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骈拇》是《庄子·外篇》中的第一篇,作为一篇纯粹的议论文,它妙语连珠、观点犀利,揭露了世人为追求外物而迷失本性,反被外物所控制的现实,重点批判了仁义道德对人心的束缚,从而表达了顺应自然、自得自适的主张。下面,就让我们去欣赏一下这篇文章。
大脚趾和二脚趾连在一起,或者拇指旁边多出一指,虽然都是出生时自带的,但对于人的共性来说,却是多余的。身上的肉瘤,虽是从形体中长出来的,但对于人的本体来说,却是多余的。刻意强调仁义并利用仁义的人,虽然把仁义归源于人体的五藏,却并非道德的正路。所以,脚上多出一部分,是因为脚趾间连接了一块没用的肉;手上多出一部分,是因为拇指旁长了一根没用的手指。人的本性之上,多出了一部分,是因为过度讲求仁义的品行,过分强调耳聪目明的作用。
因此,那些过分追求视觉的人,迷乱于五颜六色,淫溺于花纹图案,种种眩目的色彩不就是因为这些人而出现的吗?离朱就是这类人的代表。过分追求听觉的人,迷乱于五声,淫溺于六律,金、石、丝、竹、黄钟、大吕等音律不就是因为这些人而出现的吗?师旷就是其中的代表。过分追求仁义的人,炫耀德行、闭塞本性,借此沽名钓誉,让天下人敲锣打鼓去尊崇自己根本够不着的模范,不就是这类人的“杰作”吗?曾参、史鱼就是这类人的代表。过分追求辩才的人,像叠瓦片一般堆叠辞藻,如结绳索一般串联语句,心思游荡于坚硬与白色、相同与相异等论题之间,追求一时之声誉,说些无用之言,不就是这类人吗?杨朱、墨翟就是这类人的代表。故而,这些皆旁门左道,并非天下至正之道。
至正之道,不会违背自然的天性和禀赋。所以,本该合在一起的就不算是额外粘连,本该分叉的就不算旁生枝节;本该长的就不算多余,本该短的就不算不足。因此,野鸭的腿虽短,接上一截便会带来烦忧;野鹤的腿虽长,截断一截便会带来悲痛。所以,天性中长的部分不能切断,天性中短的部分不能续补,没什么可忧愁的。不是说仁义是人的天性吗?那些仁人义士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的忧愁呢?而且,并生的脚趾,把它们切开,人便会哭泣;多出来的手指,把它咬断,人也会哭泣;这两者,相对于正常情况来说,或多余或不足,但其带来的忧愁,都是一样的。当今世上的仁人义士,眯着眼睛而忧虑这世间的祸患;不仁不义之人,则决裂性命而去贪图荣华富贵。不是说仁义是人的天性吗?自从夏商周三代以后,天下为何如此混乱喧嚣呢?
况且,依靠钩、绳、规、矩等工具来矫正事物,便是损害了事物的本性;依靠绳、索、胶、漆来稳固事物,便是侵害了事物的本质;依靠礼乐来规范民众,依靠仁义来安抚民众,从而稳住天下人的心,这是违背自然状态的。世界有自然状态。所谓自然状态,就是曲的不用钩,直的不用绳,圆的不用规,方的不用矩,黏合不用胶漆,捆绑不用绳索。所以,天下事物皆自然而生,却不知自己为什么生;皆各有所得,却不知自己为什么得;古今都是这样,不可违背。那么,又何必没完没了地提倡仁义的说教,就如那胶漆绳索一般,粘连缠绕在道德之间呢?这样只会使天下人迷惑。
小的迷惑会改变人的立场,大的迷惑会改变人的本性。怎么知道是这样呢?虞舜标榜仁义搅乱了天下,天下人莫不奔命于仁义,这不就是用仁义改变人的本性吗?所以我曾试着论述:自从夏商周三代以后,天下人莫不因外物而改变自己的本性。小人为了利付出自己,士人为了名付出自己,大夫为家族付出自己,圣人则为了天下付出自己。所以这些人,虽然做的事情不同,名号各异,但损伤本性、付出自己,都是一样的。臧和谷两个人放羊,都把养弄丢了。问臧在做什么,他在执卷读书;问谷在干什么,他在掷骰子玩。这两者,做的事情不同,但都造成了羊丢失的后果。伯夷为了名而死在首阳山下,盗跖为了利而死于东陵之上。这两者,死的原因不同,但伤残自己的生命和本性都是一样的,何必说伯夷一定是对的而盗跖一定是错的呢!天下人都为了外物而送死。为了仁义送死,就是世俗所谓的君子;为了财物送死,就是世俗所谓的小人。都是为外物送死,却有君子,有小人。如果从伤残自己的生命和本性来看,则盗跖和伯夷都是一样的,又何必分什么君子小人呢?
使自己的本性从属于仁义的人,即便精通如曾参、史鱼,我也并不觉得他品行良善;使自己的本性从属于五味的人,即便精通如俞儿,我也并不认为他味觉强大;使自己的本性从属于五声的人,即便精通如师旷,我也并不认为他听觉灵敏;使自己的本性从属于五色的人,即便精通如离朱,我也并不认为他视觉敏锐。我认为的良善,并非所谓的仁义,只是本性的完满纯粹而已;我认为的良善,并非所谓的仁义,只是本性的自然表露而已。我认为的灵敏,并非听见外物,只是听见自己而已;我认为的敏锐,并非看见外物,只是看见自己而已。看不见自己却看见外物,不满足于自己却满足于外物,这是以别人的满足为满足,却不以自己的满足为满足,以别人的安适为安适,却不以自己的安适为安适。以别人的安适为安适,却不以自己的安适为安适,即使是盗跖和伯夷,也同样是邪僻的。我呢,愧对于所谓的“道德”,所以我上不敢追求仁义的品德,下不敢从事邪僻的行径。
至此,《庄子·骈拇》篇就结束了。纵观整篇文章,有其偏激之处,更有其现实意义。人性因外物而异化,不要说在作者所处的动乱年代,就是在如今,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追求外物的本意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但到最后,自己却成为了外物的奴隶,终身奔忙劳碌,至死未曾停歇。这是很值得反思的。
那么,今天的视频就到此为止,我们下期再见。
羊本身不需要人放的,丢了不正好回归自然,哪有什么丢失呢?无强迫的读书也是自然的。你用无说事,他用有说事,有与无自然本有,规矩天地间本有,约束你而不自知而,
历史会倒退,这样反对儒学
来自你未来的朋友 回复 @宋代著人文: 孔子的结局就是道家。。。
人性因外物而异化,不要说在作者所处的动乱年代,就是在如今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追求外物的本意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但到最后自己却成了外物的奴隶,终身奔忙劳碌,至死未曾停歇,这是很值得反思的。
直播间学习呀
好
谢谢啦,主播!
我认为的良善,并非所谓的仁义,只是本性的完满纯粹而已。 我认为的良善,并非所谓的仁义,只是本性的自然表露而已。 我认为的灵敏并非听见外物只是听见自己而已。 我认为的敏锐,并非看见外物,只是看见自己而已。 看不见自己却看见外物,不满足于自己,却满足于外物。 这是以别人的满足为满足,却不以自己的满足为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