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纪录,一跳可达10层楼高的机器人

破纪录,一跳可达10层楼高的机器人

00:00
07:25

欢迎收听今天的环球科学要闻,本节目由环球科学杂志提供。

一跳30米高的机器人


近日,《自然》发表的一项研究展示了一款跳跃能力极强的机器人。该机器人仅30厘米高,30克重,但能够跳跃32.9米高,超过自身高度的100倍。这样的跳跃能力超越了目前几乎所有的跳跃型机器人。

动物最大跳跃高度受限于其肌肉单次动作做的功。然而,这款跳跃机器人有一个旋转电机,能够在跳跃前多次转动,并将能量储存在弹簧和橡皮圈中,从而跳得更高。研究者表示,在地球上,跳跃机器人可以越过较高的障碍物,收集下方地面图像。而在引力更弱的月球上,它可以跳跃至125米高,一次跳跃就能穿越500米的距离,或可用于地形的勘探调查。

首次实现超导体单向导电


构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实现电流的单向传输,半导体内部的PN结打破了对称性,很容易实现单向导电。但超导体在没有外部磁场的情况下,没有打破对称性的机制,因而难以实现单向导电,而运用于实际电子设备中。近日发表于《自然》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实现了超导体不借助外部磁场的单向导电,这对普及超导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从量子材料Nb3Br8上剥离几个原子厚的薄层,形成一种二维材料,并在此基础上首次制造出了约瑟夫森二极管。研究人员把这种材料放置在两个超导体之间,实现了电流的单向传输。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成果有助于将超导技术应用到实际的计算机中,理论上可以大大提高计算速度。

1周内将PET塑料完全分解的酶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占全球固体垃圾总量的12%。在理想情况下,这种聚合物能通过PET水解酶分解,再通过化学方法重新聚合转变为其他类型的塑料。但酶的活性会受到温度、pH值的限制,降解PET的能力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在一篇新发表于《自然》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PET水解酶,能在1周内降解50多种无需预处理的PET材料。

研究人员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将天然的PET水解酶上5个位点的氨基酸进行替换,获得了一种突变型PET水解酶FAST-PETase。相比于天然的PET水解酶和其他工业酶,这种酶有极强的降解PET的能力和稳定性,能在30~50℃和一定的pH值范围内发挥作用。研究人员发现在这种酶的处理下,51种未经预处理、不同形态的PET塑料容器能在1周之内被完全降解。这也是首个能在低于50℃的温度下高效运转的酶,或有望促进PET类塑料垃圾的处理和循环利用。

血虫的“铁齿铜牙”


血虫是一类居住在浅海海底的生物,具有奇特的尖牙状颚部而闻名。这种颚部由蛋白质、黑色素和铜组成。它们极其凶狠,能利用尖牙状的颚部叮咬猎物,有时会直接刺破猎物的外骨骼,将毒液注入受害者体内。近期,在一项发表于《物质》的研究中,科学家揭示了血虫“铜牙”的形成过程。

血虫一生约5年内只会形成一次“铜牙”,因此它们的牙齿需要足够坚固、耐磨,才能伴随其度过一生。研究人员发现,血虫能产生一种富含甘氨酸和组氨酸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对血虫“铜牙”的形成起到了6种不同的作用。它能有效结合铜离子,形成蛋白质-铜复合物,并由金属诱导的凝聚作用而具有相分离的功能。随后,这种复合物能通过铜催化,将一种氨基酸衍生物DOPA转化为黑色素。最后,黑色素会与蛋白质-铜复合物结合而形成“铜牙”,从而使血虫“铜牙”获得类似于人造金属的机械性能。这一发现或能启发人工材料的设计、制造和使用。

超材料将光的动量减小到零


近日,在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模拟出一种折射率接近零的材料,它能够将入射光子的动量减小到零,从而形成一系列奇特的现象。

光在经过狭小的双缝时会发生干涉,在后方的屏幕上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而研究人员模拟计算了将零折射率材料放置在双缝后面会发生什么,结果发现干涉条纹消失了。另外,根据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关系,粒子的动量越确定,它的位置就越不确定。而在零折射率材料中,我们几乎可以确定光子的动量接近于零,而它的位置则完全不确定,可能处于材料中的任何位置。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分析有助于理解低折射率系统中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这对激光和量子光学应用很有帮助。

即插即用的定制多器官组织模型


工程化组织可以作为测试药物效力和安全性的病理模型。然而,这类模型往往需要在单一器官的组织分化环境中进行培养,这限制了它在涉及多个器官的疾病中的应用。近日,《自然·生物工程》杂志的封面论文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者设计了一种载玻片大小的多器官培养片,上面负载了人类心脏、骨、肝、皮肤四种工程化组织模型。模型间以同一套血液供应系统联接,可共享循环血中的免疫细胞等成分。同时各个模型间又以上皮细胞屏障隔开,以维持其组织特异性分化所需的环境。该多器官模型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再现患者机体状态。研究者还设计了对应的药理学计算模型,对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癌药物阿霉素的测试结果显示,该计算模型可准确预测组织模型中的药物吸收、扩散和代谢效果,且组织模型中也准确检测到了阿霉素的心脏毒性标志物。研究者表示,这一成果为日后多器官组织模型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

以上是今天的环球科学要闻,请关注订阅我们的节目,随时掌握全球最前沿的重大科学进展。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