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龙少年终成恶龙?《沙丘》教会了科幻作家如何赋予科幻小说以思想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沙丘》教会了科幻作家如何赋予科幻小说以思想

00:00
33:34

讲述者:安放  

撰稿人:田兴海


《沙丘》教会了科幻作家如何赋予科幻小说以思想


《沙丘》是一部经典的科幻史诗,在整个科幻史上地位非常高。它同时获得了世界科幻两个最高的奖项:星云奖和雨果奖。世界科幻巨头阿瑟·克拉克曾经评价说:只有《指环王》才可以和《沙丘》媲美。我们熟知的《星球大战》《冰与火之歌》等等经典都受到过《沙丘》的影响,比如星战里面的光剑设定,《冰与火之歌》里面“要么赢,要么死”的权力斗争,都能看出《沙丘》的影子。而根据《沙丘》改编的同名游戏也成了《红色警戒》《星际争霸》等即时战略类游戏的鼻祖。《沙丘》系列的正传一共有六本书,大约170万字。我会用大概33分钟为你解读整个系列。



《沙丘》的作者美国科幻大师弗兰克·赫伯特。值得一提的是,赫伯特是一位大器晚成的科幻作家,他直到40岁才开始写成名作《沙丘》,一写就是六年。而这六年他没有收入,全靠妻子工作养家糊口,如果没有赫伯特这位伟大的妻子,也许就没有《沙丘》这部伟大的作品。


《沙丘》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不在于它的故事情节,其实这套书的情节是比较简单的,而且被后来的作品借鉴了很多次,所以现在看起来情节可能不算新鲜了。《沙丘》的经典之处在于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在赫伯特之前,科幻小说往往只注重科幻创意和技术构思的想象力,在人物塑造和思想性方面有所欠缺,直到赫伯特出现,才教会了科幻作家如何赋予科幻小说思想。所以本期音频我会先为你介绍整个《沙丘》系列的大背景以及故事的主线,然后重点将这本书的精华提炼为四大思想,为你一一道来。这四大思想分别是:反对人的工具化;对权力运行模式的分析;对英雄的解构以及重新回归对人本身的关注。

【沙丘世界】

先来说说小说的大背景。小说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人类已经遍布宇宙各个星球,但政治制度却重新回到了中世纪的封建领主制。你可以会有疑惑,为什么科技已经十分发达的人类,又会倒退回落后的封建制度呢?我觉得这个设定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背后可能是这样一个逻辑:首先封建制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本质上是因为中央政权没有能力完全辐射地方。中国古代一直有“皇权不下乡”的说法,皇权不下乡不是因为它不想下乡,而是因为下不了。幅员这么辽阔的一个帝国,古代又没有发达的交通和通信技术,政务治理是需要成本的,因此中央的权力不可能直接管辖到地方的每一个角落。所以统治者必须让渡一部分权力,分封给各个领主或者诸侯,让他们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样才能维持一个政权的统一,至少是名义上的统一。那到了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封建领主制就瓦解了。


但试想一下,到了遥远的未来,人类的足迹遍布宇宙,不再是统治地球上的某一块小小的土地,而是统治无数颗行星,而且每颗行星之间都相隔遥远的距离。比如两颗行星如果相隔1光年,要知道这在宇宙里已经算很近了。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就是光速,你不可能超越光速,所以你一个信息发过去,一来一回至少要等2年才能收到回复。这就比古代用马用信鸽传递信息还更慢了。从小说里的描写来看,人类应该是没有掌握超光速飞船这种科技的。所以,在未来又出现了中央的权力几乎没办法辐射到地方的情况。那怎么办?干脆就重新回到封建领主制呗,把一整颗行星分封给一个领主,而皇帝就是最大的诸侯。另外,小说里封建领主制度复辟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类经历了和人工智能的一场大的战争,人类险些被人工智能灭绝。在种族灭亡的生存危机面前,集权和独裁统治是很容易产生的。


