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这个玩具我很喜欢,可以不分享吗?

第15讲:这个玩具我很喜欢,可以不分享吗?

00:00
10:02

15讲 这个玩具我很喜欢,可以不分享吗?


你好,我是苏小妹。在前面的模块中,我们告诉孩子如何处理自己和钱的关系。在这个模块中我们将教会孩子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的财务关系。如果因为钱,因为物品与别人发生冲突时该怎么办?该如何拒绝不合理的要求,维护自己的权益。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孩子的地方就有纷争。当孩子因为玩具而起冲突,当孩子跟你说,妈妈这个玩具我很喜欢,可以不分享吗?你怎么处理?


分享在财商教育中是非常重要,海外的很多财商书籍都会建议家长给孩子三个存钱罐,一个是消费,一个是储蓄,还有一个则是分享。但是在中国孩子间所谓的分享似乎有点变质,变成用来强迫孩子借出玩具的理由与手段。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


你玩具那么多,和小朋友一起玩呀,要分享!


弟弟/妹妹比你小,要让给弟弟/妹妹玩啊!


这孩子,怎么那么小气,自己的东西从来不给别人玩!不仅当众批评,给孩子下小气的定义,有些家长为了表示涵养,为了大人所谓的面子甚至还粗暴地把玩具从孩子手里抢过来,递给别的小伙伴。在这里分享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想让孩子学会真正的分享,作为家长的我们首先就要了解分享的含义。所谓分享指主动自愿与他人共享资源,并从中获得愉悦和满足的社会行为。


这里面有几个核心的关键:


是主动自愿,而不是被强迫;


共享资源,是你有我也有,而不是明明是我的东西,最后却变成了你有我没有;


在分享的过程中要获得愉悦和满足,而不是痛苦和不舍。


其次,要了解被迫分享的弊端。


作为家长想要鼓励和引导孩子学会分享的愿望是好的,在做引导时一定要满足上述三个条件(自愿、共享和愉悦),否则容易演变成两种结果:一是分享被孩子理解成为他人的侵犯和霸占,无法享受到其中的乐趣,再也不愿意分享;还有一种则是,削弱孩子维护自己利益的能力,不懂得拒绝。分不清哪些可以分享,哪些不可以分享,对他人的建议言听计从。


了解了分享的含义和错误分享的弊端后,当孩子跟你说,妈妈这个玩具我很喜欢,可以不分享吗?这时候你该怎么做呢?


给孩子加持一些品德的帽子,让他们要大方,学会分享肯定是行不通的。很多家长经常用的转移注意力和分配时间的方法,也都是治标不治本,你会发现相同的问题会再次上演,循环反复。


帮助孩子树立自我界限和自主意识


就财商教育而言,当孩子常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那是孩子物权意识和财产意识的觉醒。正是因为有你我之分,才会出现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的小朋友玩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要帮助孩子树立自我界限和自主意识。


简单的说就是给孩子确定孩子对拥有物的所有权和决定权。东西是谁的,谁就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处置。


事前给孩子确立明确的界限和归属范围就变得非常重要。


在我们家无论是学习用品、衣服还是玩具都有明确的归属。在买的时候就跟三个小家伙确定好分类,哪些是属于他们个人所有的,哪些是共享的。属于个人所有的,做上记号各自保管好,未经本人的同意,谁都不可以动。而那些不特定属于谁的共享资源,左中右可以玩,小朋友来家里做客也是可以分享的。


如此一来,孩子们会树立自我他人共享的观念,这才是界限。有了界限才会有分寸,懂得尊重自己,体谅他人。有据可循的界限感,是安全感的基石。


在家长财商学堂上经常有学员问,老师我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怎么办?那就只能跟父母的东西做区分了,还有就是约定哪些东西是其他小朋友来家里做客时可以分享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思考与行动中总是提把课程分享给身边的朋友,邀请同龄的孩子共同参与的原因。


不要去做是非的仲裁者,而是当旁观者和引导者


有了界限和规则孩子就能照此执行吗?我想当妈的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在有界限和规则的情况下孩子们依然发生了纠纷怎么办?这时候父母切忌干预太多,不要去做是非的仲裁者,而是旁观者和引导者。让孩子置身于纷争中,让他们体验矛盾碰撞,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


在我们家几乎天天都要上演这样的戏码。不是左左投诉中中不经她的同意,动了她的东西。就是右右跑过来寻求帮助,说自己玩的最少,吃的最少不公平。这时候如果直接充当仲裁帮他们解决问题,一方面在他们看来未必公平,另一方面就会养成他们依赖的心理。


引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两点原则:


1、强化界限,在认识自己的权利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权利,学会接受别人权利范围内的拒绝。


2、 寻求聪明的解决办法,第三种选择。孩子在产生纠纷的时候,要么反抗,要么忍受,总之一定要争一个输或者赢。那么有没有双方协同,一起达成另一个更好的结局呢?


比如说中中想要玩左左的玩具,如果是输赢,要么中中有这个玩具,要么左左有这个玩具。而第三种选择则是中中拿自己玩具交换或者拿零花钱租借呢?总之,寻找第三种在不牺牲自己权利的前提下,尽量照顾别人的感受;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尽量维护自己的权利。


父母适当的放手,孩子才能够有空间去发展属于他们的力量。所谓的第三种选择,也是他们在长期纠纷和解决问题中,形成了自己行为处事的准则,什么东西可以分享,分享给什么人,分享多久、怎么分享。


比如我们家的书,左中右就有自己的分享标准。贴红色标签的《中华寻宝记》是他们近期非常喜欢的书,是绝对不分享的。贴黄色标签的系列丛书,小朋友来了可以在我们家看,但是不可以带走。贴蓝色标签的可以借阅,贴绿色的则可以跟同学交换,甚至赠送。


而这些书的标签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喜好程度的改变而改变。一年级时候绝对不分享的米小圈系列丛书,今年就被他们共享到了班级的图书角。


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的界限,不以爱的名义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当孩子不是屈从在你的意志下,自愿分享时孩子时,才能体验到善待他人所带来的良好感觉的时刻。这种温暖而愉悦的感觉,会让孩子想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不管父母是否在看。


本讲小结


这一讲我们学习了分享的正确含义,错误强迫孩子分享的弊端以及正确分享的原则和注意事项。让孩子学会真正的分享,毕竟我们所期待的并不是一个没有底线,没有原则老好人型的听话乖小孩。而是让孩子在分享与不分享的过程中,学会在冲突中确定界限,在压力中争取权益,在分歧中学会应对和解决问题。



思考与行动


你有过强迫孩子分享的经历吗?你认为孩子有原则,有界限是更好相处还是更难相处?欢迎你在留言区跟我交流你的感受和遇到的困难。你也可以把这一讲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



下一讲,我们来看一下孩子之间出现了借贷情况怎么办?


我是苏小妹,我们下一讲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