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真要活下去的人們,就该敢說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
听书笔记
《人间鲁迅》的作者是林贤治。
一、鲁迅的成长期:
1、原生家庭:
1.1家庭条件:1881年9月25日,鲁迅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樟寿,他的父亲叫周凤仪。鲁迅家的条件不错,是官宦人家,祖父周福清30岁中举人、33岁中进士,进过翰林院,做过知县。
1.2家道中落: 13岁那年,鲁迅的祖父科场舞弊,东窗事发,周家为营救祖父,再加上为父亲治病,散尽了家财;
1)为父亲治病,周家请来绍兴城最好的中医。这个老中医,故弄玄虚,居然要用打破了的鼓皮,制成药丸,给病人吃。还要鲁迅去弄一对原配的蟋蟀,来做药引子。这些稀奇古怪的要求,鲁迅都满足了,可父亲还是死了。这让鲁迅对中医产生怀疑。后来他学了西医,对中医更加不屑。他一辈子批判中医,自己生了病,也绝对不看中医。
2)父亲去世后,周家分房。亲戚们欺负鲁迅家没了主心骨,给他们的房子又少又差。鲁迅拒绝签字,遭到了长辈的严厉斥责。这强烈地刺激了他的心灵,让他看到了人世的虚伪。后来他回忆这段经历时,亲口说道:“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2、教育经历:
2.1南京求学:从18岁到22岁,鲁迅改名周树人,在南京待了四年。在这期间,鲁迅读了两所学校:南京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也是在南京,鲁迅的思想世界第一次打开,开启他思想的钥匙的,就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从此,鲁迅接受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观念。
2.2 日本留学:1902年3月,22岁的鲁迅考取清政府的公费名额,赴日留学。鲁迅在日本待了7年多,这对于他的人生道路,具有决定性意义。有三件事比较重要:
1)以日本为媒介,学习西方文明: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大量翻译西方著作,哲学、文学、科学,无所不包。鲁迅留学的时候,西方重要思想家、科学家的代表作,基本都有了日文版。过了语言关之后,鲁迅如饥似渴地阅读西方经典。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在鲁迅看来,中国正需要书中提到的“超人”,去打破死气沉沉的传统文化,让国人振作起来;
2)结识许寿裳:
许寿裳比鲁迅小两岁,也是绍兴人。他乡遇故知,加上两个人的性格、爱好相似,他们很快成为好朋友。两人的友谊,保持了一辈子。鲁迅批判和改造国民性、加入光复会、亲近章太炎,都有徐寿裳介入其中;
3)弃医从文:
在仙台学医时受到刺激,认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他要用文艺改造国民性。
4)具体行动:从医学校退学,带同弟弟周作人到东京,与许寿裳合作;
1909年,鲁迅和周作人合作,出版了他们的第一部翻译作品,《域外小说集》。收录了俄国和东欧小国的一系列小说,但在日本的尝试并不成功;
1909年8月,鲁迅返回中国,他的成长期至此结束。
二、蛰伏期:
1、浙江时期:教书办报
1.1在辛亥革命之前,经许寿裳推荐,鲁迅也进入杭州一所师范学堂,教生理卫生课和植物课。一年后,鲁迅回到老家,担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
1.2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在绍兴办理报纸,评论时政。但触怒了绍兴革命政府的都督。鲁迅看到社会没有因为革命发生变化,非常失望,于是在许寿裳的介绍下,去往北京;
2、北京时期:任职教育部
1912年5月,鲁迅抵达北京,出任教育部佥事,算是助理级别的职务。当时的教育部,其实是官场的一部分,人人都想往上爬,真心搞教育的没几个。大环境如此,鲁迅也打不起精神。他和许寿裳经常一起吃饭、喝酒、逛琉璃厂。一个人的时候,鲁迅则转而研读古籍,甚至学起了佛经。
3、新文化运动的到来:
3.1 《新青年》与白话文学运动:
1)《新青年》来京:《新青年》的创办人是陈独秀,原先在上海出版,1917年初,陈独秀受邀北上,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杂志也搬到了北京。
