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即心即佛?六祖答: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前念后念是指什么?什么是心的不生不灭?原来没有对待污染的本心就是佛的所在,就是即心即佛。且听张讲师博采各家经典娓娓道来。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时,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有魏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
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延师居之;俄成宝坊。师住九月馀日,又为恶党寻逐,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焚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今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参祖师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
现在我们看第七品,机缘品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从黄梅,就是五祖传道的地方,叫做黄梅。从那边得法之后呢,然后回到韶州曹候村来,已经躲了很多年了。人无知者。没有人知道他是一代的大师,只以为是一个和尚,普通和尚。
时,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有一个儒学家叫刘志略,看他德性非常的高超,对他非常的礼遇,供养。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这个刘志略有一个姑姑,是做尼姑的,叫做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常常一个人独自在那边修持,念大涅槃经。
师暂听即知妙义。大涅槃经,因为六祖不识字,所以他也没有读过,对不对?他在旁边慢慢听,听她讲,听久了就知道她在讲什么。即知妙义,遂为解说。说,那个哪一句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你不知道就为你解说。尼乃执卷问字,这个尼姑听他讲几句,觉得有味道,就想把不懂的地方顺便拿出来问他,说这什么字?这个字什么意思?
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六祖说,字,我一个字都不懂啊,但是呢,你先把这个字讲给我听,然后我再把里面讲的心性,到底指心性的哪一个环节我讲给你听。字的意思你告诉我,而这一串文字的意思是指心性的什么,我来告诉你。这是不同的。
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说,你连字都不懂,你怎么去体会它的意思呢?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诸佛妙理是讲自性,自性已经具足,自性是一种感觉,自性如何体会它?就是靠感觉。自性的清真是一种感觉;自性的浑浊是一种感觉;贪嗔痴爱是一种感觉;你的宁静安详是一种感觉,各位对不对?虽然佛法很深,可是我们可以从最粗糙而你最有感觉的地方去体会,那个东西叫做感觉。对吧?所以文字是文字,我不懂,但是诸佛妙理那份感觉我来告诉你吧。她说文字都不懂你怎么告诉我意思?诸佛妙理那份清真觉受,叫做觉,叫做佛嘛。那份清真觉受跟文字是没有关系的。
尼惊异之,这尼姑听了非常的讶异,言简意赅。话很短意很长,然后很雀跃,开始念文字给他听,他再解释给她听,听了很法喜充满。遍告里中耆德云,耆德,七十岁以上叫做耆。就赶快告诉里中最长老的人说,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这定是一代大师,我们应该集资来盖个庙来供养他。有魏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然后地方的绅士、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就像魏武侯的玄孙曹叔良等等,以及很多居民就来跟他礼敬。
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这个宝林有一个古寺,从隋末因战争的关系,名寺已经残破不堪了。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大家就集资在宝林古寺,在这个地基上重新盖了一个庙宇出来。延师居之,请六祖来住在里面。俄成宝坊,很快这个庙盖成了,成为众所周知、众所仰慕的一所名寺。
