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谢润良00:00
各位自利利他共修群的学长学友,晚上好,我是谢润良,论坛时间又到了,今天我们请到了一位名门之后,作为我们的主讲嘉宾,他就是王缉志老师。他的父亲是我国大名鼎鼎的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文学家王力,王缉志兄弟姐妹好几个,都是大学教授资深学者,可以说是典型的书香门第教授之家。王缉志老师今年他自己也已经81岁,他1963年北京大学毕业以后,先是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工作。曾任北京市中关村四通集团执行副总裁和总工程师,主要负责研发,成为了四通中文打字机的发明人。1988年王老师就获得“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荣誉称号,他做的事情取得的成就影响深远,意义非凡,功德无量。
我记得我当初打印材料,最初到我们那里小镇的街上,还是只有铅字打印机,像我们宜兴官林镇新建镇当初都是这样,今天王老师的讲课题目就是《开发四通打字机的故事》,他将为我们详细讲述当年他的奋斗历程,相信值得我们钦佩与学习。我可以请到很多讲说大道理的三教九流资深人士,我们论坛一直以来啊说道理的人比较多,今天我们仔细听听王老师这样的功成名就者讲述怎么做事,也不错,我们好好听听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柱理想追求来支持他,支撑他多年以来努力奋斗,并且卓有成就。
感谢各位关注收听。我和王老师通过网络认识,从开始联系至今也有10年,虽然从未见过面,对他已经是非常了解,我就不多说了。下面就有请王老师讲课。
讲课嘉宾王缉志02:53
谢谢主持人谢润良先生的邀请。今天晚上我给大家讲一讲我开发四通打字机的故事。我今天晚上的讲座分八个部分,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然后第二点就讲我的电脑技术的能力是怎么获得的。第三点就讲在澳大利亚产的电脑上开发汉字系统。第四点就讲开发汉字系统的应用软件。第五点就讲辞职加入四通公司。第六点就讲与日本三井物产公司合作。第七点就讲与阿尔普斯公司合作开发。第八点就讲2401四通打字机的成功。
下面我先讲第一点,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在1941年出生的,也就是说再过几个月,我就81岁了,现在住在北京太阳宫地区,我是1963年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的,毕业之后分配在中科院的心理研究所,研究工程心理学。1969年下放五七干校,1971年就从五七干校回到北京,回到北京之后就在液晶仪表厂当工人。
两年之后在1973年底就被转入冶金部自动化研究所搞电脑技术。1984年我从原单位辞职,加入了四通公司,成为四通的创始人之一。在四通期间,我担任执行副总裁,主管开发工作也就是总工程师,主持开发了四通中文文字处理机,也叫中文打字机。1992年离开四通,离开四通之后,我先后在好几家公司担任高管,现在我已经退休了,现在我在一家上市公司,叫柯蓝软件,股票代码是300663,我在这一家上市公司里,八年以前担任独立董事,最近因为独立董事期限已经到了,所以改任公司的监事。
下面我讲第二点,我的电脑技术能力是怎么样获得的?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父亲王力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他在1900年生,后来到清华国学院学习,当时他的老师是四位著名的国学大师,梁启超、赵元任、王国维、陈寅恪。我父亲后来在赵元任老师的推荐下,在1927年去巴黎留学,他在巴黎大学学习语言学,然后获得了博士学位。在1932年回国,回国之后就在清华大学当任教。1935年日本侵略中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这几所学校就离开了北京,最后到了昆明,成为西南联大。
于是我父亲就是在西南联大任教。在西南联大期间,为了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所以我父亲住在昆明的郊区。在1941年我就在昆明的郊区出世了。我出世那一天正好是除夕,那一年也属龙,所以我是属龙的。1945年我父亲要回到北京的时候路过广州,被广州岭南大学的校长陈序经先生挽留,就留在了广州岭南大学当文学院院长。
所以我那时候也在广州,然后1954年全国院系调整,我父亲就调到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我们全家也就搬到了北京。我父亲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时候,还兼职担任越秀小学的校长,而我母亲就是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因为我们家也没有保姆,所以我四岁的时候应该上幼儿园,但是我就不肯去幼儿园,一定要在母亲身边。
所以母亲在一年级教学的时候,我就待在教室里边,这样一来我就变成了4岁上小学一年级,其实那时候我什么都不懂,就跟着这个班上就一直跟下去,居然这样我就10岁就上初中,13岁上高中,16岁进大学。那时候我因为总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同学,所以我的体育总是不及格,但是其他的功课还是不错的。1956年我高二的时候,中国受苏联的影响也搞数学竞赛,在北京市全北京市的数学竞赛中,我获得了二等奖,当时一等奖是3名,二等奖是14名,三等奖是50名,我就是二等奖啊。
