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后浪讲书。
上一节中我们讲了读书前应该做的事,这一节我们来看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第二部分内容:如何利用读书笔记改变读书方法。
在本书的开头奥野宣之就有说明,笔记读书法是一种利用记读书笔记,改变读书方式、培养主动阅读意识的方法。他很自信地告诉我们,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就能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智慧,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得心应手地运用。
普普通通的读书笔记,为什么能有这么神奇的作用?作者把普通的读书方式和笔记读书法放在一起做了一个对比,其中把“因为读了书而写读书笔记”变成“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我们就不得不集中精神,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来筛选书籍内容,还要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对书中的内容加以评论。甚至为了提高效率,我们还要尽量提炼自己的感想和语言,争取用最短的语句表达深刻的含义。
这不就是费曼学习法中的“输出倒逼输入”吗?所谓输出倒逼输入,就是指以最终输出的成果为目标,倒推生成这种成果所需要学习的具体内容,并进行深度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按照《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斯蒂芬·科维博士的话来说就是“Begin With The EndIn Mind”,以终为始。
这是一种成长机制,所谓的“倒逼”就是强迫你去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一些碎片化、短暂带给你快乐的信息,与此同时也相对的改善了人性懒惰的天性。这就是施行读书笔记法能够改变我们读书效果的终极原因。
根据奥野宣之的介绍,读书笔记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一句话笔记
刚开始做读书笔记时,最难的部分不是如何理解书中的内容,而是如何坚持下去。只有坚持下去,我们才能逐渐熟练使用这种笔记读书法,读书笔记也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所以在最开始,我们可以使用“一句话笔记”的方式来培养记读书笔记的习惯,比如这样,“2022年4月15日,我读了《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本书里的方法非常实用”。
虽然一本书里包含的内容很多,但是对我们来说,读书的重点是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并且彻底将其消化。所以即便是一句话,只要记录了我们阅读时看到的重点或主要感受,那它就是有价值的。
2、葱鲔火锅式笔记
关于葱鲔火锅,在《传承江户时代东京下町的味道——葱鲔》中是这么说的:一种从江户时代传承下来的味道,汉字为“葱鲔”,是大葱与金枪鱼的火锅。大葱的香甜、香气与金枪鱼融合,金枪鱼的美味和甜辣汁侵入大葱中,吃一次就会入迷。
奥野宣之提出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就是将“摘抄”比作“鱼肉”,将“评论”比作“葱”, 就像火锅中的食材一样,让他们混在一起,产生化学反应。这种笔记法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
第一步是在笔记的最前端依次写下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和作者名。记录书籍的主要信息和读书笔记的创作日期,有助于我们在重读时瞬间唤醒关于这本书的阅读记忆。
第二步是摘抄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重读一遍用笔做过记号的内容,严格筛选出自己认为值得摘录的部分。为了加深记忆和思考,作者强调最好用手写的方式摘抄到笔记本上,在摘录的部分段落前方画○来表示。
第三步是评论,也就是自己对这部分内容的感想:在摘抄完的笔记后面留出一些空白,写上自己阅读时的感想、思考或补充说明。这些感想不一定是成形的东西,哪怕就是“好棒!”、“真的吗?”这样表示赞同或质疑的感受也可以。
把葱鲔式读书笔记的重点放在“摘抄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文章”和“写主观评论”上即可。除了读书之外,在参加会议、听课、听演讲、学习甚至观影的时候都可以采用这种笔记法来记录自己认为有价值或者有感触的部分。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摘抄内容还是书写感想,每次换行时都要留出一行空白,每个段落之间则留出两行空白,这样是为了方便日后重读、插入文字和更正修改。
仔细想一想,这些有价值的书籍和内容肯定是值得我们多次阅读的,甚至会对我们以后的工作、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每次重读的时候都在笔记本上留下这次阅读的痕迹,多次以后再翻开读书笔记,就好像是一棵树的年轮,用不同的笔触和思想记录着我们的成长,这不就是一种特殊的“岁月相册”吗?
