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逐梦冥王星》:NASA首席研究员亲自讲述,将“新视野号”送往宇宙深处的故事

科普|《逐梦冥王星》:NASA首席研究员亲自讲述,将“新视野号”送往宇宙深处的故事

00:00
26:09

NASA首席研究员艾伦·斯特恩亲自讲述,将“新视野号”送往50亿公里外宇宙深处的故事。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喜马讲书”重金招募撰稿人,详情点击进入>>>


精华笔记 


《逐梦冥王星》这本书是由“新视野号”的项目负责人、美国行星科学家艾伦·斯特恩携手美国天体生物学家大卫·格林斯彭合著完成。作者以项目内部人士的视角,揭秘新视野号的构想、研制以及造访冥王星的完整历程,详细讲述了新视野号探测器的冥王星探索之旅,同时也是新视野号团队的冥王星逐梦之旅。


冥王星的发现历程


18世纪以前,随着日心说被广泛认知,那时的人们认为土星是太阳系的边缘。直到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发现了天王星,1846年,柏林天文台台长加勒观测到海王星。发现海王星后,人们不禁期待,太阳系中会不会还有更多的行星等待我们去发现呢?


半个世纪后,美国天文学家帕西瓦尔·罗威尔通过对观测数据的计算,发现在海王星轨道之外,还有一颗尚未被发现的“X行星,然而不幸的是,罗威尔在1916年辞世时仍未能观测到X行星。美国天文学家克莱德·汤博用一台口径33厘米的望远镜和一台闪视比较镜对观测结果进行观察和计算,终于在1930218日成功捕捉到了罗威尔预测的X行星,并命名为冥王星。冥王星的命名十分巧妙,冥王寓意着遥远的黑暗之中,不仅符合九大行星都以希腊诸神的名字命名的传统,而且它的英文为Pluto,前两个字母PL,也是帕西瓦尔·罗威尔的缩写,借此纪念罗威尔天文台的创始人和赞助人帕西瓦尔·罗威尔。


冥王星被发现后,天文学家对它的研究并没有就此止步,他们不断对冥王星进行深入观测和研究。1978年,美国海军天文台的天文学家詹姆斯·克里斯蒂发现冥王星的卫星卡戎和冥王星会出现反复的相互遮蔽的掩星现象。独特的掩星现象再次改写了人类对行星的认知,让冥王星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在海王星轨道以外的广阔区域——柯伊伯带,发现数千个天体,其中的小天体都是由原始星云形成的,这对于研究宇宙大爆炸、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大的科研意义。


新视野号项目诞生


1989年,旅行者2号探测器造访海王星后,冥王星成为了当时唯一一个还没有被任何太空船造访过的行星。


艾伦从小就对科学、太空探索和天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艾伦在德克萨斯大学分别取得了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学士学位,和行星大气专业的硕士学位。1987年,艾伦进入科罗拉多大学攻读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并且开始琢磨向冥王星发射探测器的可能性。艾伦清楚的意识到,启动这样一项任务,必须要得到NASA和科学界的广泛支持。


艾伦首先从获取行星科学家的支持着手。艾伦向众多行星科学家都会活跃出席的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组委会提议,在19895月巴尔的摩举办的春季会议上,组织一次关于冥王星的新发现和新见解的技术讨论,这个提议被组委会采纳。许多行星科学家参与会议,并且带来了几十场精彩的演讲,也吸引了数百位其他领域的科学家出席会议,获得了广泛好评。


通过这次会议,艾伦联合了来自英国和美国的行星科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一共14位志同道合的科学家组成核心小组,他们称自己为冥王星地下党,正式向探索冥王星的任务发起挑战。


1990年,在科学家和大众的呼吁下,NASA批准了对冥王星任务的第一次正式研讨,并在随后几年间诞生了冥王星350”冥王星直通车冥王星-柯伊伯快线新视野号等多个竞争方案。


新视野号项目由艾伦和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主导,联合其他几个美国机构的团队共同设计,这个提案在许多方面都展现出它的优越性。新视野号的核心亮点是在符合NASA制定的观测要求的基础上,装备更多额外的仪器,为科研项目增加了新的内容,以获得多领域科学家的支持。


最终新视野号方案以优异的成本控制、项目规划和设备稳定性,从众多优秀的竞争方案中脱颖而出,在20011129日被NASA选中。此时,新视野号团队所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新视野号的准备工作


