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二十七集:后金的崛起{中)

29、第二十七集:后金的崛起{中)

00:00
22:01

1、

叶赫部虽然暂时吃不掉锡伯部和卦勒察部这两支“蒙古女真”,但却可以跟他们的主人科尔沁部结盟,一起攻打强势崛起的建州女真。跟蒙古联姻这事,倒不是想着对付努尔哈赤时才去做的。之前叶赫部就已经与蒙古联姻,一起攻掠过哈达部。


九部联军之战前,叶赫已经领着海西四部打过努尔哈赤一次,没打赢。这次部落数和兵力都翻了倍,可以说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从部落数量来说,联军这边是九个部落,努尔哈赤这边是六个;兵力来看,九部联军有三万人,努尔哈赤这边是一万。从牌面上看,叶赫部的赢面可比我们前面穿越回去设计的“对称式PK”要大得多。不过打仗肯定不是说谁人多就一定能赢的,重要的是谋略。明末抗清殉国的官员黄道周曾在书中描述努尔哈赤“好看三国、水浒二传,自谓有谋略”。后世也一直流传着努尔哈赤拿《三国演义》当兵书打胜仗的说法。不管努尔哈赤是不是真的拿三国当兵书,他的确是个战争天才。别人一听到对手来了三万人脸色大变,他却是不怕,跟三国演义里曹操听闻对手增兵就大笑一样。努尔哈赤认定联盟的成员越多,内部越不协调。同时还觉得迟早要来的事索性早点来,省得天天睡不好觉的等着。地利可以极大程度的弥补兵力的不足。山里的女真都是依山建城寨,防守方占据着天然的地利优势。当年同样依托浑江、浑河流域兴起的高句丽也是这样干的,让隋唐两朝损失了数以十万计的兵力。孙子兵法说“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这样一算联军这三倍兵力,不管是包围还是强攻,都还是不够的,一定要想办法分散努尔哈赤的兵力才有胜算。然而努尔哈赤最厉害之处,就在于懂得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总结努尔哈赤的古勒山之战的战法,可以用十个字形容——“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而且是挑最重要的大拇指打。前面说了,右卫的位置比左卫更靠近抚顺关,所以努尔哈赤统一建州时,就把右卫的中心古勒寨作为了自己的驻地。努尔哈赤自幼寄居于建州右卫,父祖还死在古勒寨,环境自是熟得不能再熟了。

利用地利优势,努尔哈赤先是在对手的进攻路线上布设多处路障,迫使蛇行至古勒寨下的联军分成了几段。而作为防守方的努尔哈赤则在山上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待为首的叶赫部进抵城下时,当即择精兵迎击。一仗下来,叶赫部的两个首领一死一伤,其他的部落见叶赫部都败下阵来,自是乱了阵脚只顾逃命。

2

获胜后努尔哈赤倒也没有乘势马上反攻海西女真,而是按照原定计划吃掉了长白山女真的另外两部。本来就是局外人的科尔沁部,包括在西辽河草原游牧的喀尔喀部,见建州势力压倒海西女真,旋即转了风向,于次年派遣使者前来通好。至于松花江平原上的那两支蒙古女真,本就属于科尔沁部,自然也不再成为威胁。

这意味着九部联军之战打完后,不仅让建州五部变成了“建州八部”,更让建州女真的对手,只剩下了海西四部,实力的天平一下子倒向了努尔哈赤一方。比起失去蒙古的支持,海西女真更大的损失在于因为这仗失去了“天时”。无论对于蒙古还是女真,所谓“天时”指的就是明朝的态度,明朝选择支持哪一方,选择更多跟谁互市,谁就能在内部称霸。一直以来明朝在东北的国防战略都是“藉女真制北虏”,利用女真诸部来牵制蒙古。九部联军有女真、有蒙古,还有蒙古化的女真,这就犯了明朝的大忌。我想着分而治之,你们却穿上了一条裤子,这怎么行。公元1599年,九部之战过去6年后,一直被叶赫、蒙古侵夺哈达部,在向努尔哈赤求援后,顺势被后者吞并,成为了第一支被努尔哈赤吞并的海西女真。本来这6年时间,女真地界也是不太平。努尔哈赤夺了海西女真不少城寨,甚至连叶赫部也不得不跟努尔哈赤联姻,缓和二者的关系(虽然并不能阻止两部翻脸)。然而完全吞并哈达部却是另一个性质了,这意味着海西、建州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而且哈达部还直接与辽东相接,如果以后建州女真有反意的话,可以同时对抚顺、开原发起攻击。为此,朝廷于次年正月派出使者谴责了努尔哈赤的做法。努尔哈赤的做法是假意放回哈达部首领之子回去继位,却还是完全兼并了哈达部。为了显示自己并无反意,努尔哈赤甚至在做完这一切后亲自入京朝贡,这份胆识让明朝不得不接受现实。公元1603年,明朝把原本给过哈达部首领的“龙虎将军”授予了努尔哈赤,算是承认了他女真之主的地位。此后努尔哈赤加紧了对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的吞并工作。对了,顺便说一下,这个时候野人女真已经南下进占整个东流松花江,以及图们江北岸地区,填补了海西、建州女真南下后留下的空白。按现在的行政区划,那就是哈尔滨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都已经是野人女真的地盘。    

