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曾皙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羊棗。公孫醜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 孟子曰:“膾炙哉!” 公孫醜曰:“然則曾子何為食膾炙而不食羊棗?” 曰:“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
【南師解】
“羊棗”這個名詞,最早見於《爾雅·釋木》篇中。後人的註釋,有的說它實小而圓,紫黑色,俗名羊矢棗;又有人說紫黑色的羊矢棗,本來是柿類,冒用了棗的名稱,但也說,“羊棗”實小而圓。另外更有人說,“羊棗”並不是植物,只是羊的一種內臟,因為從《孟子》本文上看,並不是果物,而是菜餚。所以古人的批註,仍成問題。“羊棗”究竟是一個什麼東西,有待考據,但對這裏的文義,不會有多大的影響。 曾皙是曾子的父親,平日喜歡吃“羊棗”,曾子在他父親死後,不再吃“羊棗”這樣東西。這是一個歷史的故事。 有一次公孫醜問孟子:“膾炙”——那些烤的、涮的嫩肉和“羊棗”比起來,哪一樣好吃?孟子說:當然是燒烤嫩肉好吃呀! 公孫醜於是問:那曾子為什麼專門吃那些好吃的菜,而不吃“羊棗”?公孫醜這樣問,是話裏帶刺,意思是說,曾皙吃“羊棗”,不會不吃“膾炙”;大家說曾子不吃“羊棗”是因為孝道,可是為什麼是不吃“羊棗”而不是不吃“膾炙”呢?大家這種說法,也許有問題吧?但公孫醜到底是聖人的學生,受了道德的薰陶,這種話沒有說出口來,只問孟子,曾子為何吃“膾炙”而不吃“羊棗”,只這麼輕輕點一下而已。 孟子就告訴公孫醜,因為“羊棗”是很難做的,只有曾皙歡喜吃,別的人未必喜歡吃,所以曾子看見“羊棗”,就想起自己的父親,當然也不吃。至於燒烤這些菜,因為好吃,很平常,大家都吃,並沒有什麼稀奇,不能代表他父親獨有的嗜好。所以孟子才引申出來,說明古代“諱”這一禮制的道理。這個制度,《禮記》中的《曲禮》上篇有詳細的說明,這裏不引敘,孟子這裏是講的一個原則。唐代的韓愈,曾經為這個禮制,專門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是《諱辯》。因為李賀聽韓愈的勸告,去參加考試中了進士,很有名望。有一個和李賀爭名的人,就指摘李賀,認為李賀的父親名為晉肅,晉、進二字是同音同義,所以李賀當進士是犯諱,不應該的;而且韓愈也不應該勸李賀去參加進士的考試。於是韓愈說,假如一個人的父親名字叫“仁”,那他的兒子就不要做人了嗎?他還舉了許多事例和理由,來為“諱”的正當道理作辯解。 “諱”就是忌諱、避諱,在古代看得很嚴重。例如唐明皇的諡號為玄宗,為了避諱,凡是寫到或說到“玄”字的時候,就改用“元”。在唐明皇以後的書上,許多地方的“元”字就是“玄”字,這是避皇帝之諱。在家庭中,子避父諱,例如父親的名字有一個“懷”字,他的孩子就絕不說“懷”字,只好說想念、惦念、掛念了。這種禮制流傳到民國初年,還有人遵守,現在已經沒有了。像現代的“中山路”、“中正路”這類路名,在古代是絕對不可以的,一定要避諱,因為犯了孫中山和蔣中正的名諱。 孟子這裏說明古代的一個原則,避名不避姓。例如姓張的,開一個店,不禁用“開張”兩字,因為“姓”是大家共同有的,不必避諱;“名”是某一人單獨所有的,所以要避諱。古代避諱的意義,對國君是表示忠,對父母是表示孝,是一種恭敬之心的表示。所以曾子對於父親所喜歡吃的菜,不想吃,因為他是大孝子,有深感情、大孝敬心,這是人性的真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