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分无性”之唯识宗
唯识宗以介绍传扬法相唯识学得名。又因该宗创始人玄奘、窥基长期居住在长安慈恩寺,故又名“慈恩宗”。
唯识宗的创始人玄奘是历史上促进中印文化交流的一名高僧。公元628年,他带着中国佛教界长期争论不休的几个问题,到佛教发源地的印度去求法取经,历时十七年,往返五万余里,取回各种佛典657部,对促进当时中印两国的佛教与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佛典翻译方面,他是佛教史上“四大译师”之一,共译佛典75部,1335卷,比其他三位译师译经总数(614卷)多出一倍以上,是举世公认的一位译经巨匠。
玄奘创立的唯识宗,主要是介绍印度佛教的法相唯识学,阐扬外境非有、内识非无、心外无法、万法唯识的唯识理论。就其思想内容说,主要包括“一分无性说”“阿赖耶识说”和“三自性说”。
与中国其他佛教宗派比,唯识宗佛教学说的最大特点在其“一分无性说”。
“一分无性说”也称“五种种姓说”。是一种佛性理论。据说玄奘曾把它作为“家传秘法”传给窥基,可见它在唯识宗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一分无性说”的主要思想内容是在有无佛性问题上把人分为五类,而认为其中一类人(即一阐提)毕竟无佛性,永远不能成佛。
佛性问题在六朝时曾经是各佛教流派聚讼纷纭的一个大问题。起初占统治地位的看法是一阐提人没有佛性。到了晋宋时期,竺道生首倡“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后为《大般涅槃经》证为佛说,其后此一思想便入主佛学界,成为中土佛性论的主流,隋唐几个较大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华严、禅宗均遵是说。玄奘虽目睹了当时佛教界的思想状况,但因佛教经典对此问题经常说法不一,因此,想到印度去亲睹真经。结果,由于种种原因,玄奘把主“一分无性”(即“一阐提没有佛性)的“五种种姓说”带回中土,并成为唯识宗的基本教义之一。由于“一分无性说”把相当一部分人拒于佛门之外,加之,他从印度搬回的烦琐的经院哲学很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因此,唯识宗只在中国风行了二十多年,便日趋衰落消沉了,成为一个短命的佛教宗派。
唯识宗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阿赖耶识说”。“阿赖耶识”是法相唯识学所立的八个心法的第八识。八个心法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在这八识中,唯识宗把它分为三类:前六识为一类,主要是起了别、认识作用,通过它们感觉色、声、香、味、触、法等;第八识为一类,它是决定一切、派生一切的最根本的东西,故亦称“根本识”;第七识为一类,它以第八识为根据,通过“思量”第八识而产生前六识,再由前六识产生一切万物。
其次,八识在变现世界万物的过程中又可分为“初能变”“次能变”“三能变”三种。“初能变”指“阿赖耶识”,它是变现世界万物的最初的根据;“次能变”是“末那识”。此识只有依靠第八识方能生起;“三能变”指前六识。“阿赖耶识”通过被“末那识”执以为“我”,然后通过前六识变现出外境外法。八识说就是这样通过诸识的辗转相依,“如是如是变”,变现出整个客观外境。在这个学说中,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八识”辗转变现的结果,因此说,心外无境,万法唯识。
除“阿赖耶识说”外,唯识宗还以“三自性说”来论证外境非有、内识非无。
所谓“三自性”,亦即“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和“圆成实自性”。唯识宗把世界上一切客观事物都看成是一种假名和幻影,如镜中花、水中月,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因此,人们的正常认识,在他们看来则是“迷妄”,是对外境妄加分别,虚妄地执为实我、实法,所以叫“遍计所执自性”。
但是,大千世界,森罗万象,怎么能一概视而不见呢?为此,他们又提出“依他起自性说”,亦即万事万物都是“依他众缘”而起的,因此都是幻化不实,似有而非有。
在以“遍计所执自性”和“依他起自性”否定外境外法客观存在之后,唯识宗又以“圆成实自性”肯定了“识”“真如”“佛性”的真实存在。“圆”即圆满,遍于一切现象;“成”即成就,不生不灭,没有变易;“实”即真实不虚。也就是说,尽管现象世界是虚幻不实的,但是作为产生、成就这些现象的“识”或“真如”“佛性”,则是真实不虚的。这个思想可以说是“三自性说”的落点所在。唯识宗否定此岸世界的存在,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论证彼岸世界的真实不虚。
很多烦恼, 其实都没什么大不了, 只是你在那个情境下,在那种心情里, 庸人自扰罢了✌️✌️
生命中一切的现象,都是受能量的影响,都是根据能量守恒原理的再创造😉😉
猜猜猜我是哪个小可爱 回复 @一一欧阳纸鸢: 慈悲为怀😊😊
尊重孩子的一切,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走在杏胡滴大道上 回复 @易羊千嘻: ✌️✌️✌️
我们自己是什么样子的 周围的人就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活在什么样的世界 也是由自己决定的☺️☺️
榴莲班戟粉 回复 @一一紫荆花儿开: 🙏🏿🙏🏿🙏🏿
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楠木楠木楠 回复 @41ceng澜庭絮: 🙏🏿🙏🏿
人生在世不容易,别拿别人气自己 鸡毛蒜皮由他去,平心静气不生气😊
猜猜猜我是哪个小可爱 回复 @小郭美美: 😊😊
记住别人的好,对他们的缺点宽容一些,时间长了,我们会满眼都是别人的好,我们心里记住别人的都是美好,那么这个世界多美好😉
榴莲班戟粉 回复 @萧王纸陌陌: 🙏🏿🙏🏿🙏🏿
妈妈给孩子再多, 总感到还有很多亏欠。 孩子给妈妈很少, 都说是孝心一片🙈🙈
放过自己吧,别瞎想了 不要为未来的事担忧迷茫 该发生的,总会来的 不要总缅怀过去不能放下 放下过去,重新出发🙏🏿🙏🏿
该热血时热血 该奋斗时奋斗 该安静时安静✌️✌️
榴莲班戟粉 回复 @3134桔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