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回顾自己这大半年不上班“无所事事”的经历,发现最最最宝贵的是我建立了一种淡定和自信的心态,就是生活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每次我都会在不久之后都找到解开问题的办法,而且是特别契合自己的办法。
///
在不工作了这么多个月之后,其实出现了很多“问题”:
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老是到2-3点睡怎么办?没收入怎么办?不知道怎么提升自己写作能力怎么办?做不出视频怎么办?我的以后要怎么发展?……
因为完全自由了,其实反而意味着我必须「直面」所有的这些问题,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用“工作忙,等忙过这段时间再说”的借口逃避了。
一开始每天被这些问题包围的时候特别焦虑,这些问题会在我刷朋友、看视频的时候,时不时就跳出来刺痛你一下,以前被刺一下马上就开始焦虑、开始恐慌,然后又因为焦虑情绪折磨没办法付出更多行动,经常被困死在原地。(后来你们也知道,就抑郁情绪了几个月,还写了一篇文章:任何时候,你都是好的。)
抑郁之后是靠让自己接纳和真的放下更多的自我要求走出来的,但同时我惊奇地发现,我不去那么着急的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些问题答案不断地浮现出来。
而且是与我自己非常契合的答案,一遇见这个答案我就知道,这就是我要做的事情,然后很自然和痛快地去做了,问题自然也就解决和消失了。
所以现在我已经培养出一种淡定和自信,每次出现问题后我并不着急去解决,自然也就没那么多焦虑的情绪。
我会非常认真的审视我的现状、思考问题的症结所在,暂时想不清楚也没关系,按照以往的经验,总是会莫名其妙地在一次谈话或者看一本书看一个视频的时候,突然就找到了搞清楚问题的钥匙,一旦搞清楚了问题,其实解决也就是迟早的事情。
这其实就是李笑来说的,我们遇到的问题就像门上的锁,如果我们一直死盯着锁,是没办法开门的。钥匙肯定不在锁上对吧,我们应该掉头去周围找钥匙。
下面这段是我发现“问题”后,直面问题,认真仔细地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不是着急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帮助我更好的调整和改变。
///
以下是我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过程:
最近一直有个困扰,我好像对什么事情都没有特别的动力。(并不是抑郁情绪那段时间什么都不想做,而是什么都可以做但又没有特别想做的状态)
每天早上起来没有什么是我特别想做的事情,每天就跟着感觉生活——
饿了就先做早饭吃;有灵感就坐下来写文章(经常一写写2个多小时);有时候是前提晚上听到一个很触动的知识,一上午都在阅读这个知识点相关资料并产生很多新的思考……每件事都做的特别开心。
我是个很容易在做事的时候进入心流状态的人,经历过心流的读者肯定知道,那是一种忘记时间流逝忘记一切忧愁烦恼的状态。这方面来说我挺为自己开心的。每次不开心或者特别焦虑的时候,看一本书、看一部电影,或者思考一个问题,就能让我沉浸到另一个世界,待上一段时间,特别快乐。
可能大家看到这觉得这不挺好的吗?我之前其实期待的生活状态也就是这样,但真的达到了我发现,有两个问题:
1.这样的状态并不能持续,很容易被「负面情绪」和「容易上瘾的事情」干扰,尤其是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很容易陷进去很长时间无法走出来。
其实以我对自己情绪的了解是可以比较容易走出来的,但因为反正也没什么特别要做的事情,所以很多时候倾向于不走出那种可能是悲伤可能是消极的情绪(我暂时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容易上瘾的事情则是比如特别好看的美剧日剧英剧韩剧啊,或者是比较容易上头的游戏啊,也是容易进入沉浸状态的锅。
每次一旦看进去就不愿意出来,自由职业之后每次都不太敢开始看一部剧或者玩一个游戏,尤其是看剧,经常一看就看到凌晨3-4点,看到真的撑不住睡过去。
这样就让我的生活挺混乱的,好的时候特别好,状态不好的时候也很容易陷在坏的状态中很长时间,长期这一个样子肯定还是不好的。
2,有点与世界脱节,且好像缺少一种社会意义感
先说明,我完全不厌世或者想要避世,事实上我现在每个月都会线下见好几个朋友,有老朋友也有新朋友。每次见面都是专注地聊3-4个小时,讨论各种问题,我虽然在社交上不太主动,但事实上能敞开心扉交流的朋友还蛮多的。
