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5年,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发生安史之乱。在此之前,大唐所创造的开元盛世,是中国古代众多盛世中最辉煌灿烂的一个,它是中国历史的骄傲。但安史之乱亲手把它葬送了。
这一场突如其来,又蓄谋已久的危机,不仅摧毁了大唐盛世,更令数千万人流离、漂泊、死亡。
有一位诗人,是这场危机的见证者和亲历人。他就是,杜甫。
每个人在一生中或多或少都可能遇到危机,或许是人生转折,或许是时代激荡。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力挽狂澜,在泰山压顶时坦然应对。
对于危机的爆发,杜甫早有预感。在安史之乱前,他从长安出发去奉先探望妻儿,路过骊山。此时的玄宗皇帝正陶醉在华清宫的声色享乐中,把民间搜刮来的财物肆意赐予。杜甫想起长安街头饥饿的黎民,心头涌出这千古的名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整个大唐满地都是写诗的人,但除了杜甫,似乎没有诗人通过诗歌对安史之乱作出如此密集的回应。也同样是杜甫,正是他在危机时用诗歌来记录时代的真实,使自己达到了“诗圣”的高度。我们逐渐明白,杜甫诗歌中人性的光辉,仍然长存于当代中国,也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杜甫写下了危机之下,那些小人物的难忘剪影:那个不够征兵年龄,但还是被强行征召的男子;那个打仗还乡后因战事又起,重又被征的军人;那个面对凶残官吏,连夜逾墙逃走的老翁;那个结婚第二天丈夫就要赶赴战场,悲痛得心如刀割的妻子;那个长安攻破后,被抛弃在路边的落难王孙……
杜甫也写下了自己的辛酸苦辣。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写那个被风吹走讨不回来的茅草屋顶;他在《彭衙行》里,写兵荒马乱之际,全家逃难,幼女饿得咬人,又怕她哭声惊动虎豹豺狼,自己必须掩住她的嘴巴;他在《羌村三首》里,写自己千里归来,与家人哭泣团聚,而邻居爬满墙头,陪着他们一起叹息……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在杜甫的诗歌里,我们看到了时代碾压下无数如蝼蚁和灰尘般活着的个人,他们悲痛、挣扎、渴望、期待,如此真实,如此触手可及。
为此,「为你读诗」文艺学堂推出《诗意的人》(第二季)杜甫篇
杜甫:人可以被毁灭, 但不能被打败
通过八期节目,从夜晚、与李白的友谊、家园、幽默感、日常生活、仁爱等八个侧面,体会杜甫敏慧细腻、丰富博大的内心世界。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杜甫有关,都牵动着杜甫的心。杜甫的很多诗歌,都发生在晚上。夜晚,有逃脱兵役的老翁。夜晚,有四更天辗转难眠看月亮的诗人。夜晚,有和丈夫久别重逢,“相对如梦寐”的妻子。夜晚,还有江上的小船、渔火、萤火虫,和各种难忘的风景。
杜甫挖掘了黑夜的更多奥义,不仅是恐惧、痛苦、疯狂和死亡,也有希望、快乐、重聚、团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因此我们在第一期节目里为大家带来“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杜甫一生中,那些最难忘的夜晚”。
安史之乱,生灵涂炭,无数人遭遇绝境。而杜甫有一个最牵挂的人,那就是李白。杜甫越来越理解李白,担心李白的生死,他写了很多寄托相思的诗句。
安史之乱前,他和李白曾三次相见。学者闻一多说他们的相遇,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刻,也许只有老子与孔子的相遇能与之媲美,是太阳与月亮的相碰。”因此我们在第二期节目里为大家带来:“当杜甫遇到李白: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总是挨饿,总是受冻,总是漂泊,总是走在路上,而当杜甫一家来到成都,这成为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成都给了杜甫一个家,抚慰了他受伤的心灵。因此我们在第三期节目里为大家带来:“草堂:我有一所房子,面朝江水,春暖花开。”
说到杜甫,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一个清瘦黝黑、满脸愁苦、忧国忧民的老人形象。但读杜甫的诗歌,每到悲观绝望之处,却总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
