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崩》:“元宇宙”这个词从哪儿来,人如何才能不做信息技术的奴隶?
讲述人:安放
撰稿人:晨旭
说起《雪崩》这本书,你可能有些陌生,但从这本书里诞生的一个词,被各大榜单评为2021年度词汇,那就是Metaverse,元宇宙。这个词有多火呢?世界最大社交平台之一,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直接把公司改名为“Meta”,并且宣布Facebook要转型为一家元宇宙公司;而打出“元宇宙”概念的美国游戏公司Roblox,一上市就市值暴涨,更是掀起了资本市场的狂欢。
在《雪崩》的故事背景中,作者设定了一个虚拟空间,并开创性地把它命名为Metaverse,这个英文单词其实是由Meta和Verse组成,Meta这个词根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本质;另一个是超越;而Verse是由Universe演化而来,泛指宇宙。所以中文“元宇宙”其实是粗暴的直译,有趣的是,在这本书第一次引进国内时,metaverse这个词被翻译成“超元域”。
在小说中,任何人只要带上一种类似于现在VR眼镜的电脑目镜,就可以登陆进入这个虚拟空间“超元域”。而超元域实际上是一座巨大的虚拟城市。用户登陆以后可以在里面拥有一个虚拟化身,也可以在超元域里购买土地开发建筑,建造自己的交通工具,与其他人社交等等。所以,“元宇宙”这个概念,现在实际成为了所有“数字虚拟空间”的统称。
不得不说的是,1992年本书作者尼尔·斯蒂芬森写作《雪崩》时,互联网和个人电脑都还没有普及,他对超元域的设定,是比较简单的,肯定无法跟现在科技水平下我们对元宇宙的想象所比较。但《雪崩》这本书的重点也并非对虚拟空间的塑造,反而是作者很早就预见到信息科技的发展方向,他想通过超元域这个概念,让我们提早反思在信息时代,为什么人不能做信息和技术的奴隶?
本书的作者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出身科学世家,他有很深的程序员背景,因此他对信息时代的想象充满了细致的技术细节,甚至有人说,尼尔·斯蒂芬森的小说可以直接用来当作科技公司的项目企划书。
元宇宙概念的火爆跟2020年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的助推有密切关系,有趣的是本书的书名“雪崩”在小说里也正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病毒。所以,我会以“雪崩”病毒为线索,分三个部分为你解读,并理解本书作者提出的一个警示:人不能做信息和技术的奴隶。
【第一部分】
好了,第一部分我们先通过小说故事来看看,“雪崩”病毒究竟是什么?
小说开篇的第一句话很有趣,作者说:外卖员属于精英阶层,不仅收入高,而且备受其他人的尊敬。这可不是一句调侃,而是作者对信息时代社会状态的大胆想象。小说故事发生在未来不久的美国,全球经济崩溃,货币贬值物价飞涨,美国联邦政府名存实亡,国家和城市内部分裂成很多自治的小区域或小城邦,而这些小区域往往由大型科技公司、顶级富豪或者黑帮团体管理。由于这些小区域相互分裂,所以连接这些小区域就全靠外卖和快递,所以外卖行业甚至跟娱乐行业、软件行业一起成为了美国的支柱产业。有趣的是作者在书中写到,披萨外卖行业就掌握在一个叫“新西西里”的小区域手里,而这个小区的管理者就是黑手党。
小说故事的两位主角阿弘和YT正好从事这两个行业,阿弘是一名外卖小哥,开公司的电动跑车送披萨,同时他也是一名网络黑客,前面我们提到的虚拟空间“超元域”就有他参与开发。而YT则是一名快递员,以现在的眼光看,可能更接送闪送,她每天就是踩着高科技滑板替人送东西。在一次送披萨外卖的过程中,两人因意外结成了搭档,一起在网络上和现实中做一些地下信息买卖的生意。
有一天,男主角阿弘在登陆进入虚拟空间超元域后,发现有人在里面售卖一种毒品,名字就叫“雪崩”,这里我们解释一下,在计算机领域,“雪崩”指的是一种系统故障,也就是当电脑的底层程序出现BUG的时候,显示器会受到干扰,画面会变成一片闪烁的暴风雪,效果就很像九十年代大家家里用的老式电视,在收不到信号的时候,屏幕会变成一片白雪花闪烁的样子。实际上,这个“雪崩”毒品也就是一张没有画面,白雪花闪烁的照片。
主角阿弘发现,他的好朋友在超元域中只看了一眼这张叫雪崩的照片,现实世界里的身体和大脑就都受到了伤害,陷入了昏迷。这听上去可能有些违反我们的直觉,因为很显然,在超元域里的一切都是虚拟的,但当你退出超元域以后,它是无法直接影响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身体的。雪崩病毒的效果就好比一种电脑病毒直接感染了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身体。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可以打破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界限的信息病毒。