所以应该说当时我算是一个学霸,1957年考大学的时候,我就报考了北大数学系,这是因为我高二的时候数学竞赛就获奖了,我的同学们都说我应该学数学,但是当时我父亲主张我学计算机,但是同学们都说计算机是应用科学,没什么学问,还是应该学数学。我就听了同学们的建议,就报考了数学系,就是北京大学数学专业。
最后大学毕业的时候是数学系,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毕业的。大学毕业之后我就被分配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工程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就是研究人和机器之间的关系。拿现在的语言来说,比方说你开发一个网站,那么这个网站怎么设计使得人家特别容易使用?你要研制一个手机怎么制造,怎么操作,人特别容易使用,这就是工程心理学的研究的对象。因为我去了五七干校,回来之后就在工厂里当工人,那么等于一直做的事情就跟什么心理学也没有关系,就是当工人。
那么在1973年的时候,为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我就被转入了冶金部自动化研究所,当一名电脑工程师。那么我当电脑工程师的时候,就是首先就到北京钢铁学院的一个机房里边去工作。那时候钢铁学院有一台天津传动所生产的计算机叫1717,这个计算机是一台裸机,什么叫裸机?计算机只有硬件,没有任何软件,这个计算机内存只有4k,它还有一个外存储器,就像洗衣机这么大的一个东西是个磁鼓,也就只有16k,就是说现在一个普通手机的内存容量都是那时候这台机器的五六千万倍,由于这个计算机是没有软件的,所以当时给我的任务是要为计算机开发一个汇编语言,也就是说在没有这个软件之前,人们编程序都要用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这样的方式来编是非常困难的。
那么有了汇编语言之后,就可以用汇编语言来编程序,而我开发这个程序就是把汇编语言写的程序转换成机器码。那么当时我有一个老师是武钢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一个学生,他负责为计算机开发一个管理程序,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电脑里的操作系统,所以计算机后来就有了两个软件,一个是管理程序,一个是我编制的汇编语言。
我汇编程序就是我开发的第一个软件,也是我学习电脑的开始。
这之后正好我们国家要建立一个很大的工程,就是在武汉钢铁公司建设一个武钢一米七的轧机工程,那么这个轧机工程里边有很多工厂,有热轧厂、冷轧厂、冶炼厂等等,那么当时我们冶金部自动化所就要负责去参加这个一米七轧机工程的调试,这个工程的所有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其中热轧厂是从日本新日铁公司进口的,冷轧厂是从西德进口的等等。
那么这个热轧厂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工厂,他从钢坯调进工厂之后,开始在加热炉里加热,然后再进粗轧厂,进行粗轧,再精轧进行精轧,最后卷曲成为钢卷,整个过程全部是自动化的,也就是说人只需要坐在计算机面前看看计算机屏幕就可以了,所以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工厂。
那么安装这个工厂这个热轧厂是由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来负责安装所有的设备,这就叫十九冶。那么当然计算机也是要安装的,但是十九冶里边没有一个会计算机的人,当时东北工学院是属于冶金部管理的大学,所以东北工学院就担任了十九冶的技术人员,教他们计算机的任务。
当时东北工学院虽然有一个计算机系,但是很缺乏计算机系的老师,于是东北工学院就找到了北京的冶金部自动化所,请自动化所派一个老师去教十九冶的这些技术人员,而冶金部自动化所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
其实我也是一个初学者而已,但是既然所里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了,我就开始做准备工作。
当时我能看到的资料是日本东芝公司提供的,用日文写的,武钢一米七轧机,热机的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料,各种说明书,但是这些说明书都是用日语写的,然后由东北工学院的翻译,把它翻成中文,然后他们就把这个书交给我,让我以这些资料作为教材,给十九冶的技术人员讲课。
但是由于这些翻译的人都不懂计算机,所以这些资料都翻译得一塌糊涂,我只好一边看一边猜想,然后就先做了一个月的准备。
然后就到了沈阳东北工学院去给十九冶的技术人员讲计算机讲课的内容,就是武钢一米七轧机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武钢一米七的计算机是日本东芝公司开发的计算机,我就因为我那时候还没有见过这种计算机,所以我讲课就是资料上怎么写,我就怎么讲,反正就按照我的理解去讲,这样的话就在东北工学院讲了几个月的课,听课的人就是十九冶的人,当然这些十九冶的人就更没有懂计算机的了。
所谓安装调试就是日本人把计算机搬到了这个,从日本生产了之后搬到了武钢,然后安装计算机,然后对计算机系统进行调试。
