芫花

芫花

00:00
05:46
芫 花
概 说
芫花始载于《本经》,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花蕾,醋制用。如果外用,也可以用生品。《本经》载其能够“杀虫鱼”,又名闹鱼花,说明本品有毒。
性能特点
《本经》谓芫花辛温,与现今的认识一致,因具有强烈的泻下、逐水之功,故归肺、肾、大肠经。
芫花有毒,其有毒成分为芫花素、芹菜素和刺激性油状物等。由于用量过大或内服时未经炮制(醋制后可明显降低其毒性),所含有毒物质可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消化道症状,从而出现口干,胃部烧灼感,轻度恶心,剧烈的呕吐及腹痛、水样泻等。如果中毒较久,则会出现血尿、蛋白尿,并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如头痛、头晕、耳鸣以及四肢疼痛、肌肉痉挛,甚至引起昏迷、呼吸衰竭等。可见,芫花的毒性较强。
功效应用
1.泻水逐饮:《药性论》载芫花“能泻水肿胀满”,所含有效成分芫花素等,对胃肠道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够引起剧烈腹泻,此之谓泻水逐饮,用于胸腔积液、各种腹水、水肿等,配伍甘遂、大戟的同时,再与大枣同用以降低毒烈之性,并能保护胃气,即《伤寒论》之十枣汤。
2.祛痰止咳:《本经》载芫花“主咳逆上气,喉鸣喘,咽肿短气”,《名医别录》用之“消胸中痰水”,《肘后备急方》治“卒得咳嗽,芫花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以枣十四枚煮汁干,日食五枚,必愈”。动物实验表明芫花的醇水提物及羟基芫花素均有一定的祛痰镇咳作用,所以近代临床有用本品治疗慢性气管炎者。不过,由于本品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临床上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姜宗瑞先生在《经方杂谈》一书中说:“百日咳也表现为剧烈咳嗽,鉴别要点一是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且多见于小儿;一是阵咳未必吐出少许黏痰或黏液,用十枣汤改为丸,有很好的疗效。”并附病案:患者,男,5岁,咳嗽近2个月,于2002年6月20日,经邢台市人民医院确诊为百日咳,服药无效。症见咳嗽频作,每次连咳数十声,以至面色青紫,呕吐少量黏液方止,昼轻夜重,食欲不佳,舌淡,苔白而薄,脉数急,大便两日一行,嘱停止一切药物,每日清晨服十枣丸(芫花、甘遂、大戟重量比1∶2∶3,微细末枣肉和丸,每丸干重约0.3g)2粒,3日后,电话告之,咳嗽基本痊愈,每日腹泻3~5次,改隔日服1次,每次服1粒,既无腹泻,咳嗽也未复发。共服药2周,停药未复发。姜宗瑞先生还说:“芫花……虽是峻药,小量应用,于咳嗽无表证者,疗效确切,患者乐意接受,经常有妇女抱着小孩向我要治咳药丸(十枣丸),只有外感初起时,不宜用。十枣丸适用于咳而痰稀者。”
此外,芫花外用时,能够杀虫疗疮,用于头疮、顽癣、痈肿等,可单用研末,也可配伍雄黄用猪脂调敷,不过,由于芫花毒性较强,临床已很少应用。
用法用量
煎服,1~3g;入丸散剂,每次0.3~0.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十八反记载,芫花不宜与甘草同用。
内服芫花时,对于轻度中毒者,宜多饮开水,同时给予镇静、止痛等对症处理,也可用黄连10g,绿豆60g,白茅根30g,煎汤频服。而对于重度中毒者,送医院急诊,以免延误病情,危及生命。
临床经验
《本草纲目》曰:“芫花治水饮痰癖,胁下痛。”故芫花实有去胸中痰水之功。但芫花有大毒,须煎煮得法才能奏效,即以食醋20倍于芫花,先煎1小时,意在去其毒性而取其消痰水之功。此药虽猛,但临床只要用之得当,可收殊效。[任继周.重用芫花治验3则.国医论坛,1994,(2):30]
芫花属峻下逐水药类,其性辛温,有毒。功效一为泻水逐饮,善于理上部胸胁之水,且以破痰癖见长;二为杀虫、治疮毒。如《集效方》以芫花和猪油治白秃、头疮。近代又用以治疗晚期血吸虫病之腹水证候,在改善症状方面效果良好。笔者则用芫花治疗炎症性和结核性淋巴结肿大及结缔组织性肿块,每获效验。[王培才.芫花临床新用举隅.陕西中医,1996,17(8):373]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