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红楼梦的人物:不是一般人

4红楼梦的人物:不是一般人

00:00
17:23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明鉴认知学苑,我是孟云剑。


所谓的文学,尤其是小说,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或者传递作者的某种思想和观点或者诉发作者的情绪和情感,所以我们会发现好的作品首先不在于文字而在于深度,华而不实、言之无物的文字可能很容易吸引人但却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欣赏;其次要如孔子所言文质彬彬才能引人入胜,所谓要入的“胜”,不就是启人深思的胜境嘛。


我相信对红楼梦里的故事无论是看过原著的还是没看过的都知道个大概。故事的时空背景都是要为人物的活动服务的,所以我们现在就来看看红楼世界中的人物。


故事讲的是围绕着贾府展开的一系列人事物的变迁,既有家族的兴衰史,也有其中各式人物的成长蜕变史。书中人物众多,阶层覆盖面极其广泛,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全部层面。其中又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个主人公之间的关系为线索,描写了以金陵十二钗为代表的众多优秀女子的生活和经历,其中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世态炎凉无一不表达的鲜活、自然而真实。一部小说居然真实到让其中的人物形象如在眼前,就像一副呼之欲出的写实画;而人物的真实感更是让三百年来的中国人视为自己身边的人,为什么虚构的小说故事却能给人如此真实的感受呢?等我们分析完之后答案自然也就有了。


《红楼梦》的世界就是故事展开的舞台,也是故事的背景,就像我们在现实世界的舞台上做的一样。既然是故事,当然缺不了人物,所以我们就先来从整体上看看红楼梦里的人物,随后再择其重要加以具体介绍。


第二回中,冷子兴介绍贾府的时候,贾雨村有一段点评人物的观点,非常有意思。


冷子兴在介绍贾家的家族史时就把基本的人物关系梳理了一遍。在介绍贾宝玉的时候,因为说到抓周的时候抓的是女人用的“脂粉钗环”,结果政老爹很生气,觉得长大又是一个酒色之徒,纨绔子弟,没什么大出息,很是生气。而且宝玉还说出“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样的话,冷子兴说“你道好笑不好笑?将来色鬼无疑了!”听这个说法很符合冷子兴的身份特点。


再看贾雨村的反应,雨村却罕然厉色忙止道:“非也!可惜你们不知道这人来历。大约政老前辈也错以淫魔色鬼看待了。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好玩的很,贾雨村把政老爹不经意地就划到冷子兴一个层面去了,事实可能也差不多,这个贾雨村的确有些狂妄,他就因为这个原因被贬谪在家的,这里还不忘讽刺一下,“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你们不好好读书,加上也没啥悟性,当然只能用最粗俗的眼光来看了。


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如行云流水,几笔就已传神。


子兴见他说得这样重大,忙请教其端。贾雨村随后把人分成了三类,雨村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也就是说,除了大仁、大恶两类以外,剩下都归成一堆,就是“余者”,也就是“其他”。属于大仁一类的有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等等,大恶的有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等等,剩下的绝大多数人都属于“其他”类。


贾雨村在这个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说明,并做了细分。“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这些正气邪气散漫于宇宙之中,终究会赋予人,“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为什么这些秉承了正气邪气的人不能成为大仁大恶之人呢?细看上面已经提到了,“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没有大的时代背景,难以出现这两类人物,那会出现什么人物呢?“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这里贾雨村做了细分,就是还有两类秉承了正气邪气的人因为时运不济没能成为大仁大恶之人,却还是远比一般人强得多,这个“强”包括一正一反两个相反的方向。用词也稍有差异,清明灵秀换成聪俊灵秀,残忍乖僻换成乖僻邪谬,程度都给降低了。


然后贾雨村把“聪俊灵秀”这一类人又做了进一步细分,“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等等。(这不就是我们思维课里讲到的人类思维的基本方法中的“分类与概括”吗,请大家善加发现,善加学习,善加利用。)


冷子兴对贾雨村的鸿篇大论做了总结,他说:“依你说,‘成则王侯败则贼’了。”这就是文化高低的区别,冷子兴只能在这个层面理解贾雨村的话。很容易看出,贾雨村和冷子兴在认知上的差异,而贾雨村的一番话又怎么可能是冷子兴的“成王败寇”的意思呢?而贾雨村也并未争执,因为他知道这种认知水平不是两句话能提高的,所以只说了一句“正是这意”,就把话题带过了,分明不是“这意”,却也懒得计较了。不过,也别把贾雨村看得太高了,“雨村最赞这冷子兴是个有作为大本领的人,这子兴又借雨村斯文之名,故二人说话投机,最相契合”。在他眼里有作为的不过是世俗中懂得钻营而已,这也就是贾雨村的层次了。


大家还要注意,对人群的这种划分只是贾雨村做的分类,他的依据是儒家的思想传统,但他的见识格局还不是太高。对于林黛玉和薛宝钗这样的人物,他也只配当个引子,还没有评判的资格。


随后说到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去世,子兴叹道:“老姊妹四个,这一个是极小的,又没了。长一辈的姊妹,一个也没了。只看这小一辈的,将来之东床如何呢?”冷子兴也只能想到这儿了,以后能找个好人家嫁了吗?就像媒婆似的,哪管你什么感情世界,对上门户、配上八字就是天下最好的姻缘,还想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


虽然贾雨村没有冷子兴那么庸俗,但也只能对甄宝玉和贾宝玉这样的人物有一些同情理解,而对林黛玉则望尘莫及,所以只是变相地由贾雨村提到林黛玉这个女学生,而根本不可能由冷子兴的嘴中说出。


之后又提到王熙凤,雨村听了,笑道:“可知我前言不谬。你我方才所说的这几个人,都只怕是那正邪两赋而来一路之人,未可知也。”


贾雨村品评人物的这个正气邪气说的观点受到宋代理学中的气本论的影响,宋初大儒张载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而人和其他万物一样,都是由“气”构成的,因此张载还提出了著名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即“民胞物与”的思想,就是说,对于天父地母而言,我们人类无论亲疏远近都像同胞所生的兄弟姐妹,而万物也与我们人类一样,都是天地的孩子。这是非常大的情怀和感悟了。



不知道各位书友对书中人物是否已经先有了这样一个整体的认知呢?那么这些秉天地之气而生的又是书中的哪些具体人物呢?



第五讲 红楼梦的人物:红楼人物的来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