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阿罗汉”是印度话。这一句,这一个名词它是属于含多义。“比丘”里面含有三个意思,这是我们通常所讲“怖魔”、“破恶”、“乞士”,是属于因地上的。“阿罗汉”也有三个意思,是属于果地上的。这在一般讲座里面、经论里面,我们常常讲到,这个地方所不同的呢,就是上面冠了一个“大”字,大阿罗汉!这个“大”在此地呢,鉴别他不是小乘人。
“阿罗汉”,一般通常翻作“无学”,那个“无学”两字啊,就类似我们现在教育里面所谓“毕业”,毕业了就无学了。小乘阿罗汉呢,小乘里面毕业了,大乘阿罗汉,那是在大乘法里面毕业了。那个大乘法里面毕业了,到底是什么个地位呢?一般说,是第十地法云地的菩萨,称大乘阿罗汉。那么这个地位啊,实实在在就很高很高。本经里面所赞叹的“千二百五十人”皆是大阿罗汉,那么这是大阿罗汉一种标准的讲法,就是大乘的“无学”,是在法云地的这个地位。
那么,还有一种讲法,说是回小向大的阿罗汉。这个意思给诸位说,这是引申的意思,也能讲得通。他本来是小乘阿罗汉,现在不做小乘了,回小向大了,修菩萨行了,我们尊称他了,叫大阿罗汉,也能够讲得通。
但是要晓得,法云地菩萨称大阿罗汉,这是正说。那么释迦牟尼佛常随弟子究竟是真正个个都是法云地的菩萨,还是一些小乘声闻回小向大的呢?这个问题是属于本迹上的问题了。从本上来讲,一佛出世,千佛拥护,这才能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不是真正的弟子,是诸佛来装做弟子,帮助释迦牟尼佛弘法利生,个个都是法云地以上的大菩萨,这在本上是讲得通的。迹象上呢,现的是声闻身,所以本迹合起来看,古德常讲,“外现声闻身,内秘菩萨行”,所以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小乘,实际上不是小乘。小乘的“无漏”只能够超越三界六道轮回,大乘的无漏超越了三空啊。所以这个境界实实在在是不相同。
古德解释这个“大”字,还有几种意义,那么这是我们初学的同修们可以效仿的。
第一个是“愿大”。求大菩提啊,这个是发的大心啊,这是我们应当要效仿的。真正能发这样的心,这是世间第一等智慧的人,最有福报的人!他不求别的,求大菩提。菩提是觉,求大觉啊!禅宗里面求大彻大悟,求明心见性;念佛法门里面求理一心不乱,这就是大慧。我们学佛,我们念佛,什么都不求,就求理一心。这是真正有智慧、有觉悟,才能够发起这样的大心,所以叫“愿大”。
第二呢,叫“行大”,求菩萨二利之行。“二利”里面我们必须要注意到,利他就是自利,不利他绝对不能自利。我们的话只说到此处,不要说是“自利就是利他”,那是证了果以后讲。菩萨道中,利他就是自利,要记住这一句话。所以菩萨从初发心一直到圆满行,无一不是利他行。而利他当中是以破迷开悟为第一个目标,叫众生离苦得乐,还在此处,为什么呢?众生迷要不破,悟要没有开,纵然你给他那一点乐,也享不久。真正的“离苦”是要“破迷”啊;真正“得乐”,是要“开悟”。所以在利他行里面,一切的言辞,种种方便,都要帮助众生开悟。为众生做开悟的增上缘,这是菩萨行,这叫做“二利行”。
那么“二利”里有自利了。自利不说,怎么就会有了呢?因为我们自已不能够悟明心地,不能够断除烦恼,不能够证得菩提,那个最大的障碍就是自私啊,所以一切法不能证得。我们念念之中,在在处处都为一切众生着想,私心没有了,渐渐地私心没有了。私心没有了,给诸位说,人我执就破掉了。大乘菩萨破我执比小乘来得善巧,来得方便。小乘是执着有“我”,再来破我执;大乘是把“我”忘掉,首先就是有众生,把“我”忘掉了。我生在这个世界上,尽形寿就是为一切众生,而没有为我。所以不要破我执,我执没有了;不要断烦恼,烦恼没有了。这种方法比小乘的以“四念处”、“四正行”的方法来破我执,确实要容易得多,所以这第二呢,是“行大”。
第三是“时大”。自利利他的行门,不是修个一天两天就圆满了,也不是修个三年五年就圆满了。佛在小乘经里面讲三大阿僧祇劫,是对小乘人讲的,为什么呢?如果再讲时间长了,小乘人受不了了,他退心了。那么佛在大乘经里面,跟菩萨们所讲的就不是三大阿僧祇劫了,而是讲无量劫。我们听了,无量劫,我们能受得了吗?唯有大心的菩萨他不在乎,无量无边劫,他听了也欢欢喜喜,永无退转。
我们现在学东西,之所以学不成,我们没耐心,总希望是两三个月就学好,能不能呢?很难啊!也有这种人呢,那是天才啊,太少太少了。我记得我到台北来讲经的时候,有一位法师就要求我,要我把台中所学的,我那时候在台中差不多住十年了,所学的,在三个月当中要把他教会,全部要教给他。我跟他说,我没有这个本事,没有这个能力。他听了很不高兴,说我吝法。
实实在在讲啊,一言半句,可以开悟啊,问题你悟得了悟不了呢?没有开悟,那是学的记问之学。学一步就会一步,学两步就会两步,拿第三步就不会了,悟了才能贯通啊。如果要不悟,我们看看古来的大德,那就需要长时间地熏习,熏成善根,这样才能开悟。没有相当长期的熏习,不会有成就。所以要想几个月学成,那是相当难的事。但是,今天的人没有耐心,时间太长,他不肯学了。所以我们过去法师会办那个小班,三个月学一部经。这个方式,提起大家学习的兴趣。真要想成就呢,要继续不断地去努力。
我记得过去,我也给诸位说过,我最初对这个教理发生兴趣,这是得利于李老师当时的教学。他用这种方法来教学生,那么我在班上旁听。我还有一些接受的能力,听一部就学会一部。没有出家之前,我听了十三部经,时间是一年三个月。十五个月,学十三部经,学得很起劲,平均不到一个月一部经就毕业了,非常有兴趣。学会一部呢,这一部就能讲。他那个地方的标准是如此,不能上台讲,那不算数,要能上台讲。所以这只是接引初学的一种善巧方便。
在那住了三个月,学了三部经了, “我就会了”,你一辈子永远就只会这三部经。你会不会开悟呢?不会。那么你在外面所宣讲的,道听之,途说之啊,不是讲的自已的啊。几时才讲自己的呢?大彻大悟之后,所讲的东西才是自己的,所以求学要有耐心啊。
顶礼世尊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感恩师父讲演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