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新编》27-徳经67-69章

《老子道德经新编》27-徳经67-69章

00:00
14:51

第六十七章 慎道爱民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60]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58]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72]

注释:
小鲜:小鱼。
莅(lì):临。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神:灵验,起作用。
闷闷:昏昏昧昧,含有宽厚的意思。
淳淳:淳厚的意思。
察察:严苛。
缺缺:狡狤。
狎:同“狭”。
厌:同“压”(第一、二个“厌”)。
厌:厌恶(wù)。(第三个“厌”)。

译文:
治理大国,就像煎小鱼一样。用道治理天下,鬼就起不了作用,不是鬼起不了作用,而是鬼的作用伤不了人。不但鬼的作用伤害不了人,得道的圣人也不会伤害人。鬼和圣人都不伤害人,百姓就会彼此相安无事。
国家的政治宽厚,百姓就会淳朴;国家的政治严苛,百姓就会狡狤。
当百姓已经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可能就要到来了。不要逼迫百姓使百姓无以为居,不要压榨百姓使百姓无以为生。只有不压迫百姓,百姓才不会厌恶统治者。

导读:
治大国应该像煎小鱼那样。因为小鱼骨弱肉薄,所以当人们烹煎小鱼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不断翻动,避免将小鱼煎碎,可见烹煎小鱼也决非一件易事。其实治理国家就和烹煎小鱼一样,如果统治者恣意妄为,那样必然会导致国家混乱。老子以烹煎小鱼来比喻治理国家,旨在强调无为而治的重要性。
古人认为,人死之后,或阴降而成为鬼,或阳升而成为神,鬼神是人们思想意识中的一种虚无的存在。但是古人相信鬼神之于人类,或有福佑之荫蔽,或有灾祸之伤害。老子虽然不崇尚鬼神,但是也有随世俗这么一说。而统治者之于百姓,那可是实有的存在,他们也是可能会给百姓播种福祉,也可能会给百姓带去伤害。然而只要天下以道莅之,则鬼神就不会伤害人,圣人统治者也不会伤害人,百姓就会自然和谐、相安无事。即所谓:鬼由心造,神自人兴;大道莅临,鬼神退位。
闷闷是指清静无为之政,察察是指繁苛有为之政。老子当然是崇尚无为之政的,认为宽厚清明的政治才可使社会风气敦厚,百姓生活朴实。老子所期望的是百姓能享受幸福宁静的生活,能过着安然自在的日子,所以必须以自然无为来治理天下。
老子叙述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政治理想,又开始对统治者提出警告:要认清百姓的需求和力量,不可肆意妄为。如果妄为虐民,使百姓无以为生、流离失所,最终就会激起百姓的反抗,而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所以统治者必须慎之又慎,一定要清静无为,以道治国,千万不要私欲膨胀、胡作乱为,伤害百姓。
圣人有爱民之德:以道治国,爱民无伤。

第六十八章 善道愚民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65]

注释:
明:本意明白;懂得。这里指使明白智巧、奸诈。王弼注曰:“多巧诈,蔽其朴也。”
愚:本意笨;傻。这里指使敦厚、朴实,没有巧诈。王弼注曰:“无知守真、顺自然也。”
明民、愚之:明、愚,皆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之,代词,指代“民”。
智:本意智慧;聪明。这里指智巧;奸诈。
贼:做大坏事的人(多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
稽式:准则;法式。引申为取法。
反:通“返”。这里意复归于真朴。
大顺:自然。

译文:
从前善于遵行道的人,不是教导百姓懂得智巧伪诈,而是教导百姓淳厚朴实。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乃是因为他们的智巧太多。所以用智巧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灾祸;不用智巧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福气。知道这两种方式,就是治国的准则。总是明白这个准则,就叫作“玄德”。玄德深不可测,远不可及,和万物一起复归到道的真朴,然后会达到最大地顺乎自然。