新视野号的亮点在于它装备的仪器,都是团队在已有的设计上改进而来,它们的优越性能在之前的太空活动中已经得到过证实。改进后的科学仪器具备更高效的数据收集能力和更高的灵敏度。


新视野号团队还提出了几项任务创新:


首先,新视野号会利用木星的引力助推,可以减少4年左右的飞行时间,降低成本消耗,也将降低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


其次,新视野号能够在飞行期间同时运行5个仪器,并引用最新的固态闪存技术,保证在接近冥王星的有限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科研任务;


最后,为了满足成本要求,新视野号探测器创新性地引入“休眠模式”,新视野号在木星和冥王星之间飞行的数年中,大部分时间系统都是关闭状态,只保留极少的通信和导航功能。这一创举不但可以节约能耗,减少核动力电池的重量和体积,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运行维护的人力成本。


2006119日,新视野号乘坐着宇宙神5号火箭,在肯尼迪发射基地顺利升空,新视野号开启了它的长途旅行,将飞往冥王星,然后继续探索更加遥远和广阔的世界,完成人类对太阳系九大行星里程碑式的探索!


新视野号飞掠冥王星的过程


新视野号打破了有史以来最快发射速度的记录,它的飞行速度比飞机快将近60倍,达64000公里/小时;前期详细的规划基础上,在飞控团队的努力下,2007228日,新视野号成功抵达预设的木星附近区域,借助木星引力的助推,飞往冥王星。


在新视野号飞掠木星之后,就要采取“休眠模式”来节约能耗。为了尽可能的降低飞掠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新视野号团队展开了多场演习和排练,涉及飞掠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并根据新视野号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预案。201375日,新视野号团队举行了一场最为关键的为期9天的实战演习,完全模拟飞掠冥王星时的所有环境和任务,地球接收来自新视野号的信息会有时间延迟,在演习中,这个延迟时间也与2015年真正飞掠期间保持完全一致,以保证飞掠冥王星任务的万无一失。


2015714日上午74950秒,新视野号到达了离冥王星最近的位置,探测器上的仪器紧锣密鼓地获取数据,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对冥王星及其5颗卫星的探测任务。飞掠当晚,时任NASA局长查尔斯·博尔登激动地对媒体宣布:我们已经造访了太阳系中所有的行星!


新视野号探测器进入核心交会期后,回传了大量的冥王星的照片,让冥王星的模样变得越来越清晰。在新视野号飞掠的半球上有一片最明显、最宽广的区域,北部呈两瓣状,南部呈尖锐的锥形,整体呈心形。NASA发布新闻稿,宣称冥王星有一颗心,消息立即引爆全球各大媒体,吸引全球近20亿人的关注,冥王星之心的表情包、卡通、T恤、冰箱贴等快速充满了我们的生活,全世界都在与冥王星心心相印


通过对这些探测数据的分析和计算,科学团队对冥王星的地理区域、地质构造、大气成分等有了更充分的认知,冥王星有类似地球参差不齐的山脉、广阔的平原和变幻的季节。


离开冥王星之后,新视野号并未停下自己的脚步,NASA批准新视野号继续执行一项为期五年的后续任务——飞掠柯伊伯带中一个名为天涯海角的小行星。新视野号于201911日成功飞掠这一距离地球64亿公里的小行星,搜集到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宇宙的过去,推测物质的演化过程,了解生命起源之谜。在飞掠“天涯海角”之后,新视野号继续飞往冥王星轨道的最远处,持续监测太空中的带电粒子和尘埃。



书名:《逐梦冥王星——新视野号的史诗冒险》

作者:艾伦·斯特恩  大卫·格林斯彭

主讲人:深蓝

主播:刘波林

策划编辑:陈聪明

总编辑:徐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翁意

    最喜欢这种不功利的知识书

  • 之之乎也

    听的热泪盈眶,不需要带谁的大脑就已经足够浪漫了!

  • 倚天问剑

    受益匪浅

  • 遨游知识海洋的大可瓜

    听完《三体》过来继续恶补

  • 粉诗1

    受益匪浅,喜欢这书

  • 翁意

    天王星的名字起的真好一直出轨

    苏老师的语文课 回复 @翁意: 难道不是海王星听起来更爱出轨么

  • 东太帅

    美国佬,在太空这么牛逼,比我们国家先进几十年啊

  • 云淡风清359

    认真听,终有获。

  • 硬派老生_龙哥

    不错👍

  • dazhuang2202

    不是天王星爱出轨,而是海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