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2集-庄子如何“接着”讲老子的道家

【引言】 第2集-庄子如何“接着”讲老子的道家

00:00
12:02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庄子如何接着讲老子的道家,


说到老子跟庄子的关系,我们从以下几点来加以说明,


第一个是,写作方法的不同,


所谓写作方法,你看《老子》八十一章,五千多字有什么特色,没有提到任何人名、地名、国名,什么时代的信息,历史的事件通通没有,它是抽象的很多观念,高度的概括,譬如说提到“道”— 惚兮恍兮,恍兮惚兮,没办法,你用一般人的观念实在是说不清楚什么叫“道”。那概括的一些说法呢,说到福跟祸相生相倚,要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等等,太多这样的一种结论,所以念老子会觉得好难把握。


庄子不一样,《庄子》33篇,基本上可以分为324章,几乎每一章都会提到,某些人的名字,生物的名字,因为它用寓言故事,假借了很多人名,他更多的是借重历史上的人物,像孔子、老聃这些,他各自有它的时代的特色、历史的背景,甚至社会的状况,就是非常具体而生动,所以写作的方法,策略,庄子跟老子完全不一样。但是基本的思想是配合的。


所以第二点就要提到﹕思想的主旨,都是要说明什么叫“道”的,譬如说你提到“道”,《老子》25章,就提到这个“道”是既超越又内存的,它是独立而不改,代表它超越在有形可见,充满变化的万物之上;它周行而不殆,代表它遍在万物之中,到处都有“道”。老子也说,大道像泛滥的河水,在左边在右边,简直分不清楚到处都是“道”。


庄子,是关键的地方,如果你学习老子,没有把这个“道”概念清楚掌握住的话,那就等于是买椟还珠。譬如说在庄子之后,有一位法家代表叫韩非子,司马迁的《史记》就写的是<老子韩非列传>,韩非子里面有“解老”,解释老子;“喻老”,就是用故事说明老子,他就是只把握到老子的术,这一点我们在以前讲老子《道德经》的时候已经加以说明了。


现在庄子如何呢?庄子提到“道”的时候,他用四个字,说是“自本自根”,自己为本自己为根。“道”是自本自根,所以一定是永恒的,等于是西方人讲到上帝的时候,很喜欢用“自因”,自己是自己的原因,这样的东西一定是永恒存在的,相对于此,在“道”之外的万物都是以“道”为本,以“道”为根,所以我们一贯的把道家的“道”,理解为万物的来源与归宿,原因就在这里,这种自本自根的“道”,当然是超越的。


什么叫超越?你按照古希腊时代柏拉图的说法,所谓超越,就是不随着万物的变化而变化,永远不变就代表超越,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内存,就好像老子说,“大道无所不在”。


庄子就直接说,别人问他“道”在哪里?他就说“无所不在”四个字,“无所不在”代表“道”内存于万物,万物内存于“道”,但因为“道”是超越的,所以他们之间又有差异性。


而进一步老子讲《道德经》,“道”之外还有“德”,老子的“德”是什么意思?庄子给他最清楚的定义,就是所谓的“德”就是万物得自于“道”者,原来“德”这个字跟获得的“得”相通。


万物既然从道而来,他从“道”所获“得”的各自的本性,那就是一棵树,一只鸟,一条鱼的“德”,在人来说的话就很特别,因为人的德就是人的本性,最主要是指认知能力,所以才有人间世这么多复杂而丰富的变化。人有认知,后面就有欲望,后面再加上他自由的选择,结果弄得这个世界非常的热闹,恩恩怨怨永远搞不清楚,在里面翻来覆去,这就是人生的目标吗?


道家认为不是,你要保存你的德就是要修养它,同时要知道它的归向是什么,是要回归于“道”,这就是“悟道”的可能性。


再进一步,讲到修行的目标,在《老子》书里面,提到最多的是一个虚拟的圣人,老子所谓的圣人,你很难想像,在81章里面有将近一半的章,里面都有圣人跟圣人的同义词。


什么叫同义词呢?圣人是悟道的统治者,这些同义词,也都是扮演某种统治的角色,当然是悟道的,统治者能有几人,所以老子是感叹,当时的天下大乱,应该怎么办呢?就虚拟圣人来让天下,重新走上正确的轨道。


庄子不一样,庄子知道这个统治者永远只有少数人,极少数人,怎么办?庄子就用了其他几个虚拟的词,说明什么—目标是悟道的个人,要把老子所谓的统治者转换成个人;转换成个人,每个人都有希望,所以《庄子》里面就特别提到底下几种人。


圣人先不说,圣人明明有两个用法,在老子这边是好得不得了—悟道的统治者。但是在别的地方,像儒家、墨家,其他学派的圣人都有问题,所以《庄子》书里面,比较麻烦的是圣人这个词,你念的时候常常觉得这个圣人有问题,代表是属于儒家、墨家,或是一般所谓的尧舜这些这一面,如果讲到好的圣人,当然是老子所用的虚拟的圣人,所以,另外庄子发明了至少四个名字,叫做真人,神人,至人,天人,这四个名字所代表的都是悟道的人。


换句话说,在老庄笔下,光做一个平凡的众人之一,是不够的,人生下来是万物之一,你如果只是按照自己的生命本能,把认知当作区分,后面就产生各种欲望,跟大家一起去追逐满足这些欲望,到最后混战一场,这样的人生,在道家认为是浪费的。


他就讲出几种人,什么叫真人?


