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
1. 多尔衮携红衣炮迅速打败李自成,李自成死于九宫山还是出家了?
2. 张献忠是怎样玩完的?他在四川到底杀了多少人?
3. 南明朝廷手握百万重兵且江南有钱,为什么很快就被灭了?
4. 说史可法是民族英雄名副其实吗,钱谦益和柳如是之间的真实故事?
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上集我们说到1644年,满清皇帝,六岁的爱新觉罗福临,奶声奶气地在天坛宣布要解放全中国。
可是实话实说,这孩子当时只是在喝牛奶吹奶牛。那时候的满清,只占据了北京和周边地区,面临的局面是,河北有明朝的残余武装力量,陕西甘肃那边有李自成,西南四川有张献忠的大西国,还有以南京为中心的南明政权,以及东南沿海台湾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的明郑集团,这些还都是主要力量,剩下小门小户的,那更是茫茫多。
福临喊完了口号,就回去吃棒棒糖了,剩下的事情只能靠多尔衮。
一
公元1645年初,在初步扫平了河北明朝的残余部队之后,多尔衮派出了两路大军进攻已经回到陕西的李自成,一路由英亲王阿济格率领,前锋是吴三桂,另一路是豫亲王多铎带队,前锋是孔有德。这个孔有德就是前面说过的毛文龙的部将,在毛文龙被袁崇焕砍了脑袋后,孔有德很快就投降了满清,一直跟着多铎。
就算是傻子,看一眼多尔衮的布阵,那也能明白,这就是让汉族人去打汉族人,说句不好听的,吴三桂和孔有德就是两炮灰,可是一来吴、孔二人从小就在东北长大,并没有觉得自己和满洲人有啥太大的差别,二来呢,他俩和李自成可没有半点香火之情,甚至吴三桂比满清人更恨李自成,所以,你可以说,这俩是心甘情愿当这个炮灰的。
开始的时候,李自成以为凭着潼关的坚墙铁壁,和关中独特的地理位置,完全可以自保,在陕甘宁地区继续当他的大顺皇帝,可惜的是,他绝对没想到的是,他败给了高科技。因为被汉族人鄙夷的东北女真人,这时候已经研制,或者说成功仿制出了一种新式武器,那就是红衣大炮。
所谓的红衣大炮,就是欧洲的加农炮,传到中国之后本来的名字叫做“红夷大炮”,为啥?因为这玩意是明朝从荷兰人和葡萄牙人手里买来的。荷兰人长红胡子的比较普遍,明朝老百姓一般把他们称为红毛鬼,或者红夷,那他们的大炮自然就是红夷炮。想当年袁崇焕打败努尔哈赤的宁远大捷,还有后来的宁锦大捷,靠的都是这种红夷大炮,那时候,明朝已经可以自己生产这种大炮了。
满清人自然也是十分渴望新式武器的,1631年,一名叫做刘汉的沈阳汉族人,掌握了制造这种大炮的技术,并且通过“失蜡法”以及复杂的淬火、退火技术,制造出了比明朝大炮更先进,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的大炮,一开始命名为“天佑助威大将军”。后来觉得这名字实在太长,队长这边喊“让天佑助威大将军大炮赶紧就位”,没等喊完呢,他人先没了,所以改名为“红衣炮”,为啥不用那个“夷”字?你开玩笑,汉族人一直骂他们东北人为蛮夷,用那个字,等于天天骂自己。
言归正传,满清的红衣大炮就位之后,战争就没啥悬念了,无论是潼关的城墙,还是大顺军的大刀长矛,在这种武器面前都是小儿科,而野战更是满洲骑兵的强项,再加上李自成刚刚失败,军心不稳,在这场战役中,他连一丝胜算都没有,最后只能逃跑。终于在湖北通山县的九宫山,被当地的一群农民打死。有人说打死他的叫姜大眼,也有人说叫程九伯,这种事儿估计是永远都扯不清楚了,据说事后大顺军为了给李自成报仇,还血洗了九宫山附近的一个村子,然后拥戴他的弟弟李自敬为皇帝。