而另一边,另外一位主角YT在送快递时,发现一个邪教组织在现实世界里,也在传播一种叫“雪崩”的毒品,而这是一种经血液传播的生物病毒,这种病毒可以感染我们的身体,从而影响我们的思想。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打破我们身体和思想界限的生物病毒。
听到这里,你可能有一些迷糊,为什么病毒可以从虚拟网络里传播到现实世界呢?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概念:神经语言病毒。直接解释可能有些不好理解,在小说里,作者解构了一段苏美尔文明的神话故事来帮助我们理解,所以我们先看看作者讲了一个什么样的神话故事。
苏美尔文明是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古老文明,大约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发展出了规模比较大的城邦文明,这也是国际公认的最早的人类文明。那么为什么苏美尔文明能够诞生并发展壮大呢呢?作者尼尔·斯蒂芬森说,是因为远古造物主给了苏美尔文明一种东西,叫做“谟”,就是言字旁一个莫这个字,而这些“谟”基本都是有关农业、生产、世俗生活的一些法则和知识,就存放在苏美尔人的神庙里,每当苏美尔人需要的时候就去神庙里,然后由祭司通过语言的方式传授给自己。举个例子,比如有一个苏美尔人想烤面包,那祭司就会通过言语把烤面包的方法,也就是谟教给他,于是这个苏美尔人就学会了烤面包,这样受谟影响的苏美尔文明就得到了很好的延续。作者说,苏美尔文明中的这种谟就是神经语言病毒,神庙就好比一个病毒库,所以只要是讲苏美尔语,并且使用过谟的人,就等于被病毒感染了。
说到这儿,也许你会有跟我一样的疑问,好像听上去感染这种病毒也没什么不好呀?别急,神话还有后半部分,作者说,因为整个苏美尔文明完全依赖于谟,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完全按照谟的指示来做,所以个体的苏美尔人完全失去了创造性,完全成为整个文明变成得像病毒一样,只是不断纯粹地复制。
听完这个神话,可能不少小伙伴已经反应过来,我们再回到之前的问题:雪崩是什么?没错,“雪崩”病毒就是苏美尔文明中的神经语言病毒,它是一体两面的,用语言和血液两种形式感染人类,并且打破了虚拟与现实、以及身体和思想之间的界限。雪崩病毒会像谟一样,消解人的个性,丧失自我,并阻碍人类的多样化发展,使人成为已有技术和知识的奴隶,失去创新能力。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神经语言病毒“雪崩”和它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危机,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提出这么一个概念呢?其实这是一个隐喻,作者预见到“元宇宙”这样的虚拟现实技术会引领我们走进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同时也会带给我们类似“雪崩”病毒这样的危机。
【第二部分】
接下来,我们就说说,为什么元宇宙概念很可能推动下一场信息技术革命,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处理人与信息以及技术的关系。作者尼尔·斯蒂芬森所描述的元宇宙,从产业的角度来讲有三个特点:市场需求巨大,产业链条覆盖社会方方面面,同时还会推动社会制度形态的变化。听到这三个特点,熟悉工业革命的小伙伴可能已经发现,这三个特点和十八世纪的棉花纺织业很有相似性,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会用引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的棉花纺织业做对比,解释一下为什么元宇宙概念很可能推动下一场信息技术革命。
首先我们来看看市场的规模。需求往往决定着一切,比如纺织品的市场很大,人人都要穿衣服,盖被子,用毛巾,而且这类消费品磨损快,更新频率高,市场的需求巨大。所以现代工业革命开始于棉花纺织业。元宇宙同样如此,新冠疫情以来,线上产业需求暴增,线上教学、游戏、流媒体行业都爆炸式增长,作为一种娱乐和生产的终极形态,人人都有加入元宇宙的需求。
接着我们看看产业链的长度。还是拿棉花纺织业作对比,它的产业链长度是非常可观的,上游需要棉花的种植、采摘,做成产品前需要纺纱、织布、印染,而衣服的设计、剪裁、销售等还能更新时尚行业,最后大规模原料和成品的运输又需要火车、轮船从而带动运输业等等,可以说对全行业都有带动作用。而元宇宙作为信息时代的集大成者,也是覆盖了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首先硬件部分来说,在小说里,普通人只要戴上一块电子目镜,就可以随时随地登陆超元域,而目镜画面会以每秒七十二帧的刷新率复制人眼的真实观感。当然这是作者在三十年前的硬件设想,现在我们知道,各种VR、AR设备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可以为芯片和云处理器带来更强的性能;同时,通讯技术来到5G时代可以进一步降低网络延迟,这些都可以从硬件层面加强我们参与元宇宙的沉浸感。
