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思齐》“内圣外王”的重要观念
 1.25万
试听180

14. 《思*************

00:00
16:57

《大雅·思齐》二章

思齐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入。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

【注释·二章】

:顺。 

宗公:宗庙里的列祖列宗。马瑞辰《通释》:“宗、尊双声,宗公即先公也。”  

:没有。

:所。王引之《经义述闻》谓时、所古时通用。 

恫(dòng):痛,难过。

:型,即模范、法则。 

寡妻:君夫人的谦称。朱熹《诗集传》:“犹言寡小君也。”  

:推广,施行。“刑于”以下几句谓先王在家庭生活中,能在德行上为妻子、兄弟做榜样,并将家庭和睦的德行推广于邦家社会。

此诗是“内圣外王”这一重要观念最早记录者。“刑于”以下三句,就是一个德行由内向外推广的逻辑,是后世儒家“内圣外王”理论的先声。可惜《大学》篇对此诗只字不提,难免数典忘祖。需要指出的是,这样一个思想规模出现于西周中期,不是无因而至。简单说,它与宗法制的建构完成有关。而求诸文献,表达同样思想的不仅此诗,西周金文,如西周中期乖伯簋铭文就说,器主要用周王赏赐所铸食器“用好(孝)宗庙,享宿夜好朋友(或指兄弟),雩(与)百者(诸)婚媾,用祈纯禄”,也是由近及远的内外逻辑。

此外,传世文献如《尧典》中,“光被四表”的尧,也是从“亲九族”到“平章百姓”再到“协和万邦”,也是一个内圣外王。但是《思齐》和《尧典》都没有深入到心性之学,《大学》篇深化了内圣外王的思想。实际上,通过与金文和《诗经》大雅、小雅词汇的对照,可以考证《尧典》也是西周中期文献(参李山《尧典的写制年代考》,《文学遗产》2014年4期)

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注释】

于以:到何处,往哪里。疑问词。 

:白蒿,又名蒌蒿,由胡、蒡葧。

:水洼泽地。 

:水中小块陆地。

:中庙祭祀之事。

涧:山夹水为涧。

:宗庙。

:贵族妇女用假发编成的头饰。字本作“髲bì”。  

僮(tóng)僮:端直貌。出戴震《诗经补注》。 

夙夜:早晚,一天到晚。 

:公所,之宗庙。在公即为祭祀之事忙碌。

祁祁:整齐貌。四句表贵妇从庙堂回归寝处之所时的从容舒缓。

解读:

夏人是有水族崇拜的。而周人,其族属与夏人关系密切。所以《采繁》所言的采集水菜,是远古宗教信仰在西周的遗留。若理解为远古的祖先出自水族,那么进献这些水藻之类,就是很适合的了,因为这些水菜在对水族生物不仅可吃,而是还是其生存惬意的依附。身份高贵的家庭主妇,遵循古老的习俗,分担着她们在家庭生活中特有的职责,诗篇的主旨,是强调这一点。



精选用户评论
  • 华姐_ou

    讲得好,感恩李山老师! 背景资料交代的清晰,有说服力…

其他用户评论
  • liuyc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 曰若稽古(1)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2)。克明俊德,以亲九族(3)。九族既睦,平章百姓(4)。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5)。

    枫叶村村长 回复 @liuyc: 谢谢!

  • liuyc

    思齐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入。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

  • liuyc

    于以采蘩⑴,于沼于沚⑵;于以用之,公侯之事⑶。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⑷;于以用之,公侯之宫⑸。 被之僮僮⑹,夙夜在公⑺;被之祁祁⑻,薄言还归⑼。[1]

  • 波洛_福尔摩斯_柯南

    以御于家邦,御是不是应该读作ya

  • 仙境兔灵

    希望有老师的讲稿~这样会更方便理解~(*∩_∩*)~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