李自成死于九宫山是现在最流行的说法,但另一个说法,也相当地有市场,那就是他出家了。李大闯王看势头不好,风紧赶紧扯呼,一个人悄悄地溜到湖南省石门县夹山寺,把头发剃得光光的,自称奉天玉和尚,天天念阿弥陀佛去了。持这种说法的,除了一些笔记类的史书,还有很多学者经常刊登一些论文,说是的,李自成就是出家了云云。金庸的小说,无论是《鹿鼎记》,还是《雪山飞狐》,都采用了这种说法,在《鹿鼎记》里,我们的闯王出家之后,凡心也没断,还千里迢迢赶到云南,去找陈圆圆,争风吃醋地和吴三桂打了一架,可谓是老当益壮,深情款款。
我个人来说,还是相信《明史》《清实录》的记载,这哥们就是在九宫山和一群农民打架,被干死了。这里面的原因那是超级简单,无论从当时的形势,还是李自成个人的性格,说他活着并且能够偷偷去出家念阿弥陀佛,都有点靠不住。
二
我们说就在李自成死的这一年,公元1645年,有一个家伙,正在四川的蜀王府里大搞装修设计,改建皇宫,设立内阁、六部等机构,委派地方官员,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想把自己的皇帝职务干到天荒地老。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张献忠。
张献忠和李自成一样,都是穷苦人家出身,都当过明朝的大头兵,也同样都在高迎祥这个闯王手下干过,并称为闯将。造反之后,在打进四川之前,他最辉煌的战绩是攻下了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刨了老朱家的祖坟,并且把朱元璋出家的那个皇觉寺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气得崇祯皇帝在北京城的被窝里大哭了一场。
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这哥们和李自成闹翻了,领军开始向西南发展,1644年八月,就在清军进入北京之后的三个月,张献忠占领了成都,当时明朝在四川的巡抚,总兵和蜀王朱至澍全家几十口子,全都自杀身亡。随后,张献忠控制了四川全境,这一年的年底,他建立大西国,年号是大顺,这其实相当于打李自成的脸,你的国名叫大顺,那只不过是老子的一个年号而已。
当上了皇帝的张献忠极其狂妄,不仅摊子铺得特别大,确立新的历法,发行新的货币,各种官僚机制一应俱全,任命官员,开设科举考试等等,而且还四处出击去打仗,甚至还派军队去攻打已经龟缩在陕西的李自成。
李自成怕清军,可不怕他张献忠,一顿乱拳,把张献忠派去的人打得七零八落。
等到李自成一死,清朝马上给张献忠递出了橄榄枝,说“如审识天时,率众来归,自当优加擢叙,世世子孙,永享富贵”。但张献忠也是一个爷们,把招降信撕吧撕吧扔马桶里了,干就干,谁怕谁啊。
1646年,清朝派出了当时还没被多尔衮逼死的肃亲王豪格,率领鳌拜等人,攻打四川。在清朝和明朝残余部队的北南两面夹击之下,张献忠很快就顶不住了。这年七月,他决定冒险突围,北上陕西,和清朝军队来个鱼死网破。临行之前,这哥们把自己大大小小的老婆和幼小的孩子杀得一个都不剩,他对他的干儿子孙可望,李定国等人是这样说的,“我亦一英雄,不可留幼子为人所擒”,然后又说:“明朝三百年正统,未必遽绝,亦天意也。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也就是这个反了一辈子明的造反派大头子,在预感到自己处境不妙的时候,居然幡然醒悟,知道了“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大道理,让自己的部下在他死后,重新和明朝站在一起,对抗女真人。
这不禁让我们长叹一声,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1647年1月2日,大西国皇帝张献忠在凤凰山太阳溪,和满清豪格鳌拜等人相遇,拼死一战之后,被豪格射杀,终年40岁。