如何制作读书笔记这个部分可以说是《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核心内容,而葱鲔式笔记法则是核心的核心。用这种笔记法读书,就像是以书为媒介,帮助我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思想舞台。
3、 剪报式读书笔记
除了“写出来”的笔记之外,还有一种“贴出来”的笔记,那就是剪报笔记。这种笔记是把以下与书相关的东西收集起来贴在笔记本上,然后结合读后感等内容收藏起来的方法:
第一种是腰封、书签、书的宣传单或广告单中与书有关的部分。这些用作宣传或推荐的页面中往往包含了对书籍内容最简洁灵巧的介绍,还会包含作者的个人信息、权威人士对本书的评价推荐等。把这些页面剪裁成适合笔记本的形状后贴在笔记本里,既能在选书阶段作为参考,又能在读书时加深印象。
第二种是把书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页复印下来贴在笔记本里。这样做虽然有偷懒的嫌疑,但是却可以把书中的字体、排版和页面布局等独属于这本书的元素原封不动地留在笔记本里,加深我们对书的印象。
自主选择自己认为“最能代表这本书的段落”,既能让我们在重读时通过这一页连锁式地回想起书籍的主要内容,又能促使我们在读书时反复阅读、思考来进行选择。
最后一种是书评,也是剪报笔记中最值得参考的一个部分。无论是从哪种渠道看到的关于某本书的书评,只要你觉得这部分内容足够精彩、有意思,那就把它剪切下来贴在笔记本里。
如果某天我们读了这本书,就可以在读完书、做完读书笔记后再来看一遍与这本书有关的书评。虽然读书笔记是自己和书本的对话,不需要别人的观点干涉,但是在写完读书笔记后参考第三方观点,从另一个视角审视自己的读书体验,把自己写出的感想和书评相对比,就可以让自己的想法变得不那么绝对。
无论是手抄还是剪贴,读书笔记都能促进我们主动对书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提炼,从而加深我们对书籍内容的思考和记忆。不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制作读书笔记确实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所以作者特意分享了一些小技巧,帮助我们更有效率地完成读书笔记。
首先是对内容的筛选,作者建议我们通过通读"重读"标记的程序来对内容进行过滤、筛选。方法也很简单,在通读时把读起来觉得不错的那一页折角,读完一遍后再把折角的几页重读一遍,如果仍然觉得很好,再把这一页的另一角也折上。
再重新读一遍两角都被折起的几页,如果第三次阅读后仍然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接下来,再读一遍做有记号的的内容,最后依然无法舍弃的部分,就是值得我们摘抄到读书笔记上的内容。
在做标记时,我们也要养成用不同划线方式对标记对象进行区分的习惯,作者常用的标记方法如下:
普通直线:用于“重要”“客观上很重要”“暂时先画出”的情况。
波浪线:用于“非常重要”“主观觉得值得重视”“想记住这里,以后加以运用”的情况。
圆圈:用来圈出重要的专有名词、关键词、关键句等需要吸引眼球的内容。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如果在一本崭新的书上画很多乱七八糟的线条,再拿起来阅读时就很影响心情。所以尽量少画线,并且让标记规律起来,这样阅读时不但不会觉得很乱,还能帮助我们迅速找到重点。
其实对我们来说,无论采取哪种阅读方式,读书体验都是比书本身更重要的。通过记录读书笔记,我们可以把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感受留存下来,也把自己在书籍中汲取到的营养总结保存下来。
为自身的感知和收获的智慧保鲜,能够让这次的读书体验不断滋养我们的思想。
本期内容讲到这里就结束了。在这一节中,我们学习了读书笔记的三种主要类型:一句话笔记、葱鲔火锅式笔记和剪报笔记,以及它们不同的制作方法。同时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包含通读、重读、标记三个步骤在内的筛选程序,以及如何利用横线、波浪线、圆圈等标记来区分阅读对象,快速高效地完成读书笔记。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关于做读书笔记的部分就讲到这里。下一节,我将为你讲解在读书后如何通过重读内化书籍内容。
感谢收听后浪讲书。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