然后也会参加一些有意思的线下活动,之前的财富沙盘还有Yes Go的开放日,觉得很有意思都会去参加;还有就是通过公众号不断和大家通过留言或者一些微信上的问题交流,甚至明年如果疫情不严重,还想组织各个城市线下的极简读者交流小活动,多走出去和大家聊聊。
所以,我虽然的确在「社交」和「情感连接」这些事情上没有特别多的需求,但是对于真正投入的交流和社交还一直保持着的,甚至可以说自由职业之后,这样的关系反而变得更主动更多了。
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感觉缺少点什么。
昨天在看新一期《圆桌派》的时候,发现徐子东在社交上应该也是和我差不多的状态。他对什么凡尔赛这类热词是一点都不知道的,他就专注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和有兴趣的事情上。网络的世界每天发生的各种鸡零狗碎明星八卦好像和他没关系,他知道这些仅仅靠他的一些经常交流的朋友。
但我的问题在于,我还没有构建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完整的世界,就像梭罗能在湖边隐居那么多年,是因为已经阅读了无数的经典积淀,他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
之前转载过一篇文章:
梭罗看蚂蚁打架能想到1805年拿破仑歼灭俄奥三万多人的德累斯顿大战,所以才看得津津有味——
康科德之战又算个啥!爱国者一方有两名捐躯,路德·布朗夏尔也挂了彩!为什么在这儿,每一只蚂蚁都是一位布特利克——“开火!为了上帝,开火!”——成千上万士兵都面临着戴维斯和霍斯默的命运。这儿没有一个是雇佣兵。我毫不怀疑,他们苦笑我们的祖祖辈辈,是为道义而战……
一个蚂蚁打架背后就有这么深厚的文化,你还敢隐居吗?反正我不敢。我没有那个文化水平支撑我去耐心观看蚂蚁一个下午,还能洋洋洒洒写上四页纸。
只有梭罗这样的人,才能在山林呆得住。
……
好了, 我对现在感觉到困惑的事情就是这些,也许我的这些总结都不对。但每次不是光在脑子里瞎想(容易钻牛角尖越想越难受),而是认认真真地观察这个问题,把这个问题的思考写下来,写着写着很多问题就想通了,就解决了。
写得有点长,总结一下:
遇到问题(尤其是那些持续让你焦虑的事情)的时候,先不要感到烦和焦虑,把它写下来,分析它、观察它,然后你就会发现:
不知不觉有些问题消失、有些问题很快就找到了特别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然后问题越来越少,让我们烦心和焦虑的事情也就越来越少,生活就会很开心~~~
写在最后:
又是一篇比较「内心」向的分享,大家读起来如果没有能够带入类似的感受,可能会很难完整get到我想要表达的点。
其实很多人都和我建议过多写写《放弃目标,构建自运转的系统》这篇一样有很多权威参考资料、信息图的文章,确实这样的文章读起来更容易,然后也更容易信服,以后有合适的我都会多在文章中增加这样的素材。
这个我也在努力,但写内心向的东西其实蛮少特别合适的资料,因为那是一种比较微妙的感觉。我现在已经开始有意识地积累这样的素材了,然后以后还会对这些文章重写,那时候会放入更多权威资料、专业结论、契合的故事、生动形象的信息图,让大家看的更有收获~
这本书名字叫什么呀?写的很好
NO卡卡 回复 @闯关路上的小怪2021: 这不是书哦,只是作者对日常生活状态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寻找会迷失,停止会发现。
我正经历着这样的经历!外企工作20年,现在自由创业阶段,一事无成,每天熬夜,抑郁了
琳子有个豆丁 回复 @琳子有个豆丁: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会回到最初斗志满满的状态,规律有效率地过每一天
大半年也不工作了,但见朋友每次都劝你去工作,渐渐地已经不想见朋友了
我是有点用力过猛了
听完后,颇有感触,心路历程跟我差不多。 我最近就处在缺少社会意义感,看剧上瘾停不下来,熬夜挤掉最佳睡眠时间也要看的状态。另外我也经常脑子里有很多想法,但几乎每次是光在脑子里瞎想(容易钻牛角尖越想越难受,想到后来脑子累得不行)。 我知道如果我把我脑子里想的东西记录下来,脑子可能就轻松了——但是我很少这么去做。今天听到主播的“认认真真地观察这个问题,把这个问题的思考写下来,写着写着很多问题就想通了”——这样的经验,就更有了动力去做思想记录。
NO卡卡 回复 @鹿从山中来: 其实这也算是自我疏导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