除了逐步吞并海西、野人女真以外,努尔哈赤还向明朝表明,遁入朝鲜境内的女真部落也应该是他的属下。在明朝的要求下,朝鲜方面不得不交出了千余户女真。等到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正式建立后金国时,基本上除了叶赫部以外,其它女真部落都他被吞并了。

3

难道这一切的发生,都只是因为李成梁下野吗?并非如此。

一句话,没钱也没精力。辽东李家并非没有继承人,要论起武力值来,李成梁的长子李如松一点也不逊于他。三十四岁那年就做到了山西总兵。把李成梁拿掉的一个很重要理由,就是很多文官觉得父子二人都执掌重镇,会尾大不掉。李如松这个人本来就是有些骄横的,言官们参他多是因为他目中无人。有本事的人谁没点脾气,何况是武将,万历倒是非常喜欢李如松。虽然皇帝很喜欢这个将门虎子,为了保护李如松,还把他调到身边任职,但经不住父子俩一直被人盯着挑毛病,最后还是不得不行弃保之䇿,让66岁的李成梁退休。李成梁退休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592年,李如松就大大的出了一把风头。这一年先有驻守宁夏的鞑靼降将哱拜叛乱,占了整个宁夏;后有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入侵朝鲜,两个月时间就打到了平壤。宁夏是内乱,朝鲜这事算是外藩的事。攘外必先安内,所以明朝这边优先解决宁夏的问题。万历调李如松为宁夏总兵,统领了几镇兵马前去平叛,三个月解决问题。朝鲜这边也不能不管。从属地管理的角度,出了事肯定是先派辽东的兵将前去解决。最先派去支援朝鲜的是时任辽东副总兵的祖承训,也就是祖大寿的父亲。可惜一是兵马有点少,只带了几千辽东铁骑;二是轻敌冒进,认定日本人是在给自己送了件大功劳。结果在平壤中了日军的埋伏,全军覆没只有祖承训一个人逃了回来。轻敌的原因,是朝鲜方面没能准确传递回日军兵力的信息,让明朝这边误以为平壤日军不过千人。祖承训那边兵败,出身辽东的李如松这边刚好平完宁夏的叛乱,万历又特别器重李如松。那想也不用想,接下来肯定是派李如松领着兵马去朝鲜了。结果明军的先头部队虽然在朝鲜王国的都城王京(今韩国首都首尔)之北也遭遇伏击,但在李如松的强力驰援之下,还是逼退了日军。此后日军主力退回日本,留了一万人在韩国南部的釜山一带驻防。明军这边连打了两场大仗也需要休整,同样把主力撤了回去。四年后也就是1597年,日军集结十四万人马再次渡海。明朝这边则派四万大军出征,后陆续增兵至十一万,是为第二次朝鲜之役。这场战争双方都下了大本,战场上也是互有胜负。丰田秀吉打朝鲜,是为了解决战国时代遗留下来的过剩武力。只不过人算不如天算的是,次年八月丰臣秀吉就病亡,消息传到前线,日军方面就无心恋战,急着撤回本土重启战国时代了。中朝联军这边则乘日军撤军之际,取得了露梁海战的胜利,将日军彻底赶出了朝鲜。日本国内不太平,明朝这边同样是按下葫芦起了瓢。公元1593年,借着朝廷把注意力都放在朝鲜,包括从西南调兵入朝之机,播州(贵州遵义一带)世袭土司杨应龙起兵反明,时叛时附的延绵到1600年,才被前任辽东巡抚李化龙解决掉。发生在公元1592-1600年的这三场战争被合称为“万历三大征”。虽然明朝最终都取得了胜利,但打仗也真的是很花钱,合起来花掉的白银超过一千一百万两。其中最花钱的是朝鲜之役,总计花费了七百八十万两白银,超出那两场平叛战争总和的一倍还多。再对应下时间,你会发现努尔哈赤正是在这个时段取得了九部联军之战的胜利,吞并了旧女真霸主哈达部,引得蒙古各部纷纷示好。你还会发现,三大战役都有辽东边军的身影。这个时候明朝不光没钱没精力去压制建州女真的野蛮生长,反而要感谢努尔哈赤没有在背后捅刀子。

4

努尔哈赤非但没捅刀子,还表现出了超高的政治头脑。早在第一次朝鲜之役时,刚从北京朝贡回来的努尔哈赤就向辽东都司表示,自己跟朝鲜地界相连,唇亡齿寒的。所部建州女真有骑兵三四万,步兵四五万,可以等冬天鸭绿江结冰后渡江援朝“征杀倭奴,报效皇朝”。

