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会遮蔽良心、清净心,要学习在浮躁的时代中默默地沉静下来-《了凡四训》连载050

浮躁会遮蔽良心、清净心,要学习在浮躁的时代中默默地沉静下来-《了凡四训》连载050

00:00
22:21


前几期我们都在学习《了凡四训》第三篇《积善之方》之中关于善恶是非的判断标准,今天接着学习“何谓端曲”的内容。“端”即是端直,“区”即是扭曲。


原文:凡欲积善,决不可徇耳目,惟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纯是济世之心,则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纯是爱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愤世之心,即为曲;纯是敬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为曲;皆当细辨。


  通常我们做善行时,往往容易做给别人看。大家都说是善行,我就去做,以期获得他人的称赞。这就“循耳目”了。了凡先生告诉子孙后代:积善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孔老夫子讲:“巧言令色,鲜矣仁。”一个人真正要想行善的时候,要注意从内心的源头深处,从不为人所知的“隐微”之处,默默洗涤自己的心灵。


  我们所处的环境和个人修为是紧密相关的。我们经常讲“同气相求”“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人们都愿意和志趣爱好相同的人在一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圈子、不同的交往方式、不同的人际关系处理方法,所以也有着不同的人生。虽然从表面看,我们生存的世界是同一个,但是每个人对这世界的感受不同,有的人觉得充满了阳光和正能量,有的人却抑郁苦闷。这都跟我们对待世界的态度有关。


  真正的积善是通过行善来洗涤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修为提高,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如果我们自己的修为没有提高,内心深处对待这个世界的看法没有改变,与人交往的语言态度没有改变,那么实际上我们的世界还是改变不了。


  我们既要去发现自己心灵中的光明美好,也要去发现其中的阴暗面,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洗涤自己内心深处。这个“洗涤”不是空想,而是要付诸行动,这就是积善的目的。在积善的过程中,通过行动让自我内心产生变化,内心的变化又反映在行动之上。如此相互交替循环往复,我们的世界慢慢就变了。这一切都围绕着“修身为本”,是一个修身的过程。


  我们在洗涤自己心灵的过程中怎样来观察内心?或者说在积善行、做善事的时候采取何种心态?了凡先生告诉我们:“纯是济世之心,则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观察我们的内心,想要帮助这个社会、帮助他人解决困难,这样的一份心就是“济世之心”,就是端直的;为了获得赞美、赢得尊敬,谄媚世人、讨好他人,这就是“媚世之心”,以此心做事就是扭曲的。


  “纯是爱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愤世之心,即为曲。爱人之心是平和的、不起波澜的,是爱护生命的,是恻隐之心的流淌,是体察到别人的需要和痛苦,自然而然地伸出援助之手。而若是愤世嫉俗、怨天尤人,想要表达自己对世界的不满,心就不平。带着这样一份不平、不宁静的心去做事,有可能越做越不平,把不平的心放大了。有时,这愤世嫉俗之心反倒有一种力量,因为对这个社会不满,通过这种方法来强烈地表达出来。这种情况即使能做成事情,但是对于个人的成长并没有益处。因为心不平,不能做到中庸,仅仅为了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一心一意只想着做自己的事情,看不到社会的需要和受众的感受。可能做了对一部分人有好处的事情,却同时伤害了另外一部分人;也可能接受帮助的人并不需要;又或者需要帮助的地方无人问津,而不需要帮助的地方却不停地投入。


  “纯是敬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为曲。”这也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心态,对人要有恭敬之心。通常情况下,我们说到“敬人”,会把人分上三五九等,区分哪些人该敬、哪些人不该敬。而这里所说的敬人之心,我理解是无条件地对所有的人都恭敬,对所有的生命、对他人的价值都恭敬。用这样的情怀去做事情,当然就不会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情。同是敬人之心,在处理的细微之处有不同的表达,具体对待长辈和晚辈,我们守的礼节就有所不同,对待长辈柔顺谦卑,对待孩子亲切平和。严父和慈母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身为严父,做一个有尊严的父亲,让孩子敬佩自己;身为慈母,化身慈爱的表达,给予孩子情感的交流。


  如能敬人,在社会生活中也一定敬事、敬物。做事情会很慎重,认真负责地服务、真诚地帮助他人。在设计商业计划、制造产品的过程中,认真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好产品。不敬人,就是玩世之心。“玩物丧志,玩人丧德”,以玩世不恭的态度,漫不经心,随随便便,敷衍塞责,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每个人对待自己喜欢的人、事、物,都特别上心。然而,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人、事、物,要当作最喜欢的事情来做,这就是功夫,这样心就不执着。我要练就不执着的心,成就中庸之道。反之,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心没有越变越真诚,而是越变越浮华浮躁,最后可能言行都不一致了,自欺欺人,心就不正了。


  “何谓端曲”这段内容对我们生命中有很大启迪,劝诫我们要真诚待人、谨慎做事。上期的内容告诉我们:不要做一个不分善恶、没有原则的老好人。人是有良心、良知的,我们仔细去观察,做老好人的时候,其实内心深处是有所判断的,很多时候内心是受苛责的。这给了我们重要的警示:首先,要明晰善恶是非的标准;其次,要能发现自己的良心、学习尊重自己的良心。


  良心不等于感觉。我们不能任凭自己平日的好恶,以狭隘的情怀去行事,这样的感觉往往会判断失误。要区分良心和感觉,首先要学习经典,学习圣哲祖先在重大的问题上如何去判断,经典是真理所在之处,我们要亲近真理,遵从引导人生的路标;第二,要学习历史,一个民族没有历史就没有经验教训可借鉴,全凭自己的摸索是很危险的,中华民族恰恰具有丰富的历史财富供我们学习;第三,要在生命之中实践,要让我们的内心保持清净。浮躁会遮蔽良心、清净心,要学习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中默默地沉静下来,同时还要积极地在社会生活中去实践,要面对生活的方方面面,勇于承担努力付出,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去感受、发掘,让良心渐渐凸显出来,找到真正正确的感觉,让我们原来生命之中本有的美好慢慢显发出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