导读:
有道的治国者不是教民以智巧,而是教民以愚笨。不希望百姓智巧、奸诈,而是希望百姓敦厚、纯朴。因此老子提倡“愚之”,使民无知无欲。因为百姓智巧、奸诈过多,国家就很难治理了。这常常被人们说成是老子的愚民政策,其实只是一个字面的解释罢了,不值得钻此牛角。全面的看老子的观念,总是要求人们无知无欲、返朴归真的,并不是仅仅见于此一处,只不过这里用了“愚”这个字而已,结合全书,其意应该理解为“敦厚、纯朴”才是合适的。老子并不是要人们愚昧无知,而是达到那种婴儿般的毫无心机的纯朴境界。
老子不但不希望百姓智巧、奸诈,而希望百姓敦厚、纯朴;而且也不希望统治者智巧、奸诈,而希望统治者敦厚、纯朴。并且指出:如果统治者用智巧、奸诈治理国家,就必将危害国家;而用敦厚、纯朴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福泽。
治理百姓的“治”,是指要达到百姓层面的友善和社会层面的平等。然而百姓之间,利益当前,各施智巧,争权夺利,给人心带来腐蚀。百姓何来友善,社会何来平等呢?所以根本的根源在于欲望的张扬和利益的争夺。
治理国家的“治”,是指要达到社会层面的公正和国家层面的和谐。然而统治者们,利益当前,专施奸诈,巧取豪夺,给百姓带了坏头。社会何来公正,国家何来和谐呢?所以根本的根源在于欲望的张扬和利益的争夺。
一切的根源都来自于欲望、来自于利益。所以老子要求人们要返朴归真,要回到那种无知无欲、无为不争的淳厚、朴实的状态去。不但百姓要回去,统治者也要回去,这样百姓纯朴、社会公正、国家和谐。
治国是否是用智巧、奸诈,是区别善政还是恶政的法则,常常用此法则来检查政治,是得道的圣人统治者深远的德性,最终会回归到清静无为的道的本源去,而天下因此得以大顺。
圣人有爱民之德:以道治国,愚民无智。

第六十九章 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0]

注释:
小、寡:使动用法。使…小、使…寡。
什、伯:什,十倍。伯,百倍。
徙(xǐ):迁徙。
舆(yú):车。
甲兵:铠甲、兵器。
结绳:远古时人没有文字,在绳上打结来记忆事物。

译文:
国家要小百姓要少。即使有十倍百倍人力的器械却并不使用,使百姓爱惜生命而不会远走他乡。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甲胄兵器,却没有需要去布阵使用;使百姓的生活再回到结绳记事的状态去。百姓的饮食甘甜,服饰美好,居处安适,习俗融乐。邻国之间的百姓可以互相看得见,鸡狗鸣吠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得到,但百姓从生到死都不互相往来。


导读:
这一章老子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国”模式——小国寡民:国家不宜过大,人口也不宜过多;百姓敦厚淳朴,无须智巧,不必奔劳,衣食居俗,自得自乐;统治者不奢侈、不争利、不劳民,顺其自然;邻国之间没有交往、当然也没有战争。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农村欢乐图,一个百姓生活极为简朴,国家管理极为简略的世外桃源:不用器械,不用舟舆,不陈甲兵,不劳迁徙,不交邻国。自给自足、无争无斗,百姓饮食甘甜,服装美好,居所安适,安于纯朴的风俗;自由自在,和睦相处,都过着自然、纯朴的生活。
看到这里,难免有人认为老子的思想是一种倒退,是消极的复古,甚至认为老子希望人们“老死不相往来”是一种反社会的思想。这其实都是断章取义,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老子之所以构建出这样一个乌托邦,是因为看到了当时社会的战乱、压迫、贫瘠、饥饿、荒淫、贪婪民不聊生的现实。所以痛心疾首,极而言之,构幻出来一个“桃花源”式的乌托邦。
他一方面将现实和理想对比,通过理想中的美好来反衬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黑暗和邪恶——这一切都是因为统治者不知道爱惜百姓、肆意妄为造成的。从而告诫统治者应采取无为而治的治理方式,不可任意干扰残害百姓。另一方面,他通过“小国寡民”的理想状态,希望能转变统治者争强争霸、武力扩张的错误观念。希望他们不要贪多求大,而是将教化百姓、爱惜百姓放在首位。
“老死不相往来”,在老子的语境中并不是要人们断绝和其他人的关系,而是大家都安居乐业,过着衣食充足的生活,没必要互相往来、互相打扰。此外,也因此会没有互相的争夺和互相的战争。
当然,老子的理想国是很难实现的了,就是在当时,国家也是在不断地兼并之中,生产力也在不断发展之中,社会已经不可能返回到那种自耕自食的小农经济的状态,国家也不可能返回到国小民少的状况。不过老子所提出的要求统治者坚持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希望百姓回归到自然纯朴的精神状态的理想,我们仍然是可以追求的。
圣人有爱民之德:无为治国,小国寡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