软件方面就更不用说了,小说主角阿弘本身就是一名程序员,他参与了小说中超元域底层代码的开发,而像美术原画、建筑设计师、服装设计师等等都可以像阿弘一样,登陆到超元域中,打造自己在超元域中化身的形象,修建自己的房子、打造交通工具等等。小说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细节,主角阿弘的前女友胡安妮塔就是一位虚拟人物设计师,她开发的系统工具可以帮助超元域玩家设计自己的虚拟人物形象。在超元域诞生之初,公司并不重视胡安妮塔的工作,认为化身人物形象并不重要,但是最后所有人发现,超元域的用户们最喜欢的就是制作自己独一无二虚拟人物形象,因为展示个性,与其他人社交才是超元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另一方面,在小说中,因为世界经济的崩溃,美元贬值,超元域中的用户也有一套自洽的金融系统。而现在我们知道,数字加密货币的发展很可能帮我们解决这个难题。
说到这里,我们还可以把视角拉回到现实世界,就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在超元域之外,外卖、快递等支持行业也一定会十分发达,毕竟人人都在超元域中畅快的时候,现实世界的肉体也需要维持;如果再进一步,元宇宙还有一种更直接的连接方式,那就是像《黑客帝国》那样,将大脑直接接入电脑网络,而这需要生物医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我们重点说说,社会制度和形态的变化,在小说里,世界经济崩溃,整个社会分崩离析,黑帮、垄断企业等控制了绝大多数资源,而普通人一边要在现实世界中打仗,一边还得在虚拟空间超元域中找工作。同时,电影《头号玩家》《黑客帝国》等也都给我们描述过人类沉浸于虚拟数字技术,而丢失自我,现实世界一片狼藉的场景。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经在《论人的延伸》这本书里讲过,所有的技术形态,包括信息媒介,都是人生身体的延伸,比如车可以看作我们双脚的延伸,微信朋友圈是我们脸和嘴的延伸。总之,技术在改变我们身体的同时,也在改变我们感受世界的方式。一个人长期采用脑后插管的方式将自己的大脑和元宇宙连接,并生活在虚拟的世界中,那对于个人而言,现实和虚拟的界限,人和机器的界限就都被打破了,这会造成个人完全依赖于虚拟技术本身。当我们分不清虚拟与现实、甚至无法分清人和电脑程序的时候,技术本身就会慢慢成为主导社会的决定因素,人反而成为技术的附庸,那么以人为本的人文社会也就转变成以技术为中心的赛博朋克世界。
说到这里,我们知道了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元宇宙概念的市场规模很大,所跨越的产业链条也非常长,它有能力带动人类各项技术的发展,并在技术爆发中实现质变从而改变社会的制度形态。作者尼尔·斯蒂芬森不仅预见到这种科技发展的方向,所以他用雪崩病毒的隐喻警示我们。
【第三部分】
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三部分,说说“雪崩”病毒的隐喻,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思考人和技术的关系。实际上,作者尼尔·斯蒂芬森的隐喻就是,在信息时代,元宇宙所代表的虚拟数字技术本身就是一种“雪崩”病毒,著名科技学者凯文凯利在他的名作《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提过一个很有名的观点,技术本身也是一种生命,虚拟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一样,在为人类提供服务的同时,自己本身也在进化,当我们过分依赖元宇宙的虚拟空间时,我们的进步速度也许就赶不上技术本身,那本质上我们也被这种技术所奴役了。我举个例子,每次吃饭的时候,你都通过大众点评或美团选择饭店,那么大数据长期潜移默化对你造成的影响,很多次以后,当你再次选择一个饭店时,实际上很可能这并不是你自己选择的,而大数据代替你做出了选择。
那么在信息时代,面对像“雪崩”这样的病毒,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呢?在小说中,主角阿弘发现,苏美尔神话的结尾,有一个叫恩奇的神,可能也就是一个祭司,他意识到人类文明已经变成了谟这种神经语言病毒的容器,社会完全停滞不前,所以他就反向编造了一个语言咒语来反制谟这种病毒,只要听过咒语的人就再也不会说苏美尔语,于是从苏美尔文明开始,人类开始说着各不相同的语言,这种远古病毒也就被隔断了。于是主角阿弘和YT一起,公布了恩奇所创造的咒语,阻断了“雪崩”病毒的传播,拯救了世界。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的结局,告诉我们,多样性和创新速度其实就是对抗技术依赖,不被技术奴役的关键。
