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互动:
“渴望亲密关系,但害怕自己的婚姻会像爸妈那样失败。”
你或许并不是单身主义者,只是内心渴望,但又害怕走进亲密关系,更怕自己的婚姻会像父母的婚姻那样。
虽然你觉得自己可能不会像母亲或者父亲那样,但是,你可能会害怕结婚后,自己会变成他们的样子。因为他们告诉你,是因为对方,才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其实,不必害怕,你可以通过察觉情绪,去改变亲密关系中与伴侣的相处方式。
从此刻起,你的幸福,可以由你自己创造。
大家好,我是韩卓,欢迎来到我的家庭情绪电台。
让我们先做这样的自我觉察:我期待的与伴侣之间的相处方式是怎么样的?我在实际生活中与伴侣又是如何相处的呢?
其实,大多数人在与伴侣相处时容易采取固定的行为反应模式,甚至有时候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这一点。这个模式指在某种特定情景下或面对某个人时我们的反应方式,这些方式通常是固定的。在亲密关系上中,与伴侣的相处模式有些可能是良性的共同促进的,比如沟通式的和问题导向式的,这能促进问题合作解决与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但有些模式是彼此消耗的,比如一发生矛盾就回避退缩,时间久了,这可能让我们的亲密关系伤痕累累。
那么,一个人的亲密关系模式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呢?托尔斯泰说过“一切取决于教养”,虽然这种说法很显极端,但我们总有可以回溯到原生家庭,找到一部分答案的时候。比如,父母之间的关系模式,其实确实会影响到孩子对于亲密关系的理解和行为模式。
心理学理论中有两种典型的父母影响子女亲密关系相处模式的:分别是重复型和排斥型。
第一种:重复型,它的传承往往发生在父母关系比较和谐温暖的家庭,这类子女往往认同并内化父母的相处方式,进而想要重复它们,这些孩子往往以后的亲密关系通常也相对稳定幸福。
第二种,排斥型,这种类型的父母婚姻通常是一地鸡毛,作为不幸婚姻的间接受害者,这些子女内心排斥父母那种破坏性的相处方式,憧憬发展不一样的亲密关系,期望从良性的关系模式中获得满足和幸福。可事情的发展总不尽人意,他们可能还是会不知不觉地重复那些糟糕的相处模式,关系的走向也往往与他们所期望的背道而驰。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关系中充斥着争吵冲突,甚至以离婚为结局,其子女在婚姻中往往也更容易遭遇更多的痛苦或不幸。
所以我们可能想问,排斥型子女通往幸福和谐的亲密关系的拦路虎到底是什么呢?研究者纷纷展开研究,发现仅仅针对父母相处进行干预,其子女婚姻质量的提升效果差强人意,但如果父母能进行自我情绪调节训练,不仅父母本身的婚姻质量提高,其子女的情绪调节能力也变得更好,并且子女以后的亲密关系也可能更为和谐。
然而,在我们现实的婚姻中,很多人往往思考甚少,但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没有一个固定的我们可以教大家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但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去思考和觉察。比如,我们现在可以觉察一下:在与伴侣的相处中,我复刻了父母的哪些相处模式?我比较认同或者不认可哪些父母相处模式?对于那些不认可的,我是否可以改变,最终能否以更积极的方式与伴侣相处?只有做到这些觉察,才会为亲密关系的积极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更为细致的情绪觉察去改善与伴侣的相处方式,比如与伴侣相处都会有怎样的情绪浮现呢?是感动、幸福、还是难过、退缩……觉察到这些情绪之后,我们可以试着进一步去理解和接纳它们。也可以尝试去观察这些情绪诱发继而诱发了自己怎样的想法和行动呢?
简单的情绪觉察有大大的魔力,它能为消极情景中汹涌的情绪和自动化的破坏性反应打开一个空间,等情绪风暴过去,我们才有可能选择更具建设性的方式与伴侣沟通相处。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幸福和谐的亲密关系不仅是疗愈自我的良药,也是我们送给未来孩子最好的礼物。
让我们更好的看见、理解情绪,我是韩卓,让我们下期再见。
情绪觉察能力真的太重要了~
讲的挺好,声音也好听
两集都听啦,都是干货,两个话题都是我所需要破解的难题,很幸运听到这样的课程,女神继续,一定要坚持下去!期待下一期节目!
韩卓rachhan 回复 @yixun214: 有想要了解的话题也可以评论提出哦~
情绪觉察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有更好的亲密关系
韩卓rachhan 回复 @wanghui_psy: 是的
讲的非常棒啊
给韩老师打call啦!相处模式的改变要慢慢来呢
讲的太好了吧 我真的不敢相信 一个凡人 能讲出这么让人理解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