现在史学家对张献忠最大的争议就是这家伙到底在四川杀了多少人。有记录显示,从崇祯初年开始,到清朝最后彻底平定四川为止,这中间大概20多年的时间,四川人口从700多万,减少到50万人不到,大概680万人死于非命,别说人命贱如狗,那是根本就不如狗,那些年,狗的死亡率都没有人的高,天府之国成了人间地狱。弄得最后清朝不得不采取“湖广填四川”的办法来强行增加四川人口,也就是把湖南湖北的居民强行迁移到四川去。
有些人就说了,张献忠这家伙要为四川人口减少负主要责任,因为他就是一个屠夫,说他因为四川那些效忠明朝的人民反抗厉害,就用杀戮来报复,一次性杀几十万老百姓根本就不当一回儿事,诸如成都屠城就死了30多万,再比如说把四川的几万名读书人都骗来进行科举考试,实际上来了就砍死等等。有些书说他杀了几百万人,有的说他杀了几千万,这些书里甚至还包括当时在四川的外国传教士写的《圣教入川记》,也说他杀了不少人。
最离谱的就是《明史》,说张献忠在四川杀了6万万人,也就是6亿。这一听就是瞎白话,和说我枫落白衣昨天花了1个亿买游艇差不多,你就是把我卖了,它也不值一个亿。同样,整个明朝,甚至整个世界那时候也没有6亿人口。
那么,张献忠到底杀了多少四川人呢?很抱歉,这个今天确实不清楚了。首先,他肯定是进行过屠杀,这一点毫无疑义;其次,他肯定没杀那么多,清初的张烺撰写的《烬余录》里面记载,“今统以十分而论之,其死于献贼之屠戮者三”,也就是这位当年在四川呆过的学者认为四川死亡人口里,大概有30%是张献忠杀的。
可惜的是,这位老先生肯定也在说假话,因为他接下来说,剩下那70%都是死于土匪流民之手,或者饥饿病死的。换句话说,在张大学者笔下,没有一个四川人是清朝士兵砍死的,这明显就是歌功颂德瞎白话的。当时针对四川人对清军的抵抗,清朝大军曾在1649年在四川到处告示,说“民贼相混,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把屠城当作一个政策的,正是这个张烺效忠的大清朝,他却在书里一个字都不提。所以,我们很有理由怀疑他说的张献忠杀了30%也是有水分的。
当时有一个兵部职方司的郎中欧阳直,在他的书《欧阳氏遗书》中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很直白地指出了一点,明末四川的大乱局,实在是持续了太长的时间。这中间各种势力在四川打来打去,谁都没把四川老百姓当人看,张献忠,明朝官军,清军,还有所谓的姚黄十三家等土匪抗清组织,这些家伙都曾经屠过城,杀过人,也全都曾经把人肉当粮食。最后稳定下来,清朝统治者回头一看,好家伙,人几乎死绝了,这种事,政府总是要找一个人负责的。
很自然地,满清是不会把屎盆子扣自己脑袋上,明朝的遗老遗少知识分子们自然也不会给自家抹黑,如果说是土匪组织干的,好像他们也没那么大实力,那咋整?回头一看,张大皇帝最合适,你张献忠不是在这里建立过大西国吗?属你最能折腾,那好,屠夫的帽子就给你扣上了,反正也没人替你说话,如此而已。
三
言归正传,我们说张献忠死后,他的部下,也是他的养子相继投奔了另一个组织,那就是南明。
所谓的南明,就是崇祯皇帝上吊之后,明朝在江南的政权。我们都知道,大明王朝是两套政府班子,一套在北京,另一套在南京。北京被占领之后,南京的政府班子可是整整齐齐,没有任何损伤的,只需要一个皇帝就可以了。
本来吧,崇祯帝在死之前,是把自己三个儿子都放了出去,意思就是老爹我这辈子贼拉地悲催,就准备以死报国了,你们赶紧地,去南边另立中央,整得好,那就是南宋或者东晋,多活个100来年没问题。可是他没想到的是,他三个儿子比他还悲催,全都没有到达南京,现在史学界只能用“不知所终”来形容这仨孩子。