那么每一台计算机都有一个日本专家负责调试,我们三号DDC调试的专家叫小林敏夫先生,那么每台计算机按照原来的规定都是日本人调试,中国人在旁边看着帮帮忙,但是因为我在东北工学院讲了几个月的课,把那些操作系统的很多东西都背得滚瓜烂熟了,所以小林先生就发现我还比较明白,所以小林先生很好,他就说了三号DDC的调试工作,我就不调试了,就请王先生调试,有什么问题问我就好了,所以就变成了我们三号DDC的调试工作是由我来主导进行。然后小林先生在旁边指导我,有问题可以问他,他在随时解答我的问题。
这样一来,我在武钢这三年,我的计算机技术进步非常大,也就是说三年之后,我可以说我已经对于一个轧钢厂的计算机系统是怎么回事,已经非常清楚了,也就是说如果中国再建一个这样的大型轧钢厂的话,我都敢承担其中的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任务了。结束了武钢的工作之后,正好中国又决定建设宝钢,那么建设宝钢就要开展对外的技术引进谈判,于是我就被自动化所派到参加了上海宝钢的计算机系统引进的谈判。
谈判在上海谈了一年的时间,谈判当时我们是这样,每天上午可能跟日本的一家计算机公司谈判,下午可能就跟美国的计算机公司谈判,第二天可能就跟西德的计算机公司谈判,所以每天都是换着不同的国外计算机公司谈判,他们都要介绍他们给上海宝钢打算提供什么样的系统。而我们就作为中国的买方,就向他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说今天上午日本方面说我们计算机系统要装几台软盘驱动器,下午德国人说我的计算机系统用的磁带机等等,那么我们可能就会问磁带机和软盘系统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你用磁带机,
为什么你用软盘等等,所以我们提出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然后外国专家就进行回答。然后如果今天我在德国这听到了这种说法,明天我可能就问日本人,你为什么不这样做等等。所以在上海进行的宝钢热轧系统计算机系统的进口技术谈判,我们谈了一年,这一年因为和我们谈判的专家都是各个国家的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师,而我们又向他们提了各种问题,所以相当于上了一年的计算机课,而计算机的学习又学到了很多关于系统设计方面的理念,并且由于谈判是用外语进行的,比方说英语是主要的谈判语言,所以我这一年英语也有很大的进步。
谈了一年之后,最后宝钢就准备从日本引进热轧的计算机系统。
那么当时我们就向冶金部提出一个想法就是说我们在武钢参加了三年的安装调试工作,学到了很多东西,那么既然宝钢搞一个系统,那么我们不如从宝钢系统开始设计的时候,我们就到日本去跟日本人一起设计,然后设计完了生产的计算机再运到中国来,我们再跟到中国来再接着参加调试,这样的话我们起步学的东西更多。所以在1979年的11月份,我们就去了日本,准备在那待两年半的时间,那么我们到了日本之后,先到日本的三菱公司去,因为这个计算机系统是向三菱公司学的,所以我们就到三菱公司去,头几个月先学习硬件和软件,然后再参加跟他们一起参加设计,所以我们头两个月我们就是在日本上课,由日本老师给我们讲计算机硬件、讲计算机软件等等,讲计算机的一些基本知识,按理说我们派到日本去工作的人应该都是懂计算机的,比如说像我这样已经在武钢工作过三年的,应该是这样的人比较合适。但是你要知道中国当时能够出国学习,这是一个美差,所以有的单位派来参加去日本这个小组的人,却是完全不懂计算机的,等于是完全从头学起的。
在日本的头几个月学习的时候,因为我们小组里边有些人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而我又是比较明白的,所以就变成了白天大家听课,晚上回到宿舍,我还要给大家给不懂计算机的人再讲一遍,讲到半夜,就像我到东北工学院给人家讲课一样,当老师讲了一遍之后就会记得很清楚,我在日本学习期间,我晚上还要给人讲课,也是使我学得更加牢靠,打的基础更好。
但是到了80年初,当时因为中国全国的经济比较困难,所以宝钢项目就决定下马,就是暂时不干了,于是我们就没有在日本继续待下去。
就在日本学了两个半月之后,在80年的春节就回国了,回国之后我就从上海回到了北京冶金部自动化所,下一步该干什么也不清楚。
那么我在冶金部自动化所是属于所里边的自动化室的工程师,我们有个小组,这小组6个人我是组长,然后当时就开始给每个小组要配计算机,我们小组没有计算机,而当时国家科委从美国进口了500台微型计算机叫Cromenco,我们自动化所也分得了两台,但是分到了别的小组,我们小组是没有计算机的。那么既然搞计算机的人应该小组里边配一个微型计算机,所以我们小组也有一笔经费可以购买一套计算机系统,那么买当时PC机还是IBM, pc机还没进入中国,我们这一小组6个人里边有1个是钢铁学院的一个硕士生,是学轧钢控制的轧钢工艺的,他的弟弟就在中科院的天文台工作,这个同事他就对我说,他说我弟弟他们科学院天文台买了一台澳大利亚产的计算机,相对比较便宜,而且计算机公司的老板总经理也在北京,他说不如我让我弟弟推荐给你们啊。就在同事的介绍之下,我就认识了澳大利亚的一个邝振琨先生,邝先生就是澳大利亚一个叫data max计算机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他就是一个老板。
邝先生是我这一辈子认识的人里边最聪明的一个人,他大学的时候学的是化学,后来大学毕业之后又搞天文学,但是他又自己成立了一个电脑公司,一个计算机公司开发生产计算机,他的计算机是他设计的,然后这个操作系统采用CPM操作系统,结果这家公司它的计算机很不错,价钱也不贵。
那么当时我就认识了邝先生,当时一台微型计算机,一套微型计算机是三大件,一个主机,一个终端,一个打印机,终端是用RS232的接口连接到主机的,然后打印机也是用并行接口连到计算机的,邝先生就对我说了,对我们说如果我把整套计算机卖给你们,那么我公司在澳大利亚,我从澳大利亚从别的地方进口了计算机,进口了打印机和终端,然后再组成系统卖给你们,这样的话价格就会比较高,不合算,不如你们只买我的主机,终端机就相当于现在显示器了,这就是终端的,就有一个显示器加一个键盘,还不如你们自己去买一套终端,买一个打印机和我主机配成一个系统,这样的话就比较便宜。