2)《新青年》的宗旨:介绍西方文明,批判传统文化,唤醒国人,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为此,陈独秀连续刊登了两篇文章。第一篇是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进行文学创作。第二篇是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宣布彻底推翻腐朽的古典文学、贵族文学。
3)白话文学运动的尴尬:文学革命的理论和口号是有了,却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来说话。
3.2 铁屋中的呐喊:鲁迅走上白话创作
1)钱玄同拜访:1917年8月的一天,钱玄同拜访了鲁迅。两人都是留日学生,彼此很熟,钱玄同知道鲁迅有文学天分,想请他写点文章。但此时的鲁迅有些消沉,他的第一反应是:这有意义吗?他打了个“铁屋子”的比方。
2)铁屋中的希望:鲁迅说,中国好比一个铁屋子,屋子里的人都睡熟了,不知道自己快要闷死。你把其中一些人叫醒,又没办法打破铁屋子,结果,无非是让那些醒来的人,承受临死前的挣扎和痛苦。何必呢?还不如在睡梦中死去的好!钱玄同回答:既然有人醒了,就有打破铁屋子的希望啊。
3)鲁迅加盟《新青年》与狂人日记的诞生: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他第一次以“鲁迅”的名字,发表文章。鲁,取自母亲的姓氏;迅,寓意飞奔疾驰。
《狂人日记》有着双重意义。对中国现代文学来说,它是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对鲁迅个人来说,他由此迈入了人生的爆发期。
三、爆发期:
1、北京时期:
1.1 创作文学作品:据统计,从1918年到1926年鲁迅离开北京,鲁迅发表了25篇短篇小说,其中就包括《孔乙己》、《阿Q正传》、《伤逝》和《祝福》这些名篇。这些小说,激烈地批判封建礼教,批判国民性,也揭示了青年知识分子的伤痛和迷惘,打动了年轻读者。
1.2 担任《新青年》编委:当然,鲁迅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当时,《新青年》采取轮流编辑的方式。7名编委,每人主编一期,依次轮换。作为编委,鲁迅和《新青年》的伙伴们步调一致。他和胡适的关系就特别融洽。
1.3 与新文化同仁的分道扬镳:
1)观念分歧:鲁迅认为,胡适只想走精英路线,他的文章,是给知识精英、政坛高层看的,希望出现自上而下的社会变革,对底层社会缺乏同情和了解。相反,鲁迅认为启蒙大众,让大众觉醒才是当务之急。
2)人事纷争:当时的北京文化界和教育界,可以分成两大群体。第一大群体,包括蔡元培、鲁迅、周作人、钱玄同。这批人年纪比较大,留学的地方,是日本或法国。又因为其中浙江人多,所以这个群体也被称作“浙江系”。另一大群体,有胡适、徐志摩、梁实秋这些人。他们年纪轻,都在欧美留过学,所以又叫“欧美系”。
3)聚焦点: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惨案
女师大风潮:1923年,许寿裳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随即邀请鲁迅做兼职教授。北洋政府不喜欢许寿裳,第二年,女师大就换了帅。由性格强硬、作风强悍的女性学者杨荫榆主持校务,这引起了学生们的反弹。鲁迅支持学生,北大外文系教授陈西滢,则认为是浙江系鼓动,两人发生论战;
“三·一八”惨案:1926年3月18日,北洋政府的卫队,射杀了请愿的学生,鲁迅在女师大的学生,刘和珍也成了死难者。鲁迅异常愤怒,连续写下《无花的蔷薇》《纪念刘和珍君》等杂文,控诉北洋政府的暴行。这也代表了知识界的主流观点。但是陈西滢在《现代评论》上发表文章说,组织者没考虑到极端情况,就带学生去请愿,这太草率了,双方最终决裂。
2、厦门广州时期:
2.1 厦门时期:1926年8月到12月,鲁迅南下,出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一方面是为了躲开原配朱安,另一方面北洋政府已经发不出工资,鲁迅南下可以解决经济困难;
2.2 广州时期:1927年初到1927年9月,鲁迅又南下广州,在中山大学担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因为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迫害共产党人。4月15日广州戒严,抓捕了3000多名共产党人、工人和进步青年。许多中大学生也被抓了。鲁迅提出要营救这些学生,但校方怕惹事,不敢行动。结果,一些学生因此遇害。愤怒之下,鲁迅辞去了中大的一切职务。
3、上海时期:
3.1 动迁上海的原因:上海有租界,可以躲避国民党的控制,而且上海的文化市场发达,到处是大学、报刊和书店,要养活自己和许广平,靠稿费问题不大。
3.2 1927年10月,鲁迅带着许广平,移居上海。由此开启了他的上海时期。一直到1936年10月去世,鲁迅在上海住了整整九年。这也是鲁迅人生的最后九年。经历了革命、背叛,还有文化圈子纷争的鲁迅,其实对一切都看穿了、也失望了。这一时期的他,变得喜欢挖苦讽刺、含沙射影。