这样一来,到底选谁做南京政府班子的老大,就变成了一个大问题,按照朱元璋的“皇明祖训”,有嫡立嫡,无嫡立长,那应该是朱由检的堂兄福王朱由崧即位;可是以崇祯死之前任命,但还没上任的浙江南直隶两省总督钱谦益为首的一些东林党人说不对,应该由潞王朱常淓接任大统,因为他有帝王相,我们也不知道这帮家伙是怎么看出来的;但还有一些东林党人说NONO,你们都错了,应该是桂王朱常瀛才最有资格登基为帝。
最终的结果是,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凤阳总督马士英,以及江北四镇的支持下,走上了领导岗位,这就是南明的第一位皇帝,史称明安宗弘光帝。所谓江北四镇,指的是长江以北,南明控制的四个军事重镇,淮安、扬州、庐州和泗州,他们的领导人分别是黄得功、刘良佐、高杰,以及刘泽清。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聊一下当时的形势了。
前面说过,清朝占据了北京和河北地区,可是客观地讲,当时地盘最大,兵力最多,实力最雄厚的,还是要属南明,因为他们掌握除了四川之外的南方所有地区,手里大概有100万正规军,而且最重要的,是经济上富得流油,刚刚说过的那个南直隶总督钱谦益,就在崇祯上吊的前两年,在江南迎娶妓女柳如是,给人家盖房子,只用了10天时间,一座美轮美奂的新屋就完工了,这不仅仅是他个人财力,也是整个江南富庶的象征。
那么,有军队,有钱,还是根红苗正的老朱家后代当皇帝,后来咋就没干过清军呢?至少,你整一个南宋那样的划江而治,应该是不难的吧?可我们都知道,这种事没发生,那为啥呢?
这里面的原因在我来看,一共有三,每一个都很致命。第一个是清军的战斗力确实很强,比宋朝时候的大辽和大金都要强,除了野战的骑兵,他们甚至在军事科技上,也要强过南明,我们前面说的红衣大炮就是一个例子。
第二个原因是南明的皇帝姓朱的同时,个性也和猪差不多,酗酒好色,贪图享乐。第一任皇帝弘光帝上台之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满南京城找女人,他派出宦官四出寻摸,凡是有漂亮女孩子的家,就拿黄纸贴上,表明这个女人归皇帝了。至于说到处搜刮财宝,建设宫殿,这种事也没少干,当然,现在也有一些人说了,这都是东林党人因为自己推荐的人没当上皇帝,在写史书时候特意造的谣,人家弘光帝根本就不喜欢美酒佳人。可是实事求是地讲,你说朱由崧没干这些不正经的事情,那你举出一两件他干的正经事,好像一件也没有。
除了自己不争气,他的威望也是一件值得怀疑的事情,就在弘光帝上台不久,南京城里就来了一个人,此人一身乞丐装站在皇宫前,说自己是崇祯皇帝的太子朱慈烺。
你可以想象得到,无论这个太子是真的还是假的,在朱由崧和南京朝堂上的大臣眼里,他必须是假的。因为一旦他是真的,那朱由崧马上就要下台,朱慈烺可是崇祯帝亲口封的,最正牌的太子,同时,所有大臣们都有拥立伪君的罪状。在没有照片和身份证的年代,说你是假的还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最后的结果也不出意外,经过大臣们的仔细问答,证明这位太子“确实”是假的,被关进了大牢里。但天下人看着朱由崧的目光里,怀疑他这个皇帝合法性的成分自然是又加重了。
第三个南明干不过清朝的原因就是窝里斗,也就是内斗得实在太厉害了。就在南京崇祯太子案刚发生之后,公元1645年3月,驻守在武昌的左良玉,以“奉太子传国密诏”“诛君侧”为借口,顺流而下,向南京进兵,也就是这哥们认为大牢里的那个太子是真的,让朱由崧滚蛋。
凤阳总督马士英赶紧调动了江北四镇几十万人去迎击左良玉。
