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报道,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26个场馆将全部使用“绿电”。这意味着奥运历史上将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北京冬奥会也将成为首个真正实现碳中和的奥运赛事。
此前已有媒体报道,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的“绿电”,全部来自风能富集的河北张北坝上地区,“坝上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曾经不稳定、利用不充分的风能转换为清洁电力,汇聚到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的换流站,再输向北京,点亮万家灯火。
通过这样的能量转化,“让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不再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而成为一个有意味、有情趣、有意义的蜕变。当一盏盏璀璨的灯点亮“雪如意”“冰玉环”等建筑时,无疑会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思想震荡。
这一跨区域绿电交易机制,不仅展现出清洁能源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另一种路径,更为冬奥场馆实现碳中和提供了坚强保障,从而让这届冬奥会“绿意盈盈”。
“绿色、开放、共享、廉洁”的冬奥理念,本来就体现在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地方。而从能源切入,尤其能展现中国践行“绿色办奥”的信心和态度。
客观而言,与使用传统化石燃料相比,全部采用“绿电”作为冬奥场馆的能源,确实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风能也好,太阳能也好,均存在不稳定、不充分、不匀称等问题,如何驯服大风、太阳光等这些“不听话的孩子”,使之循规蹈矩,也都需要攻克一系列难题。
以风能为例,经过几年的攻关,通过采用柔性直流电网技术处理,加上技术体系和政策体系的支撑,经政府和市场共同发力,这已不再成为问题。不管是张家口赛区崇礼的场馆,还是北京的场馆,均毫无例外地采用了来自张北地区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这一逆转背后,是强大的执行力,是踏石留痕的决心。
北京冬奥会全部场馆使用“绿电”,也是探索清洁能源大规模“输送-并网-消纳”的积极尝试,更为今后推进全国“绿电”使用,构建坚强、智能、清洁、高效的大电网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事实上,北京冬奥会的“绿意”,不仅仅体现在100%“绿电”。北京冬奥会严格实施低碳管理,充分利用场馆,从源头减少碳排放。据披露,北京冬奥会建设低碳场馆,所有场馆都达到绿色建筑标准,4个冰上场馆使用新型二氧化碳制冷剂,建成超过5万平米的超低能耗示范工程;构建低碳交通体系,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赛时车辆中占比超8成。
此外,北京和张家口两地政府积极拓展碳补偿渠道,将林业碳汇捐赠北京冬奥会,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三峡集团也为北京冬奥会赞助了碳中和产品。
再过20天,2022年北京冬奥会就将盛大开幕。到那时,当我们凝视着一盏盏晶莹的灯、一座座流光溢彩的场馆,眼前一定会感受到流动的风和灿烂的阳光。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