那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封建领主制帝国的权力构成。帝国由皇帝和几个大家族联合统治。除了皇帝和大家族,还有两股大势力,一个是宇联公司,它垄断了宇宙航行这个产业。另外还有一个神秘的宗教组织,叫姐妹会,她们的成员全部是女性,通过和各大家族的联姻暗中操控政治。


男主角保罗出生在厄崔迪家族,是厄崔迪公爵的长子,公爵爵位的继承人。因为厄崔迪家族的势力过于庞大,功高震主,皇帝想用一个阴险的计划摧毁厄崔迪家族。那就是把沙丘星赐给厄崔迪作为他们新的封地。沙丘星是一颗表面全被沙漠覆盖的行星,但沙漠里出产的香料是无价之宝。服用香料可以给人带来短暂的预知未来的能力。香料是宇宙航行必需的物质,因为人类之前和人工智能打过仗,对人工智能有阴影了,所以沙丘世界是没有计算机的。那么宇宙航行就必须要依靠香料提供的短暂预知未来的能力来躲避航行途中的危险,香料就成了宇宙航行的必需品,可以说“谁控制了香料,谁就控制了整个宇宙”。香料对于沙丘世界的重要性,就像石油对于现在的人类社会。拥有香料开采权的家族,将会得到无尽的财富。


但厄崔迪公爵知道,这并不是好事儿,不过是皇帝设下的陷阱,将公爵送到人生地不熟的蛮荒之地,然后联合公爵的死对头哈克南家族,将公爵消灭在那里。但政治博弈就是这样,明明知道是陷阱也只能往里跳,当看到危险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来不及了。公爵要么起兵造反,要么服从皇帝的命令前往沙丘星,时刻小心提防敌人的袭击。


公爵带着他的人马来到沙丘星,他预想了各种敌人会发动袭击的方式,多次暗杀都被他化解,他已经做得够好了,但还是无力回天,敌人太狡猾了。哈克南家族收买了厄崔迪的家庭医生,厄崔迪家族绝对信任这个医生,因为帝国的医生都被植入了一种特殊的心理机制,这种心理机制让医生绝对不会伤害人类。但没想到哈克南人抓了医生的妻子,然后对她进行非人的折磨,以此来威胁医生。医生对妻子的爱以及对哈克南家族的恨最终冲破了他的心理机制,让他成了哈克南家族的间谍。他帮助哈克南和皇帝的军队成功杀死了厄崔迪公爵。



厄崔迪家族覆灭之后,保罗和母亲流亡沙丘星,意外遭遇了沙丘星的土著弗雷曼人。在沙漠逃亡的途中,保罗完全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之谜。母亲是宗教组织姐妹会的成员,姐妹会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出一位先知,这位先知可以同时存在于不同的时空,也就是说他可以看到部分未来。根据觉醒的预知未来的能力,保罗明白了他自己就是姐妹会培养的先知,他看到了他将在未来成为新的皇帝,他看到了未来母亲将生下一个女儿,也就是他的妹妹,同时他也得知了一个悲哀的事实:他的仇人哈肯尼男爵,是他的亲外公。这都是姐妹会先知育种计划刻意设计的结果。



觉醒之后,保罗凭借自己的领袖魅力和预知未来的能力成了弗雷曼人的领袖,带领弗雷曼人与哈克南家族的军队战斗。并最终战胜了哈克南和皇帝的联军,推翻了皇帝的统治,成为了新的皇帝。保罗是怎么战胜皇帝的呢,因为他发现了沙丘星最根本的规律:如何毁灭香料?香料是由沙丘星一种巨大的生物沙虫产生的,杀死沙虫就可以毁灭香料,怎么杀死沙虫,很简单,用水就可以了,水对于沙虫来说就是剧毒。凭借毁灭香料的能力,保罗成功让宇联公司隔岸观火,并逼迫皇帝退位,迎娶了皇帝的女儿,顺理成章地成了帝国新的皇帝。