于是我就采纳了邝先生的建议,主机从他那买,终端和打印机自己去找。那么当时因为我是在五七干校的时候,我是五七干校是乐队的队长,当时我们在五七干校排练一个交响音乐《沙家浜》,我是乐队指挥兼拉手风琴的,然后指导员叫王安时。那么王安时我们从刚才回到北京之后,我住在西直门内,他也住在西直门内,我们两个胡同对胡同,所以离得很近。
王安石也是中科院自动化所的工程师,他对于进口东西非常熟悉,所以他当时就给我推荐了美国Televideo的显示终端,价钱是900美元,并且向我推荐了一种日本的充电器的打印机,价钱500多美元,也都是比较便宜的。
当时我到中国进出口公司去办理进口手续的时候,进出口公司说一般的来说终端都要1500多美元,你这个怎么才900多美元,你会不会是骗子骗你?但因为我跟王安时是朋友,所以我相信他不会骗我。
其实王安时是对国外的行情非常了解的,所以他提供的这个东西是很便宜的。那么打印机他还是给我推荐了500美元的日本的充电器,OKI公司的打印机,而我的妹妹王缉惠她有一个初中同学后来去了香港,然后住在北京饭店,代表香港一家贸易公司。
我妹妹介绍我认识了叫于成金的港商,于成金就对我说,他说我这有一台伊藤忠的打印机,性能很好,当然价钱要比王安时推荐的高一点点,但是于成金对我说,他说我伊藤忠的打印机非常好,你可以先拿去用,不用给我钱,你用着觉得不合适,你随时可以退给我,不用先给我钱,你又是为了省点钱。所以我就等于说花了900多美元买了Televideo的终端,然后从邝先生买的主机,打印机就从于成金先生拿,先不用花钱,结果拿来了之后我有这么一个习惯,任何新东西拿来之后我先仔细看说明书,然后就看看怎么玩,然后一看这个打印机,我发现这个打印机跟以前的打印机不一样,所以这个打印机我拿来之后,发现它就是打英文字母,它也就是把英文字母当成图形来打出来的。
我一看这种情况,我突然间想到了一招,我就想既然每一根针都可以控制,我不就可以用它来打中文了吗?于是我立刻编了一个软件,连上计算机之后打出了冶金部自动化所七个汉字,当然这个汉字是我用图形画出来的,然后歪歪扭扭的,但是能够打出七个汉字“冶金部自动化所”。
当时我们冶金部自动化所的资料是有一个姓任的先生,书法很不错,于是我就把写汉字书法的任务交给他,然后按照国标码里边的一级字库3755个汉字,用围棋子放在围棋盘上来编他的汉字的点阵,然后我们整个小组的人一个汉字一个汉字把它输入到计算机里边去,等于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3000多个汉字的字库做出来了。
再说邝先生,邝先生当时给我们提供的计算机是因为计算机就是邝先生自己设计的,而且我说邝先生特别聪明,邝先生要给我们教我们这些计算机,他就要给我们讲课,他总是能用非常简洁的语言,就把一个很深奥的道理讲清楚。所以在邝先生的指导之下,我们很快就掌握了计算机的使用。
当时计算机买来的时候,邝先生赠送给我们几个软件,一个软件叫Word Star,就相当于现在的文字处理,电脑里面的word,这样的 WPS这样的一个软件就能够编辑英文的文字,就等于是一个文字编辑的一个软件。
还有一个软件叫character,kx大的就相当于现在的Excel这样的一个软件,就是能够进行计算的,然后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叫d base two,一个数据库软件,然后还有是一个应用的东西。当时邝先生给我们演示 Word star,我一看他往里边敲一个英文的文章,敲完之后每换一行,他不用按换行标志,只要一行满了,它就换成下一行,然后左右就对齐了。
如果对不齐的话,它的软件会中间自动加几个空格,就把它对得很整齐,而且如果你想要拷贝、剪切、粘贴等等这些功能,邝先生都给我们演示,我觉得这个软件太棒了,txt呢也给我们演示了,迪拜斯图也给我们演示了,数据库,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啊,比方说你可以建立一个人员的工资的数据库,里边张三李四等等都收进去,然后是男是女工资多少等等都会输进去,那么邝先生还给我们演示没有merge。也就是说如果你用电脑写一封信,你只需要在信的比如收件人那个地方,你写上一个代码,不用写他的名字,写上一个代码,然后当你和计算机和数据库合起来使用的话,你说我给某某研究室的全体人员发一封信,那么这个软件就会最后根据数据库把这里边的每一个人的名字自动添进去,所以当时使用了邝先生提供的计算机,我们觉得大有收获。后来就在邝先生的指导下,因为开发汉字系统需要改操作系统里边的balance部分,那么因为这计算机是邝先生开发的,所以程序清单他那都有。
所以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当时我们就在计算机上成功地开发了一套汉字系统,那么这个汉字系统可以用迪贝斯图来工作,可惜不能用终端来工作,不能用word star来工作,因为它的终端显示不了汉字,那么为了让这终端显示汉字怎么办?
当时我的计算机系统里边需要装一个汉字输入法,那么这个问题因为中国的国标,汉字的国标就是按照汉语拼音的顺序排列的,所以我很容易就开发了一个汉语拼音的输入法,但是显示不了汉字怎么办,那时候的终端一一共是24行,每行80个字符,那么我就把每1个字符当成1个点,这样的话整个终端的屏幕可以显示4个汉字,于是我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输入汉字,那么汉字汉语拼音有很多重音是怎么办?
我就一屏一屏地选,这样的话就在这个系统上开发了汉字系统,那么因为有了汉字系统了,我就想可以拿它来做点事儿。