只不过建州女真与朝鲜的世代恩怨大家也知道,后者在建州女真做大后,一直担心会对自己不利,所以听到辽东方面转来的信息后,当即就拒绝了。还提醒朝廷当心建州的阴谋。第二次朝鲜之役时,努尔哈赤也提出了派两万兵去援朝,仍然被拒。主动提出援朝这事实属高招,重点不在于朝鲜方面接不接受,而在于即向朝廷表了忠心又示了威。特别是在第一次表忠心时,努尔哈赤明显夸大了自己的兵力。这后面的潜台词是:我有实力帮你,也有实力坏你的事。如果李如松不死,努尔哈赤可能还不会膨胀的那么快。万历三大征,李如松打了一场半,妥妥的是大明帝国最灿烂的一颗将星。回到京师接受万历皇帝的嘉奖自不必说。你想问李如松接下来最想到哪里做官,那肯定还是辽东。这倒不是说只想着衣锦还乡。军人的功业是在战场上,辽东是国防重心,尤其日本人当时还在朝鲜南部没撤完,李如松回辽东不愁没仗打。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让李如松坐镇辽东也是最合适的。边官将帅手握重兵,最难的是跟朝廷建立信任。互相猜忌的话,对双方都没好处。深受万历喜欢的李如松在这点上很有优势。加上又是地头蛇,又有大功在手,放眼全国真没比他更合适的。问题上辽东总兵的位置上已经有人了,不能说换就换的。一直等到万历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597年,辽东总兵出缺,李如松总算是衣锦还乡。此时的努尔哈赤依然表现得对大明忠心不贰,日本人那边暂时也没啥动静。李如松就把建功立业的目标对准了已经落户东北的蒙古本部,结果应了那句话“骄兵必败”,中了蒙古人的埋伏。死的时候才在辽东总兵的任上威风了一年。客观说,大明王朝已经运行了230年,这个气数不是说出一两个名将就能够挽回局面的。不过李如松的死确实是给努尔哈赤提了胆,让他在出事后第二年就大胆的吃掉了哈达部。李如松的死对辽东防务来说是个非常大的转折点。李家两父子之所以有威望,在于他们对特别会带兵,培养出了威镇东北亚的“辽东铁骑”。明史的评价是“始成梁、如松为将,厚畜健儿,故所向克捷”。这份威望别说其他人不及,就是李成梁的另外四个儿子也做不到。李如松死后,朝廷本来让他的五弟李如梅代理辽东总兵一职,旋即便被人以“畏敌不前”为由弹劾罢免。

5

公元1601年,李如松死后第三年,在无人能镇住辽东的情况下,已经七十六岁的李成梁被重新启用,并且在辽东总兵的位置上又做了七年。这期间辽东边防总体来说还算太平。

太平是太平,但隐患却已经埋下。制衡之术无外乎一手硬,一手软。按西方的说法就是“胡萝卜加大棒”。如果说当年的李成梁和后来的李如松,主要用的是大棒,把你打服了再给根胡萝卜。再任辽东总兵的李成梁,用的主要就是胡萝卜了。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绥靖”。对已经陷入内乱的蒙古诸部,李成梁的做法是开放互市。不光买马,还买木头。燕山北麓的山地已经让蒙古人占完,造成辽河以西的军民用木头,还得从辽东半岛那边运。开放木市后,蒙古人那边砍了木头往河里一放,在下游等着就能够和大明做生意了;对女真这边,则依靠已经做大的努尔哈赤震慑。后者也借机继续蚕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包括与蒙古诸部交好。你要说这些缓和边境局势的做法也不算错,只是说缺乏了进取之心。毕竟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又痛失接班人,你不能指望他再领军去硬杠。在所有的绥靖措施中,最为时人和后人诟病的是弃守“宽甸六堡”。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刚上任辽东总兵的李成梁下令把辽东边墙向建州女真的地方扩张,为此新建的军事据点合称为“宽甸六堡”。边墙向东北方向移动,让明朝与朝鲜在鸭绿江的边界扩张了一倍,同时也为辽东获得了大量可耕用土地。公元1606年,李成梁以宽甸六堡“孤悬难守”为由,下令强行内迁边地居民,而此时这一地区已经生聚了六万四千余户。宽甸六堡的内迁造成了两个后果:一是让建州女真可以很容易切断明朝与朝鲜间的陆地通道;二是向努尔哈赤发出了明朝无力制约建州,只能收缩防线的明确信号。有鉴于此,努尔哈赤在六堡内迁后不光迅速填补真空,还马上在第二年吞并了辉发部。 


辉发部被吞的第二年(1608年),被言官指责“养虎遗患”“割地媚虏”李成梁黯然下野。此刻朝堂上下都已经意识到,原本被大明轻视的女真,已经成长为与蒙古并立的压力源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浅文青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