保罗登基后,弗雷曼人也成为了帝国的统治阶层。他们在全宇宙发起了狂热的圣战,导致六百多亿人死亡,无数颗星球被毁灭,最后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大帝国。与此同时,反抗的种子也在悄然萌芽。各路谋反者串通起来刺杀保罗,保罗侥幸没有死,但是双目失明,而且失去了预言能力。他决定自我放逐到沙漠里。保罗的妹妹担任了帝国的摄政女王,并且处死了所有的谋反者。


保罗的儿子雷托二世在沙漠里,发现了一种方法,将自己和沙虫融合,成为半人半虫的怪物,从而获得了神一般的力量和长达数千年的寿命。雷托二世推翻了保罗妹妹也就是自己姑妈,开始了长达数千年的统治。雷托二世因为和沙虫融合,获得了类似神的力量,所以被称为沙丘神帝。他带领人类走上了金色通道,什么叫金色通道呢?其实就是指用各种方法去促进人类自身的进化。



雷托二世的金色通道算是成功了,在他死后,开始出现各种进化后的人类,有的能操控沙虫,有的能自己生产香料,有的能复制记忆,还出现了另一股完全由女性组成的新势力,名字叫作尊母。尊母一开始是姐妹会的敌人,但经过漫长的斗争,最终两个组织融合成了一个。而沙丘星也在战争中被尊母用超级武器烧成了一块大玻璃。



【第一大思想:反对人的工具化】


说完了故事大的背景和主线,我们进入到小说的四大思想里面。


首先我们来讲第一大思想:反对人的工具化。《沙丘》世界的设定,最有意思的一点在于:这个世界几乎是没有机器的。在故事发生的年代,人类已经遍布宇宙,照理来说科技应该很发达才对,但小说里几乎看不到高科技机器的存在。前面提到过,这是因为人类曾经制造出发达的人工智能,但人工智能最后反叛了,和人类进行了惨烈的战争。最终人类战胜了人工智能,但从此科技树就点歪了。人工智能被全面禁用,人类转而开发自身蕴含的各种潜能,最后几乎所有机器的功能都被人和生物所替代。




比如计算机,小说里是没有计算机的,而是专门训练了一种人类,他们可以模拟计算机的运行方式,靠药物提升脑力,来承担计算机的工作。还有之前说的星际航行,因为没有计算机,人类怎么星际航行呢?也是靠人。有一种叫作领航员的人,他们通过服用香料,获得了短暂地预知未来的能力,可以预见到航行途中的各种危险,所以被用来给飞船导航。就连小说里的飞行器,外形也是像蜻蜓一样有翅膀的,靠扇翅膀飞行,而不是利用螺旋桨或者喷气式引擎。这种扑翼机,实际上也是人类捕获了一种能够飞行的生物,用这种生物改造成的飞行器。


就连小说里的各个主角,你也能明显感觉到,他们都是一种作为工具的存在。小说的男主角就是一种工具,男主角名叫保罗,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姐妹会育种计划的产物。小说里宗教组织姐妹会的使命就是通过数千年的育种,最终生出一个拥有最强大基因的人类,她们把这个人类称作“先知”。先知能够同时存在于多个时空,既可以预知未来,也能继承祖先的记忆,有点全知全能的意思。姐妹会打算通过先知夺取权力,进而统治整个宇宙。所以保罗的母亲就是姐妹会用来培育先知的工具,而保罗这个先知,也是姐妹会用来夺取权力的工具。


甚至就连皇帝本人,这个帝国最高的统治者,也逃不过沦为工具的命运。皇帝之所以能成为皇帝,就是因为他赢得了宇联公司的支持,而宇联公司支持他的条件,是皇帝必须要保证香料的供应。所以皇帝本人也不过是各大家族和宇联公司联合推举出来的一个获取香料的工具。在小说第一部的结局处,保罗发现了彻底摧毁香料的方法,皇帝失去了对香料的控制。看似至高无上的皇帝,一旦失去了作为工具的价值,连他的皇位都保不住了。



小说中最能反映的赫伯特反对人的工具化思想的,是医生叛变这个情节。仔细想想,厄崔迪公爵英明一世,各种阴谋诡计都被他破解,为什么唯独没有猜到医生会叛变?其本质原因就是:他把医生看成一种工具,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件工具的出厂设置就是它不会伤害人类。但公爵没有意识到,医生并不是真正的工具,他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他对妻子的爱和对敌人的恨最终战胜了他的“出厂设置”,也就是他身上工具性的一面,最终导致了他的叛变。



