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视频学讲第36集《放下心机见天机》20220123诵读盛著贤

第二轮视频学讲第36集《放下心机见天机》20220123诵读盛著贤

00:00
31:28

36集分享的经文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第二轮学讲要做的功课包括八项1每集对照老师视频重新校对文稿一遍;2依据文明十二家书本音频学讲一遍;3延伸阅读;4研讨问题整理;5中心思想整理;6重点段落重温;7要点整理;8依据自己整理的文稿视频学讲一遍。

第36集《放下心机见天机》延伸阅读:
壹 许建国老师第36集《放下心机见天机》的学习心得;
贰《弟子规的奥秘  第21讲端正力  第22讲严谨力》;

第36集《放下心机见天机》研讨问题:1您怎样理解“一切恶习都是偷”;2怎样理解去除恶习要深挖“偷”心?3由一个场进入到另一个场怎样才能做到不受伤;4怎样解读“谨”的一体两面规矩心和慎独力?5为什么说“谨”是《弟子规》这棵参天大树的枝?

第36集《放下心机见天机》中心思想:本集结合生命能量的保持和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保卫,深挖《弟子规》中蕴含的“慎独”文化。通过分享磨刀石的故事,拿借和偷告诉我们如何维护我们的生命力。通过满怀期待等文集的故事,讲述轻易不要许诺,如果许诺那么一定要做到一诺千金。最损耗我们能量的就是偷和借的行为,一切不在现场向外求的心都是偷心,一切恶习的养成都是“偷”的变种。要想去除恶习就要把偷心的根挖掉。我们在做每一件事,说每一句话,甚至动每一个念头之前,一定要考量是否暗藏偷意,是否合乎慎独的标准。

第36集《放下心机见天机》要点整理:①〖偷和借〗②〖慎独境界〗③〖身份转换和场态转换〗
④〖谨”的规矩心和慎独力〗⑤〖“谨”是《弟子规》这棵参天大树的枝〗

① 〖偷和借〗
“谨”意味着要保卫生命,保卫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怎么样保卫呢?要特别警惕偷,偷的行为,偷的念头。一个人只有做到不偷,最好做到不借,那么他才是成功的,他的能量才处于一种保持的状态,面缸里的面粉才是满的。因为偷就相当于把面缸打了一个洞,偷的一个念头一动,能量就走掉了。我们生命中,最最最耗损我们能量的就是偷的行为和借的行为。最好别借,如果非要借不可,那要记着还。一个人借的时候,说明自己粮仓里的粮食已经用完了,自己的能量已经亏损了,它意味着我们已经透支生命。一切恶习都是偷,想去除恶习,就要从深挖偷心做起。喝酒是偷,无谓的熬夜是偷,过度的饮食是偷,侥幸的心理是偷,冒险的行为是偷。凡为贪心服务的一切行为,都是偷,都是盗。一个人频频地改变自己的作息时间,改变一些良好习惯,都是向本性的一种透支,是“偷”的行为。一个人之所以动了“偷”和“借”的念头,是因为他在生活中缺失了某种他认为很需要的东西,一时又没有能力拥有,只能用“偷”和“借”的方式来填补。“偷”和“借”的行为一旦发生,就会漏失自己的能量,要想让自己的生命能量处于一种保持状态,就千万别去“偷”,最好连“借”都不要发生,需要什么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去创造。

②〖自杀是最大的偷〗
别人不同意,我们拿的一切东西都算“偷”,包括我们向我们自己申请能量,也要用申请的方式,要有秩序感、程序感。我们的生命也是借来的,向谁借的呢?向爸爸妈妈借来的,向谁借的呢?向天地借的。所以,自杀是最大的偷。

② 〖身份转换和场态转换〗
人由一个场进入到另一个场,那也是一种身份转换,场态转换,当以“珍重”进入,带着慎重感、庄重感、尊敬感就不会受伤。因为一个场和一个场的频率不一样。从一个低频进入一个高频场,它就跟高频场要产生共振,如果低频跟不上,那就被高频甩出去了。你看那个水的漩涡,你扔过去一个石子,就被它甩出去了,高速漩涡的东西,一个外物进入的话,那它是不容的。所以我们进入到一个新场的时候,要带着慎重感,庄重感,尊敬感。从小有这个训练的话,这个人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就不会给人一种不适应的感觉,或者是给别人不舒服的感觉,他就会学会如何融入一个新的常态。身份感,进入感,适应感是对一个人的适应性的训练。

③ 〖谨”的规矩心和慎独力〗
细节决定成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能左右和决定着我们的命运。“谨”是修身之本,在生活中要警惕言语行动,甚至起心动念。“谨”篇所涉及的内容,表面上看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小事,小到行住坐卧,洒扫应对,洗漱便溺,穿衣吃饭等等,似乎无关做人的大道理。但《弟子规》正是从这些具体的小事入手,启发我们在日常行为和生活细节中培养严谨力,养成规矩心。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规矩做人才能培养我们的恭敬心、敬畏心和感恩心,才能有益于我们的人格成长。
谨的另一面是“慎独”,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慎独,整个社会将风清气正,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拥有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最终回到第一故乡。老师认为这才是《弟子规》“谨”篇的根本用意所在。我们怎么借的,就要怎么还给人家,而且要丝毫无损的还给人家,而且有可能的话,还要带一些利息还给人家。这就是稻盛和夫讲的:“希望我走的时候比我来的时候,我的灵魂更高尚一点”,这就是完璧归赵,把我们的生命还到本体里面去。最好的还就是把面包还成面粉,把面条还成面粉,把蛋糕还成面粉。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谨”的人生。

④〖 “谨”是《弟子规》这棵参天大树的枝〗
我们要对《弟子规》带着温情、带着崇敬、带着恭敬去读,去践行,去运用。《弟子规》就像一颗参天大树,如果说“孝”是它的根,那么“悌”是它的干,“谨”和“信”就是它的枝,“泛爱众”和“亲仁”则是开花结果,而“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就是这颗大树给世人营造的一片阴凉。

⑥〖慎独境界〗
《弟子规》第三部分“谨”从时间的珍重讲起,讲对我们身体的卫生,讲要保护我们的身体不受风寒,要给人一种威仪感,端庄感。由穿衣讲到吃饭,从平常心,从简朴精神讲起,着重在讲,要训练我们的平常心。一个人只有在平常心中,他才不会贪求 ,也就不会偷也不会借。由饮酒这样的一个要素转到我们的身姿,是对我们的行为规范,举手投足,起心动念,由外在的行为上升到慎独境界,直接导入到君子慎独。一个人真的能做到慎独的时候,它在一定意义上,不但可以让我们免于灾难,甚至能保卫我们的生命。“慎独”由个人现场感过渡到社会性慎独和传媒慎独,再过渡到自我身份认定的慎独,最后过渡到心念慎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