师住九月余日,住了九个多月,又为恶党寻逐,又被那个当时他离开五祖的时候,不是三更半夜就跑了吗,对不对?然后很多在五祖那边修行觊觎那个衣钵的那一群人,又被追到。因为他住在那里出名了嘛,出名大家就知道,就来想要再来夺衣钵。
这个是一个误会。他们误以为能够成为一代大师是因为有那个钵跟那件衣服。其实不是的,都在里面啊。但为什么要传这个衣钵呢?代表一种信用,一种承传的信物,那你们知道说就这个人嘛。可是传久了之后大家就误以为是那件衣服跟钵嘛,就会产生了一个歹念,一个杀,杀了六祖想要夺衣钵的这个念头就跑出来了。所以那个时候那个衣钵就被视为宝物,好像我如果得到它就好像一个奇妙的法宝一样,就可以万法尽通了,有这个幻想。
师乃遁于前山,(六祖)逃啦,又有人杀他,他只得逃了,逃到宝林寺前面的山林里面,被其纵火焚草木。然后被这个恶党,一整群的人都要抢这个东西嘛,一整群的人叫恶党,去追这个六祖,要杀他。如果这群的人真的把六祖杀了,衣钵拿到了。那那一群的人怎么分衣钵啊?这个他们都还没想到这个问题。其实那时候大战才要开始。对不对?那个血腥才要开始。大家想的都太浅短了。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他就挤入这个大石缝里面,得免,最后免于这个火灾。
石今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这个趺坐就是佛家所谓的跏趺坐,就是左脚脚掌放在右脚大腿上,右脚脚掌放在左腿大腿上,就是这个叫趺坐。然后呢因为挨身挤入那个石缝里面,然后那个石头还有布衣的纹路,因名“避难石”。我不晓得现在大陆观光能不能见到这颗避难石,六祖那个衣服的纹路都还在。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六祖呢就想到五祖有跟他讲哪里比较安全,就是说“逢怀则止,遇会则藏“,在前面记得第一品还是第二品里面谈过这个问题。就是到这个地名有这个“怀”字或者是“会”字的地方,可以来安身。
遂行隐于二邑焉。就隐居在怀集跟四会这一带。怀会止藏就是讲怀集跟四会。在这一带来来去去。可以隐身在这里,很安全。不要一个地方,说狡兔有三窟嘛,对不对?在这两个地方来来去去,让恶党追逐不到。这是在讲说他出来弘法的一小段的过程。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参祖师,有一个和尚叫法海,是韶州曲江人,第一次来参见六祖,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说佛经里面所说的即心即佛,这四个字,还不能了彻,希望你能够给我一点指引。那我们先解释一下,即心,这个“即”就是当下。显现当下清明的本心叫做即心。即心就是不要离开我的心。不要离开什么心?不要离开我的本心。“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有没有?不可离也,就是这个即,即心。显现当下清明的本心,当下就是清明的真佛,叫做即心即佛。所以心跟佛有关,心跟性有关,叫即心即佛。
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 六祖开始解释,什么叫即心即佛。就是前念不生就是即心;后念不灭就是即佛。我们现在先来解什么是前念后念。遥想以前的事,那个心念并不是在以前,而是在现在,对不对?你想以前的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就现在。计划未来的事也不是在未来哦,也是在现在,对不对?因此不论前念或后念,都只能在当下发生,只是当下所想的内容有所不同而已。因此,前念不生也好,后念不灭也好,其实指的都是当下那个心念的不生不灭。所以你现在在前念后念你不可做,过去的念头跟未来的念头来说,没有,都是当下的念头。前念不生后念不灭讲的就是当下那个心念的不生不灭。
好,那接下来我们要解什么是心的不生不灭。这个不生不灭指的并非心的不起不动,也非永远不再轮回. 我们常常把不生不灭解释成已经修成了,上去不用再下来了,有没有? 这样子叫做不生不灭,不是这个意思。它是指当下这个心中不着生相,也不着灭相的意思。不生不灭,不生是一个相,不灭,灭是一个相,生也是一个相。当下的心不贪着生相灭相,叫做不生不灭。那相是什么?相不在外,相指的是内心执着的知见叫做相,说着相,着了一个知见。在内心本来清明的能量变化上却攀附着对待取舍的一种价值观,一种知见,就是相的所在。一种感觉上来,你觉得受侮辱了,那个感觉上面攀了一个侮辱的相。一个感觉上来,你觉得尊荣无比,那个感觉上攀附着尊荣的相,就是所谓生出了一个相。好比当你的内心能量有所起伏的时候,却助长出你自以为高人一等的自豪心念来,这个便是在本来平等的佛性上,自以为比他人多出个什么东西来,这个便叫做生相。生出个东西,本来没有的嘛。你偏偏以为你高人一等了,长出一个东西来了,那叫生相。或者当你内心能量有所起伏的时候,却助长出你自以为矮人一截的自卑心来,这个便是在本来平等的佛性上自以为比别人少去个什么,这个便叫做灭相。
所以生灭简单地说,尊卑就是生灭;得失就是生灭。本来在里面不该多个东西你却多个“得”来,不该少个东西你却少个“失”来。这些都叫生灭相。我们把全句整合起来,“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指的是任何时候的起心动念不让它多出个什么,也不让它少了个什么,只是保持心的原貌的实相。前念就是现在啦,不要让它着生相;后念也是现在啦,不要让它着灭相。都不让它多也不让它少,那剩下什么?实相。原来的样子。
