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第一大诗人高启的浪漫和悲剧
枫桥
【明】高启
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
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
老郑/LaoZheng
各位朋友大家好。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杨旭辉老师,和我老郑,继续和大家来谈古典诗歌里的苏州。我们今天要接触一个大诗人,他就是明朝初年的高启,高青丘。
杨旭辉/YangXuHui
高启,高青丘,为什么称为高青丘?生活在园区的朋友,他们会觉得,园区的历史文化遗存,没有像姑苏区那么积淀那么厚,其实我们走在园区的一条大道上,叫青丘街,这个青丘街为什么得名?跟高启是有关系的。高启作为苏州人,他定居的地方是在青丘浦上。
老郑/LaoZheng
这个名字一听就充满了诗意,实际上就是在胜浦北面一点。
杨旭辉/YangXuHui
跟吴淞江相通。苏州城出娄门往吴淞江沿线,有很多很重要的文化节点和文学的遗址,比如说青丘浦是一个。
青丘子歌
明·高启
江上有青丘,予徙家其南,因自号青丘子。闲居无事,终日苦吟,闲作《青丘子歌》言其意,以解诗淫之嘲。
青丘子,泬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
何年降谪在世间,向人不道姓与名。
蹑屩厌远游,荷锄懒躬耕。
有剑任羞涩,有书任纵横。
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
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
……
老郑/LaoZheng
这首诗的题目叫《枫桥》。我记得,我们一开始讲张继《枫桥夜泊》的时候,还说(诗人)在枫桥打擂台,好像提到过这首《枫桥》……
高启是这么写的,第一句叫: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
杨旭辉/YangXuHui
画桥,就是那种装饰精美的桥梁,这种装饰华美可能是指桥的栏杆,也有可能是指桥的石柱和桥墩。
很多苏州人在水乡生活久了以后,可能对江南的很多小桥并没有太多关注。很多小桥,它的桥墩上或者桥柱上,有很多对联。我在浙江有两个朋友,他们曾经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工作。浙江的嘉兴,他们有几个朋友,坐了小船,带了工人师傅,到桥的桥柱上或者桥墩上,把所有的刻在上面的、石头上的文字全做成了拓片,整理出桥墩上或桥栏杆上有很多的对联。
前两天,我在胥门外(看到)一座小桥,小桥的石柱上还有一副对联,包括山塘街的普济桥的桥墩上,还有对联,对联有描写山水的。画桥不仅仅是我们木栏杆的雕梁画栋,还有石柱上的很多文化信息。
老郑/LaoZheng
像刚才杨老师讲的,桥梁两面都有。有的时候,在一面可能会有两副,在桥的两边,它会有那种槽口,会有木头插在里面,会有像棚子一样的,亭子桥类似的,那个地方也会有对联,还会有桥的名字,就是一个文化空间。
杨旭辉/YangXuHui
包括桥的栏杆,石栏杆的话,还会有石雕,还有桥的正中的拱,石拱的正中间,很多桥中间会有宝相花的花纹。
老郑/LaoZheng
所以叫做画桥。我们的桥,有青石做的桥,有金山石、花岗岩做的桥,还有明朝之前用武康石做的桥。武康石,雨一打,会泛出红色来,非常美的那种桥梁。
正月三日闲行
唐·白居易
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
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杨旭辉/YangXuHui
这里的三百是一个约数,白居易诗里面讲“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所谓的三百九十,在唐代的方志里面讲,唐代的时候,尤其在白居易的时候,苏州官修的桥梁有三百九十座。当然三百九十指官修的,不包括民间自费修的,或者集资修的那种桥,或者慈善事业修的桥,有三百九十桥。三百九十桥的一个数量,应该是规模很大的。通过白居易的诗歌,可以看到苏州为什么那么多桥,因为苏州的水巷河道纵横,绿浪东西南北水,桥梁解决交通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高启这首诗歌里面,跟白居易诗歌有一个映衬,一个他讲到,苏州是一个江城。可能很多人讲,江城是武汉,我们更多讲水城。古人的江的概念,跟我们今天讲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河水就是江了。比如说,胥江跟长江不是在同一个等级上,但是也是叫江。
老郑/LaoZheng
江城,江畔的城市,江边的城,都可以叫做江城。古代的桥,它有拱桥,有平桥,拱桥的话,它有高高低低,在视觉上就增添了很多有趣的元素,可以让你的审美变得丰富,比较复杂。画桥三百映江城,映江城,用了一个映字。
杨旭辉/YangXuHui
唐代三百九十座,明代高启用三百座,遍布水面上的桥梁,点缀在苏州古城当中。
老郑/LaoZheng
如果我们想象一下,是一个下雨天,迷迷蒙蒙的,其他东西都淡化了,但是,一座座的桥,好像比较凸显,因为它比较高。远远近近,各种各样的桥,映在那个画面上,一个很淡的山水,这是一个很美的景象。
画桥三百映江城,哪座桥最有名呢?诗里枫桥独有名。
杨旭辉/YangXuHui
苏州的三百多座桥,各有特色。刚才郑老师也讲到,有高低错落,形制有大小,还有亭子桥。听众朋友也可以来留言,讲一下你印象中最深刻的桥。我们苏州有句俗话,人生难过吴门桥,就是我们苏州现存的最高的一座大型石拱桥。除了吴门桥以外,还有什么呢,我们前两天节目里面有讲到枣市桥,当然,枣市桥现在没有了。
老郑/LaoZheng
况钟在苏州做苏州知府的时候,他修了一百多座桥,很多桥到现在还留着,包括会议中心对面,河上的一座小桥,很不起眼。
杨旭辉/YangXuHui
饮马桥也是非常有故事,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支遁饮马于此,这是一个典故。