北边的清军简直觉得这就是天上掉馅饼了,大好机会自然不会错过,豫亲王多铎随即率领清军大举南下,很快地,就攻陷了归德、颍州、太和、泗州等地,那是十分地容易,因为没人防守了。最神奇的是,左良玉居然死在了半路上,他的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左梦庚领着军队投降了清军阿济格部,远在北京的多尔衮听到这样的战报,简直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就这样,自己人一顿噼里啪啦乱打,导致史可法镇守的江北重地扬州很快就被重重包围,多铎用红衣大炮轰开了扬州城墙,史可法被俘之后不投降被杀。由于一些明朝士兵和扬州老百姓与清军在城里展开巷战,清军死伤太多,为了报复,多铎下令屠城,说“嗣后大兵到处,官员军民抗拒不降,维扬可鉴”,这就是著名的“扬州十日”。据《扬州十日记》这本书里说一共杀了80多万人,这个数字应该是百分百被夸张了,鼎盛时期的扬州城内最多100万人,战乱开始之后还有没有这么多人,是一个大问题,计六奇的《明季南略》里说,这80万不全是清军杀的,还有前面明朝的军队也杀了几十万。总之一句话,城破之后的扬州老百姓很惨就是了。
三
我们这里顺便说说史可法这个人,现在流行的观点是,这是一个民族英雄。但你想不到的是,这位民族英雄在弘光帝刚上台的1644年6月时,上书给皇帝,他是这样说的,“但虏既能杀贼,即是为我复仇……特宥前辜,借兵力之强,而尽歼丑类。”啥意思,翻译一下就是,东北人能打李自成,就是为我们大明复仇了,我们应该和他们化干戈为玉帛,借着他们的强大,整死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人。
咱们先不说这像不像是一个民族英雄说的话,就说他这个策略,简直就是弱智。无论是三国时期的孙刘两家联合抵御曹操的成功,还是南宋两次拒绝和辽、金联合的反面例子,都说明在三国争霸的游戏里,弱者要是想生存,就需要手拉手地和弱者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强者。否则的话,只能是一个一个地被灭掉,史可法却一心想着和清朝联手,就凭这一点,就证明了他根本没什么战略眼光,他经营了一年的扬州铁城只用了一天功夫,就被清军攻破,也证明了他也没啥领兵打仗的才能。
《明史》上说史可法,“可法每缮疏,循环讽诵,声泪俱下,闻者无不感泣。”也就是他给皇帝上书之前,都要把自己写的奏疏朗诵给周围人听,而且还不是一遍两遍,“循环讽诵”,很多遍,把自己感动得痛哭流涕。
再来看看另一个南明的大臣。扬州失守之后,清军随即渡过长江,这一年的五月十五,攻克了南京城,礼部尚书钱谦益率领一大堆文人官僚,不仅跪倒在南京城里的大街上,投降了清朝,还以“头皮痒”为借口,给自己主动剃了个金钱鼠尾头,令人大跌眼镜。朱由崧和内阁首辅马士英虽然事先得到消息,提前溜之大吉,跑到了芜湖,但七天之后,就被手下的一群总兵抓住,献给了清朝豫亲王多铎。
我们这里要说的,就是这个礼部尚书钱谦益。此人从小就很有才名,长大了更是不得了,29岁那年,考中了一甲第三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探花郎,就这个成绩,大家还认为他很委屈,《明史》上说,听见他得第三名,“士论大哗”,咋整滴?老钱没中状元?这次科举肯定有黑幕啊!钱大才子当时在社会上,就是这样一个牛掰的存在。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黄宗羲说他引领文坛五十年,虽然夸张,但钱谦益学问很高,也是事实。
59岁那一年,老钱在老妻尚在的情况下,迎娶了“秦淮八艳”里面色艺双绝的柳如是,这一年,柳小姐23岁,但已经是名满南京,长得漂亮不说,史书上还说她“知书善诗律,分题步韵,倾刻立就”,也就是这位柳大美女有“七步成诗”的本事。