这个念念清真的心,叫做我们的本心,也称为我们的真佛,佛就是觉。故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即心就是没有离开你的本心;即佛就是没有离开你的真性。也就是说,没有对待污染的本心就是佛的所在。就是即心即佛。心就是佛。更简单的说,这两句话的意思便是心即是佛,就这么样。即心即佛,六祖把它解释为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有没有?其实是讲说清明的心就是佛的所在。心即是佛。
因此这两句应该合解,不论前念今念后念,若能保持在生生灭灭的能量起伏之间,保持不生不灭的清明的知见,这个灵活运用的智慧即是心的本质。而这个如如不动的真觉就是佛的本质,就是即心即佛。如此来说,心即是佛的用,佛即是心的体。这个心与佛其实是一体的,一个东西。心就是佛,佛就是心。明心就能成佛,所以叫做即心即佛。
我们看《传心法要》里面谈到这一段:“师云,汝心是佛。” 说你的心就是佛,就是即心即佛,说佛即是心,心佛不异,心跟佛没有差别叫做即,即就是没有差别。故云即心即佛。“若离于心,别更无佛。” 离开心就没佛,所以即心,当你进入了你的本心,即佛,你就显现了你的真佛。心其实就是佛。这个话另外一个用意是告诉我们说,任何一个起心动念都是佛的作用。即心,任何心也是即心。任何一个起心动念都是佛的作用,这个包括一切的善恶诸念都是叫做即心。善恶取舍各种感觉不外心头一气所形成,若能在任何善恶念头的当下,照见心头一气的清真,则任何念头都可以是成佛的作用,可以是成佛的本钱,成佛的阶梯,所以即心即佛。
我们看《顿悟入道要门》这一段来说明:“有一行者问,即心即佛,是哪个是佛?” 师傅说:汝疑哪个不是佛,指出看。指指看嘛,说,即心即佛指的是哪个佛?哪一个不是佛你指指看。你指到任何地方它都清真,对吧?都是佛。“无对,”徒弟不晓得要怎么对。
“师曰:‘达即遍境是,不悟永乖疏’。”达,就是实相。悟得透这个实相。“遍境是,”身内身外一切处都有佛性,对不对?不悟永乖疏,悟不透这个本来具足的实相,就会背着老娘找母亲,身在大海反觅水,叫做乖疏。完全背离,所以即心即佛这样了解吗?心就是佛,心就是真觉。不要离开你的本心,立即显现你的真佛。包含你一切贪嗔痴爱的心,只要能够反观它立即就是真佛。
下文: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我们先谈相,内心一切有对待取舍的感觉叫做相。那个感觉本无对待取舍,什么叫无对待取舍?一点都不挂碍,在也好不在也好,无所谓。那个叫无对待取舍。在也好,很贪恋,不在也好,很嗔厌,有没有?那个就叫做挂碍。内心一切有挂碍的有对待取舍的感觉都叫做相。成相是什么呢?就是能够用相叫做成相。能了解相能深入相,能够用它而不会被相所用,叫做成相。其实这个成相就是慧啊。定慧的“慧“。
本心并非愚痴呆滞,而是活泼聪慧。为了说明这个本心,圣贤从能入于一切相的角度来说它是成相,说它是心。又从不因用相而乱了心性本来清真的角度来称它为离相,称它为佛。其实不外是表彰我本真的体跟用而已啦。讲了体呢不能不谈它的用,所以说,这个成一切相,要来谈为什么要能够成一切相,因为有了定不能没有慧,其实成相就是慧。喜怒哀乐发而中节,请问喜怒哀乐发而中节知不知道喜怒哀乐的存在啊?当然知道啊,当你里面正在发的时候,你已经了然于胸,原来喜怒哀乐已经在我胸中,只是因为它是实相,你已经了解它是喜怒哀乐,叫做成一切相。
吾若具说,穷劫不尽。说,方才我这样把真我拆成心跟佛来说,跟前面是不是拆成三身佛来说,对不对?现在拆成心跟佛来说,这也只是一个比喻,而实际上若要用语言来说明真我的那一份清真的觉受,那么即使用尽无尽的时间,也说不清的。穷劫也说不尽的,因为这个就像是要用语言来向一个失明的人说什么是光一样的困难。各位,光是最简单的啦,光照到你有一种感觉嘛,对吧?你怎么把这个感觉说明给一个失明的人呢?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它虽然是很简单。
所以觉是一种觉受,怎么样把你有的这个觉受,一尘不染的、了无牵绊的、能够离相、能够成相的觉受说给一个不了解这个真觉的人听呢?感觉怎么用嘴巴说给他听呢?是不是有困难?对吧?你说你吃了一个什么东西,嗯,酸酸的。怎么个酸法啊?嗯,像柠檬一样酸,不过跟柠檬有点不一样。怎么样个不一样呀?多一点什么少一点什么,你说了半天,他吃到没啊?就这么简单你还说不清啊,何况是一个觉,觉者的觉,那怎么说得通?一个悟,一个开悟,那怎么说得通?是很难很难的。所以任何的文字章句都是勉强说之,永远达不到本体。
感恩讲师!
感恩明师,道可道非常道
感恩!!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20220108
感谢讲师。没有过去未来的念头,都是当下的念头
感恩讲师
所以
感恩感恩
机缘
贪嗔痴爱是一种感觉,自性清真也是一种感觉。自性浑浊,也是一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