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时县宰严肃,偶挞一囚,血流满前,而怒犹未息,杨跪而宽解之。宰曰:“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自惩叩首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喜且不可,而况怒乎?”宰为之霁颜。
内容提要:鄞县人杨自惩,起初当县吏的时候,心地忠厚,为人公正。有一次县长处罚一个犯人,打得血流满面,还不息怒。自惩就跪地为犯人求情,请县令息怒、宽恕。县长说:“此人犯了国法,悖逆情理,不由得人不生气!”杨自惩叩头说:“国家为政失道,百姓涣散已经很久,只要能问出案情就可以了,这种事破了案都不能高兴,怎么可以发怒呢?”县令因此才息怒。
自惩家境很贫穷,又廉洁自律,对于别人赠送的财物一概不收。碰到犯人缺粮的状况,他也常常千方百计地进行救济。一天,有几个犯人没有粮食吃,正在挨饿,而这时自惩自己家里的粮食也不多了,如果把仅剩不多的粮食给了囚犯,那自家人就没吃的了;而如果只顾自己,那些囚犯也确实可怜。——究竟该怎么办呢?于是自惩与其妻商议,妻子问道:“这些囚犯是从哪里来的?”自惩回答说:“是从杭州来的,一路上忍饥挨饿,满面菜色。”夫妇俩最终决定拿出自家的粮食,煮成粥,送给那些囚犯吃。后来他们生有二子,长子名守陈,次子名守址,分别做到南京和北京吏部侍郎(人事部)的官职,长孙做到刑部侍郎(部级领导),次孙做到四川廉宪,都是一代名臣,现在的楚亭德政,也是他家的后人。
这段故事带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一、杨自惩通过行善积德而荫及子孙,子孙多为一代名臣,这是典型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案例;二、杨自惩是如何行善的呢?他看到县官对囚犯严刑逼供时,他会为其求情,以减少囚犯的痛苦;当他碰到忍饥挨饿之人时,会将自家的粮食供给他们食用,……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杨自惩有一颗侧隐之心。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他的行善,完全是围绕本职工作完成的,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原文:
昔正统间,邓茂七倡乱于福建,士民从贼者甚众;朝廷起鄞县张都宪楷南征,以计擒贼,后委布政司谢都事,搜杀东路贼党;谢求贼中党附册籍,凡不附贼者,密授以白布小旗,约兵至日,插旗门首,戒军兵无妄杀,全活万人;后谢之子迁,中状元,为宰辅;孙丕,复中探花。
明英宗正统年间,邓茂七率领匪寇在福建叛乱,百姓跟随叛乱的有很多,朝廷派鄞县张楷张都宪到南方平叛,捉拿贼党。后来委派布政司谢都事,搜杀东路贼党。谢都事设法取得贼党和依附于贼党之人的名册,凡是不再跟随叛党的,就暗中给予白布小旗,叫他们在官兵进城时,把小白旗插于门首,并警戒士兵不得滥杀无辜,因此全活了一万多人的性命。后来谢都事的儿子中了状元,官至宰相。孙子谢丕也中了探花。
张都宪在以上事件的搜查过程中做了很多幕后工作,处处体现了大智、大仁、大勇之心,最终既机智地平定了暴乱,也减少了百姓的痛苦,所以老天爷对他的报答也非常丰厚。
这个故事又给我们很大的人生提醒,在做好本职工作时,培养自己的“智、仁、勇”三项美德,并让这种美德真正得到发挥 ,果能如是,庇荫后代子孙的功德就变大了。
原文:
莆田林氏,先世有老母好善,常作粉团施人,求取即与之,无倦色;一仙化为道人,每旦索食六七团。母日日与之,终三年如一日,乃知其诚也。因谓之曰:吾食汝三年粉团,何以报汝?府后有一地,葬之,子孙官爵,有一升麻子之数。其子依所点葬之,初世即有九人登第,累代簪缨甚盛,福建有无林不开榜之谣。
蒲田有林姓人家,先世有老母亲乐善好施,常作粉团布施给穷人,凡索取者他都照数施舍,乐此不疲。有一个神仙变化成道人,每次都索取六七个,老母亲天天都如数给他,三年如一日,从未间断。道人知道她是诚心行善,就对她说:“我吃了你三年的粉团,无以为报,特地前来告诉你,你家屋后有一封水宝地,去世后葬在那里,子孙中做官的人会有一升麻子的数目那么多。”她儿子按照道人的话埋葬了她,第一代就有九人登科,世世代代不断有做官之人出现。福建还有“无林不开榜”的谚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没有姓林的人去赴考,就不能发榜。
这个故事带给我们一个启示:林氏是通过布施粉团给穷人来积德行善的,而且长年坚持;此外,做为一个大家族中的长辈,她的本职工作是照顾好家人,同时,她还多做一点点米粉团,每天拿出来帮助那些素不相识的贫苦之人,且不求回报,这顆心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所谓量大福大,她的心量一定也在潜依默化中影响到后代子孙。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事情就有多大”,如果一个人只是斤斤计较个人的一点得失,没有愿意帮助他人的情怀,自然不会有这种福份; 反之,量大福大、福至心灵,福份积累到一定程度,人的脑子就会变聪明,做任何事情都容易成功。
今天学到的几则故事其实都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行善无需远求,做好本职工作可也;在此前提之下,力所能及地向身边的人行善布施,日日坚持,细水长流,相信子孙日后一定发达,家族必定绵延不绝!祝福大家!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