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的乡愁》第十五集(作者:盛慧,朗读:李建平)

《岭南的乡愁》第十五集(作者:盛慧,朗读:李建平)

00:00
06:41

                               岭南的乡愁

                           【佛山古村落】

佛山人对传统文化孜孜不倦的守望,对本土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使许多历史的印记得以保存下来。时至今日,河涌交错的佛山大地上,依然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原生态村落,村民们也依然沿袭着世代相传的习俗,可以说,这些古老的村落正是佛山精神的初地,这些古老的村落正是佛山人乡愁的居所。

第三章  万年诗礼继先声

一脉源流先世泽,万年诗礼继先声。一座座古老的祠堂,一纸纸发黄的族谱,一句句言简义丰的家训,都是中国文明开出的灿烂繁花。

       祠堂也是有等级的,它分为总祠、支祠、分祠。梁姓为佛山第一大姓,“十个顺德人一个姓梁”。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氏族篇记载,佛山镇(堡)有梁姓祠堂、家庙58座,居佛山各氏族之首,为佛山镇内第一大姓。修建祠堂,需要巨大的投入,因此,祠堂也是宗族富足程度的一种体现。  

       祠堂是维系宗族的根,这个根,不仅仅是指血亲意义上的根,更是文化的根、道德的根。拆毁祠堂,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是绝不允许的,如顺德碧江苏氏《金精族谱》开篇的“族例”中最重的处罚就是“毁拆祠宇,本身及子孙永远出族”。

       拂去历史厚厚的尘埃,我们可以看到祠堂的演变历程。“祠堂”一词最早出现在汉朝,最早的祠堂是在墓前建造的一种用于祭祀祖先或长期守考居住的享堂(享堂,就是祖堂,《佛学大辞典》解释为“安置祖之像牌以祭享之”)、石祠,称作“家庙”;到南宋时期,士大夫等人的家族伦理观念更加深刻,著名理学大师朱熹在其著述《家礼》中首先制定了祠堂的制度,由此开始,原来修建在墓地的家祠改称祠堂。广府人称宗祠为祖祠或祠堂。“堂”字出现较早,原意是相对内室而言,指建筑物前部对外敞开的部分。堂的左右有序、有夹,室的两旁有房、有厢。这样的一组建筑,又统称为堂。宗祠每进均是较为敞开的建筑,因此有“祠堂”之称。    

       祠堂是从宗族文化的沃土中生长起来的。纵观佛山祠堂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明代。据史料记载,宋、元时期只有祠堂5所,明代宣德到正德年间5所,佛山的祠堂,大多修建于明嘉靖以后。这并非偶然,而是礼制的原因。《周礼》中对家庙祠堂有着严格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各有等差,平民不得立庙,祭于寝。直到嘉靖十九年,礼部尚书夏言上疏,建议“祈诏天下臣民冬日得祭始祖”,废除庶民不准建祠庙的限制,修建祠堂之风迅速在民间普及。佛山《岭南冼氏家谱》中《宗庙谱》记:“明大礼议成,世宗思以尊亲之义广天下,采夏言议,令天下大姓皆得联宗建庙祀其始祖。于是宗祠遍天下……我族各祠亦多建于嘉靖年代。”     

       明朝是佛山宗族发展最美好朝代。佛山的先民,从珠矶巷迁至佛山后,开疆辟土,繁衍生息,但仍属于流民的范畴。黄萧养叛乱平息之后,里甲制在佛山系统化推进,为宗族的兴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凡被编入里甲者,其田产将得到王朝国家的承认,亦得到王朝国家的保护。有历史学家表示,在明朝,岭南开始了一场造族运动,岭南逐渐超越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而发展成为亚洲最大宗族和族产的集中地。这项运动的推手,就是“南海士大夫集团”,而其中,最值得一说的代表就是霍韬,霍韬重构了宗族组织的模式,影响深远,其标志物是宗祠、族产、书院、家训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