硅谷狂人马斯克在创办特斯拉后,无偿公布了公司所有的专利,他认为人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应该是享受已有专利带来的舒适,而应该是创新的速度。所以当我们完全沉溺于虚拟世界时,会像苏美尔人离不开谟一样极度依赖于信息技术,最终丧失个性与创造力而彻底变成一块只会复制和运行信息技术的死处理器。因此,在元宇宙中,我们应该更多探索它的生产和创造属性,而不是娱乐和享受属性,元宇宙应该是由用户自身和用户之间互动的创新来定义,而不是由实现它的技术来定义。
第二,就是保持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作者举了一个例子,说单一文化就好比一片玉米田,很容易被害虫毁灭,而多元文化就好比一片草原,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在小说设定中其实处处埋藏着关于文化多样性的线索,比如,美国城市分裂的小城邦中,各种各样的文化背景都存在,有科技富豪打造的名叫“李先生的香港”的小区,也有终日混战的“昏醉哥伦比亚”小区等等。所以,当数字虚拟技术的发展带来一系列严峻问题,比如虚拟世界中的道德伦理问题、法律层面的权益、甚至治理层面的的政治问题时,这些都不是一个国家或者单独的科技企业可以解决的,如何保持一种更开放的态度,在元宇宙中尽可能保持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非常重要。
好了,有关《雪崩》的精华就讲到这里,最后我简单总结一下本期音频的内容,首先我们通过“雪崩”病毒的概念了解了什么是神经语言病毒,接着我们探讨了为什么元宇宙所代表的数字虚拟技术很可能引发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以及在信息时代,我们应该通过创新和保持文化的多元化来抵抗对技术的依赖,从而避免被技术和信息所奴役。
三国有太空版,一定要去看看。
🉑🉑💗💗🉑🉑💗💗
苏美尔文明是西方人编造出来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他们宣称的记载这个文明的即西芹发现的以及之后发现的十几万片石板,在两河流域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历经三四千年,是怎么保存下来的?随便动脑子想一想都不可能啊。如果这个文明出现在西域或新疆,那才对嘛。还有古巴比伦文明也是同样的道理。还有古埃及文明,特别是狮身人面像,拿破仑在它身边曾照过相,特别清晰的指出了它的表层内部是砖块,而非宣称的一整块石头,估计所谓的金字塔也是这么回事。还有古希腊文明,更是没有任何考古方面的证据,什么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之流,在某一个西方印书商人出版他们的所谓“伟大著作”之前,不管是罗马人还是阿拉伯人,都没听说过这些人
雪崩是我买的第一本赛博朋克小说,第一次看到是在杂志读,但只有一部分,书店看到全本就果断买了。 主角阿宏像个侠客一样,武功高强,力挽狂澜。我还记得开篇就是一段送外卖的追车戏,惊险刺激。 本书中的谟跟“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异曲同工。被信息淹没而主动或被动放弃思考,也是现在很多人都面临的问题。
感觉超元域翻译比元宇宙牛逼,讲得太好了
1866023knnl 回复 @听友377891032: 现在社会节奏下网络营销,翻译准不准根本不重要,就是看谁能一下子简单粗暴直接传播到位。元宇宙、大数据、无人机……类似的几个字概念,大多都便于上口传播,运气到了时机对了就成了,是不是词不达意根本不重要,谁第一个想出来的也没人记得,就是不停尝试不停炒作,必然中的偶然,偶然中的必然结果
原来元宇宙是这个意思,想起来在三体中看到过这个词
不得不说,这短短的十几个音频节目,彻底“剧透”了过去半个多世纪来不少经典的国内外科幻佳作,幸好我是先为了理清星之继承者第一部思路而意外找到这个节目的,而且浏览了专辑列表之后,发现基本上我特别想看过的书都看过了,其余都是好奇但可能没时间没兴趣去全文阅读的,所以可以放心听解说了,主播声音和语速也特别舒服,内容调理又罕见的清晰,非常值得推荐
Alysanne 回复 @1866023knnl: 我是看标题挑看过的听
🉑🉑💗💗🉑🉑💗💗
钱宇宙
某处路人 回复 @2024412513: 有技术就有人能进去, 有钱才能保证进的去。
这个神经语言病毒怎么感觉像洗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