那么当时我第一个想法就是为冶金部自动化所的财务科搞一个财务处理系统,财务科的主任非常支持,所以我们就把财务科的所有数据都输入到计算机系统里边去,然后最后用Dbase来处理,最后搞成了一个可以用中文打印财务报表的系统,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财务科的工作效率,受到了他们的热烈欢迎。
我那时候家住在西直门内,但是因为我的孩子上小学在中关村,我的太太也在中关村工作,我就想把房子换到中关村去,那么所以经常往西城区的换房站跑,于是我就突然间想起来了,换房站那么多的换房的信息,如果能够用Dbase低倍数来处理,用数据库来处理,来进行查询,岂不是非常好吗?于是我又和西城区换房站的人合作,把他们的换房信息输入到计算机里边,结果搞成了一套中文的换房查询系统。
结果在1983年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搞的一个计算机的展览里边,我们就推出了(不是计算机展览),是全市的换房大会,我们就推出了换房的中文查询系统,这个事情当时在全中国都是第一项,所以计算机是世界报上做的报道,祝贺冶金部自动化所推出了中文的电脑换房查询系统。
83年的10月份在武汉召开中文信息处理国际研讨会,我就把我开发成功汉字系统的事情写成了论文,并且里边举了财务报表以及换房等等这样的例子,我的论文就被国际研讨会采纳了。
所以我就83年10月份在武汉的国际研讨会上宣读了我的论文,这个事情在冶金部自动化时候都是第一次,所以所里边的技术科在所的大黑板报上头都说热烈祝贺我研究所第一个参加国际会议的人,那么我这套系统可以处理中文了,而且还可以做一些事儿,比如换房查询等等,还有财务处理等等。但是工作起来很不方便,为什么?因为它显示终端就是显示器显示不了汉字,那么所以这个系统的缺点就是显示汉字不行。
所以我就觉得要把这个事情搞完善的话,就必须要开发一个能显示汉字的终端。那么我知道科学院计算所就在做这个工作,因为我的太太就是计算所的成员,于是通过我太太介绍,我就找到了中科院的计算所,计算所的六室就是研究汉字终端的,于是我就认识了六室里边的两个科研人员,一个叫贾佩长,一个叫刘穗苗。
贾佩长是组长,他们小组就正在研制汉字终端。那么因为我也想要解决汉字显示的问题,所以我干脆每天跑到计算所贾佩长他们六室的工作室里边和他们一起去研究汉字显示问题,所以等于我那些日子就没在丰台的冶金部自动化所上班,就每天跑到这个计算所去。
为了解决汉字的显示问题,就在这时候,因为这时候已经是84年了,84年的时候中关村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民营企业,比如说陈春先的华夏研究所,还有王洪德先生开发的开创的京海公司等等,所以当时社会上就有一个创办股份公司的热潮,我也想干脆我也办一个公司,所以当时我和我在武钢一起同一个房间的冶金部自动化所的许教津,我们两个人就提出一个想法,想要在冶金部自动化所的体制下成立一家公司,当时所的领导所长叫顾炎,我就把这个想法跟顾炎说了,顾炎很支持,说你们写一个方案,于是我和许教津就起草了一个自己办公司的方案,一个文字材料交给了所领导,结果所领导所党委开了扩大会议,最后把我们的方案给否决了。
这样一来我们在所里办公司的想法就落空了。
可是当时社会上已经有不少家公司开始办了,我就想那就干脆离开自动化所出去办公司得了,但是出去办公司的话是需要资金的,怎么办?我父亲是王力,我母亲叫夏蔚霞,我母亲是跟荣毅仁的夫人是同学,所以我母亲认识荣毅仁的中信公司荣毅仁的夫人,于是就给他夫人联系了一下,就是说我想办公司需要资金,看他们能不能支持。
然后荣毅仁的女儿结果给我妈妈打了一个电话,约我到中信公司去一趟,公司在建国门外的大楼还没盖起来,他们的临时办公地点是在天坛宾馆,于是我和许教津我们两个人就到天坛宾馆去找到中信公司,当时中信公司的开发部的领导是一个从国外刚回来的归国华侨,他接待了我们,那么我们就把我们的自办公司,希望他们提供资金,我们办公司的一种市场经济的想法就跟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先生讲了,显然这个先生并不理解我们的想法,所以我们就从中信公司出来,非常失望。我们觉得怎么荣老板的公司居然是这么样,还这么做,我们觉得很失望,心情不太愉快。
但是正好就在几天以后,我和我太太到王府井新华书店那去的时候,在新华书店门口碰到了王安时,就我刚才说的给我们我五七干校认识那个朋友,王安时问我你最近怎么样?
我就说我现在想办公司,然后就把去荣毅仁公司那儿碰钉子的事儿就跟他说了一下,结果王安时说你们找他就找错了,然后王安时就对我说,现在中关村有一家公司叫四通公司,这四通公司的总经理姓万,才39岁是一个很能干的,但是又不是胡来的这么一个人,他说你不如去找他。
当时和王安时一起碰见的人叫沈国军,其实后来知道沈国军也是四通的领导人,王安时也是四通的副总裁,当时总裁总经理就是万润南,于是在王安时的推荐之下,我就到了中关村找到了四通公司,四通公司是在84年的5月16号成立注册成功的,我去的时候大概也就6月底左右,它的位置就在原来中关村四季青自由市场四季青超市的房子里。
我去的时候房子里边只有一张写字台,万总坐在那儿,几把折叠椅,然后靠墙的地方放那么两三个文件柜,空空荡荡,那么然后我就见到了万总,然后我就把我们的想法跟万总说了,王安时是怎么向万总推荐我的,王安时没说我的计算机怎么样,王安时只是说王缉志很聪明,在五七干校的时候光是听录音就能把交响音乐的总谱写下来了,所以他很聪明。万润南看了我写的办公司想法之后,他就说你的想法和我们想法一样,我们都想到一块去了,王安时是我的朋友,既然他推荐你来,我们就欢迎你来。
我就从那时候起我就到四通去上班了,上班的头几个月就是站柜台卖电脑,我既然决定了要去四通,我就向冶金部自动化所请求调动工作。
我在四通上班几个月,冶金部自动化所一直不批准我调动工作,而我在四通待了几个月之后,我觉得四通的理念非常适合我,所以最后我就在84年的11月份给自动化所的领导写了一封辞职信,这封信的口气很温和,但是态度很坚决,我就说了,我说这封信就是我最后一封信,你批不批?
