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养生

立夏养生

00:00
04:15

立夏养生

 

蛙声蝉鸣,草长莺飞,绿肥红瘦,云卷云舒,万物开始奋力生长。没有夏的成长,就不会有秋收和冬藏。


《黄帝内经》里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注意养心,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伤心、伤身、伤神。立夏养生的关键是养心——包括心脏在内的整个神经系统,甚至精神心理因素。这是因为心主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温养心阳,可使体液新陈代谢正常,心脉无阻,预防心脏疾病的发生。


立夏养生重“养心”,做好六件事,健康一整夏。须午睡、清饮食、慢运动、勤换衣、按穴位。


一、须午睡

立夏后白天气温较高,人体汗出增多,人体血管扩张,使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并且午饭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脑供血相对减少,人在午后常感到精神不振,困意频频。


“因此立夏后我们最好养成午睡的习惯,但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 对于中午不能午休的人来说,最好以听音乐或闭目养神的方式代替午休。午睡时间因人而异,但不宜时间过长,会让人感觉没有精神。午休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


二、清饮食

“立夏节气的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而养阳重在养心。


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能起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应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和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三、慢运动

“立夏以后易出汗,汗为心之液,若此时再剧烈运动,容易造成机体缺水,故应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并在运动后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活动强度以不感到疲惫为宜,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以减少心脏负荷,防止心肌缺血发作。


四、勤换衣

立夏以后,气温炎热导致人体大量出汗。汗液本身是无味的,只是汗液长时间滞留在皮肤和贴身内衣上,便会发酵变质而有味。因此,出汗时要及时消汗,否则易患湿疹和汗斑。


“贴身内衣面料要选择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排湿性和散热性的麻、丝、棉织品。贴身内衣要勤洗、勤换,还要在阳光下晾晒。”


五、按穴位

“夏季时心阳最旺,功能最强,是养护心脏的好时机。”


按摩方法

按摩时,一只手的拇指放在穴上,稍微向下点压用力后,保持压力不变,旋转揉动,点揉1分钟以后再换对侧。按摩时以产生酸、麻、胀感为佳。


如能坚持经常按揉,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刺激感沿着前臂内侧传至心脏,说明达到了较好的刺激效果。经常按摩内关穴,可保护心脏,缓解心痛、心悸、胸闷等症状。


六、调情志

高温天气易使人“心躁”。因此,应戒怒戒躁,保持神清气和、心情舒畅,通泄自如,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立夏后养生应该遵守四原则:


一、清热消暑。

夏日气温高,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二、冬病夏治。

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可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三、要健脾除湿。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常感觉胃口不好,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湿邪较重的症状,所以应常服用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四、补养肺肾。

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麦冬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人们在夏季要顺应天气的变化,做好自我调节,重点关注心脏保养;要做好“精神养生”,空闲时可以多画画、写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