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鉴赏大辞典精粹版 0 前言

全唐诗鉴赏大辞典精粹版 0 前言

00:00
11:31

唐诗鉴赏辞典精粹版前言

“诗至唐,无体不备,亦无派不有。”《四库全书总目》如是云,故前人尽言“诗莫备于唐,诗莫盛于唐”。唐代历国二百九十年,是诗歌的壮盛期,其间名家辈出、佳作纷呈,盛景空前未见。

这座艺术高峰并非平地而起,而是根植于前几代肥沃的文化土壤。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国富民强,这是唐诗发展的现实原因。民族融合的大趋势,促成南北、中外文化交流活动频繁展开,为文学艺术的嬗shàn变注入了新鲜活力。科举取士增强了诗歌的社会功能,开明的文化政策与多元的哲学意识,把社会各阶层人士纷纷推至诗歌创作的大潮中。唐诗如一颗珍珠,在这样的历史扇贝中孕育而生,绽放出夺目光彩。

唐诗分期与唐代政治史基本相似,盖因“文学源于现实”的创作规律。不过,根据诗本身的艺术规律和特点,其具体流变过程又与政治史略有差异。综上,可将唐诗的发展分为四期七段。   

初唐期即建国后的约一百年内,从武德至景云年间,开始于陈、隋遗老的影响,结束于“四杰”的鹰扬。

与汉魏六朝诗相比,初唐诗虽有进步,仍留前朝余波。武德初年至贞观前期,以皇室为中心,一批遗老重臣成为诗坛领袖,宫廷诗人们把诗歌当作点缀升平的风雅玩物,诗歌仍有梁、陈气息,呈现出明显的应制性、御用性特点。其中尤以上官仪为宫廷诗代表,其诗风绮错婉媚,被称为“上官体”,是唐代诗歌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诗歌风格称号。

比宫廷诗人稍晚,一批锐意革新的年轻诗人逐渐登上诗坛。尤其在武则天当政期间,唐代诗歌终于扯去六朝的罩纱,露出了自己的面目。“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在唐诗开创期中肩负着重要的时代使命——他们虽秉承齐梁遗风,又自觉地进行改革,拓展了诗歌的题材与技巧,意境阔大深沉,格律精工严密。宋之问、沈佺期等人重视声律、对偶,亦对诗风的匡kuāng正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五言、七言律诗的成型与成熟。随suí后而来的陈子昂,是其中异军突起者,以豪迈、潇洒的姿态,始开盛唐先声。这一段的诗人共同拓展了表现领域,完善了艺术技巧,奠定了古体、近体各自的发展基础。

经过百余年的酝酿和发展,唐诗在开元、天宝年间(公元713-755年)发展到了极致,即盛唐期。

这一时期在唐诗四期中虽时间最短,却成就最大,诗人们显示出令人瞠目的创造力和爆发力,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cén参shēn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大放异彩,他们虽然分别以闲适优雅和昂扬壮阔的姿态进行创作,却从不同角度勾勒出“盛唐气象”的不同侧面。在这唐诗的黄金时代,壮士慨kǎi歌、隐士闲咏、寒士苦吟yín共同奏zòu响了时代强音,或自然质朴、或清新雅致、或振奋昂扬、或浓重艳丽的诗风变幻百出。这一时期的诗人计之不尽,其中“诗仙”李白更是“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其诗风豪放飘逸,富有浪漫主义精神,把盛唐诗推至巅峰。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坐标,也是唐诗由盛唐进入中唐的转折点。从安史之乱爆发的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到穆宗长庆年间,是唐诗的中唐期。

盛唐文学的理想化、激情、浪漫基调迅速褪色,注重现实、关注民生的作品逐渐增多。诗人们带着严重的心灵创伤,开启了与之前迥异的诗歌风貌。作为盛唐与中唐诗的枢纽,“诗圣”杜甫把由盛转衰的国家命运、哀鸿遍野的民生疾苦、颠沛流离的个人经历作为创作源泉,使唐诗从理想化转向现实化,并把叙事手法运用于诗歌创作,对之后众多诗人产生了影响。其作品被誉为“诗史”,呈现出沉郁顿挫cuò的特点。

中唐诗也分为两段:大历诗坛和元和诗坛。大历诗人以“大历十才子”和韦应物、刘长卿等,诗歌呈现出清冷、萧瑟的基调,色彩也比较暗淡。另有少数诗人如顾况、元结,继承了杜甫的传统,描写社会现状,揭露政治弊端,可视为“新乐府运动”的先声。

所谓“制从长庆辞高古,诗到元和体变新”,元和年间的诗坛十分热闹。一方面,元稹、白居易等诗人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以讽喻时政、批判现实为主,崇chóng尚浅俗;另一方面,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追zhuī求奇险峭刻的风格,从内容到语言都呈现出深险怪僻的特点,以丑为美、标新立异,诗风奇雄,但又失之险怪;再有柳宗元、刘禹锡等诗人独树一帜,致力于扩展诗歌的题材、加深诗歌的内涵。唐诗至此再次攀上高峰,其繁荣虽suī不及盛唐,但诗人的个性化创作依然使中唐诗坛呈现出多流派百舸争流、众名家百花齐放的景象。

韩、白时代结束以后,唐诗逐zhú渐步入晚唐。从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836年)到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唐朝灭亡,是唐诗的晚唐期。

这是诗国中的余晖,呈现出末世的绮qǐ丽色彩。在国运不昌、风雨飘摇的背景下,中唐改革之风难以为继,诗人们逐渐走向自我,流露出浓郁的伤感气息。前期,杜牧善于在诗中表达吊古伤今之意,抒发政治抱负;李商隐的七律瑰丽朦胧,最引人注目,其音调整饬chì,富有象征性,也因晦涩而为人诟病;温庭筠yú诗风靡mǐ丽浮艳,以纤xiān细的表现手法写个人的情感与生活。

唐末,朝局渐至崩溃境地,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等诗人多作刺时愤世的作品,诗歌的现实性进一步增强;另外有韦wéi庄、司空图等诗人以清丽诗风伤时叹世。

至此,唐诗日益衰微,终让位于宋词、宋诗,此前胜景,后世难继。

唐诗嬗变的广阔图景由今存cún的五万余首诗歌共同构成,将其精华一一择出,以文学性和专业性兼顾的视角加以解读,实是一项巨大但有益的工程。这部辞典囊括自初唐伊始至唐代末年近两百位诗人的一千二百余首作品,其中不乏耳熟能详的名篇,亦有此前为wéi人忽略的佳作。虽不能淋漓尽致地绘出唐诗全部的美丽姿态,但其整体风貌已然勾勒而出,愿与读者共同徜徉cháng yáng其中。

嬗shàn 1.更替;蜕变。

chì1.整顿;使有条理。2.谨慎;守规矩。

徜徉cháng yáng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纯净的心灵11

    亲 您 的 声 音 很 动 听 关 注 您 了 方 便 回 关 互 相 学习 交 流 一 下 吗?

  • 投我以T

    声音很好

  • 寻常居主

    音质极佳!