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学习中医的四重境界

07学习中医的四重境界

00:00
10:40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假名有

    07学习中医的四重境界(下) 方从法出。郑钦安第一本书《医理真传》,第二本叫《医法圆通》,到了法的境界,才能圆通,左右逢源。故钦安卢氏都称“法”,如桂枝法,而非桂枝汤,变化万千。第一本《医理真传》的寓意,理明之后,就能信手拈来一二味,皆是妙法良法。明理之时,方、法都在心中。 这是中医四个不同得次第,看你能走到或期许哪个境界,但始终要明白这四重境界。

  • 假名有

    07学习中医的四重境界(上) 理法方药不仅仅是方剂的一个概念,也是中医人用功的四个阶段或学问四种不同的境界。 所有的药,都有不同的特质——性味。必须了解每一味中药的特质,特质中最重要的是气味,而不是主治功效。但现在本末倒置,把气味丢掉,牢记了它的主治功效,这只是中医最低的层面。如果一辈子就局限在这个层面,基本就局限在既往的经验里边。 不满足于“药”,那就走到“方”。《伤寒论》讲的就是方。

  • 紫金FM

    请教哪四个字?吐字不清还是录音不清?

    攸行之子 回复 @紫金FM: 老师后面说了啊,“理法方药”说明你就没认真听。

  • 假名有

    07学习中医的四重境界(中) 不满足于“药”,那就走到“方”。《伤寒论》讲的就是方。方就是把相关气味的药利用阴阳术数的原理构建起来,发挥更大作用。如桂枝汤,和合阴阳第一法。因为它巧妙地利用了辛甘化阳和苦甘化阴。和化,就用到了配伍。利用配伍,实现阴阳的和合,效价成倍地提升。能够用方,实际则超越了药物。境界提升。但方仍然有局限性。

  • 百山游子

    中医治病的原理是调整阴阳平衡,改变寒热状态,所以对于药,首先要掌握其寒热气味,才能根据病人的阴阳,虚实,寒热而灵活用药。如果只知药的主治而不知性味,那就是死记硬背方药,无法灵活运用,所以要达到法理的层次,就药来说,必须知道其性味,知道其偏性,就病人来说,也必须明白其失衡的状态,然后以偏纠偏,达到治病的目的。是这个道理吗?学中医最难的,所诊断学,特别是脉诊!

  • 岚阗

    三生有幸听到此课。感谢老师

  • 静予同学

    理法方药

  • 老张说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