反正我也不来自动化所上班了,然后我就每天到四通去上班,然后冶金部自动化所不久以后就开了一个全所大会,对7个人进行除名,就是开除,我是其中被除名的人之一,其他另外6个人都是出去开餐厅的,做小买卖等等。
到了四通之后,四通公司他第一年他是销售打印机,销售日本兄弟公司的打印机,当时一台能打汉字的打印机,四机部的国营公司单位卖要卖到人民币9000块钱左右,而四通公司从日本进口的兄弟牌的24针打汉字的打印机,只需要4000多块钱,为什么会这么便宜?因为王安时就负责进出口,并且负责四通的销售工作。
王安时利用他的那种能力,那么四通打字机,打印机能打印汉字是由科学院物理所的几个年轻小伙子做的,他们并没有进四通,只是四通给他们点劳务费,让他们开发了一个驱动软件,就解决了打印汉字的问题,因为这个打印机卖得特别好,所以四通第一年就收入了300万人民币,这是84年。
然后当时这个打印机是通过三井物产公司来进出口的,做进口的,从第二年的就换成了通过伊藤忠公司进口了一种彩色打印机可以打图形的,彩色打印机可以打图形,而且还是彩色的,它本来只能打印日本汉字,那么公司领导就把打印日本汉字的汉卡的改造开发任务交给了我,于是因为我在日本也学过硬件,也跟邝先生也学过计算机,所以我就仿照着日本的汉卡开发了一个有中文汉字的汉卡,使得1570彩色打印机销售很好,四通第二年的收入就更高了,就达到了几千万。
当时进四通的时候,很多人都劝我说你要慎重,进了四通之后,你就失去了国营单位的铁饭碗,你的工龄不能连续计算了,你也没有医保了等等,反正说了很多劝我的话,但是当时我就很坚决,我就心想我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即使四通失败了,我也因为会弹钢琴,会拉手风琴,我可以教钢琴,我可以教手风琴。另外我很喜欢无线电,是个无线电爱好者,自己装过收音机,也装过电视机,所以到时候我要是四通不行地倒台了,我也可以开一个什么无线电修理部等等,所以当时我是下定了决心,辞职离开自动化所。
就在我进四通那一年的年底,我父亲写了一首七律诗来鼓励我,他的诗是这样写的:不负当年瞩望殷,今精研周髀做筹人。霜蹄未惮征途远,电脑欣看技术新。岂但谋生足衣食,还应服务为人民。愿儿更奋垂天翼,胜似斑衣娱老亲。自从经过头两年的成功之后,当时四通的老总有一句著名的话,就叫做四通公司,英文名字叫stone,石头的意思,那么就是说我们要是失败了,我们是改革开放的一个铺路石,我们要是成功了,我们就是一颗钻石。
后来四通第三年就决定开发自己的产品,开发自己的能够占领市场的拳头产品。当时四通的领导层在一起开会,觉得现在市场上很多人买电脑回去,很多单位买电脑回去,就为了打印公文等等,那么一套能够打印汉字的,打印中文的一套系统电脑系统的价格大概在5万多块钱。
所以当时四通就想开发一个比较便宜的中文的文字处理机,因为那时候在日本已经有这样的机器了,日本人管它叫war PRO,就是文字处理机war PRO。所以我们当时的想法就是找一个日本的这样的中文处理机,把他的智库从日文改成中文的汉字输入法,从日文输入法改成中文输入法,这样就行了。
所以当时我们就想开发一个适合中国市场的这个中文文字处理机,因为当时三井物产公司有一个物资部部长,叫石田邦夫先生,来北京饭店谈判的时候,他其实是来北京开会的,我们利用他在北京开会之余,万总、我和王安时等几个人到北京饭店去见物资部部长,我们就提出来,想跟日本方面合作开发一个中文的文字处理机。
当时万总就说了,说如果开发成功这样的一个中文文字处理机的话,估计年销售量在10万台左右。万总说如果万一失败了,我们通过买你三井物产提供的其他产品来弥补你的投资损失。石田先生闭着眼睛想了一会儿之后就同意了,说这样吧,我提供我们三井物产提供100万开发费,来我们合作开发这个产品。四通就和三井物产达成了一个开发中文文字处理机的项目一个方案。
我还在冶金部自动化所的时候,我就很想找一家外国公司合作来做这样的事情。比方说当时卖给我们日本的,我能打出冶金部自动化所7个字,8510打印机,那一家公司叫日一腾中公司,我就找过伊藤公司的田中先生想要跟他们合作,伊藤中公司总是拿着当时我们澳大利亚机器上打印的那些汉字的样张,到处去宣传它的打印机怎么好,但是我提出要跟他们合作,他就不理睬我。
不过当时因为我不是跟换房站合作了,所以换房站的人很帮忙,所以在换房这样的人的帮助之下,当时我们7家就a换到BB换到c,7家楼换换房子,我就把在西直门内的房子就换到了双榆树去了。
那时候因为我经常跟外国公司联系,结果美国王安公司驻中国的首席代表就住在友谊宾馆,他们公司的驻京办事处就在友谊宾馆,所以我就经常到,因为我家就住在双榆树,经常到友谊宾馆的王安公司去拜访王安公司的首席代表叫陈恒先生,结果他就很热情地接待我,所以我就经常在王安办事处使用王安的办公电脑系统,学习一个中文的办公系统是怎么搞的。
当时陈恒先生就说了,说你应该也搞一个中文电脑,当时我找了很多国外公司谈合作,为什么都谈不成?因为我只是谈想法,而没有让人家了解到我的其他的能力。
而万总找三井物产为什么谈成功?就因为四通公司在全国销售打印机销售得特别好,所以使得三井物产知道四通有一个很庞大的销售网络,所以这时候有一个这样的一个前提,所以一谈就谈成功了。当时我和万总还有王安时,我们就到日本去和日本方面,到东京去和日本方面谈怎么样合作。
那么日本方面首先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日本方面的文字处理器,我们在那看了日本的文字处理机之后,发现日本的文字处理机有一些缺点,比方说它是热转印的色带,那么热转印色带就天气气候不能太凉,但是中国有些地方气候是很冷的,比如说我在武汉待了很多年,就知道武汉冬天很冷,但是室温很低,但是又没有暖气,那么这种热转印色带在那就不太好用。
再说当时中国各个单位打印公文的都是打蜡纸,那么我们四通卖的中文的打印机也都是针式打印都是打蜡纸的,所以当时我们就觉得日本的文字处理机不适合中国用,所以最后双方商定开发一个用针式打印机打印,能打印蜡纸的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字处理机。
那么双方确定的一种合适方式,合作方式就是由四通公司做总体设计,并且开发软件,硬件由日本公司开发。其实三井物产只是一个商社,它并不会开发东西,所以三井物产就给我们推荐了一个合作开发的公司。
当时能够开发产品的公司有三类,第一类就像索尼这样的公司,索尼这样的公司,这些公司技术能力强,但是开发费贵,有一类公司技术能力差,但是开发费便宜,还有一类公司就像他给我们推荐的叫阿尔普斯公司,这种公司就叫现在就叫贴牌公司,也就是说叫OEM公司,就等于开发工作是他做的,但是牌子是打别人的牌子,所以我们就开始跟阿尔普斯公司合作。阿尔普斯公司那就选择了一个叫岛津先生的作为日本方面和我们的对口的人,这样的话等于说硬件由他们做,然后由日本方面提供BIO,然后软件由我主持来开发,我们的开发分工作就分在两地,日本人在日本那边干,我们就在北京这边干,我们开发人员有4个人,然后我们在北京各自在自己的家里边工作,然后我就在PC机上头搞了一个模拟boss的软件,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在自己的家里边开发,然后最后再到日本去进行综合。
