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君王篇:建文帝生死下落之谜

15、君王篇:建文帝生死下落之谜

00:00
06:34
建文帝生死下落之谜
明朝时期,由于太子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先于开国皇帝朱元璋世,于是朱元璋死后,由其太孙朱允炆即位,即建文帝。
由于明太祖在世时实行分封制,各地藩王都强权在握,拥兵自重,这让建文帝深感不安,于是“削藩”,以巩固皇权。诸王中燕王势力最大,他担心自己被废,于是以讨伐齐泰、黄子澄为名,起兵谋反,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这场战争持续了四年,后来朱棣攻陷了京师,即位为王,成了明成祖。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时,皇宫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生死未知。明成祖朱棣对此总是放不下心,这事也成为他的一块心病。
数百年来,建文帝的下落也是一桩争讼不决的历史悬案。有人说建文帝的一个太监穿了他的衣服投身火海,做了他的替死鬼,而他趁机逃走了;有人说建文帝削发出家,藏进了某个寺院;还有人说他是从地道中逃走的,而且出走后故意放的大火。更有人根据这些说法发挥想象说:建文帝流落民间后,去了云南,住在山中。建文帝出逃的协助者史仲彬后来还多次南下与他会面。而在明英宗时期,建文帝还曾回到京师,住在官内,寿终正寝。这些传说是真是假,难以断定,或许只是人们的附会之言,然而综合各家说法,主要有“焚死”和“逃亡”两种猜测。
“焚死”说认为,建文帝是自焚而死的。据永乐年间修撰的《明太祖实录》中记载,建文帝死于宫中大火。当时燕王军队兵临城下,将宫城团团围住,建文帝想逃也来不及了。建文帝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尚武、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到他手上就绝没好下场,于是放火葬身火海。而朱棣也决不能让建文帝继续活下去,否则,他就不能登上帝位。当燕王军队开进宫时,宫中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也没了踪影。但是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的骂名,朱棣在发现烧焦的尸体时假装痛哭流涕,声称自己出兵只是为了“清君侧”,辅佐建文帝。仁宗朱高炽御制长陵碑也说,建文帝殁后,成祖备以天子礼仪殓葬。后来,明成祖朱棣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说:“没想到建文帝在奸臣的威逼下纵火自杀。”
但是,太监在灰烬中多次查找,只找到马皇后与太子朱文奎的遗骸,而建文帝是死是活则无从得知。燕王为让天下知建文帝已自焚,曾写有祭文,但其坟墓于何处,无人知晓。明末崇祯帝就曾说过:“想给建文帝上坟,却不知在何处。”可见朱棣即位之后,曾下令搜寻建文帝的下落,也是无果。
“逃亡”说认为建文帝出逃为僧,流落民间。在南京攻破之时,建文帝曾经想过要自杀,但是在亲信的劝说之下,从地道逃出了宫,从此削发为僧,隐姓埋名浪迹江湖。在明成祖死后,他又回到京城,住进西内,死后葬于京郊西山。其实朱棣登位后,一直不相信建文帝已经死了,曾多次派心腹大臣到处访问。有人说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其实就是明成祖暗中察访建文帝下落的一种表现。而且明成祖还曾向天下寺院颁布《僧道度牒疏》,借机重新整理僧人的名册,对当时所有的僧人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调查。从永乐五年(1407)起,还派人以寻访仙人张邋遢为名到处搜寻,涉及大江南北,前后共二十余年。在民间流言中,许多地方都有建文帝的踪迹与传说。有的说建文帝逃到云贵地区,而且辗转到了南洋地区,直到现在,云南大理仍有人以惠帝(建文帝)为鼻祖。也有现代学者认为,当年建文帝潜
逃后,曾藏于江苏吴县鼋山普济寺内,接着隐匿于穹窿山皇驾庵,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在此病亡,埋于庵后小山坡上。
至于建文帝的下落,或许早已随着滚滚年轮和曾经辉煌无比的王朝一起被埋人历史的尘埃之中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98957204

    好听

    如意伴读 回复 @听友298957204: 谢谢

  • 听友310986889

    真是未解之谜

    如意伴读 回复 @听友310986889: 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