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瑞(上)
绿色金库,百合之乡,魅力山水城,醉美延平湖。大家好,这里是延平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联合喜马拉雅共同推出的《理学名邦富美延平》系列节目。今天与大家一起分享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海瑞的故事(上集)。
海瑞(1514-1587),字汝贤,又字国开,号刚峰,世称刚峰先生,广东琼州琼山人,现今这里属于海南。海瑞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彼时的明朝政治风气日渐污浊,已处处显露出衰败迹象。而海瑞出淤泥而不染,一生洁身自好,严于律己,刚直不阿。他恪守封建道德规范与当朝法令,为官清廉,生活朴素,不畏权势,为民请命,殚精竭虑,革弊兴利,赢得了百姓的尊敬,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人称“海青天”。
海瑞生于正德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也就是公元1514年1月22日),出身于“海南望族”。父亲海翰,为廪生,读书能明大义,安贫乐道。母亲谢氏粗识书史,持家有方,律身以正义。海瑞四岁时父亲去世,其母励节自守,将其抚养成人。海瑞十三岁入琼山县海口镇私塾,二十七岁在琼山郡学,作《严师教戒》《客位告辞》《训诸子说》等文,抒发了自己的非凡抱负。在这些文章中,海瑞一再告诚自己,生于天地之间,不能虚度岁月,应当有所作为。他说:为人在世,惟务识真,要学圣贤,不做乡愿;不追求富贵利达,不以宫室妻妾动心;不慕财帛世界,要做中流砥柱,要谦虚谨慎,不要讳疾忌医。否则,“不如速死”。这些发自腑肺之言,彰显了青年海瑞反对奢侈、主张节俭的高贵品德和立志为民、刚正不阿的思想,也成为他一生的写照。海瑞的同乡、门生梁云龙评论说:“第以公之微而家食燕私,显而莅官立朝,质诸其所著《严师教戒》,一一契券,无毫厘假,孔子所谓强哉矫,而孟子所谓大丈夫乎!古今一真男子也。”
嘉靖二十八年(1549),三十六岁的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后两次进京会试皆落第,海瑞思前想后,决定不再参加会试,他说:“士君子由科目奋迹,皆得行志,奚必制科!”他认定,只要勤奋做事,一样能为朝廷尽忠。嘉靖三十二年(1553)三月,举人海瑞由吏部谒选任命为福建延平府南平县(今延平)儒学教谕,并于同年十二月十日来到南平县学上任。七天后,他整整四十岁。
儒学教是县学的教授,“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训导二人,教授、学正、教谕,掌教海所属生员,训导佐之。”教一般都由举人担任。如此个不起眼的小官,海瑞却全力以赴,做得有声有色。
到任不久,为使“诸生立有成就”,他依据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所定的《学规》五条及辅汉卿在传贻书院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会六事”,结合南平县学实际情况,立《教约》十六条,对生员在修身、处事、待人接物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告生员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海瑞作《规士文》,上《申朱提学道教条》,重申县学的教育方针、内容、方法以及各种规章制度,整顿纪律,严肃校风。海瑞要求训导们严以律己,为人师表,做遵守封建礼仪的模范,尽心教好生员,“教官非塾师比,职钦承明命,请以严师自处,诸弟子有一日之雅,当以从令自尽”,对生员应“反覆启迪,以发其真心,作其浩气”。他强调,生员学问之道应遵循朱熹倡导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作为为学之序,还要懂得修身、处事、接物之要。他另立二簿,分别稽考生员之德、学。海瑞认为:生员只要“率此而行”,“异日为国家建伟业无难矣”。在校风方面,严禁互相造谣中伤,播弄是非,“此等士风,最坏心术”。尤其反对借斯文之名倡义气之说,以为“结党”一事,“尤法纪”。这些教育主张,既反映了海瑞维护封建礼教的立场,也与他“以礼为教”的思想相吻合。海瑞还颇有些民主作风,他说:“本职初至学中,某善可兴,某敝可革,尚未尽识,容与诸生会议,并参酌提学道教条别为更定。”所有这一切极大地整顿了南平县学的教风与学风。县学立时学风端正,纪律井然,面貌焕然一新。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海瑞的故事(上集),感谢您的倾听,我们下期再会。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