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拉走后怎样(一)

娜拉走后怎样(一)

00:00
06:21
您好,我是睿熙,一个新女性主义传播者。今天,我给大家夜读的是鲁迅先生的《娜(nuó)拉走后怎样》。

娜拉是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创始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女主人公,一个美丽、善良、聪明、热诚的小资产阶级阶层的女性,富于理想和强烈责任感。

娜拉原本拥有一家幸福美满的家庭,与剧中男主人公海尔茂结婚8年,育有三个女儿。后因家庭变故,看透了丈夫海尔茂的虚伪、阴郁和丑陋的灵魂,以及自己在家中的玩偶般的地位,毅然决绝地离家出走,只留下“呯然”的摔门声回荡在空旷的舞台上,震撼了整个十九世纪的欧洲。后来,也惊醒了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其之后的知识分子们,包括那些渴求思想启蒙、反抗男权、争取自身解放的新女性们。

问题是,这个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倾向、争取妇女解放的叛逆女子,在她以牺牲自我的无畏气慨而离家出走之后,又会怎样呢?挪威剧作家易卜生没有回答。

那么,娜拉能获得她所追求的人的尊严、人格独立、社会地位和美好生活吗?对此,一百多年来,众声喧哗,莫衷一是!其中,鲁迅先生的评判尤为刺耳,娜拉出走后只有两条路可走:“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好,接下来,我为大家送上鲁迅先生1924年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讲演《娜拉走后怎样》,后来收录在他的杂文集《坟》之中。

《娜拉走后怎样》篇幅较长,限于时间,我将分为四个部分陆续播出,每部分约十分钟;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先生是怎么说的。

《娜拉走后怎样》,作者:鲁迅

我今天要讲的是“娜拉走后怎样?”

易卜生是十九世纪后半的瑙威的一个文人。他的著作,除了几十首诗之外,其余都是剧本。这些剧本里面,有一时期是大抵含有社会问题的,世间也称作“社会剧”,其中有一篇就是《娜拉》。

《娜拉》,中国译作《傀儡家庭》(即玩偶之家)。但Puppe不单是牵线的傀儡,孩子抱着玩的人形也是;引申开去,别人怎么指挥,他便怎么做的人也是。

娜拉当初是满足地生活在所谓幸福的家庭里的,但是她竟觉悟了:自己是丈夫的傀儡,孩子们又是她的傀儡。她于是走了,只听得关门声,接着就是闭幕。这想来大家都知道,不必细说了。

娜拉要怎样才不走呢?或者说易卜生自己有解答,就是DieFrauvomMeere,《海上夫人》。这女人是已经结婚的了,然而先前有一个爱人在海的彼岸,一日突然寻来,叫她一同去。她便告知她的丈夫,要和那外来人会面。临末,她的丈夫说,“现在放你完全自由。(走与不走)你能够自己选择,并且还要自己负责任。”

于是什么事全都改变,她就不走了。这样看来,娜拉倘也得到这样的自由,或者也便可以安住。

但娜拉毕竟是走了的。走了以后怎样?易卜生并无解答;而且他已经死了。即使不死,他也不负解答的责任。因为易卜生是在做诗,不是为社会提出问题来而且代为解答。就如黄莺一样,因为他自己要歌唱,所以他歌唱,不是要唱给人们听得有趣,有益。

易卜生是很不通世故的,相传在许多妇女们一同招待他的筵宴上,代表者起来致谢他作了《傀儡家庭》,将女性的自觉,解放这些事,给人心以新的启示的时候,他却答道,“我写那篇却并不是这意思,我不过是做诗。”

好了,今天先到这里;我是睿熙,一个新女性主义传播者,感谢您的收听与陪伴,晚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