当然,小说里的人物也体现出对这种工具化的反抗。比如保罗的母亲杰西卡以及保罗本人。在姐妹会最初的规划里,杰西卡应该生下一个女儿,再由这个女儿生下一个男婴,那个男婴才是育种计划里的先知。但杰西卡违反姐妹会的规定,自作主张直接生下一个男婴,在小说里人类掌握了高度发达的基因技术,是可以控制自己生男孩儿还是生女孩儿的。杰西卡为什么这么做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她爱公爵,公爵希望能有一个儿子作为继承人,所以她就那么做了。对公爵的爱,使得杰西卡从单纯的育种工具,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女人。



而保罗本人,更是用一种战斗宣言的方式,拒绝成为姐妹会的工具。在小说的结局处,保罗知道了自己就是姐妹会培养的先知,但他告诉姐妹会负责育种计划的宗教领袖:我本来可以直接杀死你,但我更想让你活着。你们经过了上千年、九十多代人的努力才培育了我,但我绝对不会听你们的,这就是对你最大的惩罚。



最早注意到这种人的工具化倾向的,是西方著名社会学学者马克斯·韦伯以及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提出了一个名叫“工具理性”的概念,指的是行动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行动者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虑,而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工具理性起源于启蒙运动,但随着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最终变成了统治奴役人的工具。



《沙丘》的作者赫伯特,正是看到了人的工具化给社会带来的种种问题,所以创造了一个人人都是工具,所以人人都是悲剧的世界。沙丘里的主要角色,基本都是悲剧结局,最终都被推翻、谋杀或者流放,赫伯特也许正是想借此说明人被普遍工具化的世界是多么糟糕。



【第二大思想:对权力运行模式的分析与总结】


现在我们来说《沙丘》的第二大思想,对权力运行模式的全面分析和总结。在写作《沙丘》的时候,作者赫伯特深入探究了人类容易盲目跟随拥有超凡人格魅力的领袖的倾向,并且钻研了官僚组织和政府机构的各种优缺点,这让他在《沙丘》里,深刻地总结了权力的运行模式。


小说里的各大家族以及皇帝本人,都拥有高超的领导艺术。比如皇帝从一堆囚犯里训练了一支只效忠于他自己的的禁卫军。对于这样一支由囚犯组成的军队,该怎样赢得这些人的忠诚呢?小说里写到了皇帝的三种方法:让他们产生某种程度的优越感;身负秘密使命的神秘感;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


而厄崔迪家族的领导艺术则更依赖人格魅力。厄崔迪公爵曾经告诉保罗:统治者应该学会说服而不是强制;统帅必须永远是一副充满自信的样子,哪怕即将大难临头也必须扮出信心十足的模样,不能在人们前流露出半点焦虑;尽量少发命令,因为一旦你对某件事下达过什么指令,你就不得不总是针对同一类事物下达命令。因为人们会习惯性地向你请示。保罗也继承了父亲的领导艺术,他在沙漠里遇到了父亲曾经的部下,那个骄傲的将领说自己的忠诚是非卖品,保罗很有水平地回答道:“你说你是非卖品,但我相信,你会接受我出的价钱。作为你忠诚的回报,我也向你奉献我的忠诚……全心全意。”


当整个厄崔迪家族都覆灭了,保罗为什么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重新拉起一支队伍,还在于“契约”的力量,用我们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信用资本”。保罗曾经对追随他的人说:“我是公爵,我是一个厄崔迪,而厄崔迪家族从来没有违背过这样的契约。”厄崔迪这个名字所代表的信用,就是这个家族最强大的力量。只要厄崔迪家族言出必行的信用还在,哪怕只剩最后一个人,家族就还没有灭亡。