前面说过,钱谦益为了她,十天就盖好了一座房子,取名叫“我闻室”,为啥叫这么一个名字?因为柳美女叫如是,佛经上说了,“如是我闻”,那美女住的房子,就要叫“我闻”,后来又盖了绛云楼和红豆馆,用来金屋藏娇。钱大才子不仅有才,还有财。
就这样,时间一晃来到了南京城被清军攻破这一天,现在有一种说法,说钱谦益本来想和媳妇儿一起跳湖自杀殉国,而且大肆宣扬,到处告诉亲朋好友,说我就要效仿屈原屈老爷子了,大家来世再见了,可是船也上了,酒也喝了,谁知道这老家伙用手摸了一下湖面,赶紧缩回手,说了一句“水太凉”,不死了,然后回家就剃发,投降了。
这件事史书里是没有的,而且陈寅恪先生的大作《柳如是别传》已经辟谣了,说这种说法是“妄人耳食之谈”,也就是道听途说而已。
事情的实际情况可能是这样的,当时年轻貌美的柳如是是要跳水殉国的,只是被钱谦益这个老公给拉住了,媳妇儿,咱要钱有钱,要文化有文化,何必去死呢?这不仅仅是陈寅恪认可的事实,在很多读书笔记上也都有记载,“君劝宗伯死,宗伯谢不能。君奋身欲沉池水中,持之不得入”,这里的君指的就是河东君柳如是。
钱谦益在投降之后,官降一等,做了不到一年的清朝礼部侍郎,就辞职回家不干了,据说是柳如是坚决不同意他当清朝的官,后来钱谦益因为受别人牵连,被抓进北京的死牢,30岁的柳如是只身北上,上书给清朝请求替钱谦益去死,如果不行,她就要求一块去死,最后的结果很美好,钱谦益无罪释放。
再后来,两口子恩爱如初之外,还在南方不断地参与反清复明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了,到处秘密游说,策划,资助等等,他的一个学生叫做郑成功的,还折腾出了很大的动静,这个我们一会儿再说,先把老钱的故事讲完。公元1664年,钱谦益以83岁的高龄走完了一生,34天之后,他那个时年仅仅46岁的媳妇儿柳如是,因为和钱家人的财产风波,也上吊自杀,相当于殉夫了。
史可法和钱谦益的故事大概就这么多,那么,我为啥要絮絮叨叨地讲他们呢?这个,我们下集再聊。
五星好评,点赞
满清连续三代的统治者,都是雄才大略,野心勃勃的人物,最终能取得天下也就不稀奇了。反观张献忠,李自成,都缺乏战略眼光,又急功近利
张献忠杀人肯定杀了。要说杀了几百万嘛。。。在座的诸位动动脑子。你入川当皇帝就为了屠川是吧。当几百万的皇帝不好。非要当几十万人的皇帝是吧
疯一样的美男子_an 回复 @名字想了3年: 你这逻辑是拿来评判正常人的,不是用来评判神经病的,这种屠杀自己人的神经病近代就有,红色高棉的波尔布特就是赤裸裸的例子
作者双标了哦!前面讲宋史的时候说南宋已经没有选择,只能和蒙古联合灭金,还能多活几年。那现在南明有选择吗?当时金国主动愿意联宋抗蒙,南宋自己拒绝的,现在南明呢,李自成和张献忠就是反自己的不可能联盟,又打不过满清,那南明和满清联合先平定内乱怎么就是弱智呢?史可法这个计策还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
荷韵薰风 回复 @_一剑寒霜_: 这其实有点上帝视角了,古代没有统计机构比较各个国家的GDP和军力,作为地方政权,怎么知道对方的真正实力?类似的事情春秋战国时代就曾经发生过。地方小政权的思维就是活得一天是一天,不会有全局眼光。诸葛亮这样神机妙算的人都不能看清全局,一般人就更不用说了。
早上一看更新了三集,哈哈,开心
总等不及更新,辛苦老师了!
柳如是真是女中豪杰呀
matteao 回复 @奥卡姆刮胡刀: 陈寅恪为柳如是作传,可谓是用心良苦。
吹奶牛笑喷
👍👍👍👍👍👍👍👍
张献忠的屠杀无可洗脱。到底是十之三还是二 都是没少屠戮百姓 在数字上为其辩护只因为是农民起义领袖吗……
骆驼6791 回复 @1353595hxdw: 老师也没说张献忠没杀人啊,就是没有流传的那么多而已,老师的观点也是供你参考之一,不是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