这力量来自于杜甫心中的信仰,来自他热爱的孔子、屈原、诸葛亮等英雄人物的感召,来自他脚下站立的大地、不屈不挠的人民、有灵且美的万物;也来自他笔下那些充满生命强力的形象,比如:公孙大娘的剑、“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的胡马、“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的老鹰。因此我们在第四期节目里为大家带来:“是病人,更是强者:杜甫的‘力与美’。”
杜甫一生愁苦,但人们往往忽视了他还有幽默的一面。他向人借米,在率真中不乏风趣。“老人他日爱,正想滑流匙。”他埋怨春天的花儿开的还不够多,竟想向春天申诉,“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他穷的叮当响,但还在裤兜里留一文钱,显得很有钱的样子。“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细细体味杜甫的诸多诗文,其间的幽默令人快乐,也令人悲伤,让人不禁想起卓别林的喜剧。“最打动人心的幽默,往往是笑中带泪,泪中含笑。”因此我们在第五期节目里为大家带来:“杜甫的幽默:人生,是含泪的微笑。”
杜甫的诗歌,同时也是诗史。他用诗歌描述了整个危机的时代,也写下了自己对时代的反思与叩问。他写那些无功受禄的官僚,“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他写战争的残酷,人民的痛苦,苍天的无眼,“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他甚至指名道姓,批评皇帝的政策,“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英国作家切斯特顿说,“你若真正爱一样东西,美丽是你爱它的原因,糟糕是你更爱它的原因。”对杜甫来说,他对国家乐观和悲观的看法,全都是热爱大唐,热爱国家的理由。因此我们在第六期节目里为大家带来:“杜甫的‘负能量’:如何正确的爱国。”
在很多唐朝诗人那里,我们知道他们爱喝酒,爱吹牛,爱幻想,爱旅行,爱交友,但他们究竟是如何生活的,我们不知道。而杜甫,对日常生活有着无微不至的记录。我们清清楚楚地认识他这个人,了解他的日常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理解的诗人是,“愤怒出诗人”,“国家不幸诗家幸”。但其实在最危机的时刻,当危机要摧毁普通人的世界时,日常生活的美丽不能、也不应该被任何暴力轻易抹去。越是危机的时代,杜甫越是希望通过对日常诗意的书写,来告诉我们:人为什么要活着,人存在的意义。因此我们在第七期节目里为大家带来:“生活:我所爱的,就是这样的日常。”
在杜甫的诗歌里,我们看到残酷、苦闷、黑暗、寒冷,也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善良。杜甫写《赠卫八处士》,战乱中老朋友团聚,朋友殷勤地在夜雨中去剪新生的韭菜,煮熟黄粱米饭来招待杜甫。“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杜甫写《月夜》,自己被安禄山的叛军抓到长安,想起妻子一定侧夜难眠,思念丈夫,“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写自己刚到成都,因朋友和陌生人的相助,使杜甫如沐春风。“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因此我们在第八期节目里为大家带来:“仁爱:无情时代的有情世界。”
杜甫虽然经历安史之乱,但他对战胜危机充满信心。他写黑夜之后是黎明,“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如今,我们面临新的危机,也许杜甫和他的诗歌能帮助我们找到前行的路。
值得一提的是,在《杜甫: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专栏里,我们还将集中品鉴近50首杜甫流传千古的诗文,并邀请大家最喜欢的卫东老师来朗读。
杜甫已经与世长辞,千年过去,我们真的还会想起他,理解他吗?他对待危机的办法真会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所启示吗?杜甫的作品真有生命力吗,还是从此窒息成为背诵的、僵死的文字?
不会死的。我们相信,一切伟大的人和伟大的作品一样,都是永远存在的。当我们真正理解了他们,他们就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我们相见,在我们体内暗流涌动,成为我们身体和心灵的一部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不会寂寞,他将与我们同在,与每一个时代同在。
这个文案的作者是真正懂得东坡杜甫和李白的,角度新颖,文采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