3.3 鲁迅的心境与创作转向:跟北京时期不同,在文字创作上,他从小说转向了杂文。杂文,是一种短平快的随感和时评文章,写得时候但求犀利,读起来酣畅淋漓。和他这一时期的心境很搭调。鲁迅生前出版过14本杂文集,其中有10本是在上海写的,他给今天的人们,留下刻薄而有洞察力的印象,很大程度上,靠得就是《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里边的文章。晚年,鲁迅只出过一本小说集,《故事新编》,带有强烈的讽刺色彩,跟杂文的风格比较接近。可以说,上海时期的鲁迅,成了一位杂文家。
3.4 鲁迅的两类杂文:
1)批判国民党当局,批判国民性的实证文章,直指人们不愿面对的痛点;
2)一些私人性质的论战文章,很能反映鲁迅晚年的心态,对看不惯的人和事,可以极尽刻薄;
四、鲁迅的私人生活
1、鲁迅跟周作人的关系:
1.1从融洽到决裂:周作人是鲁迅一手培养的。从生活起居到文学道路,再到婚姻大事,鲁迅都尽心尽力。兄弟俩的关系,曾经非常融洽。新文化运动时期,“周氏兄弟”一个写小说,一个写散文,是闪亮的文坛双子星。然而在1923年,兄弟俩发生了激烈冲突,最终,鲁迅搬出北京八道湾住所。
1.2委婉地劝诫: 1925年,鲁迅写了短篇小说《弟兄》。他通过文学作品婉转地表示,如果弟弟有难,自己愿意全力帮助。晚年,鲁迅还多次通透过亲友,劝周作人离开北京。鲁迅觉得,北京气氛保守,周作人性格又软弱,很容易掉坑里去。可惜,周作人没听他的。抗战爆发后,周作人趟了浑水,成了汉奸。
2、儿子周海婴: 1929年,许广平为鲁迅生下了一个男婴,因为是在上海出生,鲁迅就给他取名“周海婴”这时候,鲁迅已经49岁了,可谓老来得子,所以非常兴奋。只要有朋友来,他一定抱着周海婴出来,愉悦之情溢于言表。周海婴渐渐长大,每晚睡前,都要听故事。这个任务,当然交给了身为文学家的鲁迅。他花费大量时间,找素材、编故事。鲁迅还为周海婴挑选玩具,并且乐此不疲。
3、年轻人的导师:萧军萧红夫妇
3.1接济生活:最能体现鲁迅热心的,是他对萧军、萧红的关心。萧军和萧红都是东北人,九一八事变后,这对情侣逃到青岛。期间,萧红完成了中篇小说《生死场》。当时,两人生活窘迫,无奈之下,就向鲁迅求救。鲁迅十分赞赏萧红的《生死场》,帮忙联系出版。1934年,萧军和萧红离开青岛,来到上海。从此,他们成为鲁迅关系最亲密的年轻朋友,三天两头来探访。
3.2 萧红眼中的鲁迅:鲁迅逝世后,萧红写了篇《回忆鲁迅先生》,描述了她眼中的鲁迅。
1)鲁迅爱抽烟,走路轻快,笑声明朗,是一个幽默、和蔼,并且非常细致的人。有时候,萧军萧红在鲁迅家聊得晚了,或者碰到下雨,鲁迅都会嘱咐许广平,叫来小汽车把他们送回去,还坚持自己付车费。
2)鲁迅还有着不错的审美品味。有一次,萧红穿了件红色上衣、咖啡色裙子,问鲁迅好不好看。鲁迅实话实说:不好看。随后,他传授起了衣服搭配的经验。鲁迅告诉萧红,红上衣应该配红裙子,或者黑裙子才好看,配条咖啡色裙子,视觉上很浑浊。之后,鲁迅又对萧红平时的穿着,进行了点评。
鲁迅并不只有严肃、犀利的一面。实际上,鲁迅有生活情趣,也非常热心,乐意和年轻人打交道。可以说,晚年鲁迅,已经是中国青年的偶像了。
五、鲁迅身后:
1、葬礼: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家中病逝,享年56岁。他的死震动全国,宋庆龄、蔡元培、茅盾、周作人等一批人,组成治丧委员会,成千上万的人赶来参加葬礼,其中既有好友、学者、作家、青年学生、电影明星,也有普通市民和工人。鲁迅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边印着三个字“民族魂”,当时落葬在万国公墓,也就是今天上海市虹桥路1290号的宋园。
2、迁葬:1956年,鲁迅墓搬到了虹口公园,也就是现在的鲁迅公园里边,墓前还有一尊鲁迅的雕像,摆出大家都熟悉的坐姿,雕像下还标明了鲁迅的生卒年份。直到今天,他的墓边依然有人鞠躬行礼,还有人们奉上的鲜花。
播音 | 秋安
策划编辑 | 袁博
音频编辑 | 秦亚希
徐悲鸿因厌恶发妻,故意给儿子起个晦气的名字,劫生!7年后字字应验!
鲁迅可以读一辈子——阅尽人生更知他的可贵
本书资料详尽,条理清晰,要而不繁。竭力从人间烟火视角叙说历史事件,貌似客观公允,实则矮化人物、消磨光环、庸俗时事,也自我贬损。至于主播,我很喜欢。
很好的文章,播音太差了,
一个文人,只是一个思想复杂的人!不是万能的神仙、不是盲从的战士、不是幼稚的孩子、不是自私的政客,只是一个有思想有梦想有胸怀的不一样的人!
鲁迅活在现在,会怎样
峨眉仙 回复 @听友223804265: 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你抓周树人关我鲁迅什么事
读不懂的鲁迅
主播讲的很好,给个赞👍
酸不拉几的一生
金刚葫芦娃儿_ 回复 @吖洋_5x: 小朋友还是适合看童话和玄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