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
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这一期的单读音频有点不同,许知远邀请了大内密谈的两位主播相征和李志明做客节目。三个人将独白变成了对谈,对话中,或许你能听到一些和平时节目不一样的东西。
| 时间线 |
3:29 放到今天仍有启示意义的《乌合之众》
7:07 “乌合之众”的论调是超过书中的内容的
8:08 这本书像是一个先知预言式的读物
10:46 一群精英一起做出的判断也会是很愚蠢
14:37 书里对妇女儿童的看法有所局限
20:34 《乌合之众》节选
| 工具箱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创作的社会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95年。《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研究大众心理学的著作。在书中,勒庞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由法国音乐剧作曲家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和阿兰·鲍伯利(Alain Boublil)共同创作的一部音乐剧,该剧于1980年在法国巴黎的Palais des Sports首次公演。1982年英国音乐剧监制卡梅隆·麦金托什(Cameron Mackintosh)开始制作英文版本,并由赫伯特·克雷茨默(Herbert Kretzmer)填写英语版歌词,并于1985年在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首演,英文版歌词已成为该剧的官方版本,曾被翻译成超过22种语言在世界各地演出。1987年,英语版《悲惨世界》在百老汇登台,斩获了包括最佳音乐剧在内的8项托尼奖。悲惨世界曾被英国BBC电台第二台的听众选为“全国第一不可或缺的音乐剧”。2005年10月8日,该剧在伦敦皇后剧场庆祝20周年,而且在上映前便已经预订演出至2007年1月6日,取代了安德鲁·洛伊·韦伯的《猫》,成为伦敦西区上演年期最长的音乐剧。《悲惨世界》与《猫》、《歌剧魅影》和《西贡小姐》一同被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剧。
法国大革命(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
又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指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爆发的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及其统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法国在这段时期经历了一个史诗式的转变:过往的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民主思想所取代。关于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时间,世界史学界看法众多,难成共识。在法国,普遍将雾月政变作为大革命结束的标志。1794年7月27日,法国大革命中的市民革命宣告结束。1830年7月,巴黎人民发动七月革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国大革命才彻底结束。
大卫·哈伯斯塔姆(David Halberstam)
美国著名记者兼作家,普利策奖得主。曾因报道水门事件迫使尼克松下台的另一位传奇记者鲍勃·伍德沃德曾尊称大卫·哈伯斯塔姆为“美国记者之父”。
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5.20-1873.5.8)
或译约翰·斯图尔特·密尔,也译作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英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19世纪影响力很大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支持边沁的功利主义。约翰·穆勒是詹姆士·穆勒的儿子,受过其父的严格教育,在17岁时进入不列颠东印度公司,一直到1858年。他一生以新闻记者和作家的身份写了不少著作。约翰·穆勒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的后继者。他把实证主义思想最早从欧洲大陆传播到英国,并与英国经验主义传统相结合。在哲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论自由》(1859)。
哈哈,那时还生涩有些拘谨的相征和李志明,现在已经是播客界两位顶流了,没想到还和许知远合体录过节目😂😂
maymay69 回复 @硎森: 同意
大相和李叔已经各自有自己的电台了,并不是两人都在大内密谈,许知远似乎不关心这个,也没有去深入了解过。也许这就是许知远吧。
草木皆频 回复 @lola520: 这个节目是5年录制的,似乎你不关心这个,也没有去深入了解过
个人感觉还是许知远自己讲比较好,单读嘛。多人讲太热闹了,不像单读的风格
求乌合之众那个译文比较好读一些
地缘心理学,可是该理论并不适合dispora的犹太人,虽然种族等原因不可靠,但文化却是根深蒂固的原因,地缘心理学成立的前提是,这些人接受的必须完全是当地的文化。
这首歌在很多平台都已经被禁了
什么样的教育是真的能帮助人独立思考的教育?
准时到来
犀利
厉害啊,这首歌居然放出来了,非常🐮🍺,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