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名校生在奔向小县城。
自2017年武汉开启“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后,各个城市对人才招徕的力度就持续加码。近期,一些县城也加入其中。
前不久,江苏阜宁、浙江遂昌和广东和平等县2022年引进优秀毕业生拟聘用人员名单持续引发各界关注。
在这些县城人才引进名单上不乏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这样的一流名校。
此次地方人才引进之所以引发巨大关注,主要在于一众名校硕博生争相涌入的不是一二线城市,而是像江苏阜宁这样不太出名的小县城。
这背后反映了什么样的趋势?
县城“揽才”的背后
在很多人固有的印象中,县城的发展空间有限,名校毕业生回小县城工作经常会被贴上“高才低就”“大材小用”的标签。
其实,县城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也非常明显。
拿江苏阜宁县来说,这个位于江苏省东北部的县城,面积1439平方公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阜宁常住人口为79.4万人。2021年GDP为645.45亿元,在盐城市9个县区中排在第7位。
虽然在盐城市内经济实力排名相对靠后,不过2020年阜宁曾以574.22亿元跻身全国GDP百强县。人口规模虽未达到百万,但这一规模依然超过了全国很多中小城市的人口总量,例如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七普”人口只有68.96万人。
在县域经济实力超强的江苏省中,虽然阜宁县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有限,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阜宁能跻身百强县也说明并不弱。
值得关注的是,同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江浙地区,此次因为人才引进而引发关注的另一个县城——浙江省遂昌县,跟阜宁的情况多少有些不同。
在经济实力上,遂昌相比阜宁县要逊色很多。2021年遂昌经济总量仅为153亿元,人口也仅有22.7万人。
不仅仅是江浙地区的阜宁县和遂昌县,国内其他的县城,如广东省粤赣边境的和平县,重庆市云阳县等最近也因为高学历人才引进问题引发关注。
此前,和平县计划引进人才82名,810份报名表中有31名博士和700多硕士“挤破头”报名,因报名人数大大超出预期,甚至导致面试工作延期。
虽然这些县的经济实力和所在地域的整体水平存在不同,但在人才引进方面都是颇为“大方”。
据了解,阜宁县规定,到县属一档国有企业工作的税前年薪,博士不低于30万元、硕士不低于20万元、本科生不低于15万元;5年内在阜宁购房的,博士资助40万元、硕士资助20万元、本科生资助15万元。
对于首次新引进到遂昌工作的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也分别给予45万元和75万元的政策奖励。
名不见经传的县城为何都在此时大手笔引进人才,并吸引众多名校生报名呢?
从共性因素来说,这些县城在发展上都面临如何在省内进一步争先进位的问题。像阜宁和遂昌虽然都属于经济发达省份,但也都是位于内部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地区,和平县更曾是广东省扶贫开发重点县。
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人才匮乏问题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人才引进无疑是破除发展制约,使经济增长步入“快车道”,实现赶超甚至逆袭的不二法门。
据了解,为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阜宁县所在的盐城市2021年就出台了“黄海明珠人才计划”。该计划就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进一步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该项政策下,盐城市下的响水县、阜宁县、滨海县纷纷响应。
遂昌县的人才引进战略也是实施多年。新京智库梳理发现,早在2013年,遂昌县就对引进的人才给予相应的补贴。
优厚薪资水平加上稳定的编制,这些“硬核”人才引进政策似乎也成了县城的标配。
是学历“内卷”吗?
名校硕博生青睐小县城,是学历“内卷”还是“双向选择”,一直是各方热议的焦点。
这其中,就业压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应届毕业生大军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到了创纪录的1076万。与此同时,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和局部疫情反复的叠加影响,今年的就业形势严峻复杂。
相关专家表示,从近年发展趋势来看,受疫情影响,加上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的增加,越来越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目标是求稳。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以及报名国考过审人数均创下历史新高,分别达到457万人和212.3万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名校硕博毕业生选择到县城工作就是学历“内卷”吗?
实际并不完全如此。
这跟很多地方主动招揽人才有着很大关系。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盐城市“黄海明珠人才计划”。从待遇上看,抛开县城为引进人才提供的较高薪资外,此次多地为引进人才也提供了“编制”。
当下很多毕业生择业都在求“稳”,县城有“编”的工作岗位也不失为毕业生的一次理性选择。
从更深层次的人才供给端来看,这也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的表现。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8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达到13.8年,新增劳动力受教育的水平已经进入到高等教育阶段。
新京智库注意到,当前我国多数省份每年都有从国内部分高校和境外世界名校引进优秀毕业生的计划,也就是所谓的“选调生”。
这其中,学校和学科是重要的选拔门槛,多数地方在境内通常都是面向“双一流”高校,境外则是在各大世界院校排行榜中排名前200的高校。除了学校和学科外,有些岗位也要求研究生学历。
基于这些,相关岗位的选拔门槛提高也就顺理成章。
人才下沉的背后是城乡差距的缩小
名校硕博生选择县城的背后,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我国城乡差距在不断缩小,区域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曾指出,从收入差距来看,我国收入差距有将近一半来自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
城乡差距的走向也对人才等各类要素的流动产生重要影响。以往,由于城乡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县城往往意味着“落后”“闭塞”,这也是一些高学历人才不愿意选择到县城就业的主要原因。
这些年,城乡差距缩小的趋势一直在持续。2021年发布的《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指出,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作用下,地区收入差距随地区发展差距缩小而缩小。2011年-2020年,收入最高省份与最低省份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差距逐年下降,收入比由2011年的4.62降低到2020年的3.55。
除了收入差距在缩小,县城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短板也在近些年得到较大改善。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报告(2020)》显示,基础设施通达程度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两个方面指数值分别为130.27、120.77,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30.27、20.77个点。2012年以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显著、积极的阶段性效果,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有所缩小。
需要指出的是,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未来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成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与邻近大中城市的发展差距显著缩小,促进城镇体系完善、支撑城乡融合发展作用进一步彰显。
在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的背景下,名校高学历人才开始从过去主要聚集大城市逐渐下沉到阜宁和遂昌这样的县城,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
同时,值得指出的是,基层需要人才,就业空间广阔,广大名校毕业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干事创业,也是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的理性选择。
不过,人才向县域下沉短期内也会面临一些压力与挑战。毕竟对于高学历群体来说,长远的发展机会也是考虑的重要因素。
此前,阜宁县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曾表示“各县(人才引进)都是这种情况,不只是阜宁”。他表示,人才引进不是经济留人,而是用文化留人,水土留人。招来人,并留住人,这也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