调试就按照这种的方法,我们就在1986年的3月份,双方都把自己各自的工作做好了,我们就到日本的横滨进行联合调试,我们的联合调试是很辛苦的,当时是计划在日本待三个礼拜,结果我们每天都工作到半夜才回宾馆去住,这三个礼拜很快就过去了,但是调试还是没有做好,于是就又决定再增加一个礼拜,就定在4月11号回国,4月11号是礼拜一,所以当时决定那礼拜天呢我们就到富士山去玩,礼拜一回国,然后就在开发进行到关键时候,突然间万总从国内给我打来电话,说我父亲病危要我如果需要的话可以立刻回国一趟。
你想当时如果我要回国的话,我们就前功尽弃了,在什么时候去日本就不一定了,而且开发工作就会耽误了。所以我在征得我母亲同意之后,就因为我弟弟妹妹也都在北京,所以我就决定先不回来了,带领开发人员坚持。
最后就在临回国的前一天,我们计划礼拜一回国礼拜五终于调试成功了。就在86年的4月底回到了北京,然后我到医院去见到我父亲,我父亲那时候已经不能说话了,我就向他说,但是我说话他还能听明白,我就告诉他四通打字机开发成功了,他就点点头微笑,然后在5月3号我父亲就去世了,因为本来我是希望能够在他面前演示一下这打字机是怎么样的,结果很可惜很遗憾。
就在86年的5月16号是四通成立两周年的时候,四通公司就正式宣布推出了第一代产品,这些产品就叫四通MS2400,m就是mi之意就是三井的意思,s就是四通,MS2400的24就是24针的,00就是第一代。当时在成立两周年大会上,著名的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就出席了大会,然后周有光就说了,当时周有光就说说,外国有人人都能使用的打字机,提高了工作效率。
我们中国人整整丧失了一个机械打字机时代,我们不能再丧失电脑时代,四通打字机开创了中国语词处理的新纪元。周有光先生是我父亲的好朋友,我在开发打字机的时候,比如说开发汉语拼音输入法等等这些方面都向他请教过很多次。
当时因为输入法第一台打印机的输入打字机的输入法是我搞的,后来有一个搞汉语拼音输入法的叫刘伟明的就找到我,说你不能每件事都亲力亲为,你不如把书法交给我来做。所以后来我就把拼音输入法交给刘伟民去做,但是除了拼音以外,应该还有平行的输入法,当时我就找到了因为在武汉开国际会议的时候就认识了几个搞输入法的人,有一个比较著名的叫李金凯,我就找到他,结果李金凯要求我们出一笔入门费,就先交一笔入门费,后来我又去找到王永民,王永民是搞的是五笔字形输入法,他当时在中央统战部的地下室里边搞开发,同时还有一个叫张道正的软件人员,那么王永民听到我去找他,他没提什么条件,不要什么入门费,只是要求四通打字机以后卖的时候,每卖一台给他分点提成,那么这个条件我们就同意了。
从第一代打字机卖出去之后,市场反应不错,头一年就卖了7000台,在全国到处都铺开了,其实这是我开发的第一个产品,开发完了之后就发现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所以就急着要想把它进行改进,所以第二年马上就开发新的产品,叫四通2401MS2401打字机。
那么这个产品有很多改进,比方说原来为了省模具费,外壳是铁壳的,这次有了信心之后就决定用塑料壳,然后原来的屏幕很小,这次显示屏幕变大了,然后原来只能打印一种字体,这次改成了能打印仿体字、仿宋体、宋体、楷体、黑体4种字体。
此外这个打印机打字机还增加了一个3.5寸的软盘驱动器,这样的话就可以把文件存在软盘里。
总之Ms2401有了很大的改进。
当时我们开发第一代产品的时候一共4个人,我是总体设计,然后显示部分由孙强负责,打印部分由王玉倩负责,还有一个叫张月明的女孩做助手,然后到开发第二代产品的时候,王玉倩她就退出了,去做销售工作去了。然后我们又加进了裘刚、王东方这两位开发人员都是很强的能手,结果这一次开发很顺利,当然也是费了很多功夫,但是很顺利。最后在全国销售的时候卖得特别好。当然这和四通的销售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由于第一代产品的成功,所以四通为了用足国家的政策,所以办了一个合资企业,在颐和园后面的北坞村,就玉泉山山脚底下,叫四通办公设备有限公司。合资企业里边,四通公司的技术就占了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这在中外合资企业由中方的技术无形资产占股的,这是当时还是很少有的。结果这个产品开发当时为了让我的工作能够更加专心,所以四通公司派了段永基做我的助手,反正非技术问题都扔给他来帮我去解决,而段永基是非常任劳任怨的,所以当时和我合作得非常好,所以四通2401开发的时候,工作进行得相当好。
然后四通一开发了2401之后,又准备继续开发2402,2402当时四通电脑部来了一个小伙子很聪明,叫裘伯军,于是我就把开发2402的任务交给他,并且我把2401的软件清单等等全都交给他,让他可以照着这个做。但是后来不久他就离开了四通,加入了金山公司,所以大家知道现在有WPS所以WPS的应该说在这之前他已经看到过我们四通打字机的软件了。
那么到了1989年前后,四通的营业额已经达到了十几亿人民币,而利润也达到了几亿人民币。所以当时四通打字机这一项拳头产品的销售额占了整个中关村地区的所有公司总和的一半以上,所以成为中关村当时的一个旗帜,使三井公司对四通产品也非常称赞。
三井公司的评价就是因为日本搞硬件,咱们搞软件,所以三井公司说硬件只解决原理问题,软件才解决文化问题,硬件可以适用于全世界,但是软件是跟区域有关的,跟我们文化有关的所有,所以只有和四通合作才能够成功。
而跟我合作,日本方面的岛津先生就对我说,他说我和你们合作,我发现我们日本人只会照着规矩来办,你们中国人有很多的创新,由于开发四通打字机的成功,所以我在1988年的时候获得了北京市政府颁发的“优秀技术专家”的称号,并且后来由国家科委、中国科协、民办企业家协会,还有全国工商联4个单位,又给我颁发了“优秀的民办企业家”的称号。
所以对于我来说,四通打字机开发的成功是我今生的一个亮点,也是我牢记我父亲教导的一个结果。因为时间关系,所以关于四通开发四通打字机的故事,我就先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润良01:21:59
好的,非常精彩,感谢王总王老的精彩讲述,非常感谢。我记得虚云老和尚说过,说万件不如做半点,我们经常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实际上言过其实,眼高手低是我们读书人的通病,的的确确很多事情很多人都是搞颠倒了,做事情不容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在我们看看我们咏和院长有没有什么要说的,我们听听咏和院长的点评。
咏和院长01:22:43
大家好,我是咏和,真的不敢点评,因为我还没听完,所以后来一看这样结束了,我就随便谈谈一点点听后感,我真的是非常感动,王老先生丰富的经历,这种实干的精神,这种务实的这种匠人精神了,现在已经难得一见了。
其中有几个点真的是让我特别感动,比如说他当时谈到他怎么学习电脑技术,他是怎么会获得这个,居然是通过那种特殊的学习途径来学习计算机和学习英语,通过谈判,在谈判桌上提问,来获得这种。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为什么有这样的语言?