另外保罗也很清楚团结对一个团队的重要性。按照弗雷曼的传统,一个新的领袖必须要在决斗中杀死原来的领袖,他的统治才具有合法性。但保罗改变了这一传统,和平地完成了和弗雷曼人本来领袖的权力交接,为整个弗雷曼种族保存了实力,也让弗雷曼人原本的领袖心悦诚服地成了他的下属,为自己找了一个强大的帮手。


相比之下,残暴的哈克南家族,则更擅长使用阴谋诡计。哈克南男爵打下了沙丘星,但如何统治是一个问题。对此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先派一个人去血腥镇压沙丘星,接着再派另一个人去当救星,赢得民心。这样就可以顺利地统治沙丘星。


而沙漠里的土著弗雷曼人,则在组织结构方面很有研究。作为一支经常在沙漠里打游击的军队,他们把一支部队分为两组分别行动。这样就算有人被俘虏,也不可能说出另外一支部队的行踪,因为他们真的不知道。


但上面这些都只是关于权力运行的一些细枝末节的思考,《沙丘》最厉害的一点,是指出了领袖权力的来源:对一个领袖来说,使他成为领袖的,其实是他的人民所需要的东西。也就是说,领袖的权力其实来源于他所领导的人民的意志,只有他符合这种意志,才会拥有权力。


就像保罗,他拥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他在未来里看到了他所领导的弗雷曼人对于发动圣战的狂热,保罗本人其实不愿意发起圣战,千方百计想阻止圣战的来临,但即便他是领袖,也无法阻挡狂热的民众。我们在评价一些历史事件时,有时候会认为是领袖个人的功过得失,而没有看到背后民众的意志。就像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很多人认为是希特勒的个人野心所导致的,但不要忘了,希特勒是通过民主选举上台的。


还有香料这个小说中最重要的东西,作者赫伯特对于它的认识也是很深入的,从香料这个东西,赫伯特总结出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控制?小说中各大家族以及宇联公司都认为控制了香料的开采就是控制了香料本身,只有保罗领悟到了终极的规律:能摧毁它的人,才是真正控制它的人。保罗正是通过对沙丘星生态系统的研究,搞清楚了香料产生的过程,最终找到了摧毁香料的办法。这一下就拿捏住了各大政治势力的命门,成功让皇帝下台,完成了家族的复仇。


总的来说《沙丘》是一部关于权力运行机制的百科全书,它并不满足于娱乐化地描写权谋,而是试图分析出权力的产生、交替以及运行的内在规律。


【第三大思想:对英雄的解构】



接下来我们来说第三大思想,也是小说最核心的主题之一:对英雄的解构。保罗这个人物,真实的原型应该有两个:一是《圣经》中的十三使徒圣保罗,这从相同的人物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和圣保罗一样,《沙丘》中的保罗也经历了双目失明和在沙漠里流浪。二是阿拉伯的劳伦斯,劳伦斯本来是英军的一名中尉,在沙漠中却成了阿拉伯部落的领袖,也暗合了保罗出身厄崔迪家族,最终却在沙漠里成为了弗雷曼人领袖的情节。保罗的原型在作者赫伯特的儿子写的后记里有提到。


从人物原型来看,这好像是一个很传统的英雄史诗故事。但看完小说就会发现,《沙丘》里的英雄很不一样。保罗的家族被灭亡,他想要复仇是天经地义的,但仔细想想,他看似正义的复仇之旅,最后却导致了六百多亿人在圣战中死亡。赫伯特本人对这种充满人格魅力的领袖是非常警惕的,这本书写作的年代,美国正陷入了越南战争的泥潭,越战导致了数百万人丧生。而越南战争正是非常有人格魅力的、支持率很高的肯尼迪总统发起的。



就像肯尼迪总统被刺杀一样,小说中保罗也刺杀了,经历刺杀后他双眼失明,并且失去了预知未来的超能力,最终他决定自我放逐到了沙漠里。帝国的民众并不知道保罗已经隐退了,隐退后的保罗开始到处宣传反对帝国的统治,有趣的是,他反对的对象正是那个被神话的自己。



