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行为--健忘效应

情绪行为--健忘效应

00:00
05:15

        嗨,大家好!上次给大家介绍的是情绪行为中的第二个内容,叫踢猫效应。那,今天给大家讲这一章的第三个内容。叫健忘效应。

在微行为心理学上,“健忘”并不是简单的记性不好,而是认为某种意识被压抑的结果。一个人即使自我意志的能力再高,也无法永远安全的压抑自己的本意,那些被压抑的欲望总会无意识的流露出来。当一个人想极力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时,他就会不停的告诫自己,绝对不能表露出来,可实际上在这个自我压抑的过程中,就极容易无意识的发生各种健忘行为。

生活中我们可能常听到同事抱怨:我男朋友真是个猪头,他竟然忘记了我的生日,昨天吃饭时我还特意提醒他,没想到他竟然彻底忘了,还说我莫名其妙,一生气就走了。真是的,这样的男人太不可靠了。

        心理学认为,人们为了更好的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在潜意识中一般都会倾向于隐藏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比如,即使你不喜欢对方,但为了获得对方的认可,还要表现出自己非常欣赏对方的样子,或者你与某人有些隔阂,但在外人面前,你可能表现的与那人非常亲密,这就表示你在努力隐藏自己的攻击欲望。健忘的道理也是如此,即使人们已经非常努力的去表现,但无意识中的健忘还是会出卖其淡漠的本意。哪怕这个人的自我意志能力很高,都无法永远安全的压抑自己的本意,那些被压抑的欲望总会无意识的流露出来。所以,在心理学上,健忘并不是简单的记性不好,而是被认为某种意识被压抑的结果。

健忘本来是老年人的专利。可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了严重记忆力下降、失眠、困乏、头晕等症状。这些可能是神经系统出了问题。一些医学专家研究认为,年轻人健忘多属假性记忆下降。有神经内科专家就表示,年轻人记忆力下降和年龄没有太大关系。一般来说,敏感类型的人容易出现记忆力下降。当然,很有可能是心理出现了一些问题。

心理学研究证明,年轻人记忆力减退,绝大多数是因为长期处于较大的精神压力之下,出现严重失眠现象而引发的一系列健忘症。一般表现为紧张、焦虑、记忆力下降。所以,如果压力得以释放,心理不良诱因得以消除,假性记忆力下降问题就能够彻底消除。

年轻人的健忘症可以通过调试情绪来缓解。一是自我疏导,转移负面情绪。使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新鲜事物上,若心理上产生了新的体验,有可能驱逐和取代不安和健忘。

二是自我刺激。当一个人实在想不起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去想象失去某些重要东西的种种危险性,让这种自我刺激帮助回忆起失落的记忆。当人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什么危险时,或许这段时间中断的记忆力会自然回来。

三是自我放松。健忘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在行为上表现得快活,轻松和自信些,或者借助音乐、瑜伽、冥想等方法来放松调节情绪,假性健忘也会有所好转。

好,关于健忘效应就给大家介绍这里。我是郭景璐,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次视频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