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新编》29-徳经74-75章

《老子道德经新编》29-徳经74-75章

00:00
12:47

第七十四章 无为无言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2]

注释:
斯:这;这个;这里。
恶(è):指丑。
已:古通“矣”。
有、无:这里指有形、无形。
盈:充实;补充;依存。
音声:古代音声有别。单调的、无节奏的叫“声”,复杂的、有节奏的叫“音”。
是以:其前八句与后八句文义不相连贯,似不存在因果关系。疑为后人所加,可略去。
圣人:老子理想中的“与道同体”的人,是“得道的人”。
万物:广义的万物是指除了无形的道以外的一切有形的东西。这里指除圣人之外的所有百姓。“万物作”可以按倒装句理解为“作万物”
始:管理、干涉的意思。
恃(shì):依赖,依靠。

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这样丑也就相对出现了;都知道什么是善,这样不善也就相对出现了。有和无相互产生,难和易相互生成,长和短相互比较,高和低相互对照,音和声相互调和,前和后相互跟随。所以得道的圣人用“无为”的原则来处事,用“不言”的方式来施教。任由万物生长不加干涉,生养万物不据为己有,抚育万物不自恃己力,成就万物不自居己功。正是因为他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离开他。

导读:
本章一开篇,老子就来了一段相对论,通过描述对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等事物表象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而出现的关系,说明万物间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规律,辩证地阐明了事物运动的对立统一法则。
老子对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先后等的相互关系论述,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系统而深刻地揭露事物之间对立统一规律的文辞,这也是老子哲学思想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老子以矛盾法则为基础,深刻地指出了世间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对立着的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结、互相转化,这种相互之间的变化是万物的根本特性,这个特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事物相矛盾的两个方面往往是随着事物的运动相互依存的出现的。某些事物被看作是美的,那么其反面的丑也就相对的被显现出来;某些事物被看作是善的,那么其反面的不善也就相对的被显现出来;某些事物被看作是无形的,那么有形的也就相对的被显现出来;某些事物被看作是难的,那么易也就相对的被显现出来;说某些事物比较长,那是与其反面的短比较而来;说某些事物比较高,那是与其反面的低比较而来;音声的区别在于它们总是相互调和的;前后的区别在于它们总是相互跟随的。
二是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往往是随事物的运动不断变动的出现的。对立的两方总是处于相互变动、相互转化之中。天下万物,在表象上都可以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但是往往美的可能造成丑的结果,善的可能造成不善的影响;任何美和善的事物,本身都包含着不美不善的一面,这是因为我们评判的标准也在变化之中的缘故。同时一切事物也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美的可能转化为不美,善的可能转化为不善,这就是是大道运行的必然,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若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那必然会事与愿违,终究会导致不善的结果的出现。
接下来的第二段,老子直接列出:“无为;不言、不始、不有、不恃、不居”一段,加上《道德经》原文五十一章的“长而不宰”句、《道德经》原文八十一章的“为而不争”句,我们可以为老子提出的这个圣人处世治世的“玄德”取一个名字为“一无七不”:“无为处事;教而不言、作而不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成而不居、为而不争。”而后面“七不”的七句,均可以按照“教万物而不言”这样的句型来理解,说明了圣人坚守“无为处事”原则,为万物(百姓)做事的思想、方式和态度。
《道德经》原文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原文五十一章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因此圣人坚守“处无为之事”的原则,是不难理解的。
圣人“七不”,老子是说得斩金截铁,直接就是一个“不”字,似乎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关于“无为”,他却没有说成是“不为”,这就是说“无为”就是“无为”,而不是“不为”;这里我们可理解这个“无为”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化百姓应有所为,而不为言教;助力百姓应有所为,而不为干涉;抚育百姓应有所为,而不为占有;作为百姓应有所为,而不为自恃;长养百姓应有所为,而不为主宰;成就百姓应有所为,而不为自居;利于百姓应有所为,而不为争夺。一幅完整的无为、无事、谦下、处后、不争的圣人相貌跃然而出。当然,老子的“无为处事”原则也不是仅仅解为有所为有所不为,也有“无心而为”“无恃而为”“自然而为”“顺道而为”“不胡作非为”等等解读,可在其他各章看到。
比较前后两个八句,老子怎么能从事物的相对性原理就直接推到了圣人处世治世的玄德呢?这似乎较难理解。因此有人说这前后两个八句的文义是不相连的。我们把这个问题留给读者。
圣人有无为之德:无为处事,不言行教。

第七十五章 无为无欲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3]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64]

注释:
尚:尊崇;推崇。
贵:珍贵;重视。
见(xian):通“现”,出现;显露。这里是显露,炫耀的意思。
知:通“智”,指智巧、心机。
复:回去;返。
万物:这里指百姓。

译文:
不推崇贤能的人才,使百姓不去争夺功名;不重视稀有的物品,使百姓不会沦为盗贼;不显露可以刺激人们贪欲的事物,使百姓不会心生迷惑、产生混乱。
因此,得道的圣人治理天下的方法,是要净化百姓的心灵,满足百姓的温饱,减弱百姓的心志,强健百姓的体魄。总是要使百姓没有智巧之心也没有贪婪之欲,使那些智巧之人不敢肆意妄为。以这种“无为”的原则去治国理政,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因此,得道的圣人欲望的就是没有欲望,不稀罕难得的财货;圣人学习的就是不要学习,从众人过分追求处复归于无欲无为。以辅助万物按其自身规律自然发展而不会妄加干预。

导读:
本章老子讲了许多无为的具体方策。有“三不主义”:不尚贤能、不贵奇货、不见可欲。有“四大原则”:实腹、强骨;虚心、弱志。三不主义在于不诱惑人们的贪欲,四大原则也在于不开发人们的贪欲。三不主义是不显扬可欲,四大原则是不使知可欲。老子的目标是:肚子吃饱、身体强健;淳厚质朴、少知寡欲。百姓相安无事,社会平静和谐,国家稳定太平。这样百姓安分、统治者无为,小国寡民、少私寡欲,国家就“无不治”了。那老子究竟是在为民想呢还是在为君想呢?
民若有欲则贪多,贪多则难平。民若有知则智多,智多则难治。所以统治者应该一方面不显扬可欲的人和事物,使民不起羡慕争夺之心,相安无事。另一方面,也不要使民知道的知识太多,因为知识多了,智巧也就多起来,智巧多起来就滋生更多的欲望,甚至要去追求个人志向的实现等等,这样社会和国家就因此会混乱,统治者也就不好治理了。因此圣人以无为治国,就要推行三不主义、四大原则。
不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圣人的无为治国,也不是什么都不为的,也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尚贤不为,贵货不为,见可欲不为,使民无知也不为;但是使民吃饱肚子、强健体魄能不有所为?使民回归纯朴、清心寡欲也能不有所为?
所以,圣人没有欲望,他对财货没有兴趣;圣人无须学习,他往往能够从人们追求过分的地方(欲望)复归于虚静、纯朴,无欲无知,无事无为。顺应万物(百姓)的自然之理,不加干涉,不施妄作,让其自然生存、发展。
圣人有无为之德:无知无欲,无为无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