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学院派——亚里士多德:西方思想史上无与伦比的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在西方思想史及其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惊人和无与伦比的成就。他不仅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科学家、天文学家、政治理论家以及如今所称形式逻辑的创始人。他在生物学、心理学、伦理学、物理学、形而上学和政治学上均著述颇丰,并设定了所有这些领域的辩论主题,一直延续到近现代。事实上,其有关正义的著作仍是当今法学院大学生的必读书目。
亚里士多德逝世后,他的著作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都处于遗失状态,所幸后来在克里特(Crete)被重新找回。到了约公元500年的时候,波爱修斯(Boethius)将其翻译成了拉丁语,使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力传遍了叙利亚和伊斯兰国家,但基督教欧洲因推崇柏拉图而将其忽视。直到13世纪多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将其思想与基督教调和以后,亚里士多德才在西欧世界产生影响。
亚里士多德17岁的时候进入柏拉图学园接受教育,并在那儿度过了20多年光景,直至柏拉图逝世。后来他成立了自己的学园“吕克昂”(Lyceum),在其中讲授的哲学不管是在方法还是内容上都与尊师截然不同。
在学问研究中,亚里士多德比之前任何一位哲学家都要重视观察以及数据的严格分类。因此他常被视为实证科学及科学方法之父。不像前辈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调查过程中会同时考虑专家和平民的意见,然后再详述自己的论点,因为他认为有些真相可能会潜藏在普通民众的观点里。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方法相当严谨,也不像之前许多先贤一样带有劝人改变信仰的口吻。
与柏拉图和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截然相反,亚里士多德并不认为人类探究的许多不同门类在原则上可以基于某种普遍的哲学准则而被归于同一个学科。不同的科学有不同的定律,针对不同的对象也有不同的精确水平。因而亚里士多德否认存在某种确切的人性法则,不过也认为某些形而上学门类——比如数量、质量、物质和关系——可适用于描述一切现象。
如果说亚里士多德的诸多作品中有一条共同的线索,那就是他的目的论理念了。也许是由于对生物研究的专注,亚里士多德十分赞赏其中的一个观点,即不管有生命还是无生命的行为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终极目的(telos)。人们经常会从目的层面解释人类、组织和国家的行为(比如,约翰为了成为一名律师而参加律师资格考试;学校为了筹资修建屋顶而举办活动;国家为了保护领土而打仗),同样,现代进化生物学也通过目的来解释,比如基因和基因规则的行为。不过,亚里士多德认为目的论可用于解释宇宙中一切事物的行为。其作为论证的观点在于,万物都有其自然功能,并致力于达成或展示该功能,也就是其最佳和最自然的状态。亚里士多德正是通过功能论将其伦理学与物理学联系在了一起,声称人类的自然功能便是理性,良好的理性还要符合道德的要求。不像康德(Kant)和密尔(Mill)与之相对立的伦理观,将行动视为伦理判断的对象,亚里士多德的伦理观则关注行为主体的性格因素,关注其道德是好是坏。这一所谓的“道德伦理观”在20世纪末的道德哲学中由阿拉斯代尔·麦金泰尔(Alastair MacIntyre)得以振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