老郑/LaoZheng
支遁、支道林,在苏州留下了很多的遗迹,包括像我们城西面的观音山、支硎山那一带。再比如说,大阳山、四飞山,据说支道林在里面隐居过的。
古城里面的桥非常多,其实城外也有很多,比如说,在摇城遗址边上,有一个叫大觉寺桥,一些桥梁专家研究,很有可能就是元代的桥,一个比较老的构建。有的桥名很有趣,在东山有一座桥,名字叫做“震泽底定桥”,简称底定桥。
杨旭辉/YangXuHui
就是要求水波不兴,安澜天下的意思了。
老郑/LaoZheng
其实是一座很小的桥,但是这个名字很大气。说完了桥,我们继续来读高启的诗,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几度经过忆张继……
杨旭辉/YangXuHui
第二句重要,重点解读一下。为什么高启诗里,“诗里枫桥独有名”?他觉得,枫桥因为什么而有名的,就是那首诗,因为哪一首诗而出名的?诗歌就自然地转到第三句。
老郑/LaoZheng
第三句叫做“几度经过忆张继”,张继写过《枫桥夜泊》。
杨旭辉/YangXuHui
我刚才一开始,节目开始的时候讲,你写到枫桥,谁都绕不过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让本来是默默无闻的一座小桥,成为了天下的名胜。写到这个地方,必须要把月落、乌啼、钟声写进去,成为一个永恒的经典的语码。
老郑/LaoZheng
整首诗,其实是一首向张继致敬的诗,很有趣的。我们前一段时间读了《枫桥夜泊》,很多朋友在讨论一个事情,就是枫桥的“枫”,到底是封锁的“封”,还是枫树的“枫”;寒山寺原来叫寒山寺还是叫枫桥寺,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这些我觉得都是很有趣的讨论,但是对于我们读诗的来说,如果说你不想去深究,我们读诗就行。
杨旭辉/YangXuHui
如果是从研究诗歌或者诗歌文献的话,就有不同的研究的路数。最传统的研究诗的路数,就是对诗的意境,诗的这种文学艺术的价值,进行一个高水平的品鉴和赏析。还有一种,就是乾嘉考据学的路子,对细节、每个字词的用法,每个地名的来龙去脉做个梳理,还有对版本的异同做校订,这当然也是学术研究必由之路。但如果说,你把很多的精力牵扯到这里面,就可能会浪费很多时间,影响我们对诗词意境的品鉴。
老郑/LaoZheng
我对高启这个人还是非常感兴趣的。我以前看过一个材料说,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明朝第一大诗人就是高启。
杨旭辉/YangXuHui
毛主席的判断是有文献依据的,最早出现在《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总目》里面对高青丘的诗有一个评价,就是说他能够集前代众家之长,可惜行年太短,未能熔铸成为一家,所以把他归为明诗第一家。
老郑/LaoZheng
高启有一组九首的梅花诗,都写得非常美,里面有一些名句,我估计好多人都听过。有一联,他讲:“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雪满山中高士卧,卧在草堂里面;月明林下美人来,雪寂之后,月亮出来了。
杨旭辉/YangXuHui
更好的理解,是卧在雪地里。袁安卧雪,雪里芭蕉,这是中国文人特别喜欢的一种状态,尤其雪中的一枝红梅映衬着,高士和寒梅。月下的美人是风姿绰约的。
大家可能会注意到一个问题,很多诗人写美人,特别喜欢写月光下的美人。我经常在开玩笑,如果说强灯光打了以后,这个美人,你会把她很多缺点放大,但是,月下的美人,可能脸上的雀斑并不是看得很清楚,只看她的窈窕的身影,在那种林下清风相伴,是最富有诗意的。
老郑/LaoZheng
刚才杨老师也说,很可惜他英年早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杨旭辉/YangXuHui
因为这里面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文字狱,我认为是一个文字狱,最后是被朱元璋腰斩的。为什么是有文字狱,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法是,他给当时的苏州地方官,魏观造了新房子,写了一个上梁文,但是魏观造的房子,地方选的不偏不倚,正好是张士诚王宫的废址。写了这篇文章以后,犯了忌。
老郑/LaoZheng
龙蟠虎踞。
杨旭辉/YangXuHui
用了这样的一个犯忌的词。在中国古代等级森严的时候,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词,遣词造句是很有讲究的,这是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说他写了一首题画诗,在题画诗里面咏到了宫中的生活,有人就说,高启这个诗是讽刺明太祖朱元璋,宫中的、宫闱内庭淫乱的情景,也是犯了忌讳。
老郑/LaoZheng
高启,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罹患这种横祸,他做到过一个部的侍郎,相当于是一个副部级的高官。
杨旭辉/YangXuHui
而且请他到南京去修元史。
老郑/LaoZheng
他后来非常坚决地辞官,回到了苏州,隐居在青丘上,号青丘子。对于朱元璋来讲,天底下那些文人,如果不为我所用,我就要把你干掉,他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心狠手辣的人。
杨旭辉/YangXuHui
再加上高启跟张士诚之间,以及高启背后团结了一批苏州的士绅,对张士诚的特殊的感情和关系,让朱元璋是特别挠头。
老郑/LaoZheng
况钟到苏州来做知府的时候,他拿着当时从张士诚王府里面拆下来的木料石头什么的,拿那些东西去修府学,去修学校。这件事情皇帝很开心,一点忌讳都没有了,这也体现了政治家的一种智慧。
我们今天第一次和高启同学打交道,我们以后还会读到他的非常杰出的、非常美的诗篇。感谢大家收听。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