赫伯特在书里写道:当宗教和政治同乘一辆马车时,驾车的人就会相信,无论什么也阻挡不了他们。他们会一路狂奔,越来越快,越来越快。他们会把一切危机意识抛诸脑后,忘记前面的悬崖并不会主动提醒闭起眼睛盲目狂奔的人。他们不懂得悬崖勒马,直到为时已晚。



通过这些振聋发聩的人物台词以及保罗自身的遭遇,赫伯特鲜明地表达了他对英雄的态度:人类需要英雄,但同时也需要警惕英雄。



【第四大思想:重新回归对人本身的关注】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沙丘》的第四大思想:重新回归对人本身的关注。要理解这一点,需要结合《沙丘》的创作背景来看。一个是当时的时代背景,还有一个是科幻文学发展本身的背景。


《沙丘》创作于1965年,当时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呢?越南战争刚刚进行到一半,数百万人在战争中死亡。同时,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这是英国和法国为了争抢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对埃及发动的战争。苏伊士运河是干嘛的,是世界航运业的命脉,这像不像小说里为了能控制宇航业所必需的香料而发起的战争?而中东地区又有大片的沙漠,像不像沙丘星?同一时期,美国国内的反战青年也爆发了嬉皮士运动。《沙丘》最初就是在嬉皮士青年的社区里开始流行的,所以《沙丘》的创作和当时的世界局势是息息相关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那句响亮的反战口号“要做爱,不要作战”,正是呼吁全世界向人本主义回归。


而在科幻文学自身发展的谱系上,20世纪六十年代正是科幻文学黄金时代的尾声,黄金时代所代表的那种对技术的崇拜,对向外扩张的渴求正在消退,科幻作家们呼吁科幻小说要关注人的内心。这标志着科幻文学另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也就是“新浪潮”的时代即将到来,《沙丘》就是新浪潮时代到来的一声嘹亮的号角。


我们可以看到,《沙丘》抛弃了此前科幻作品中流行的那种大量的技术描写,转而大量地描写人的内心,将描写视角从科学技术转向人的内心世界,这正是新浪潮时期科幻小说的核心特点。小说里雷托二世的金色通道,核心的思想也是要逐渐消除对香料和科技的依赖,而促进人自身的进化。这一切仿佛都在说:外界的事物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人本身。


好,《沙丘》这本书就为你解读到这里。我为你介绍了沙丘世界整体的世界观以及大的故事主线,然后我为你提炼了《沙丘》这本小说蕴含的四大深刻思想,分别是:反对人的工具化,对权力运行模式的分析,对英雄的解构以及回归对人本身的关注。本期节目由八光分文化和喜马拉雅联合制作,感谢你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神秘的海底两万里

    沙丘一个披着科幻外衣的,西方中世纪小说

    九锁加身又何妨 回复 @神秘的海底两万里: 浅薄

  • 敏捷xima

    超喜欢类星体你们的沙丘序曲

    Aaron881208 回复 @敏捷xima: 沙丘序曲不是赫伯特写的,是他儿子整理写的

  • 就改就就改

    太对了。太空版王子复仇记。

  • 付林福临

    银河帝国,也是那种未来的封建领主制度。圣保罗+劳伦斯=保罗,不听解读还真不知道。

    听友141004578 回复 @付林福临: 真是学到了

  • 阿鲁柏特

    没有人觉得说书人的声音挺好听的吗?

  • 未来思想者

    这是屁科幻!就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权斗剧。

    九锁加身又何妨 回复 @未来思想者: 浅薄

  • 豆子的影子

    个人认为中国的封建制度和西方的封建制度还是有所不同的。西方的封建制度更像中国周朝时期的分封制。而中国秦汉以后的封建制度之所以叫做封建制度,是因为当时翻译的原因。西方的封建制度松散,而中国的古代封建制度结构是比较紧凑的。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明显要强过西方的封建制度。

  • 艾斯卡诺_总督哥哥

    非常喜欢沙丘

  • 听友385081455

    求求粉丝们别把这玩意吹成科幻

  • ST猛乌龟

    领航员?怎么像巫师3里的那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