一个字是名词,第二个字是名词做动词。君要有作君主的样子,臣子要有作臣子的样子,以此类推。
我们接着看下一句:善哉。信如君不君,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齐景公道:“说得真有道理呀!的确,如果君王没有君王的样子,臣子没有臣子的样子,父亲没有父亲的样子,儿子没有儿子的样子
善就是对的意思。哉是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信如君不君,句子开头的这个信字,解释为的确的意思。如,就是如果的意思。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这四组句子的语法结构也是一样的。而且,在否定句式当中,我们更容易判断一个词的词性,跟在否定副词“不”后面的词一定不是名词,所以可以用来帮助我们确定,句中出现的“不”后面的君、臣、父、子,在这里不可能作名词,至于是做动词还是做形容词就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判断。
下面是最后一句: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意思是即使有食物,我能吃得到吗?
虽,是副词,解释为即使、纵使的意思。
句末的诸字,指代人或者事物,相当于“之”的意思,在文中就是指粮食。诸这个字,本身也是“之乎”两个字的合音,在这里用“之乎”加以替代也是可以的。
4
我们用白话文再从头到尾翻译一遍。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政务。孔子回答说:“君王要有君王的样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样子,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儿子要有儿子的样子。”齐景公道:“说得真有道理呀!的确,如果君王没有君王的样子,臣子没有臣子的样子,父亲没有父亲的样子,儿子没有儿子的样子,即使有食物,我能吃得到吗?”
5
这篇短文讲到,面对齐景公在治国方面遭遇政权旁落的现实困境,孔子认为,首要的举措是确立差序化的社会伦理秩序。君、臣、父、子四者都是表示身份的名号,认知这种名号并且恰如其分地采取行动。君君、臣臣,象征着理想化的政治伦理,父父、子子,体现的是典型的家庭伦理,而君臣的社会伦理和父子的政治伦理在伦理关系和秩序要求上又是同构的,儿子侍奉父亲要恭谨,臣子侍奉君王也要做到忠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味着不同身份、不同阶层的人都要守好自己的职责本分,遵循各自对应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从而维持稳定的社会政治秩序。
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从西周传下来的礼乐制度很少有人能够遵守,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现象大行其道,而在孔子看来,要扭转这种礼崩乐坏的趋势,就必须让各类社会关系回到正常的轨道。他认为,社会秩序的重建是从个人、家庭开始的,是从对事物的正确命名开始的。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论述,反映了孔子的正名思想,彰显了确立名分的重要性。在《论语·子路》篇中,当时的卫国也面临着君臣父子各失其位的状况,卫国国君想要任用孔子,孔子提出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正名。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只有在获得正确的命名之后,政令才得以贯彻,个体才能够找到各自的位置,明确自己应当履行的权利和义务。
《论语·子路》: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
乍看来,正名思想的出发点似乎有些迂腐,但它实际上是先秦哲学认识论的重要萌芽。通过承认命名的力量,发挥名分对社会心理的塑造和规范作用,重建起名分和现实的关系,从而调整认知主体和客体的行为。儒家的认识论主张积极明确认知客体的名称,这一点和道家形成了鲜明对比。老子讲,万物在诞生之际,它们的名称已经先验地存在了,而真正的道,也是没有办法去给它命名的,只能在静默的状态中去把握它。考虑到语言本来就是人们在后天约定俗成的一种秩序法则,正名思想也体现了儒家文化世俗性的一面。
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要求之中,事实上暗藏了亲疏远近主从尊卑的推导逻辑,也由此成为后世宗法等级观念的滥觞。在此基础上,后世的儒家学者不断衍生出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等伦纪纲常的多维圈层结构。至于从这种宗法差等观念衍化而来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三纲五常思想,虽然可以追溯到孔子的正名思想,但这并不代表是孔子本人的思想,甚至和孔子的本意相差甚远。如果有兴趣,大家不妨进一步思考,在今天儒家的思想有哪些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哪些可能已经过时了呢?
今天的课程就讲到这里,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论语》。
转发海报与朋友分享古文之美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