你一说真人,代表很多人是假人,假人就是活在人的社会,用人的价值观来妆点门面,一辈子扮演某一个角色,好像演戏唱戏一样,等过了之后才发现这一生在做什么?搞错了!


什么叫神人?“神”代表神妙无比,就是他表现出来的让你觉得非常的惊讶,最有名的像庄子提到神人,他是五谷杂粮他都不吃,吸清风、饮甘露。这样的人,你以为他是在深山里面修行的吗?庄子说的是一种心灵的境界。


再看,天人,“天”在《庄子》里面,一般都是指自然的—自然的,天然的,就是你跟自然合一。


至人,“至”代表最高,这四种都是指“悟道者”,所以从老子开始到庄子,每一个人念起来就觉得,我也有可能修行到这样的境界。


至于说修行的方法,在老子第10章、第16章这两章,专门讲修行的方法,第10章里面讲六个步骤,第16章讲两个字—“虚”跟“静”,庄子把他充分发挥,他讲到怎么样修养人生。


所谓的“卫生之经”有九个步骤,里面跟老子说的一样是“抱一”,保持住“道”这个整体,婴儿或是儿子,就是回到人的原始的状态。


庄子另外讲到修行有七个阶段,有九个阶段两种说法,最后的目的是怎么样呢?就是进入到一种非常神妙的境界—大妙,或是说不死不生,一种永恒的境界。


所以,庄子的写法比老子当然是活泼的多了,但是,庄子认为自己是接着老子讲的,而不是“照着讲”。


怎么知道呢?你看庄子最后一篇“天下篇”,说在天下有七大学派,他把老子跟另外一个人叫做关尹列为一家,称他们是“古之博大真人”,这已经是对一个学者最高的推崇了。


庄子在后面另外成立一家,他这一家有什么特色呢?就他两句话,你就知道庄子怎么样接着讲,他确实是有新的见解。庄子说自己“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轻视万物;不质问别人的是非,而能够与世俗相处。”


另一句,“在上与造物者同游,在下与超脱生死、忘怀始终的人做朋友。”—这是庄子。


他居然用了“造物者”这个词;用“天地精神”这个词,说明什么?他把那个“道”,本来很抽象,很玄妙的,尽量把它落实下来,变成一种你可以理解的,就是你要跟“造物者”做朋友。


你要把他当作“天地精神”,什么意思?使天地成为天地的力量,那就是“道”的具体表现。


所以这一来,你这一集就学到什么?


知道说,庄子确实是把老子的道家“接着讲”而不只是照着讲,他的写作方法跟老子不同,具体而生动。他对“道”的理解,说是“自本自根”又说“无所不在”,都是画龙点睛,等于是一句话说出来就成为定论,他修行的目标、修行的方法,都把老子的思想加以进一步的发挥。


所以,我们学庄子的时候,以老子做为一个出发点,做为我们认识的基础,这非常恰当的。


我们下一集,会进一步谈到庄子跟孔子的相对照的关系,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李知北

    有语音有文稿,我太幸福啦

    Luna_312 回复 @李知北: 文搞哪里找?

  • 若水ZEN

    莊子是接著老子講的!原來如此。傅老師的道德經聽了4,5遍,每次都有新體會。等學完莊子後再回去聽一下,可能更有心得。期待。

  • 黑眼豆豆_xk

    打卡傅老师讲庄子3:学习老庄,如果不把“道”的概念掌握,那就不识庐山真面目,无法体会道家的革命性。老子用高度抽象的话语帮助我们悟道,庄子则接着老子,用寓言、重言、卮言的手法引领我们悟道,相互启发,与大道同游

    听友394417792 回复 @黑眼豆豆_xk: o . l

  • 义高igor

    吐字清晰,独特视角

  • 北冥有馒头

    最爱庄子,毫不犹豫购买

  • 小曦S

    好听啊

  • _听_你_

    看来要先学老子再来学庄子

  • 逍七遥

    马上就买了本庄子译解,欠老师的支持

  • 听友417644706

    购买后收听能保留多长时间?可以在下载吗?

    傅佩荣国学馆 回复 @听友417644706: 可以下载在手机客户端,永久收听

  • 小美美滴

    老师庄子课程找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