这个真的是我也有这样的体会,因为当时在银行,80年代的时候去为投资企业选择,参与谈判,在北京谈判是进口盖板针布,什么巴马和公司,类似的abk公司,我们两家也是这么轮番谈了,谈就谈了一个多月,在京西宾馆也是在谈的过程当中来学习,所以真的是这个一代人真的是当时的条件和我们现在比真的差得很多,但是那种精神非常的可嘉。
包括王老先生还谈到他怎么会发明中文打字的机缘,也就是从议程中的打印机里面,它就像一个图形一样的启发,打出了冶金部自动化所的7个汉字让他脑洞大开,然后很形象,用围棋16×16的点阵的汉字字库,用了3755个汉字,1个月时间把字库排出来,这些等等很具体又好像浮在眼前这种感觉。而且当时的老一辈的这些做企业的企业家的精神,又是一种科研精神,又是实干精神,所以才能成就我们四通打字机的这样一个影响力。
这些我觉得刚才润良也说到,真的现在我们不论是做知识的所谓知识分子也好,还是我们那些实干的一些企业家也好,这种精神真的是需要,尤其是我觉得现在需要这种实干精神,匠人精神,这个是暗合道妙的,所以真的王老先生这堂讲座真的是真实不虚,感受颇深。
好的,我谈这两点。其中的几大特点,我就感觉包括他真的也是这样一个世家里面出来,是吧?
从高二的时候就是数学竞赛的二等奖,然后考北大数学系,从小的这种书香这种熏陶也是很重要的,我觉得这真的是我们的现代的一个榜样。
所以非常感恩王老师,也感恩润良能够推荐王老师来给我们讲这样的一堂生动的人生,这种如何面对人生的实实在在的这一堂课,再次感谢,也谢谢大家,谢谢王老师,谢谢。
主持人谢润良01:27:05
好的,谢谢咏和院长的讲话。本来我们中国传统上就是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后来很多都是光说不练,我听了王老师的讲座,我就容易想到我自己,包括我自己我也非常惭愧,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动手能力不强。
我记得我1987年在普通高中读一年级的时候,就自以为自己已经懂很多,当时就断定学校里学不到什么真东西,然后跑回家里种田,跑到社会上做建筑小工。第二年勉强又去读一年啊,实在不高兴读下去,个性强,就回家,家里蹲。吃糠咽菜、乐以忘忧,一心阅读思考自己喜欢的中华典籍。但是我当时十六七岁是个什么状况,我现在都忘不了,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挑担,跳个重担挑得龇牙咧嘴,手像捞人脚像搓绳,很无助,只能接受锻炼,一路走来转眼年过半百,一事无成。
现在等于说是苟延残喘,尝尽世态炎凉,千辛万苦,其实也是自作自受。我的人生之路是自己选择的,每个人其实都一样,怪谁呢?现在我领悟到即使有满腹文章也不能充饥,何况未必就有多少真才实学。我们研究和尊重传统文化很好,但是也要考虑社会、工作、生活、家庭各个方面,最好是学以致用,要能变通、圆融。
今天听了王老师亲身经历很有感觉,钦佩之至。王老师是文理兼修,有家庭熏陶,但最终还是靠自己勤奋、敏捷、好学,得以成就事业。中国传统上推崇立德、立功、立言。我看王总王老师这些都能谈得上,难能可贵,确实值得大家学习。家庭出身没有办法自己选择,毫无疑问,一般来说家庭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大影响,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都不一样,像王总这样家学渊源,正面影响应该不错,但他自己付出的努力显然更重要。
因为时代关系他也受过苦,并非一帆风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还是要靠自己,有机会也要有智慧能把握。有句俗话说得好,如果自己不努力不成才认识谁都没有用。你认识他,他未必认识你。王总这样的人真是我们的榜样。今天能有机会在万和书院空中讲堂,再次连线,真的非常高兴。感谢王老师,感谢各位学长学友,感谢咏和院长慈悲加持辛苦维护这个平台,衷心祝愿诸位良师益友有缘人都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走在自己的幸福大道上,尽量达到和实现成功、圆满、幸福。各位晚安,非常感谢。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