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边城》亲子共听 | 桃花源

34《边城》亲子共听 | 桃花源

00:00
08:22

一.湘西情

沈从文出生在凤凰县,那里是湘、川、黔三省交界处,是苗族、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有着浓厚的湘西文化。青山绿水、珍禽异兽、花鸟虫鱼……还有质朴自然的湘西人,都成为了作者笔下优美的文字。

渡船

翠翠和祖父在碧溪岨是如何摆渡的呢?他们的船头竖了一枝竹竿,上面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小溪的两岸间设置了一段缆绳。当有人过渡时,就把铁环挂在缆绳上,渡船的人就用手沿着缆绳一点点向前挪,慢慢儿地牵着船过到对岸去。

端午

端午这一天,妇女小孩都要穿新衣,额头用雄黄蘸酒画个“王”字,家家都吃鱼吃肉。饭后到河边看龙舟赛,军民下河抓鸭子。翠翠就是在这个日子遇到了送她鸭子的二老傩送,心里涌起了朦胧的情愫。

吊脚楼

任何地方,一房一木都承载着当地生活的烟火气。在湘西,依山傍水,“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底部悬空的吊脚楼就应运而生了。“脚”其实就是支撑房子的粗大木桩。建在水边的楼,两只前“脚”深深地插在水里;建在山腰的楼,两只“脚”则稳稳地顶在低处。湘西吊脚楼灵巧别致,凌空欲飞,却又结结实实地扎根于大地。

车路和马路

故事中,走 “车路”是请媒人去向意中人说亲,走“马路”是唱山歌来打动自己的意中人。天保大老选了走车路,傩送二老则是走马路,为翠翠唱了一整晚的山歌,翠翠在梦中随着歌声,灵魂都浮了起来,飘上悬崖,摘了一大把虎耳草。

二.桃花源

沈从文用笔把自己的家乡书写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中,筑成了恬静而又美丽的湘西,山美水美人更美,很多读者说,那里就是一处桃花源。

当年,陶渊明笔下的渔人,顺着溪水行船,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很诧异,继续前行,穿过一个山洞之后,眼前出现了另一个世界。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沼、整齐的房屋,安适愉快的人们……这就是一个没有战乱,没有灾祸,人人自得其乐的世外桃源。可是,后来的人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从此,桃花源就成了人们心中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乐园了。

《边城》成书于1931年,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军阀混战时期,整个国家风雨飘摇,动荡不安。沈从文和陶渊明一样身处乱世,带着一点点哀愁,谱写了一曲山城牧歌。老船夫淳朴善良,年逾七十,依然为大家守着渡船;翠翠为人单纯活泼,就像山里的小鹿仔一样美好;顺顺大方洒脱,喜欢结交朋友;天保和傩送结实得像两头小公牛,驾船、游水,没有他们不会的……湘西的山山水水孕育了这些质朴的边城人。

和桃花源不一样的是,边城的阳光下,必然有阴影:大老死了,祖父去了,傩送走了……但是,依然有人说:“边城不是挽歌,是希望之歌”,倒塌的白塔重新修复了,孤苦无依的翠翠依然守在碧溪岨的渡口,等着二老。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三.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

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瑞典汉学家马悦然曾遗憾地说过:“如果沈从文1988年5月没有去世,肯定能得奖。”因为按照惯例,奖不能颁给已经过世的人。

你知道吗?差一点儿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沈从文只有小学文化,他14岁从军,20岁就拿着一只笔闯荡北京。有人嘲笑他就是个“乡下人”,沈从文坦然一笑,从此之后就以“一个乡下人”自居。他还当上了北京大学的教授。据说第一次讲课时,因为紧张,十几分钟就把课程内容讲完了,他又不知道说些什么,就在黑板上写: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不过,课虽然讲砸了,他却遇到了自己的“翠翠”——张兆和。沈从文最擅长的当然是笔杆子,他为心上人写了一封又一封的情书,结果张兆和拿着一摞信,去找校长胡适告状了。不过,沈从文并不气馁,一写就是四年,他曾深情地表白:“我行过很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终于,他的“翠翠”回应了,当他求婚时,张兆和回信:“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边城》中傩送和翠翠的遗憾在他身上圆满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